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逼孩子做作業,不如教他做家務,周遊列國為您支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只有捨得,孩子才能成長

在周遊列國的每一次營地活動中,我們都會教孩子自己整理內務,收拾自己的東西,獨立自理能力是每個孩子從小就要學的基本技能,很多家長寶貝自己的孩子,在家什麼都給孩子做好,以至於當孩子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會遇到更多的困難。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有的媽媽認為,做家務是大人的事情,孩子好好讀書就好了,可孩子不做家務專心學習,就會更優秀嗎?

哈佛大學一項長達20年的研究表明:

愛做家務的孩子跟不愛做家務的相比,就業率為15:1,收入比後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讓孩子從小練習做家務,其目的不是為父母分憂解勞,讓孩子做家務,是我們對孩子從身體到心靈的一系列培養,對孩子未來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幫助。

正如俗語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只有從一點一滴的小事開始做起,才能做成一番大事業。

做家務讓孩子更自信

家長有沒有發現,如果請孩子幫一個小忙後,孩子會特別快樂,這就是自我價值的體現,孩子會覺得自己很有用。

對於一個人來說,「被使用」和「被需要」的感覺是十分重要的,這是我們自信、自尊的源泉。

如果家長事事包辦,表面上是為孩子好,實際上剝奪了孩子享受成功體驗的權利。

做家務讓孩子更獨立

孩子做家務的能力強,那麼他的生活能力自然而然的提高了,他獨立生活的能力就強。

孩子最終會離開父母獨自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最基本的生存需要。

所以,父母對孩子的愛,最終目的應該是「分離」。

我們愛孩子的目的,是讓孩子獨立成長,堅強面對未來的風雨,有能力解決遇見的問題,而不是留在我們身邊,當一個「巨嬰」。

做家務的孩子懂得感恩

如果讓孩子也體驗下在廚房做飯有多累,孩子就會明白,這些香噴噴的飯菜有多來之不易,從而懂得爸爸媽媽的付出,也懂得了感恩。

怎麼引導孩子積極做家務呢?

自主安排家務計劃

不知道讓孩子做什麼家務的父母,可以將某一特定任務指定某一孩子去干,讓孩子自己安排完成的計劃,並確定完成任務的期限,而不是隨時使喚孩子。

同時,也列出父母應做的事情,不能讓孩子感到父母只在吩咐他們做家務。

作為父母,應該使孩子知道自己也要做比他多得多的工作。

給孩子提供選擇的權利

很多父母讓孩子做家務,孩子表示不願意,可能是剛好這個家務孩子不喜歡做,父母沒有給孩子選擇權。

讓孩子自己選擇其中的一兩項工作,這會讓孩子感到,自己擁有選擇和控制的權力,從而心甘情願去做自己選擇的工作。

最好不要用金錢誘惑孩子

很多父母讓孩子做家務是有獎勵的,適當使用可以讓孩子學會理財。

但是,也有不好的地方,會讓孩子覺得這是一場交易,影響了家庭責任感的建立。

看似簡單的家務勞動,帶給孩子的獨立、自信、自強都是一生的財富。

爸爸媽媽們應該學會讓孩子去體驗家務勞動,孩子進一步,大人退一步,這就叫成長!

其實從孩子1歲開始,媽媽們就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做家務了。

周遊列國為您提供下面的家務年齡表,媽媽們可以更好地把握什麼年齡的孩子該做哪些家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13歲之前擁有這5種能力,勝過給他百萬財富

周末,糰子媽帶孩子去培訓班的時候,認識了一位二胎媽媽。這位媽媽在小女兒前,還有一個18歲的兒子,一兒一女,原本應該很幸福。然而這位媽媽卻說,「大兒子太叛逆,不聽話,回到家就關進自己的房間,不理會...

孩子在各年齡段應該學會的家務,媽媽必知

博士媽媽說:生活中,很多父母,很少讓孩子參與到家務中來。我認為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我們都掉進了一個愛的誤區:太愛孩子,不捨得讓孩子干一點兒髒活累活,總是事無巨細地為他們包辦一切;二是怕孩子總是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