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屁孩兒是怎麼知道自己是男孩或女孩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王金現\原創

性別區分

有一天,小男孩對妹妹說:男孩要站著尿,女孩要蹲著尿尿。

嘻嘻,小屁孩兒。

TA是怎麼知道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的呢?在TA多大的時候,開始有性別概念的呢?TA又是怎麼感知自己的性別的啊?

據心理學研究,2歲左右的孩子,能夠分辨他人是男人或是女人,但還不能夠確定自己的性別。

3歲左右,能夠說出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但是判斷還不是那麼堅定。

有個笑話,說老畢主持節目,問一上節目的小男孩兒:你知道怎麼辨認誰是男人還是女人嗎?

小男孩:男人長鬍子,女人長(chang)頭髮。

老畢指著嘉賓卞留念:他又有鬍子又有長頭髮,他是男的還是女的?

小男孩兒遲疑不敢吭聲。

老畢開涮說:他不男不女。

呵呵,兒童一般要到5~7歲,才能堅定地相信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然後堅定地相信他人是男人或是女人。

在這個年紀,就不會被老畢矇騙了。

性別標準

那麼,小屁孩兒,是根據什麼判斷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的呢?

一般來說,在孩子出生前後,父母就會根據孩子的生理髮展,採取不同的撫養方式。

換句話說,父母對不同性別的兒童,實施了性別化的教育。

父母會把自己的性別角色標準,以各種方式傳遞給孩子。

他們鼓勵那些符合性別角色標準的行為,限制或制裁那些不適當的行為。

這大概是兒童最初獲得性別的感覺源吧。

那麼,在父母的影響下,2歲左右,兒童開始在行為或活動中,有不同性別的區分了。

比如女孩更多玩娃娃玩具,男孩則偏愛小汽車之類。

也就是說,性別的角色標準觀念,已經開始產生。

在兒童3~7歲期間,他們會將性別角色標準看成是神聖的,不容侵犯的,所有人都必須遵守的。

假如說,在幼兒園裡,有個男孩玩毛絨玩具,那就會被同伴所嘲笑或制止。

自我概念

假如,一個7歲左右的男孩,被媽媽帶到女澡堂洗澡,那會發生什麼樣的事情呢?

有這樣一個案例,一個男孩7歲大小時,有一次在媽媽洗澡的時候,無意撞進洗澡間。

媽媽當時的反應太過強烈而反常。

大聲驚叫,而且罵男孩是小流氓。

自此,男孩內心對自己的性別產生了很大的陰影,一直對自己的性別感到羞恥。

在行為舉止上,似乎總想要遮擋自己的陰莖,產生了嚴重的心理問題。

事實上,小孩子完成性別角色化的過程,是個漸進的過程。

期初,他們只是在一些活動中,區別不同的性別。

如男孩的遊戲玩具,女孩的玩具。

在他們7~8歲的時候,他們會對男孩女孩不同的品質產生概念。

如,女孩要溫柔、善良、友好、服從、謙和等等;男孩呢,則要獨立、果斷、自信等等。

而且,在這個年齡期,男孩女孩,開始對自己將來的職業產生區分。

如要當一名幼兒園阿姨或是工程師等等。

當然,這些活動上的、品質上的,以及職業上的性別區分的概念,幾乎完全是社會期望的結果。

直到青春期,面對生理上的巨變,以及強大的社會期望,青少年開始審視自己的自我概念,形成成人的性別認同。

所以說,媽媽對7歲左右的小男孩大呼小叫,是不必要的。

那個時候,孩子還沒有獨立而穩定的性別角色和自我概念。

性別角色

一們焦慮的媽媽,有次問我:男孩十歲了,可是總喜歡跟女孩兒一起玩而不願意跟同性夥伴玩。

在家裡,喜歡幫媽媽洗洗涮涮的,好像是喜歡女孩子做的事情。

怎麼辦呢?

這個男孩表現出的情形,其實就是人們常說的缺乏男子氣。

我們通常會說,男人要多些男子氣,女人要多些女子氣。

明尼蘇達多相個性調查表(MMPI)中,就有男子氣女子氣的測評。

而不管是男子氣多一些,還是女孩子氣多一些,其實是性別角色認同的結果。

幼兒期,大多數孩子開始與父母產生認同。

或是為了增加跟父母的親密?或是為了得到更多的愛?或者是體驗父母類似的情感而增強認同?也許都可能。

但有一點,是父母的溫暖和支配地位,促進了孩子的認同感,而不是父母的性別角色。

也就是說,親子關係的質量,對兒童的性別認同有著重要的影響。

回到十歲男孩的問題上,也許是母親之間的關係,影響了男孩的角色認同,從而對自己的男子氣產生了影響。

顯然,增加男孩跟父親的連接,是極為重要的。

兒童對同性別的父母越喜歡,就越偏愛成為同性別的成員。


更多關於兒童性別認同的問題,歡迎你留言評論。


作者,王金現,婚姻家庭及親子關係方面執業心理諮詢師。

以專業的視角撰寫有溫度有深度的心理文字。

歡迎探討,敬請關注個人微信公眾號:wang-jin-xia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正視性別認同障礙?

性別認同障礙(簡稱GID)是心理學者和醫師們使用的一種正式的診斷來形容那些經受嚴重性別煩躁的人們(對他們的生理性別不滿的人們)。正常的兒童3歲左右即可識別自己的性別,隨後知道性別是跨時間穩定的...

布奇專家講堂——如何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

專家作者:高文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導師,博士現任中國心理學會醫學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養育男女寶寶,需要區別對待嗎?

「男孩子愛玩洋娃娃?小心變娘娘腔!」「小姑娘,瘋瘋癲癲,成何體統?」這些話在你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或多或少有所耳聞?當你聽到這些話,是羞愧難當還是極度反感?你可曾疑惑:這些話,究竟是陳腐的性別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