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孩子更好地溝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理解,延遲滿足,不能光講道理,還需要深入實踐中去體驗生活,兩者結合才最有效果。

天下父母沒有不愛孩子的,但是在愛孩子的過程中要有分寸、有原則、有方法。

要能自覺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克制那些盲目無益的激情和衝動。

然而,我們有些父母,尤其是相對年輕的父母,在對待孩子的問題上,往往缺乏應有的「分寸感」。

他們對待孩子往往是無原則的」超前滿足「、過分的」超量滿足「、姑息遷就的」即時滿足「,這樣任其發展下去,勢必把孩子慣壞、寵壞。

難道這就是家長期望的嗎?我想,應該不是吧!

不過」延遲滿足「訓練是一種慢動,不能一蹴而就。

家長們一定要給孩子留下適應」延遲滿足「的空間。

家長千萬不能盲目愛起來什麼都給,理智愛起來什麼都拒絕。

」延遲滿足「是兒童心理學的科學教育法,它強調尊重孩子的生命發展規律、心理成長規律,它是對父母心智是否成熟的考驗。

一、」延遲滿足「的技巧。

1、根據不同的年齡合理掌握延遲滿足的時間和方式。

針對一至兩歲的寶寶,父母要儘量滿足他們的生理及心理需要。

當寶寶在無理,延遲滿足要控制在以秒計算的時間內,最好不超過一分鐘。

兩歲以上的寶寶,開始出現自我意識,他們也能聽得懂大人講的道理,」等「字的含義,也基本明白。

這時,家長要有意識地帶他多體驗。

延遲滿足的時間也可以從幾分鐘延長至一兩天。

三歲的寶寶,更加知理了,這種延遲滿足可以再增加時間。

2、家長說明延遲滿足的理由。

對於可以延遲滿足的需求,父母要向孩子講明道理,讓孩子明確知道父母不能立刻滿足他們的理由,如孩子想玩鞦韆,父母可以告訴他:」鞦韆是公共玩具,需要排除等候,待輪到你了,你再玩。

3、延遲一分鐘開始。

不要期望孩子一開始就能等待二十分鐘,要遵循小步遞進原則。

最初的延遲時間不要過長,否則會讓孩子灰心喪氣,放棄追求目標的信心。

4、等待時間不要過分關注。

延遲滿足是一種自律行為,可是孩子還小,往往需要通過他律才能做到延遲滿足,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可以讓孩子嘗試自我監督,父母不要讓孩子感覺自己正在」監視「他。

5、採用代幣法來延遲滿足。

代幣法也是延遲滿足的好方法之一。

等孩子年齡稍大一點時,爸爸媽媽可以和孩子約定,如果買新玩具,要用平時積累起來的」五角星「來進行交換。

」五角星「是平時孩子表現好的時候獲得的」獎勵「。

一般在孩子積累到五次或十次後就可以滿足自己的需要。

孩子每次獲得」獎勵「的過程就是一種等待。

6、冷靜對待孩子的任性哭鬧。

有的孩子較任性,當父母不能即時滿足他們的要求時,他們會通過哭鬧來與父母抗爭,這時父母一定要冷靜對待,態度堅決。

必須讓孩子明白,生活中有些東西並不是想要就可以立即得到的。

當孩子發現哭鬧不能解決問題時,他就會試著按照父母的意圖做,要麼等待,要麼通過付出努力得到想要的東西。

7、不要吝嗇表揚,儘量滿足孩子的情感需求,讓孩子感受到父母非常愛他。

當孩子接受父母對他需要的延遲滿足,父母一定要及時表揚他,以強化孩子的良好行為的養成。

當孩子通過幫助父母拖地、洗碗而獲得自己心儀的玩具時,父母可以表揚孩子是個熱愛勞動的好孩子;當孩子排除輪流和別的小朋友玩玩具時,父母可以表揚孩子是個懂禮貌的好孩子。

通過父母的表揚,孩子覺得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認可,精神上會感到滿足。

二、對孩子說」不「的藝術

1、用尊重的態度說」不「。

孩子都有逆反心理,硬逼著孩子按照你的要求來,就是有天大的理由,他也不接受。

有時候,對這些小機靈鬼,我們得講究點兒」智謀「,要善於變換方法,達到我們的目的。

2、有正當理由向孩子說」不「,讓孩子明白說」不「的原因。

當你不得不對孩子的行為進行阻止時,要採取體諒態度,要心平氣和、耐心引導,這對孩子的成長及個性的建立都至關重要。

如果沒有正當理由說」不「,就要以身作則,對孩子提出的正解要求貫徹到底。

3、有創意地說」不「,教會孩子懂得識別表示」停止「的肢體語言。

用變通的辦法說」不「。

採用適合具體場合的、更有針對性的話語來說」不「。

提供正面的建議,用有說服力一表述來讓孩子接受你」可以做「的建議,從而緩解」不能做「的命令所帶來的緊張。

避免讓孩子起念頭,比如說在你們進商店之前,就應該讓孩子明白你們來這裡是為了買禮物送給朋友,而不是為了給他買玩具,做足提前量,讓他自源頭起就不動買玩具的念頭。

4、拒絕時,不要破壞孩子的情緒。

孩子都會察言觀色,他們非常清楚自己最主要的依靠就是父母。

如果父母很簡單地斷然拒絕孩子,孩子可能會覺得很難接受,甚至覺得父母不夠愛自己,這會給孩子的心靈產生不好的影響。

我們要給他講道理,讓他明白我們不給他買並不是不愛他。

5、要教會他向父母提出要求的方式。

要使他們知道,唯有用請求、商量的方式提出要求才能得到滿足。

倘若孩子以耍賴、威嚇、哭鬧等來要求父母,父母不僅不可輕易答應,而且要對他進行耐心的批評教育。

6、一旦說」不「,就要堅持下去。

拒絕之後不能出爾反爾,即便發現有不妥,可以以後彌補,但不要當場反悔,特別不要因孩子撒嬌哭泣就改變決定,因為這樣做不但會給孩子造成父母言而無信、出爾反爾的印象,影響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同時也使孩子在哭泣等得了」回報「,間接鼓勵了他們的哭泣行為,父母要記住,堅持原來的決定,就是一種對孩子把」哭泣「當武器的行為最有效的改進。

7、拒絕孩子之後,要讓孩子明白什麼東西是最值得擁有的。

讓他們感覺到,有更美好的東西是爸爸媽媽為他做的,使他們體會父親的慈祥和偉大,母親的關愛與體貼,他們將受用一生。

8、家長切忌隨意說」不「。

這樣做會讓孩子的自我意識受到壓抑,還會產生極強的逆反心理。

9、父母不要給孩子太多的信息或過度的形容,以免造成他們的心理負擔。

在經濟有點拮据的時候,父母最好別對孩子說這樣的話:」我們家很困難!「父母可以大致告訴孩子:」從這個月開始我們得節儉一點,因為我們有一些更重要的家庭支出計劃。

「而當父母加薪時,則可以說:「以後我們可以有多一點的錢買書和外出旅遊了,因為爸爸工作努力獲得更多認可了。

10、在「是」與「不」的平衡中,培養孩子健康、折中的個性。

性格決定命運,健康、折中的個性是孩子一生幸福的保證。

三、這時候要對孩子說「不」

1、在做危險之事時。

防患於未然是最保險的,要堅決制止子把手桶進電源插座、玩火柴等危險行為,更不要從陽台上開著的窗戶里趴身外控。

一旦發現孩子這樣做,成人絕對不能姑息縱容,立即果斷地說「不可以」。

2、超越規則時。

孩子需要一定的規則,這既能讓孩子明確是非對錯的觀念,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

限定什麼是孩子必須要遵守的規則,讓他懂得哪些是他不能控制和超越的權限。

如果他想超越這個權限,你可以底氣十足地向他說「不」!

3、威脅到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時。

只要大人不順從孩子的心意,他就會用手掐人,甚至還咬人,這是有些幼兒最初的反抗和對他人身體的攻擊。

這個時候,媽媽要緊握住孩子的手,告訴他「不行」。

4、推卸責任時。

當孩子為了逃避懲罰而推卸責任,乃至說謊話時,家長要對他的這種行為說「不」,拒絕讓他把自己的事情推給別人,告訴他這種做法是錯誤的,每個人都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任。

5、選擇孩子早期表現出任性的時候。

一般在三至五歲開始對孩子的無理要求說「不」父母若在六歲之前(最晚別超過十歲)對孩子說「不」,他儘管會因為你的拒絕而感到痛苦,但最多也就是痛哭一番。

你若等他十二到十四歲之後再對他說「不」,他已經有了對付「不」各種能力和選擇。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哭鬧怎麼辦?

寶寶一出生就會哇哇大哭,如何應對寶寶的「哭」?很多媽媽可能聽過「哭了不抱,不哭才抱」的哭聲免疫法」,這種方法真的如我們想像的那樣好嗎?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一個人幸福與否,3歲前已定下基調。「愛、溫...

不要遷就孩子的不合理要求

教育專家認為,對於孩子的不合理要求絕對不能滿足,遷就和順從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實際上是助長他們的「自我為中心」,這種自我意識的無限膨大,容易使孩子變得自私自利,完全不懂得對父母的感激,認為一切是...

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怎麼辦?

孩子在公共場合哭鬧的情景,絕不少見。遇到這樣的事情,有的家長會和孩子耐心地講道理,有的家長會直接對孩子大打出手,也有的為了儘快息事寧人就直接答應寶寶的要求。

【育兒有方】8大戰術巧應對任性孩子

現在的孩子在家中都比較珍貴,爺爺奶奶捧著,小錯不好說,大錯不能打。有時候會把爸爸媽媽氣得想打自己,反正是在面對孩子的任性時一點辦法都沒有。那麼,面對任性的孩子,父母到底該怎麼辦呢?

孩子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鬧?根源竟是……

有一天,朋友帶孩子去玩具店買上次孩子看中的一個玩具,可是到了玩具店的時候,孩子卻又喜歡上了另一個玩具,拉著朋友的手要求買下來。朋友和孩子商量,只能選其中一個,否則什麼都別買了。這時,朋友的孩子開...

"別讓孩子出問題"在安全管理上的意義

  家長B:不給寶寶要挾父母的機會我看過前蘇聯英雄舒拉小時候的故事:一次他非要在飯前就吃飯後才可以吃的粉羹,爸爸媽媽不僅沒有同意,而且沒有哄他,屋裡只剩下舒拉自己。他哭喊了一陣後,不見回音,自覺...

孩子一哭二鬧三打滾?聰明父母3招搞定!

不管是親子諮詢,還是朋友閒聊,為人父母后總離不開一個世紀難題:孩子動不動就哭鬧不止,不滿足需求就滿地打滾……家長卻毫無辦法,只能一次又一次的妥協,孩子一次比一次猖獗,然後隔三岔五上演親子大戰。0...

孩子六歲前,一定要捨得對他說「不」

孩子3歲前,哭鬧反映出他身體上的痛苦,可是到了3歲之後,哭鬧常常伴隨著孩子想要達到的某種目的。比如,想要買玩具,家長不給買,就哭。很多家長一見到孩子哭,就心軟了,之前的規矩原則都只能拋到腦後,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