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奇專家講堂——如何對孩子進行性別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專家作者:高文斌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研究生導師,博士

現任中國心理學會醫學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心理學普及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中國心理衛生協會青少年心理衛生專業委員會委員

北京心理衛生協會理事

許多家長發現,當孩子到了5~6歲的時候,「我是男孩,所以我不應該玩洋娃 娃!」或者「我是女孩,所以我不能跟別人打架!」的想法已經非常明確了。

隨著 學齡期的到來,孩子會對越來越多的現象感興趣並提出自己的困惑,這其中就包括 讓許多家長都十分頭疼的關於性別和性的問題,例如「我是怎麼從媽媽肚子裡出來 的?」、「為什麼幼兒園的女孩沒有跟我一樣的『小雞雞』?」等等。

在幼兒發展的過程中,性別角色認同的第一步是區分男性和女性,並將自己歸 入其中的一類。

一般來說,幼兒在2.5~3歲的時候已經能夠正確地說出自己是男孩還 是女孩,但他們還不能認識到性別是一種不能改變的事實。

比如,他們會認為,男 孩將來可以當媽媽,女孩將來也可以當爸爸。

要理解性別是一種不可改變的特徵, 一般必須等到幼兒5~7歲的時候才能實現。

伴隨性別認同而發展的是性別刻板印象, 特別是5~7歲的孩子,此時他們逐漸認識到性別是不可改變的,因此會堅定地把自己 歸入男孩或者女孩,並把性別角色標準看做是不容侵犯的、所有人都必須遵守的准 則。

處於這個階段的兒童常常只跟自己同性別的夥伴玩耍,並強烈反對違反性別角 色準則的行為。

性別意識

在玩具選擇上

的體現

雖然性別刻板印象會幫助兒童建立穩定的性別角色認同,但也可能導致一些問 題,例如男孩、女孩在智商和情商發展上的片面化以及學習上的偏科等等。

此外, 父母溺愛、父親由於工作原因長期不在孩子身邊等因素都可能導致兒童性別角色認同出現問題。

那麼該如何對5〜6歲的孩子進行正確的性別教育呢?

第一、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父母首先應當反思自己的性別認識,避免自己的偏好或偏見對孩子造成不良影 響。

例如,一個經常在家抱怨「女人真可憐」的母親必定會在其女兒形成性別認同的 過程中產生消極作用。

如果個體幼時沒有形成正確的性別角色認同,長大之後就很難 再糾正了。

此外,父母一方過於強勢(尤其是母親)或者夫妻關係不和等都可能導致 孩子無法確定同性別偶像。

因此,父母雙方一定要扮演好各自的性別的角色,並抱著 「性別無優劣之分,只是各自特點不同」的理念,這樣處於性別角色強化階段的孩子 才有榜樣可以模仿。

第二、尊重孩子,注重引導。

5~6歲的孩子可能非常抗拒異性的夥伴、以及玩具,因為這些可能導致他們被同性 夥伴嘲笑甚至失去玩伴。

因此,家長千萬不可強求孩子去與自己不喜歡的異性玩耍, 或是進行一些在他們看來是異性小朋友才能做的事情。

尊重孩子的選擇,並適時給予 恰當的引導,幫助其完成性別角色認同才是最重要的。

第三、巧妙應對孩子的提問,營造自然輕鬆的氛圍。

5~6歲孩子的情緒容易受到大人的影響,如果家長被問到關於性別和性的問題時表 露出尷尬、難為情等情緒,幼兒很可能感知到並受其影響。

因此,無論孩子問到什麼 問題,家長都應以自然、積極的態度面對,根據其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用其能夠理 解的語言進行耐心地解釋,滿足其合理的需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養育男女寶寶,需要區別對待嗎?

「男孩子愛玩洋娃娃?小心變娘娘腔!」「小姑娘,瘋瘋癲癲,成何體統?」這些話在你成長的過程中,是否或多或少有所耳聞?當你聽到這些話,是羞愧難當還是極度反感?你可曾疑惑:這些話,究竟是陳腐的性別觀念...

正視性別認同障礙?

性別認同障礙(簡稱GID)是心理學者和醫師們使用的一種正式的診斷來形容那些經受嚴重性別煩躁的人們(對他們的生理性別不滿的人們)。正常的兒童3歲左右即可識別自己的性別,隨後知道性別是跨時間穩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