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負面行為、情緒多?媽媽遠離「繞彎」管教,寶寶一秒變乖!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寶寶調皮搗蛋時,許多媽媽會脫口而出許多反話,比如「你再不聽話,我就不理你了」,或是「你再作,看我怎麼收拾你!」等等。


利用反話責備寶寶真能達到管教的目的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止如此,反話管教還會給親子關係帶來許多媽媽們忽視的負面影響。

媽媽遠離反話管教,寶寶才能真正變乖。

媽媽講反話,寶寶狀況多

媽媽情急下脫口而出的:「你再不聽話,我就怎樣怎樣」等反話,暗藏著媽媽們忽視的許多副面作用,這些副作用危害極大,媽媽們清楚嗎?

副作用一、習慣性頂嘴

媽媽經常對寶寶說:「再不聽話,我叫警察叔叔來抓你了」。

可幾次下來,警察叔叔並沒有來,寶寶就會頂嘴反擊:「你總騙人,警察叔叔才不會來呢!你說過好幾次了。

」見寶寶頂嘴,如果媽媽加大「恐嚇」力度,效果會更糟糕。

比如,媽媽說:「我是認真的,你再鬧,我真的要叫警察叔叔了」。

寶寶可能馬上回擊:「你叫啊,你叫啊,你根本不認識警察叔叔!」當寶寶確認警察叔叔根本不會來時,媽媽的威信必然大幅下降。

更可怕的是,對寶寶來說,他會認為媽媽經常說謊,而對媽媽來說,則會認為這麼小的寶寶就會頂嘴,太叛逆了,從而導致親子關係越來越緊張。

副作用二、寶寶缺乏安全感

寶寶哭鬧時,媽媽在氣頭上很可能脫口而出,「你再這樣,我就不理你了」等「威脅性言語」,媽媽的氣話對於寶寶來說可是重大事件,這類話會直接導致寶寶缺乏安全感,哪怕寶寶知道媽媽在嚇自己,仍會擔心某天媽媽真會這樣做,無形中增加心理壓力,對身心健康都將產生不利影響。

副作用三、提醒寶寶他很差勁

媽媽管教寶寶時,如果不可控地經常對寶寶說反話,或是無意地貶低寶寶的能力,或是有意地「泄憤」,其實都是在刻意地提醒寶寶,他有多糟糕,別的寶寶能很乖,就他學不來,怎樣都聽不懂媽媽的話,時間長了,寶寶會感覺自己真的有點差勁,甚至不太能接受自己,嚴重者將影響未來看待事物的角度,導致負能量滿滿。

副作用四、寶寶會感覺缺少愛

媽媽經常藉由反話管教寶寶,這些帶有挖苦、嘲諷、「恐嚇」的語言會讓寶寶覺得媽媽不夠愛他。

打個比方,媽媽一再提醒寶寶不要亂跑,可寶寶還是亂跑,並摔傷了。

在扶起寶寶的那一刻,很多媽媽會因生氣脫口而出:「該,讓你亂跑,摔破也沒人管」。

寶寶受傷,身心都受到了負面影響,他希望聽到媽媽安撫的語言,享受媽媽溫柔的擁抱,沒想到卻聽到這般「不近人情」的話,心裡有多難過可想而知。

長此以往,寶寶會覺得媽媽不夠愛自己,不利親子關係建立。

副作用五、寶寶見樣學樣

媽媽們有發現嗎?當大家說反話時,會無形中誇大描述。

比如,寶寶不好好吃飯,媽媽可能會說「你再不好好吃飯,我就把你的飯倒掉,不讓你吃了。

」結果寶寶照樣學樣,和小朋友相處時,學著媽媽的口吻說:「你再不借我玩具,我就把它們扔來扔掉。

」其實,媽媽在生氣地情況下管教寶寶,根本就是在示範負面的情緒和行為,在這種情況下,寶寶怎麼能學到正向的行為,享受到正向的教養方式呢?

「實戰」講解寶寶哭鬧怎麼辦?

寶寶哭鬧不好管,媽媽不能說反話,那正確的教養方法是怎樣的呢?

場景一、寶寶哭鬧不停

寶寶哭鬧不停或不聽話時,媽媽可使用暫時隔離法讓寶寶安靜下來。

比如,寶寶打了小朋友,媽媽應立即將寶寶抱到椅子上,自己退後三步,看著寶寶但不必和他說什麼,媽媽此舉可以讓寶寶第一時間清楚自己做了錯事,同時也有利寶寶安靜下來。

如果寶寶自己從椅子上爬下來,媽媽要再次將寶寶抱到椅子上做同樣的動作,幾次下來,寶寶會清楚,他真的做錯了,同時會發現哭鬧沒用,他這次擰不過媽媽了,漸漸地,寶寶會安靜下來。

待寶寶情緒完全穩定後,媽媽再告訴寶寶為什麼讓他暫時隔離,他錯在了哪裡,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場景二、增加想像描述

媽媽帶寶寶去商場,寶寶伸手去玩旋轉門,或是在旋轉門裡跑來跑去,無論媽媽怎樣說,寶寶都不肯停下來,這讓媽媽十分氣惱,殊不知媽媽一直提醒的不要「摸」,因為是明顯的動作,在寶寶看來根本就是明顯提示他嘗試的語言,他會想摸了會怎樣?甚至有些寶寶還會一邊摸,一邊對媽媽說,「不能摸,媽媽不讓摸」。

沒錯,此時「不要」兩個字完全被寶寶忽略掉了。

這種情況下,媽媽不妨這樣告訴寶寶,「看看旋轉門像不像一個不停轉動的大風車,只是這個風車的邊緣非常鋒利,如果小手被夾住,小手指就會像手指餅乾一樣斷開了。

」增加想像描述可以讓寶寶有機會去想像後果,從而避免「說不聽」情況發生。

此外,媽媽還可以在進旋轉門前,請寶寶幫媽媽拿點東西,比如寶寶的小帽子等,寶寶小手有了「任務」自然就不會去摸旋轉門了。

場景三、寶寶不好好吃飯

寶寶不好好吃飯最讓媽媽頭疼,「威脅、恐嚇」的反話起不到教育寶寶的作用,而且說得多了,寶寶會堅信,媽媽只是說說而已,未來媽媽拿寶寶更是沒輒。

所以,當寶寶不好好吃飯時,媽媽不妨轉個彎,和寶寶藉由玩「尋寶遊戲」完成吃飯這個「任務」。

比如讓寶寶自己找找青菜在哪裡?肉肉在哪裡?當寶寶找到「寶藏」後,媽媽可表現出驚喜的表情,把「寶藏」當獎品讓寶寶大口吃下,告訴寶寶,有力氣才能找到更多「寶藏」。

愉悅的氣氛不僅有助寶寶好好進食,也可避免親子矛盾升級,媽媽說出不當言辭。

總之,媽媽們需要清楚這樣一件事,那就是當寶寶配合度低時,教養方式上要有所變化,對於小寶寶來說,有趣的事,好玩的事會提升他們的關注度,從而更願意配合媽媽「行動」。

特別提示:「繞彎管教」不可取

寶寶真的理解「你再作……」嗎?

寶寶哭鬧時,媽媽會說「你再作……」示意寶寶馬上停止目前的行為,警告寶寶,如果不聽警告將會受到媽媽的懲罰。

可因為寶寶小,理解能力有限,他會想當然地理解為「我似乎應該接著哭鬧」。

當然,他們會發覺媽媽語氣不友善,可這種發現並不會影響他們嘗試自己的決定——先按照媽媽說的做吧!「我接著哭鬧吧」!

當媽媽見到自己的警告對寶寶完全不起作用,難免會氣上心頭,甚至做出不理性的行為——打寶寶的屁屁。

其實,此時最疑惑的是寶寶,他們會想,我明明是按媽媽說的做的,為什麼媽媽會生氣,還會打我呢?

可見,媽媽這種「繞彎管教」非常容易被不懂得察言觀色或是理解能力差的寶寶誤解,根本沒辦法分辨媽媽真正想表達的意思。

生活中,寶寶對語言理解的成熟度完全不是媽媽所預期的那樣,想讓寶寶更聽話,媽媽應在自我穩定情緒後,用直截了當的方式告訴寶寶他應該怎樣做,避免寶寶陷在媽媽的「文字遊戲」里,簡單地說,當媽媽發現寶寶特別叛逆難管時,請先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是情緒不對,還是方式方法不對?隨著媽媽改變舊有的思考行為方式,修正自己的教養方式,你會發現,寶寶真的很好溝通呢!

想學習更多健康育兒知識,關注壯娃娃服務號—健康課堂即可獲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反話管教7影響,正向教養減少孩子負行為

當孩子調皮、講不聽時,父母也許會脫口說出:「你再不聽話,我就不理你」、「你再跑跑跳跳,等一下跌倒活該」等類似情緒用語,然而,利用反話責備孩子真能達到管教目的嗎?對親子關係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我娃不吃「溫柔教養」這套怎麼辦?

尊重寶寶的選擇,不打罵寶寶,不會蠻橫地拒絕寶寶的要求——「溫柔教養」是現在父母所推薦的育兒方式,以親密育兒為出發點,積極響應寶寶的需求有助營造更健康的親子關係。可偏偏現在許多寶寶是個「性情寶寶」...

茶油媽媽:孩子需從幾歲開始嚴加管教?

我們很多家長都有一個普遍的認識,小孩子沒有是非對錯的意識觀念,所以無需對他們的行為嚴肅認真或者要求他們有正確的行為,往往他們不當的行為得到包容或默許,他們擁有可以有不當行為或習慣的權利或自由。...

遠離人販子,你一定要教會孩子這些事!

害羞、怕生的孩子有很多,可是生活中也不乏見人就「自來熟」的孩子,見誰都笑,誰都讓抱。和總是哭哭啼啼的孩子比起來,不怕生的孩子好像更惹人喜歡。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他的社交技能和獨立性在4-5歲時迅...

人販子猖獗,如何防止孩子被拐賣?

每天打看新聞,基本上都能看到兒童拐騙事件。看到貼著年幼孩子照片的尋人啟事,小編隔著螢幕也能感受到父母的焦急與無助。在人販子猖狂橫行的年代,如何防止孩子被拐賣?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教會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