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育男女寶寶,需要區別對待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男孩子愛玩洋娃娃?小心變娘娘腔!」
「小姑娘,瘋瘋癲癲,成何體統?」
這些話在你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或多或少有所耳聞?
當你聽到這些話,是羞愧難當還是極度反感?
你可曾疑惑:這些話,究竟是陳腐的性別觀念,還是確實有一定道理?
如今為人父母,你是否也常常困擾:
兒子愛哭,是軟弱的表現嗎?
女兒太頑皮,活脫脫一個女漢子,不太好吧?
如果說此前我們推送的《寶寶的性啟蒙教育,家長的這些誤解可能正在埋下隱患》是關於孩子身體的保護,那麼,性別教育則是讓孩子悅納自己的性別,以及學會如何對待異性。
性別教育,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性別角色是指因為性別不同而產生的符合一定社會期待的品質特徵,包括男女兩性所持的不同態度、人格特質和社會行為模式。
說人話!
一般社會文化中,人們希望男性更陽剛勇猛,女性更溫和體貼。
對父母而言,培養寶寶適應社會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性別認同」,不過,這並不是狹隘地限制孩子「男/女孩就該如何如何……」
關於性別教育,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性別概念是這樣發展的:
從寶寶一出生,其他人就會根據寶寶的性別對TA做出反應。
父母或其他人也會將寶寶標識為男孩或女孩,比如穿上藍色或粉紅的衣服,用來提醒寶寶的性別。
(夏洛特公主出生,英國人用粉色燈光表示慶祝)
6月齡:寶寶能通過聲調的差異來判別女性和男性的話語。
1歲:寶寶能準確區別男性和女性的照片,開始把男性與女性的聲音和面孔相匹配。
2~3歲:寶寶獲得並且正確使用「男孩」和「女孩」的稱謂。
在2歲半到3歲期間,幾乎所有的寶寶都能準確地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同時,他們開始形成性別角色的刻板印象,不過,他們還不能理解性別恆常性。3歲以後:由於父母有意無意中鼓勵兒童表現出與性別一致的行為,兒童開始尋找性別方面的榜樣,努力表現出他們認為男性或女性應該有的特徵。
(明明男兒身,卻立志長大後當office lady的麥兜)
兩性天生有差異嗎?
汪涵曾在《火星情報局》中說過這樣一段話:
儘管後來他又巧妙地圓回來了:
此舉還是引發了一些家長的思考:不同性別真的天生存在差異嗎?
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埃莉諾·麥考比(Eleanor Maccoby)是著名的性別差異學者,她和同伴研究發現:男女只在很少的領域表現出明確的兩性行為差異。
舉例來說:
語言能力。
女孩比男孩擁有更出色的語言能力,女孩比男孩說話早。視覺、空間能力。
男孩的表現要優於女孩,他們善於對圖畫信息進行心理操作。攻擊性。
男孩比女孩更具有攻擊性(身體和言語),女孩比男孩更能表現出對別人隱蔽的敵意(冷落、忽視他人)。
不過!
雖然研究支持兩性在以上這些方面存在差異,但實際上男孩和女孩在這些方面的差異很小。
由於這些差異是基於群體的平均水平,因此不是所有孩子都會反映出這些特點。
大多數的發展心理學家都認為:男性與女性在心理上的相似遠遠多於不同。
什麼造成了成年後的差異呢?
原因很複雜。
社會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教育專家孫雲曉在《拯救男孩》一書中提出「男孩危機」,在他看來,「現行的教育制度對於男孩危機負有第一責任」——這從某個角度解釋了女生高考錄取比例持續超越男生。
還有學者認為:「隨著以服務和理念為主要內容的網絡經濟不斷崛起,人際關係和完成多重任務的能力成為職場必備,而這些都是女性的專長。
」
然而,智聯招聘近日發布的一則報告顯示,基於男女天然的生理差別和受深厚的男權社會意識的影響,女性在邁向領導崗位的路途上,總是會面臨比男性更多的障礙和困境。
(圖片來源:《2017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
家庭原因方面,除了傳統的重男輕女思想作祟,很大程度上是家庭教養方式促進或制約了寶寶的發展——如果家長持有狹隘的性別教育觀念,或者寶寶沒有形成健康的性別認同,那麼,成年以後,大家的差異會非常明顯。
願做好孩子的擺渡人
女寶寶只能玩洋娃娃?
家長在各方面不同的要求和教養方式,促進了孩子性別定向和性別角色行為的形成,使他們漸漸地具有了特定的活動傾向性。
比如,家長會對孩子做出的符合性別角色的行為——女孩玩洋娃娃、順從、感情豐富,男孩愛玩汽車、打球等,報以微笑、讚許和鼓勵。
而對他們認為不符合性別的行為——女孩子追逐打鬧,男孩子哭哭啼啼等,加以阻攔和制止。
這種做出了性別區分的家長,他們的孩子能很快做到:
-
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
形成了較強的定型玩具和活動偏好
-
能較快地理解性別角色刻板印象
然而,讓孩子了解性別群體的不同,並不意味著要強行給孩子貼上性別的標籤。
許多發展心理學者認為:嚴格定義的性別角色標準實際上是有弊端的,因為他們限制了男性和女性的行為,甚至可能壓抑了某種天賦。
西爾斯說:「過分地強調兩性涇渭分明的模式化形象與強調性別特徵的融合一樣,都是不健康的。
」
強化個性特點比強化性別特徵更重要
在壹心理網站發布的《女生變女神的心理學秘密!說不好也可能成為男神?!》一文中,作者引用了史丹福大學的桑德拉·貝母(sandra Bem)提出的「雙性化(androgynous)」概念。
研究者通過「貝姆性別角色量表」(BSRI)的測量發現:大多數的成功人士都是雙性化人物(小編註:意指同時擁有傳統思維中男性或女性的某些特質),他們往往既堅強又溫柔,擁有「工具性特質」與「表達性特質」的雙刃劍。
他們往往比傳統男女更快樂,心理適應能力也更強。
(圖片來自壹心理網站)
因此,當一個孩子既具有符合本身性別角色的認同,又發展了異性的性別角色特點,會更加適應社會。
家長應該首先把孩子看作是一個人,其次才把孩子看成某一性別中的一員,在這個基礎上去發現孩子身上的天性。
Parents.com網站建議:家長應該努力發現和挖掘孩子的個性天賦,不拘泥於和TA相處、玩耍的方式,不以孩子的性別作為依據。
比如:
-
繪本中應該有不同性別角色:職場媽媽、在家帶娃的爸爸、男護士、女警察;
-
儘量為寶寶提供各種玩具,洋娃娃、玩具汽車、積木等;
-
讓孩子自己決定玩什麼遊戲,和誰玩……
也就是說,如果女孩子愛玩具汽車,家長可以滿足孩子的這一願望或偏好,這並不會妨礙她性別角色的發展,相反,她可以有機會體驗力量、控制等傳統男性特質,而不是被限制。
(2015 年婦女節,百度與 Google 的 Doodle對比曾引發軒然大波)
談及Google的圖為何被盛讚,知乎網友鯨書認為: 尊重了女性職業、年齡、生活狀態等的多樣性。
其實,不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應在發揮自己性別優勢、個性天賦的基礎上,注意向異性學習。
比如,男孩多多學習女孩的細心、溫柔和善解人意,女孩則多多學習男孩的自信、獨立和開朗。
家庭對健康性別意識的作用
西爾斯在《親密育兒全書》中提到一個故事:
一對夫婦來請教養育方面的問題。
父親一直試圖主宰整個談話,每當母親提出一個想法,父親總是會壓制她、反駁她。
這讓孩子感到煩亂,並受到一種不良性別意識影響:男人應該貶低女人。
顯然,這並不是健康的性別榜樣。
如果這個孩子是女孩兒,這樣的兩性相處模式,也會讓她對自己的性別產生疑惑,甚至自我不認同。
如果孩子在家裡擁有健康的性別榜樣,那麼TA就能夠培養出健康的性別認同。
理想的家庭環境應該是這樣的:
-
父母都是孩子的照料者,各自承擔不同的職責;
-
父母認同孩子的性別,給予孩子性別教育時,開明、寬容、不刻板;
-
父母互相尊重對方,並不會盛氣凌人;
-
父母都很喜歡自己的性別,以及在生活中承擔的角色;
-
即使母親是全職媽媽,也並不會被貶低價值……
簡單來說,如果孩子從小看到兩性之間的相處是互相體貼尊重,那麼他們就會對自己的性別產生認同——這將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孩子們將來如何選擇和對待自己的另一半。
反之,在童年的時候,孩子如果對自己的性別感到困惑和不滿意,那麼TA在長大成人後,就會具有不健康的性別認同,對於得知父母對自己性別感到失望的孩子來說,尤其如此。
最後一點思考
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性別角色的印象依舊很刻板:喜歡追逐打鬧的女孩和喜歡玩洋娃娃的男孩很容易被同伴排斥,被成人批評。
不過,相比女孩愛追逐打鬧,似乎人們對玩洋娃娃的男孩偏見更深。
此外,在幼兒性別教育的問題上,由於父親的普遍缺位,以及幼兒園男性教師的稀缺,令教育者們比較擔憂的是小男孩的女性化傾向……
不知大家在這些方面有哪些心得呢?歡迎留言給我們。
孩子為什麼會自己區別男女?家長需要如何培養孩子的性別意識?
對大多數孩子來說,承認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孩子在出生時就根據身體的特點被賦予了男孩或女孩,這就是「性別」。當孩子會表達自己時,他們就會聲明自己是男孩或是女孩,這就是「性別認同...
布奇專家講堂——如何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
專家作者:高文斌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導師,博士現任中國心理學會醫學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委員北京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學前兒童性別角色教育,看她們怎麼做的
下面三個案例在生活中並不陌生,其中都涉及到了一個問題,就是對幼兒的性別角色教育,這也是學前兒童性教育的重要方面。(學前兒童性教育包括身體結構認知、性別角色認同、自我隱私保護、家庭情感教育等幾方面...
What?孩子有性別認同障礙?別著急,我們為你準備了對策!
江江是個4歲半的男孩子,性格活潑可愛,還長著一張娃娃臉,老師和家裡的長輩都特別喜歡他。然而,讓父母感到不安的是,他們發現江江最近不喜歡和男孩子一起玩,卻總是和女孩子在一起,還喜歡抱著洋娃娃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