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有不聽話的熊孩子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你家有沒有這種情況:

大庭廣眾之下,孩子撒潑打滾,要求父母滿足他的無理的要求。

孩子不愛吃飯,一到飯點就跑,零食卻吃的歡騰。

孩子不聽話,不講禮貌,父母怎麼說也不聽,打罵都沒有。

周末邀請朋友和他的孩子來家裡玩,待了兩天,我真是太低估孩子的破壞力了。

家裡能動的不能動的都掰了個遍,說他兩句伸手就打人,一言不合就飆淚,一天哭了不下十次——玩具玩不好要哭,東西不合心意要哭,一句話說不對付也哭。

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警告和嚇唬往往不管用,甚至還會讓你失去威信。

於是,很多家長採取了「棍棒教育」,可是「打在兒身,疼在娘心」。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不管是濃墨重彩還是輕描淡寫,大人怎麼畫,孩子就是什麼樣。

同時作為孩子的第一位啟蒙老師,父母的教育,影響孩子一生。

所以如何教育和引導孩子,讓孩子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至關重要。

第一,對孩子要有要有耐心,孩子本身就是被動接受者,在心理上沒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動不動就對孩子非打即罵,那是父母的情緒管理不好,影響孩子的是心理健康,讓孩子變得無所適從,因為他不明白為什麼犯錯,只是被大人的態度嚇到。

放緩語氣,輕言細語慢慢講給她聽,比罵更有效果。

比如孩子把牆劃花,生氣的不得了,在教育孩子前先壓下火氣,想一想,是不是已經告訴過他不能在牆上亂畫。

如果沒說過,先耐心詳細告訴他一遍,下次如果再犯,再說教。

給孩子適應和理解某一件事的時間。

第二要凡事要講原則,儘量不要妥協,不能孩子一哭立馬投降,千萬不要小看孩子的智慧,他無時無刻不在試探你的底線。

比如去逛超市之前跟他商量好一定不能買玩具,到了超市就算是孩子再哭鬧也不能買,一兩次後,孩子就會明白,已經說好的事就不能改變,明白這個認知,孩子就不會像朋友家的孩子似的大庭廣眾之下滿地打滾。

第三,對於孩子們的行為及時給出獎勵或者懲罰。

好的表揚壞的批評,具體就某件事情去表揚或者批評,讓孩子明明白白確定自己是因為什麼受到表揚或批評。

精神比物質更重要,,比如孩子做了一件家務,給他在家裡的小黑板上貼一個小紅花以作獎勵,做一件壞事,就用筆畫一個叉,提醒她這件事做的不對,以此類推。

這樣就能教出一個明理守信,講文明懂禮貌的好寶寶了。

第四,陪伴。

現代社會的人們為了金錢去大城市淘金,留下了一大批的留守兒童和空巢老人,誰教誰養?明知道隔輩疼,老人疼孩子那叫一個沒底線。

物質上有求必應,精神上卻未必跟的上。

難以想像這些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以後會怎樣:沒有生存能力,抗打壓能力弱;習慣了予取予求,遊手好閒走天下;心理陰暗,敏感自私,又愛狹私報復。

這樣的孩子走上社會又是怎樣一番失望景象。

其實好多時候孩子的哭鬧發脾氣,其實是源於父母的忽視,哭鬧只是孩子的一種手段,要引起父母的重視。

試一試,一整天你都陪著孩子,陪他做遊戲,陪他做一切他認為合理的事情,那一天孩子會不會很乖,是不是你說什麼他都能聽的進去。

陪伴是最明智最耗時最值得的投資。

那是你自己的孩子,你的血脈相連,你的骨肉結晶,你自己不看著他長大成人,不一點點教會他生存技能,一點點讓他成為你的驕傲。

只為了那些票子值得麼?可惜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若放任孩子不管,孩子惡習一旦養成,學校不知要花多少時間和精力來對他進行『再教育』,這對孩子、家庭和學校都是巨大的損失。

——蘇霍姆林斯基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如何跟孩子更好地溝通!

孩子理解,延遲滿足,不能光講道理,還需要深入實踐中去體驗生活,兩者結合才最有效果。天下父母沒有不愛孩子的,但是在愛孩子的過程中要有分寸、有原則、有方法。要能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克制那些盲目無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