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緊張、膽怯、不合群 99%的根源在家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的童年影響他的一生

在社交場合不知道如何打破僵局,不敢跟陌生人交談,在與領導、同事的交往中總是拿捏不好合適的尺度,朋友永遠就那麼幾個……長大後在人際交往中露的怯、吃的虧或許都源於兒時缺失的「交往教育」。

什麼是「交往教育」?如何培養孩子的交際能力?是否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比分數重要呢?帶著這些問題,小編為您總結了一些做好「交往教育」的方法,供家長朋友參考與深思:

1.營造和諧健康的家庭氛圍

在家庭中應創造一種民主平等、親切和諧的交往氛圍,以父母為中心和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都是不可取的,要想讓孩子有一個和諧健康的人際交往關係,家長就必須為孩子創造一個和諧健康的家庭環境。

同時,家長也要為孩子樹立良好的交往榜樣。

父母對孩子的影響的時間是最長也最深刻,所以父母的言行舉止往往是孩子學習交往的最好榜樣。

2.激勵孩子的交往興趣和慾望

現在大多是獨身子女,其實他們很渴望能和同齡的夥伴們一起玩,所以我們的家長要經常給孩子創設孩子與孩子交往的環境和機會,同時家長應鼓勵孩子花費一定的時間和精力去和同齡人聊天、遊戲、出遊,絕不能藉口文化學習的重要而忽視孩子在這方面的學習。

3.教給孩子交往的技能

孩子的社會交往包括孩子與同伴的交往和孩子與成人的交往。

孩子與成人交往比較容易,因為成人一般能猜出孩子的意圖。

成人主要要教給孩子與同伴交往的技能 所謂交往技能,是指採用恰當方式解決交往中所遇問題的策略和技巧。

兒童之所以在交往中表現出不恰當的交往行為,往往因為缺乏相應的技能,而在交往中,懂禮 貌、會合作、分享、守規則的孩子往往受同伴歡迎。

4.不用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

父母們總是急於讓孩子儘快掌握成人交往的技巧,其實,孩子的發展需要一個過程,在社會交往方面的能力,一方面需要具備相應的心理成熟度,另一方面就是不斷的學習和經驗積累。

5.正確面對孩子的交往衝突

孩子們在一起不可避免地會產生摩擦、爭吵,切不可把孩子間的一些爭執、衝突等同於成人之間的矛盾,切忌以「不吃虧」教育孩子,甚至強行干涉孩子,而不讓他們碰面交往。

當孩子之間產生爭吵時,家長首先不要大驚小怪,而是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交往中的各種矛盾,讓孩子「獨自」去學會如何面對交往上 的小問題。

其次應該適時公正地加以引導,教給孩子一些正確的交往方法,如分享、交換、輪流、協商、合作等,讓孩子學著自己解決問題。

此外,還應該適時公正地加以引導,培養孩子勇於改錯的精神,能原諒他人,在交往中,能互相幫助,具有同情心。

6.尊重孩子的個性

尊重孩子的交往興趣,讓孩子明白與同伴交往是自己的權利,處理同伴交往中出現的問題也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

這是對孩子獨立人格的肯定,也是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重要一步。

一些孩子不願意主動結交朋友,需要一定的時間去和同伴熟悉、友好相處,而另外一些孩子天生喜歡結伴,喜歡和一大堆朋友玩。

無論他選擇什麼方式,只要孩子願意、喜歡就可以了,家長只要在必要的情況下給予指導,過多的介入會使孩子害羞、拘泥,妨礙他們更好地增進彼此間的了解。

7.給孩子留出玩的時間

寫作業、特長班,有些孩子的每一天都安排得滿滿的,孩子根本沒有時間找同伴玩耍。

家長應合理安排自己和孩子的時間,給孩子留出充足的玩耍時間,讓孩子有時間和機會去找去找同伴玩耍。

家長也應經常帶著孩子走出家門,走向大自然,讓孩子接觸大自然的山山水水,初步了解社會上的一些常見的事物和社會現象,開闊孩子的視野,陶冶孩子的情操,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和開朗的性格,提高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

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

相信,看了以上的建議,您一定有了很多啟發。

你是如何培養、鍛鍊孩子交際能力的呢?歡迎留言與我們交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會玩」的孩子,將來才會有未來

「六一」兒童節,大人對孩子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節日快樂!」可孩子們真的快樂嗎?就算在節日這一天,可供孩子們選擇的可能只剩下打電腦遊戲或者穿著精緻的小禮服參加學校的文藝匯演了吧!而平日裡呢,英語...

家長必讀|父母如何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

與人交往,是每一個人必須要掌握的生存之道。現在太多父母,過於強調孩子的學習分數,可我見過幾個學習很優秀,但沒有一點與人交往能力的孩子,我想問一問那些父母,這是你們所希望的嗎?孩子學會與他人交往,...

家長怎樣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你需要明白!

交往是發展幼兒社會性的一條重要途徑。幼兒只有在與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中,才能學會在平等的基礎上協調好各種關係,才能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形成積極的情感,為將來正常地進入社會,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