怎樣才是真的理解孩子?——讀《當我成為一個孩子的母親》有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為媽媽,「理解孩子」這個詞組對我來說一點也不陌生。

很多育兒書籍都會告訴我們,父母要理解孩子,要了解孩子的需求,要理解孩子的情緒,而我自己也一直認為,理解孩子,就是理解孩子不同的需求和不良情緒,給他們更好的幫助和引導。

但是,當我讀了雪松的散文集《當我成為一個孩子的母親》之後,才發覺原來自己的理解是那麼的粗淺!原來,理解孩子有那麼多深層的意義!

理解孩子不是一個籠統的概念,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隨著孩子的成長,媽媽需要理解的內容會有所增減或變化。

例如胎兒期,不同的妊娠階段胎兒會有不同的生理需求,媽媽需要理解這種不同以給胎兒提供最合適的物質條件;嬰兒期,媽媽要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以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幼兒期,媽媽要理解孩子的行為以及他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青春期,媽媽要理解孩子成長的焦慮,幫助他們度過身心的過渡期……

理解孩子不僅僅是要理解孩子表現出來的情緒和需求,更要理解孩子與生俱來的天賦秉性。

理解孩子,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解密孩子的「基因」,發現孩子的「能」與「不能」,在此基礎上幫助孩子確立他自己的人生方向。

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我們才能放下焦慮,不用「別人家孩子」給自家孩子以壓力,而是將我們的注意力放在這一個孩子身上,幫助他成為獨特的這一個。

理解孩子,還要理解孩子的感受,從自我成長的失望和痛苦之中去理解孩子的渴望和恐懼。

人類的成長具有相似性,當成年的我們回首童年,那些讓我們記憶深刻的痛,很可能是我們孩子正在經歷的,如果我們理解自己當時痛的根源,就能知道孩子們現在最需要的是什麼。

突然想到小時後因為迷上武俠小說,特別想學武術,正好我們家附近有個武術班,就要求去學習,然而媽媽卻因為看到武術教練打了練不好的孩子,就斷然拒絕我的要求。

直到現在,我還為這件事情感到遺憾。

所以現在,我的孩子提出想要學什麼,我都不會武斷拒絕,一定會給他一個嘗試的機會,讓他自己在了解後再做選擇。

在媽媽這條道路上,我們註定要一直走下去,但如何一直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和良好的親子溝通,讓我們一生都可以享受天倫之樂,這取決於我們在理解孩子這條路上能走多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女子本弱,為母則強

點擊上方「家長家」可免費訂閱0-12歲親子育兒知識哦!明天的母親節即將是我成為母親後的第七個母親節。轉眼間,我從黃毛丫頭變成青春的追夢少女,然後嫁作人婦,成為母親!既為女兒,也為母親,雙重的身份...

孩子越哄越哭,原因竟然這麼簡單

凱叔說kaishushuo在很多父母眼裡,哭是孩子膽小、軟弱的表現,甚至還有可能是孩子的要挾。然而,哭只是孩子的一種情緒表達,孩子認識和掌控自己的情緒需要一個過程,這本身就是一種收穫和體驗。如果...

筆記首發|探索孩子行為的根源

(精華內容,閱讀需花8-10分鐘)筆記背景今天嘻嘻爸爸整理好要和大家分享的筆記是來自於【嘻哈童行】組織的第2期免費公開課主題:探索孩子行為的根源分享嘉賓:姜寧筆記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