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一家幼兒園隱藏著獨特的教育方式,這裡的小朋友,從來不覺得性別是什麼問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話說...
在瑞典的斯德歌爾摩,有一家看似再普通不過的幼兒園。
平時孩子們就在這裡玩兒玩具,
做遊戲
在老師的保護下,做一切安全又有趣的事~
然而...
這裡的小朋友們在觀念上,卻有些不同。
尤其是在性別意識上,孩子們並不覺得男孩怎麼樣,或者女孩子該要怎麼樣,
甚至對這兩個性別的概念都沒有特別明確的界限,
因為這是一家性別平等的幼兒園。
1998年,瑞典政府實行一項法案,要求在學校中推行更多的性別平等的做法,
於是Lotta Rajalin跟自己的朋友一合計,在隨後的幾年裡成立了這樣一所幼兒園,
Lotta的目的也很簡單,
正確教育孩子的同時,儘量減少孩子眼中性別的差異,消除性別的歧視。
這家幼兒園的教育方式也很有趣。
所有的玩具都不分區域,
恐龍,汽車模型和芭比娃娃,全都放在一起,孩子們想玩兒哪個都可以。
書櫥里擺的也都是現代化的故事書,不再是老式的王子和公主。
因為他們覺得,這些童話都是在固化性別的差異。
而最大的改變還在於老師本身。
當男孩子難過失落的時候,老師會用其它方式疏導,而不是告訴他們
男孩子啊,忍一忍就過去了...
也不會對小女孩說,不能去做太男孩子氣的事情。
大家在平時,會用瑞典語中的性別指代「hon」或者「han「,對應她或他
但是在涉及到工作,各種社會角色等語境中,幼兒園的老師會用更為中性的「hen」。
也許是想說,
社會中的角色和工作,只有你想不想,不該受到性別的制約。
這種言語和思想上的一視同仁,也延伸到了小朋友們的日常活動中。
老師們不會說,走啊男孩子們,我們一起去踢球~
畢竟也會有女孩愛運動愛足球,這一句話里的性別就將她們排除在外,
這家幼兒園的老師們更喜歡用「朋友」來稱呼孩子。
「因為這樣既能減少孩子們內心對性別的定義的固化,
又能將我們彼此放在平等的位置「。
於是小朋友們所在的環境,每天聽到的是,
朋友們,有人想去踢球嗎~
朋友們,有人要去玩洋娃娃嗎,
朋友們,去堆個沙雕吧....
創始人Lotta表示,她們並不是為了消除性別,
而是想讓孩子們覺得性別該是一件中立的事情。
不會帶來好處,也不該因此產生歧視。
當然...
Lotta的這家幼兒園也遭到了非議。
許多評論家認為,這家幼兒園簡直是在給孩子洗腦,希望大家都成為無性別概念的人,
但是性別是人們身份的重要組成部分,
不想讓孩子們接受這種差異,那就是別有用心!
但是支持者表示,
Lotta的這個做法,才是對孩子耳濡目染的好教育。
因為研究顯示,
一旦孩子們開始接受性別上的不同,刻板印象就會隨之蔓延,
而孩子們接觸到這種觀點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成年人和老師的談話與表現中,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改變著他們。
所以支持者堅信,性別中立和平等,就得從娃娃抓起。
雖然有不少爭議,
但是這家幼兒園的效果,似乎非常明朗。
來自瑞典的一所大學,對這家幼兒園的教育進行了評估,
他們發現這裡的小朋友,其實也有性別意識,
但是他們腦子裡不會有,男孩子不能和小女孩一起玩芭比娃娃,女孩子不可以踢球搞得自己髒兮兮,等等這種想法。
大家在一起相處的更和諧,
孩子們自我的喜好也得到了滿足,
而且沒有對性別的刻板印象和偏見。
看到這些孩子能以自己最本真的態度去生活,去玩耍,
感覺也是件很棒的事呢~
ref:
http://www.upworthy.com/this-swedish-pre-schools-gender-madness-is-awesome?c=hpstream
-------------------
叮噹響的野獸醬:瑞典這樣性別平等的國家也仍然在為性別平等努力,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世紀末彼岸花叢中的死之結界-綠:想起了以前小時候看幼兒園同學玩樂高,然後逛商場的時候就指著樂高說想要……結果我爸媽覺得女生對那種東西的興趣不會維持太久,就很體貼的給我買了個全套的芭比娃娃……唉……那套芭比現在還在我家最高的架子上放著……拆都沒拆過…
熱心市民任小花:總之,力氣大的女孩子不再是女漢子,性格溫柔的男生不再是娘娘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格,都被人溫柔以待。
羨慕
Caterinkyu:我一直不懂為什麼男生性格柔和,身子纖細就要被討厭,而且「娘娘腔」這個詞還是貶義的,跟許多罵人和不好的字裡帶女字旁一樣。
我身邊有這樣的男生,還不止一個,幸好,身邊環境比較好,大家都沒覺得怎麼樣,他們人緣也都很不錯,無論男生女生都能處的來。
sven_shi:這種模式爭議特別大,根本和幼兒園自述不一樣。
這在教育當中叫「去性別化」,在歐洲都沒幾個地方願意接受這個理念。
最簡單的就是這些孩子一旦被送入社會,你告不告訴他你是男孩所以你只能去男廁所?「去性別化」這種社會實驗在瑞典的學校都不被接納,只能在私立幼兒園裡短期嘗試。
這不是性別平等。
TAO-ss:有性別意識,但沒有男生不該做什麼,女生不該做什麼的這種刻板印象。
而且性教育比較好,性別認同不會有問題。
男性如果化個妝會被說娘,女性往往不被鼓勵去踢球,這些都是所謂的刻板印象。
創始人想要的結果只是消除這種刻板印象,並不是消除人們對性別的認同。
你是男性,你是女性,僅此而已。
歷史成績出來天台見:看標題,說不問性別.我居然想起來幼兒園時男女廁所不分....
_海妖_:我知道自己的性別。
但不會覺得什麼性別對應什麼生活。
-------------------
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孩子有性別意識時,家長不該做這四件事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社會上開始流行中性風,一些男人女人化,一些女人男人化。很多傳統一代的人,無法理解這種風格,覺得他們應該要有性別意識。其實在家庭教育中,我們國家對於性別教育這一塊處於比較忽視...
給孩子買玩具要分性別?快戳進來看看!
大部分家長認為寶寶的玩具很多時候確實是分男女的,比如男孩子就是喜歡車、變形金剛、恐龍、滑板等,而女孩子應該是毛絨玩具、芭比娃娃、過家家玩具等,如果男孩子喜歡毛絨玩具就會被認為太「娘」,而女孩子喜...
我給兒子買了一套「化妝品」
閨蜜有個4歲多的男孩。她說,兒子最近喜歡上了她的化妝品,每天都要坐在她的化妝檯前,拿著粉餅、口紅什麼的,學著她的樣子在自己臉上塗塗抹抹。她十分的煩惱。我說:「非常正常啊,對於寶寶來說,比較愛模仿...
作為媽媽你會當著孩子面換衣服嗎?特別是家裡有兒子的要看看!
每個孩子幼時的成長階段都會留下一些深刻的記憶。所以作為孩子的父母,一定要給孩子一個健康的成長環境和氛圍。你所做的每一件小事都在影響著孩子,不要總覺得孩子還小,很多東西不懂,就可以經常當著孩子的面...
媽媽當著兒子的面換衣服,究竟好不好?看看日本是怎麼進行「性教育」的
「據調查顯示,很多家庭中,孩子的第一次性衝動除了來源於網絡、影視等,還有一個來源就是自己的父母。」小編敢說在中國,很多大人總是因為覺得孩子還小,所以肆無忌憚的當著孩子的面脫衣服、換衣服,卻萬萬沒...
男孩「娘娘腔」,女孩「假小子」,性別「錯位」怎麼看
「現在有些孩子,男孩像女孩,女孩像男孩!」這類話語經常出現在老師或家長口中。是長輩們太古板,還是同齡人也這樣認為?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需不需要糾正?如何正確看待?請看本期話題討論。(策劃:蘇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