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4大極端行為 無形中會毀了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 責編:唐菲

越來越多的家長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地教育環境,不惜花大價錢去國際嬰幼兒教育班,但話又說回來,雖說孩子在國際教育班裡受到良好的教育,但回到家長面對父母不雅的言談舉止,日復一日,這種反感也會駐紮在孩子的腦海里,久久抹不掉。

與其花大價錢找教育班,父母還不如平時多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這樣無形的教育,可能更會讓孩子獲益匪淺。

1、安於現狀的生活方式

對於那些家庭條件比較優渥的家長來說,他們少了上進、奮鬥的精神,他們安於現狀,滿足於當下的工作、生活狀態,孩子和這樣的父母生活在一起,會把父母的生活狀態當成是正常的,自己今後要走的路也是這樣的,因此很容易讓孩子養成一種安於現狀不思進取的生活態度。

2、充滿爭吵的家庭氛圍

家庭成員之間相處的是否和睦,同樣會給孩子的心理發育帶來影響,我們不難發現,新聞中總會報導某些孩子離家出走、性格孤僻等等,這都和其小時候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係,據了解,這類孩子,大多生活在父母經常爭吵、家庭成員不和睦的家庭。

親愛的父母們,你們的言行舉止在影響著下一代,請考慮孩子的感受。

你的教育方式,寶寶喜歡嗎

3、打罵的教育方法

過去,老人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

這句話至今還是有不少家長在沿用,甚至付出了「行動」。

孩子經常處於一種做錯了事情就被打罵的生活狀態里,很容易讓孩子出現缺乏自信心、膽小怕事、情緒飄忽不定的情況,甚至患上抑鬱症。

教育固然是寶寶需要的,但教育方式就顯得尤其重要,目的是為了讓寶寶吸取教訓,我們不妨以另一種方式來告知,否則,棍棒底下很可能出不了孝子,反而會讓孩子心理發育扭曲。

家長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

4、經常說髒話的講話方式

我們可以理解有些父母文化教育程度不高,在言行舉止上對自己沒有過多的要求,更不懂得如何提升自己的內在修養,但家長在寶寶面前,一定要注意避免說髒話,孩子在幼年時期,家長的言行舉止是寶寶照做的範本,今天父母說的髒話,很可能成為寶寶認為這是正常說話的一種方式。

教育孩子,家長們關鍵是身體力行,而並非把所有的希望寄託於早教班、幼兒園之類的教育機構。

畢竟家長是孩子最好的父母,即便孩子接受再好的教育,家長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還對「棍棒底下出孝子」深信不疑?

就在前幾個月,高考剛結束的時候,一篇《渠縣一孩子留下遺書輕生,這多麼讓人痛心》的帖子在網上瘋傳,大致內容是……四川達州市渠縣中學18歲小斯(化名)剛參加完高考,在個人QQ空間寫下2800餘字的長...

「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星座父母

湖南衛視的《旋風孝子》真人秀節目收視率再創新高,其中陳喬恩和母親一段感人小視頻引發了不少網友的感慨,小時候的陳母堅持「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針,對陳喬恩的教育非常嚴格,而導致母女之間的關係有點...

「棍棒式」教育 你認同嗎?

在中國,很多父母推崇「棍棒式」教育,認為打是親罵是愛,孩子「不打不成才」,但也有一部分家長不認同,此教育方式,認為所謂的「愛之深、責之切」,不過是父母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緒而已,打罵只會對孩子身心造...

教育孩子60招:不打不罵也能教出好孩子

相信進來閱讀的你,一定為孩子的教育問題而苦惱吧,在這裡恭喜您,你來對地方了,從今天起,我們每天都會出一期有關孩子教育方法的文章,教您如何不打不罵教出好孩子,相信一個月之後,您的孩子就會成為你心目...

小打小罵也危險 兒童性格易扭曲

日常生活當中,不少家長覺得孩子還小,所以他的一切都要由自己安排。孩子有點什麼問題時,罵幾句、打幾下也是為了孩子好。殊不知,這種小打小罵也對孩子的成長非常不利!

家長砍向孩子的5把刀,現在還不知

父母用打罵的方法教育孩子,是受傳統教子觀念影響的結果。「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罵是禍害」、「棍棒底下出孝子」、「樹不修不成料,兒不打不成才」、「捨不得重打,上房揭瓦;捶捶打打,出匹良馬」,是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