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害了!這樣教出來的孩子獨立能力超級棒!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有一種極端的父母和長輩,當一個孩子非常「懂事」,他們會從心裡感到孩子懂事的有點可憐,一個孩子這麼懂事肯定經歷了很多「滄桑」,他們會認為自己的孩子不堅強反倒是一種幸福,不得不說這也是一種畸形的愛。
自己矯情就算了,還希望孩子也用同樣的方式去感受來自世界的愛。
我們看到很多文章都在談【像成人一樣尊重孩子】,很多人會認為是雞湯。
其實如果你真的能感受到這一點,生活中處處都有你發揮的點,久而久之你的孩子並能真正開始學會獨立。
調查數據:
丨52.5%的家長「為孩子安排課餘學習內容」;
丨26.1%的家長「經常檢查孩子的日記或通信」;
丨37.1%的家長「總是照料孩子的洗澡、整理床鋪或收拾書包等」;
丨34.6%的家長「經常陪著孩子做功課」;
丨62.0%的家長「比其他家長管教孩子嚴厲」。
從數據上看,家長對孩子的保護如此「周密」,會減少孩子的自主行為,造成其對家長的依賴,導致孩子的獨立性下降,自己很難獨立解決問題。
So,如果您希望能夠培養出孩子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那麼就一定要記住下面這些小方法~
1.愛孩子,但不能溺愛
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身上出現問題,其實「病根」在父母身上。
天下的父母都愛孩子,卻未必都知道怎麼愛孩子。
父母以為愛孩子就是無條件地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為孩子包辦所有的事情,這剝奪了孩子獨立生活的權利,不利於孩子獨立生活能力的養成。
現在的孩子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裡受到「眾星捧月」式的待遇,溺愛孩子也便成了社會的普遍現象。
父母竭盡全力地滿足孩子各方面的需求,代替孩子完成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做作業、做家務、洗衣服等,他們覺得這樣可以保證孩子的健康成長,但是事實並非如此。
某高校學生劉海洋生活在一個單親家庭中,他剛出生時,父母就離異了,家裡只有媽媽、姥姥和他,媽媽把所有心血都傾注在他身上,一心想讓孩子考上名牌大學。
劉海洋從小就被媽媽寵愛,所有的事情都由媽媽一手操辦。
因為沒有爸爸,所以媽媽的話他從不敢違背,媽媽怕危險不讓他騎車,他就乖乖聽媽媽的話。
有一次,媽媽出差,給他留下了麵包和餅乾,讓他先吃麵包,再吃餅乾,後來麵包都長毛了,他都不吃餅乾,因為麵包沒有吃完。
從小到大,劉海洋應該做的事情,媽媽都幫他做了,這也使得劉海洋的生活能力很差。
即使上大四了,還是要把衣服拿回家讓媽媽洗。
作為單身媽媽,劉海洋的媽媽試圖彌補離婚和缺乏父愛給孩子造成的傷害,以致給孩子的愛成為了溺愛,正是這種溺愛,造成了孩子基本生活能力的缺失。
因此,父母愛孩子的時候要把握好原則,不能溺愛。
父母愛孩子是人之常情,但是愛孩子的時候要有原則和尺度,父母要控制住自己的感情,給孩子獨立生活的機會,讓孩子真正成為獨立的個體。
2. 尊重孩子獨立生活的意願
『尊重孩子的選擇,是讓孩子學會獨立生活的前提。
籃球明星喬丹的媽媽曾深有體會地說:「在對孩子放手的過程中,最棘手的問題是讓孩子去追求自己的夢想,自己做出事關終身的決定,選擇與我為他們設計的不同的發展道路。
」可見,想讓孩子真正獨立,就一定要勇敢地對孩子放手。
父母尊重孩子的意願,不僅可以進一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增進親子關係的和諧。
孩子雖然年紀小,但是也有自己的尊嚴和獨立人格,作為父母,要尊重孩子獨立生活的意願,只要不涉及到原則性的問題,就給孩子充足的自由,讓孩子自己做決定,給孩子獨立生活的機會,這樣,孩子才會成長為獨立、有主見的人。
獨立的行為是靠獨立的思想來支撐的。
歌德說過:「誰不能主宰自己,誰將永遠是個奴隸。
」父母要讓孩子認識到獨立意識的重要性,避免養成孩子的依賴思想。
父母要在生活中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時,父母不要急著否定,而是要給孩子表達見解的機會,並問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如果孩子思想上對父母非常依賴,那麼就不要指望他在行動上會獨立。
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不要直接替孩子去做,而要引導孩子學會獨立思考,間接地教給孩子正確的做法,讓孩子自己去體驗、去做出選擇。
4. 增加孩子獨立做事的興趣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只要學習好就行了,至於生活的技能,有沒有無所謂。
這種錯誤的想法,只會培養出高分低能的孩子,這樣的孩子是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
孩子獨立做事的過程,也是培養孩子獨立精神和正確勞動態度的過程,同時是孩子學習知識、認識社會的途徑。
不會獨立做事的孩子在長大後,往往會出現性格上的缺陷,所以,父母要激發孩子獨立做事的興趣。
姍姍12歲,已經開始愛漂亮了。
她換衣服的頻率明顯增多,這增加了媽媽洗衣服的負擔,於是,媽媽對她說:「孩子,媽媽工作很忙,你已經12歲了,應該幫媽媽分擔一些家務。
以後你的衣服你自己洗吧,如果你不洗的話,就只能穿髒衣服了。
」
一周過去了,媽媽發現洗衣機里塞滿了姍姍的衣服,生氣地批評了她,姍姍只好自己去洗。
當她真正自己洗衣服的時候,才發現洗衣服並沒有她想像得那麼難。
她喜歡上了漂亮的洗衣粉泡泡,還喜歡上了看著自己洗的乾淨衣服的成就感。
從那次後,她不僅學會了洗衣服,還喜歡幫媽媽做家務。
當孩子具備獨立做事的能力之後,父母要懂得適時地表揚和鼓勵孩子,讓孩子在父母的賞識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這樣也會增加獨立做事的興趣。
孩子的年齡小,做事的目的性不強,父母可以通過遊戲來提高孩子對於獨立做事的興趣,比如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賽誰掃地掃得乾淨,誰洗衣服時水濺出來的少等。
此外,做事的內容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不可以太複雜,時間也不能太長,以免影響做事的效果,甚至會讓孩子產生厭惡勞動的情緒。
5. 教給孩子獨立生活的技能
父母要教給孩子一些獨立生活的技能,這樣孩子才能更好地學會獨立生活,也會自覺減少對父母的依賴。
幼兒期的孩子處於行為的敏感期,並逐漸表現出獨立意識,父母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時期,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
父母可以讓孩子學習穿衣服,學會整理衣服;不要給孩子餵飯,讓孩子學會自己輕鬆地吃飯;讓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比如掃地、倒垃圾等。
在教孩子洗衣服時,首先要教給孩子按照顏色將深色、淺色分開,還要參考衣服後面的標籤將水洗和乾洗的衣服分開,防止衣服損壞。
然後再教給孩子洗衣服的時候如何操作洗衣機、如何酌量添加洗衣粉等。
孩子掌握了這些技巧,才會更主動地去做。
孩子學會了這些獨立生活的技能,才能離開父母的庇護,更好地適應社會。
生活技能的掌握是個學習的過程,明智的父母要耐心地教給孩子如何去做,孩子會在父母的指導和鼓勵中,逐漸學會獨立生活。
最後,我想說,對於親子教育,引導與示範才是正確的,千萬不要「親力親為」的做孩子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願每個寶寶都可以健康幸福的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我們尊重原創者版權,除確實無法確認作者外,均會註明作者和來源。
在此向原創者表示感謝。
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聯繫我們。
)
最新資源分享
不讓孩子做家務就是對孩子好嗎?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很多媽媽都發現小寶寶能走的時候,會在媽媽做家務的時候來「幫忙」,說是幫忙多半是在幫倒忙,媽媽只好一邊苦笑,一邊和寶寶一起做家務。孩子長大一些後,很多家長都不會讓孩子做家務,一方...
6大習慣成就孩子卓越未來,爸媽應該從小教給孩子!
關於孩子的教育問題 有的家長推崇面面俱到,事必躬親的方式,有的家長推薦無為而治,野蠻生長的理念,而在一個人的一生中,影響最深遠,最至關重要的,其實是從小到大的習慣。因此,能都為孩子從小培養好習慣...
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一)
獨立性決定孩子能做什麼事場景再現 曾經有一個朋友講過這樣一個經歷:他去八達嶺長城遊覽,在入口處遇到一位外國婦女帶著三個孩子也來游長城,這三個孩子中有兩個跟著母親走,還有一個大約兩歲躺在嬰兒車上睡...
孩子的自理能力你關注嗎?你真的覺得自己是稱職的媽媽嗎?錯了!
你是否因為害怕孩子吃飯太慢、太髒、太亂而放棄了讓孩子自己吃飯呢?你是否只關注孩子在幼兒園的飲食、睡眠、盥洗、穿脫衣褲等一系列的生活問題,而忽視了這些生活習慣在家裡的養成。孩子自理能力的培養不能只...
不管家境貧與貴 ,一定要教會孩子這個,對他一生受用
孩子是爸爸媽媽愛的承載和生命延續,父母們在孩子的成長上也傾注了不少心血,花費不少時間和精力,許多家長也願意為孩子做許多事。但,不管我們有多愛孩子,都抹不開一個事實,我們不能替孩子走過他的人生,所...
《十八歲前由父母做的108件》之怎樣鍛鍊孩子的生活技能
作為父母,你願不願意讓孩子動手做家務,並在孩子做家務的過程中,適當地誇獎孩子「你是個好幫手」?許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藝,舞蹈、繪畫、唱歌什麼都想讓孩子去學,卻很少讓孩子幹家務。可實際上,...
「翊媽育兒」為什麼一定要讓你的孩子學會做家務?
中國式育兒,讓很多孩子不會做家務。很多家長內心的想法是「孩子能幫忙做家事固然很好,不會做好像也無所謂!」。特別是奶奶爺爺輩,生怕累著孩子,什麼都代替包辦。只要孩子認真學習,家務不事做不做無所謂!...
孩子在各年齡段應該學會的家務,媽媽必知
博士媽媽說:生活中,很多父母,很少讓孩子參與到家務中來。我認為原因有兩個。一是因為我們都掉進了一個愛的誤區:太愛孩子,不捨得讓孩子干一點兒髒活累活,總是事無巨細地為他們包辦一切;二是怕孩子總是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