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公正的家長,與孩子談平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家長的眼裡,孩子永遠是孩子,總以為他們不懂事,什麼事都要家長來操心,這樣做不對,那樣做才好,你要聽話等等。

直到有一天,當時剛4歲的孩子對我說,爸爸,你不聽我的話,我就凶你了。

當時一愣,這不是我常對他說的話麼?雖然覺得想笑,但是看到孩子一本正經的樣子,只好低頭認錯,對不起,爸爸不該不聽你的話,那麼你可以跟爸爸說說,爸爸那裡做得不對麼?孩子居然準確地指出了我的錯誤,不由得我不認真思考孩子的想法。

教育要回歸到「人」,家庭教育也應回歸到孩子本身,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引領,但是更應該把孩子看作獨立的個體,他們的成長是在家長的關懷下,不僅僅是家庭教育。

應該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權力和機會,在家庭里,如何放下身份,讓自己成為稱職的父母,把孩子擺在平等的位置,做一個公正的家長,是每個家長面臨的人生課題。

記得某天與兒子一起看《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的大電影,故事梗概大概講的是大頭兒子一家人要參加最美家庭的比賽,圍裙媽媽一心要想要獲獎,於是指揮一家人都圍繞她設計的方式來生活,而大頭兒子希望像太空人那樣一飛沖天,遨遊宇宙。

但他的夢想卻不被父母所理解,爸爸滿嘴敷衍,讓他去太空打怪獸。

媽媽則奇怪他為什麼想跑那麼遠,是不是不喜歡媽媽做的飯。

「各懷鬼胎」的一家三口都秘密進行著自己的打算,大頭兒子至始至終也沒有完成去看太空展覽的願望,在最美家庭的比賽上,大頭兒子滿心委屈地哭訴,這不是我想要的。

對孩子提要求,首先要想一想我們是否考慮了孩子的感受。

孩子也是獨立的人,大寫的人,他們不是玩具,彎下身段與孩子說話,體現平等精神,對孩子需求要傾聽、尊重。

將大人的想法強加於孩子身上,將大人不能實現的理想也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是在逼迫孩子走大人走過的路,何來的發展與創新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家長也不例外,家長的觀點很多時候只是經驗,並不代表正確,觀念始終在指揮家長的行為,堅持錯誤的觀念並傳遞給孩子,一會誤了孩子,也可能影響家長將來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即便是正確的觀點,如果用錯了方法,同樣不能起到應有的效果。

比如孩子小的時候他要媽媽,以後他要跟同學去玩,說明孩子長大了,有自己的夥伴了。

而家長還沒長大,還停留在幼兒園時代,所以父母與孩子沒有話說。

有個孩子說,從我背上書包開始我媽就更年期了,她每天早上就會說:好好聽講,不要做小動作;放學回家又說:今天學什麼,考了幾分;晚上睡覺前又說:功課做好了沒有等等,叫我怎麼不反感。

與孩子談平等,就要放低姿態,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與孩子一起學習,共同成長。

試著以孩子的視角去看問題,把孩子看成小人,不用大人的標準要求他,不能剝奪孩子玩的權利,對孩子犯錯要學會寬容。

要明白現在他是孩子,但他會長大,不可能永遠在家長保護下,他會走上社會,所以現在就要為他獨立生活、自立生活做好準備。

與孩子談平等,還要遵守幾個原則。

一是家庭關係要民主,平等,不搞家長制,不高一言堂,關於孩子的事情要與孩子討論,哪怕是孩子的意見與正確意見相悖,也要彎下身子引導,平等家庭的孩子會在社會上懂得人與人之間的尊重。

二是尊重契約,家長對孩子的承諾要兌現,家長是孩子學習模仿的第一對象,遵守承諾才能引導孩子誠實守信,不失信於人。

三是要有寬容的心,孩子在文化觀念上、生活方式上與父母有代溝,也可能有很多幼稚不成熟的行為,家長要給孩子犯錯的機會,成長的道路不可能一直在家長的保護下一帆風順。

四是要以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孩子,孩子接觸的事物、信息越來越多,思想也會越來越成熟,要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意見,不能用家長的觀點壓制孩子的想法,不能用自己的體驗強加於人。

家長不要對孩子提出過分強制要求,要有寬鬆的家庭氛圍。

再就是要與孩子分享與分擔,分享是為了促進家庭關係融洽,分擔是為了讓孩子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良好的習慣和責任感。

家長要藏起一半的愛,普天下的父母有誰不愛自己的孩子,父母的愛是原始的愛,是含蓄的愛。

要體現孩子是家庭的1/3,有真正承擔家庭責任的能力,不要造成孩子去完成父母未實現的理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常以命令的口吻跟孩子說話嗎?

本頭條號是由北京大學心理學、俄羅斯莫斯科大學教育心理學兒童心裡育兒師媽媽運營,旨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和高質量的教育資源,歡迎關注。並關注微信公眾號--育兒共成長。PS:做個廣告,育兒共成長社群持續...

掌握這三點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孩子叛逆

現在家庭孩子基本是獨生子女,從小享受父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疼愛,導致孩子非常叛逆。家長如何應對小孩子的叛逆,厭學,不聽話呢?處理不好孩子的叛逆,就是父母的一塊心病。下面南京能動英語屋為你搜集了一...

用傾聽代替吼罵,你不知道對孩子有多重要!

我一個朋友,面對老公對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一直在抱怨:爸爸認為孩子要多練習寫字,以後長大就會更聰明學習更棒!於是買了好幾本描紅本來給孩子每天練習,而且一寫就是兩三頁,剛開始孩子還乖乖地完成爸爸的任務...

中國孩子越少父母越累

以前社會一方面受傳統養兒防老的觀念影響,一方面由於無有效的避孕措施措施,所以家家戶戶孩子都很多,現在由於計劃生育,城市消費壓力大,觀念變化,一家基本上都一個小孩,但是為什麼現在養孩子比以前更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