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疹」、「痤瘡」、「粟粒疹」,寶寶到底長了什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長大後的我們經常感嘆:我也想要有嬰兒那樣光光滑滑,白白嫩嫩的肌膚。

但是我們不曾想過,嬰兒的肌膚是特別脆弱的,一不小心就受到內在和外在的刺激導致皮膚受損。

剛出生的寶寶常見的皮膚病有濕疹、痤瘡、粟粒疹等。

家長們可能都對這幾種的皮膚症狀傻傻分不清楚,因為濕疹最為常見,所以什麼症狀都以為是濕疹。

近日也經常有家長發圖片來,寶寶臉上長了好多,跟痘痘一樣,裡面還長了白頭,說是濕疹,來問嬰寶可以使用嗎?這就表明寶媽們還是要普及一些常見皮膚病的區別症狀,濕疹不是上面寶寶的那個症狀呢。

嬰兒濕疹

嬰兒濕疹初發為紅斑基礎上出現密集粟粒大小丘疹,丘皰疹或水皰,水皰破後形成糜爛面,有漿液性滲出,結痂。

重者可發生大片紅斑,其上為成群丘疹、丘皰疹、水皰、糜爛滲液,表面有厚痂,也可延及整個頭面部或頭頸部。

病灶周圍出現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自覺瘙癢。

多見於頭面部,如額部、雙頰、頭頂部,以後逐漸蔓延至頦、頸、肩、背、臀、四肢,甚至可以泛發全身。

嬰兒痤瘡

新生兒痤瘡的發生主要是寶寶在出生前從母體獲得了過多的雄性激素,出生後會促使皮脂腺分泌旺盛。

寶寶的面部皮脂腺發達,分泌過多的皮脂會淤積在毛囊內,致使皮膚形成粉刺樣毛囊性丘疹,表現出來就像"青春痘"一樣。



患兒絕大多數為男孩。

皮損一般僅局限於面部,多見於面頰及額、頦部、不累及胸背。

損害主要為黑頭粉刺,可有丘疹或膿皰,而囊腫和結節少見。

一般在數月內皮損自然消退,不留跡痕。

嬰兒粟粒

粟粒疹是嬰兒常見症狀,多發於嬰兒的額頭、面頰、下頜和鼻子等部位。

患有粟粒疹的寶寶,面頰和鼻子上會有一些小白點,這是皮下堆積的皮脂腺分泌物,不疼也不感染。

一般約有40%的新生兒會長粟粒疹,如果剛初生的寶寶有這樣的症狀,家長不用太過擔心,這與嬰兒寶寶的皮脂腺還未完全發育有關。

有的寶寶只有幾個,有的寶寶則可能有很多粟粒疹,其實這些粟粒疹既不疼,也不會感染,不用治療,出生後兩到三個星期這種症狀就會自然消失,因此不需要特別的治療和護理。

所以當寶寶的臉上或身上有皮膚問題時,媽咪先不要著急用藥,因為很多問題只要稍加注意都是可以自行痊癒的;如果嚴重的話需要用藥,也要搞清楚是哪類皮膚問題再去解決。

寶寶的這些皮膚問題一般都不會留下疤痕,所以媽咪們不必擔心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寶寶臉上幾乎「毀容」,不過到底是什麼情況

來自潮汕的一位寶媽最近心急如焚,寶寶才兩個月,最近臉上不知道為什麼,總是長「痘痘」, 看起來很癢,寶寶總喜歡用手去抓,臉上都蹭破了,出血感染,有時候哭鬧嚴重連頭上,後背都是紅疹,看著又嚇人又心疼...

新生兒常見的7種皮膚病 如何護理和預防?

寶脫離母體和羊水浸泡後,來到了乾燥的世界。由於其皮膚嬌嫩,皮下血管豐富,角質層發育不完善,很容易受到空氣、衣物、洗澡用品等外界的刺激,引發各類皮膚病。因此,寶寶的皮膚病的預防和護理就顯得很重要。

新生兒痤瘡怎麼治?

新生兒痤瘡是尋常痤瘡的一個特殊型,常在出生後即出現,症狀輕的無需特別治療,幾周後可痊癒,症狀重的則要及時到醫院治療

你知道嗎?新生兒也會長青春痘的!

痤瘡又叫青春痘,是青少年期間常見的一種皮膚病,所以大家都會認為新生兒不會長,其實這個觀念是錯的,新生兒發生錯長也是很常見的,因為新生兒皮膚嬌嫩,如果護理不當,很容易長青春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