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扮「紅白臉」的三種危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跟朋友聊天,提到管教孩子的問題,朋友說,在他們家他唱「紅臉」,他老婆唱「白臉」。

孩子漸漸長大了,現在孩子不怕他,只聽他媽媽的話;孩子犯錯誤了,他一說孩子,孩子就跟他頂嘴,自己沒有威信了,很苦惱。

其實在很多家庭中,或多或少都有這種現象,父母在孩子面前常常扮演兩個截然相反的角色:一個演「白臉」,負責從嚴管教、規範孩子的言行,具體實施處罰,以樹立威信,讓孩子害怕;另一個則唱「紅臉」,負責周旋調節,中間說情,使孩子感到家的安全、溫馨和父母的親情。

殊不知,這種家教分工並不科學,往往弊大於利。

1、直接影響父母在孩子面前的威信。

享有較高的威信是父母有效教育孩子的重要前提。

如果父母在家教中一懲一縱,一嚴一松,很容易使孩子在家裡只怕一個人,只聽一個人的話。

「白臉」在家時,他會安分守己,乖巧得很;而一旦只有「紅臉」在家,他則會我行我素、為所欲為,甚至無法無天。

長此以往,孩子會變成欺軟怕硬的「兩面人」,使用不同的態度和方法對待不同臉譜的人,甚至因為逃避責罰或迎合表揚而隱瞞過失、編造謊言,其後果是極為嚴重的。

2、影響孩子是非觀念的形成。

父母在家教中扮演不同的臉譜,對孩子所做的同一件事做不同的評判,採取不同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態度,容易使孩子是非混淆。

父母不僅是孩子的生身之體、衣食之源,更應是他懂事明理的導師和榜樣。

如果父母的態度和意見總是不一致,就會使孩子感到無所適從、是非不清,這很不利於孩子是非觀念的形成。

3、影響教育的效果。

「紅白臉」家教模式的前提是教育孩子要雙方都在場,而孩子犯錯誤卻常常是突發的,做得突然,忘得也快,這就需要父母在他們「出事」的當時,就立即進行相應的教育,告訴他們錯在哪裡了?為什麼會錯?以後如何改正?適時的教育不僅效果好,而且孩子也會心服口服,改錯率較高。

相反,如果在孩子出現過錯時,唱「紅臉」的不管不問或管不了,等到唱「白臉」的回來再「舊事重提」,其教育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導致孩子在唱「白臉」的面前學會抵賴,給教育增加難度。

父母在家教中的人為分工可能是事先商量好的。

然而,對於孩子來說,並不知道這一「內幕」,他只能從表象上看出父母之間的「不和」,看出家庭成員之間的不協調,長此以往,孩子極容易被誤導。

孩子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接受正確的家庭教育有利於他們身心的健康成長。

因此,提醒廣大家長,在平時的家教過程中千萬不要隨意唱「紅臉」和「白臉」。

家長沒有接受過系統、專業的教育是一切問題的根源!家長是對孩子施教最早、影響最大、影響最久的老師。

莫言說:「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

培養孩子是一個精密的、漫長的、優雅的過程;家長是因,孩子是果,孩子的問題本質上是家長的問題。

只有教練型家長,才能培養出傑出的後代!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教育孩子,不可唱「黑紅臉」

關於教育孩子,我不得不吐槽一下自己和父母:我沒多少耐心,當我忍無可忍面對孩子的調皮時,立馬就會變成咆哮的媽媽。有時,也會動手。我的父母非常寵愛我姑娘,每次就都護著,還因為這一打一護的事當著孩子面...

教育孩子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對麼?

許多家長認為,要管教孩子,必須是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或叫做「父嚴母慈」。他們認為「一嚴一慈」「一軟一硬」可以相互配合「軟硬兼施」才能教育好孩子。這種說法乍一聽似乎有一番道理,好像是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