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人家的熊孩子,我們可以出手管教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別人家的熊孩子,我們可以出手管教嗎?(網絡圖)

順德城市網綜合消息帶孩子去遊樂場玩耍,見到熊孩子的幾率會非常高。

他們可能不會跟人商量,就自取所需,拿走別人家孩子的玩具,或者抬起一腳毀滅你家孩子的沙灘作品。

熊孩子的家長常常就像隱形人,氣得你恨不得直接走上去大吼一聲。

但直接去管教別人家的孩子合適嗎?倡導「正向管教」的專家給了你幾條法則,在不同情況下,你可以有所選擇。

我們都遇到過這種情況:你家的小朋友正在公園裡好好地玩沙子,用從家裡帶去的工具把小沙坑變成了一處建築工地。

突然,另一個小孩——也許比你家小朋友大個一兩歲,但個頭比他大不少,走到旁邊一把把小卡車給搶走了。

你肯定會很生氣,對嗎?大部分人都很想直接走上去沖那個孩子吼一嗓子:「不許那麼做!」

但是,這是父親或者母親應該做的事嗎?

管教別人家的孩子是一件很棘手的事。

你的反應當然不是為了宣布小卡車是你們家的,相反,你希望的是傳達有力的信息:你不可以隨便拿走別人的東西。

總是出手解決,對自家孩子沒好處

JodyMcVittie是一位來自西雅圖的博士,他是「正向管教」項目(倡導用更積極的觀念、思維、手段去教養孩子)的首席培訓師。

他告訴我們說:「眼睜睜看著自己家的孩子處於不安的狀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當孩子不高興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通常都會衝動地想去干涉。

」不過,這種做法是有問題的。

McVittie說:「如果我們總是自己出面,孩子就無法學會如何自己解決問題。

所以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評估你的孩子。

也許他只會聳聳肩,繼續玩他的沙子。

「如果他並沒有生氣,你沒有必要代表他生氣。

」育兒書籍作家BestyBrownBraun說。

在離開公園之前,你總有辦法把卡車拿回來。

不用小題大做。

但如果孩子皺起了眉頭,或者開始大哭,「我會上前問問他,你還好嗎,沒事嗎?」Braun說,「如果孩子回答不好,我就會問他,那我們該怎麼辦呢?」

事實上,像這樣的事件是你教會孩子依靠自己的黃金時機。

「長遠來說,如果你希望孩子能夠自己處理這些狀況的話,你最好這一次就讓他們自己來掌握。

」McVittie說,「如果我們一直為孩子提供緊急救援的話,他們自己不會學會應對這些情況。

當孩子有危險時,你需要出手

當然了,如果你的孩子有危險,這條法則可不適用。

如果另外一個孩子要把你的孩子推倒,你應該及時地喝斥,跑過去制止,做任何必要的事情阻止意外的發生。

但如果孩子並沒有危險,那你不如花上一點時間一起和他想想該怎麼處理這個問題才好。

別的孩子搶了他的玩具,他可能想馬上把玩具拿回來,也可能會向那個孩子確認一下他只是「借走」玩具,過一會兒就會還給他。

在你的孩子做出決定之後,你可以幫他一起想想該怎麼去跟那個大孩子說,然後讓他鼓起勇氣自己去說這番話,你則可以在暗中保護他。

找熊孩子家長聊一聊,有時也很有必要

「孩子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十分順暢。

」McVittie說。

既然是這樣的話,如果遇上這種情況,你還認為由你親自出馬,去找那個熊孩子的家長(也許完全是個陌生人)聊一聊是更值得建議的做法嗎?

作家Braun是這麼說的,「我當然會那麼做,如果我發現兩個孩子快要打起來的話。

我會去找那個孩子的家長,跟他說,我們的孩子之間好像出了點問題。

你可以幫我盯著點他們嗎?」

歸根結底,凡是涉及到孩子之間的互動,都是教育孩子的契機。

「如果家長們過於干涉,」Braun說,「孩子會認為你對他解決問題的能力沒有信心。

即使你的孩子比較害羞,即使他堅持說讓你去幫他做這個談話,「你不應該插手。

」Braun說,「如果是足夠重要的事,他會學著自己去表達。

(編輯:譚西)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打不得,講不聽,如何管教愛發脾氣的寶寶?

管教發脾氣的孩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掌握一些原則之後,也並沒有看上去那麼難。寶寶1歲之後,開始學習哪些行為可以被接受,哪些行為是父母所禁止的,這時就開始為他們設定一些規則和界限,可以防止以後出現...

如果孩子被打該還手嗎?

說到這個問題有很多爭議,有的說一定要打回去,有的說不應該,但欣爸覺得不能簡單的回答這個問題。作為孩子從小如果沒有學習是不會天生會打架的,最多是爭搶玩具,當孩子發現他自己比較強壯能夠憑藉力氣搶走玩...

如何培養高情商孩子

家長是否擔心孩子在跟其他小朋友玩的時候被欺負,有的家長會擔心自己孩子的暴脾氣會傷到別人?如果遇到孩子們為爭某個東西玩的時候起爭執了,家長要怎麼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