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話管教7影響,正向教養減少孩子負行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當孩子調皮、講不聽時,父母也許會脫口說出:「你再不聽話,我就不理你」、「你再跑跑跳跳,等一下跌倒活該」等類似情緒用語,然而,利用反話責備孩子真能達到管教目的嗎?對親子關係可能帶來哪些影響?

「去收一下玩具,否則我就將玩具丟垃圾桶」、「你再跑跑跳跳,等一下跌倒就別哭」……父母管教孩子,有時會不注意脫口而出類似的反話,甚至有些父母會說「你再鬧,我就不理你。

對此,蜜姐認為,其實上述所言是話中有話,字面上是「你再鬧」,但真正用意是在警告孩子、要求他停止目前的行為。

然而,當父母特彆強調「你再鬧」,對於孩子而言,可能從字面上理解成「我似乎得鬧」,可是父母的語氣聽起來很兇,好像並非全然如此,假如孩子真的繼續哭鬧而惹得父母更生氣時,孩子也會感到困惑,「爸媽叫我這樣做,為什麼又在生氣?」因此,當父母繞個彎說話管教,可能會讓不懂得察言觀色、分辨父母話語的小孩或小小孩誤解,不了解大人慾傳達的意思。

如果希望孩子安靜或做該做的事情,較好的做法是直接告訴孩子。

除此,還有一種常發生的狀況,當孩子不聽話,有些家長會說:「我永遠都不和你講話」、「你不吃飯,就永遠都不要吃飯」……事實上,不難發現父母做不到這些誇大的話,久而久之,孩子覺得大人的話難以相信,同樣的,父母的影響力也跟著下降。

也就是說,經常對孩子開做不到的支票,孩子逐漸會覺得大人所說的話,可信度、參考度並不高。

甚至有些家長會用比較誇張的方式威脅孩子,例如:「你再調皮,等一下叫警察來抓你」,不過,有時家長過於低估孩子的能力,王意中所長解釋,孩子與父母相處而累積的經驗值中,發現眼前大人說的話不會實現,將逐漸不會聽從大人的指令。

基本上,孩子對於語言理解的成熟度不見得如大人所預期,身為成人的父母若用迂迴的方式教養孩子,有時在效果上並不那麼見效。

與其要孩子改變,不妨大人先改變、先做示範,讓孩子清楚了解什麼時候應情緒穩定的去完成哪些事,他也會有個正確的方向。

若家長持續進行反話教養,而自己還沒有覺察時,提醒父母不妨停下來檢視孩子的表現是否達到預期?若沒有,可能真的需要思考、改變、修正自己的教養方式。

尤其是小孩熟悉大人更勝於大人熟悉小孩,孩子從與父母相處的經驗中,能清楚知道父母的狀態並藉機試探、要求,例如:爸爸正在招待客人或孩子跟媽媽逛百貨公司,孩子可能會利用這機會大哭大鬧要求父母買玩具給他,因為他知道父母會在意、緊張、覺得有壓力,因而願意妥協。

甚至當父母在責備時,有些孩子清楚只要自己不出聲、不講話,讓爸媽繼續念,他就能繼續玩。

建議父母經常自我覺察、改變方法,進而打造親子雙贏的教養模式。

反話管教,當心教養失效

許多父母經常碰到教養孩子的難題,當孩子講不聽時,在情急下難免說出:「你再不聽話,我就如何」的反話。

然而,太常對孩子說反話,可能造成哪些副作用?

增加親子衝突

父母管教小孩講反話時,可能帶著些微的嘲諷或譏笑,易造成孩子不舒服,也會令孩子的情緒容易起伏,增加親子衝突。

教養效果適得其反

講反話時,例如:「你再哭鬧試試看」,對於一些小小孩來說,可能誤解父母的用意,孩子聽到父母強調「哭鬧」這個動作,也讓孩子哭鬧行為更嚴重,效果適得其反。

對孩子落井下石

還常見一種教養情況,當孩子邊跑邊跳時,多數父母會再三制止,若孩子沒聽話而不小心跌倒,有些父母便對他說:「你看,剛才跟你講了!」

這是令孩子最討厭的做法,有點落井下石的意味。

即使孩子跌倒,不代表他學到經驗,還可能造成他情緒起伏、感到挫折。

如同路上有一個洞,大人沒告訴孩子這裡有洞而讓孩子掉進洞裡,大人卻站在洞外說:「你看,我已經提醒你了。

」實際上,站在洞裡的孩子抬頭看著洞外的父母,會覺得反感不舒服,甚至認為父母在嘲笑他。

講反話,孩子出現7狀況

反話管教除了可能增加親子衝突、教養效果不佳,對於經常遭受責備的孩子可能出現哪些狀況?

狀況1:孩子愛頂嘴

若孩子發現父母經常講做不到的反話,逐漸會訓練出孩子和父母一來一往的頂嘴,例如:爸爸說:「你再不乖,等一下警察會抓你!」孩子可能回:「騙人,我又不是小偷,警察才不會來抓我。

」如果爸爸聽得受不了,說:「真的,我真的要叫警察。

」孩子可能回:「你去叫啊」、「你騙人」,變成父子一來一往的對罵。

就孩子立場來說,會覺得為什麼爸媽經常說謊;就父母角度而言,則會認為才3、4歲的孩子就這麼不聽話、這麼叛逆!

狀況2:孩子缺乏安全感

有時家長講反話時,會說「我不理你」、「我不要你」等威脅性言語,讓孩子覺得沒有安全感。

即使孩子知道大人在嚇他,但仍擔心家長是否哪天真的這麼做,無形中增加焦慮與壓力。

狀況3:提醒孩子很糟糕

管教孩子時,故意對他說反話,有時是在貶低孩子,刻意提醒孩子有多糟糕,怎麼都學不乖、不懂得聽話,連帶孩子也可能不太能接受自己,甚至將來容易以負面角度看待事物。

狀況4:孩子搞不清楚父母用意

反話教養會令孩子不理解父母的用意。

舉例來說,父母在搭手扶梯時對孩子說:「如果你的手亂摸會被電梯夾到,像被鱷魚咬到一樣痛。

」然而,大人只告訴孩子不要這樣,未告訴孩子正確做法。

王意中所長提醒,爸媽應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做,讓孩子明確了解什麼場合應做什麼事,會比一直責備來得好。

再者,若父母經常與孩子講太多道理,有時會令孩子不知所措。

狀況5:孩子覺得不被愛

如果父母說話常帶著挖苦、嘲諷時,例如:「叫你不要跑你還跑,跌倒活該」,甚至說「你若不乖,等一下讓垃圾車載走」等,不斷提醒孩子的糟糕行為,還揚言要把孩子丟到垃圾車或資源回收車,長期下來,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關心、也覺得自己不被愛,甚至有些孩子會當真,內心感到恐懼,「為什麼爸媽要把我丟到資源回收車?他覺得我是多餘的嗎?」會擔心也許哪一天被丟掉。

狀況6:增強孩子的負行為

雖然父母講反話是希望孩子停止不當行為,但孩子可能因大人的講話方式而更想挑戰教養底限,增強自己的負行為。

王意中所長解釋,若加上父母經常說得到卻做不到,孩子也會當成耳邊風,覺得不重要。

像有些父母發現孩子才3、4歲就管不太動,因為孩子熟悉父母勝過父母熟悉孩子,當孩子摸清楚大人講話只是為了嚇他,實際上並不會這麼做,久而久之,不僅對父母的話不當一回事,也許孩子長再大一點還會頂嘴:「你除了罵人,還能做什麼」。

狀況7:孩子有樣學樣

多數家長對孩子說反話時,會描述誇大、不實的情形,而父母怎麼說、孩子亦怎麼學、怎麼做。

所以,當父母習慣威脅孩子:「你再不好好吃飯,我就把飯丟掉。

」慢慢也會發現孩子開始模仿,對同儕或兄弟姊妹說:「你再不給我玩具,我就拿去丟。

「若父母沒有覺察到自己正在示範誇張而做不到的說話方式,長久下來,孩子也就跟著有樣學樣。

」再者,父母經常生氣地管教孩子,對孩子來說,即是在示範負面的情緒。

倘若希望孩子情緒穩定,家長在講話的語氣、方式等應先穩定。

擅於技巧,正向教養

當孩子講不聽時,父母應回頭思考親子關係,反省自己哪個教養環節出現問題。

對於正向引導的技巧,王意中所長提出例子和方法做為參考。

孩子不乖乖吃飯

參考做法》轉個彎,玩小遊戲

有些孩子不吃飯時,父母會警告孩子:「你再不吃,就不要吃」或「我要把飯倒掉」,但事實上父母不會把飯倒掉,也不會不讓孩子吃,而且若孩子了解到大人只是說說而已,會讓父母拿小孩更沒輒。

因此,孩子不配合時,不妨轉個彎,跟孩子玩個小遊戲,像是「尋寶遊戲」或「請按鈕取票」。

尋寶遊戲:大人詢問孩子:「青菜/紅蘿蔔/肉肉在哪裡?」,並請孩子從碗中找出來。

當孩子用湯匙挖出青菜/紅蘿蔔/肉肉時,爸媽開心說:「Bingo!」恭喜孩子找到寶物,讓他覺得吃飯氣氛是愉悅的、對食物產生興趣,再引導他進食。

請按鈕取票:父母對孩子說:「請按鈕取票」後,請孩子張開嘴巴,爸媽用湯匙把飯送進他的嘴巴里,再輕輕按孩子的鼻子說:「票卡處理中,請稍後」,讓孩子開始咀嚼,通常孩子會覺得很好玩,主動要求再玩一次。

當孩子配合度低或父母要求他做不想做的事,有些孩子會固執的不願配合。

「這時轉個彎,教養帶一點『有趣』、『好玩』的元素,孩子會覺得做這件事很有意思,願意提升配合度、聽大人的話,甚至主動要求自己吃飯,這比威脅小孩來得有效率,也助於增進親子關係。

因此,讓孩子覺得父母會陪他玩、會帶他去好玩的地方、會跟他玩遊戲、會講好玩的事……當孩子覺得父母是很有趣的人,他會很樂意配合。

但如果父母經常扮演威脅、命令的角色,長久下來,孩子可能會與父母產生距離,加上過去的經驗發現不聽父母的話也不會怎樣,時間一久,爸媽恐難以管得動孩子。

孩子一直摸電梯門

參考做法》告訴孩子做法,增加想像畫面的描述

孩子之所以會摸到電梯門,想必是站在電梯門前,如果要讓他摸不到,就必須讓他待在角落。

此時可直接告訴孩子做法:「我們進電梯後就站在角落,變成熊或一棵大樹,等一會有很多動物進電梯,我們先站在邊邊。

」讓孩子產生一些想像畫面,他會覺得有趣、好玩。

畢竟一直提醒孩子不要摸,會讓「摸」的動作變明顯,「不要」兩個字彷佛隱形不見,也讓一些孩子想試探摸了門會怎麼樣?甚至有孩子摸了電梯門後會轉頭告訴大人:「不能摸,媽媽罵罵」,接著又摸……因此,最好的方式是讓他站在角落,若人太多而不得不站在電梯門口,可請孩子將手放在口袋或讓他手上拿著東西。

直接告訴孩子怎麼做,在敘述的過程可以讓增加一些想像的畫面與空間,而不是單調的命令或講道理,若太常講道理,孩子也會變得不愛聽,覺得無聊。

孩子哭鬧不停

參考做法》暫停法

當孩子哭鬧不停或不聽話時,有時會使用「time out」,暫時隔離法,使用時機通常是孩子刻意做了不該做的事,例如:哥哥故意動手打弟弟,假設發生地點在家裡,第一時間可以將哥哥抱起來放到椅子上,退後三步看著他不說話,讓孩子在第一時間知道他做了不該做的事,同時也讓坐在椅子上的孩子有機會沉澱。

在這個過程中,無須和他講太多道理,甚至批評他的做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別讓孩子用眼淚控制父母

面對孩子經常哭鬧、鬧彆扭的情況,父母應選擇妥協,還是堅持自己的管教立場?當孩子越哭越大聲,連帶影響父母的情緒高漲,有時難免出現言行失當的管教方式,然而,即便能安撫孩子的情緒,但孩子真正的問題還是...

別讓孩子用眼淚控制父母

面對孩子經常哭鬧、鬧彆扭的情況,父母應選擇妥協,還是堅持自己的管教立場?當孩子越哭越大聲,連帶影響父母的情緒高漲,有時難免出現言行失當的管教方式,然而,即便能安撫孩子的情緒,但孩子真正的問題還是...

爸媽再抓狂,也不能對孩子說的話

「你不聽話,警察會來抓你!」、「媽媽沒有不乖的孩子」、「活該,早跟你說跑來跑去會跌倒」……教養孩子時,您是否曾說過這些話?大人的負面語氣與態度可能會對孩子的性格與發展造成什麼影響?怎麼說話才能讓...

有事衝著大人來

自從生完孩子以後,我和小婉到餐館吃飯,很少兩人一起吃完飯。多多很小的時需要人喂,有時小婉喂,有時我喂,大人輪流吃。等他能自己吃飯,免不了別的麻煩。餐館是封閉的環境,孩子坐不住,他會吵鬧糾纏,需要...

事事都聽孩子的不叫民主,那是不負責任

幾位年輕爸媽在談小孩真難教,不順著他的意,總是暴跳如雷,花招盡出,都不能聽大人的。我很好奇這應該是2、3歲左右的階段才會這樣,但這些爸媽的孩子,都已經上幼兒園了,甚至有的上小學了,繼續聽下去,發...

小大人,誰的錯

小大人,誰的錯壹00後還在作妖,10後已經成精!正處於「童年」期的一群孩子開始無縫隙地接軌成人的生活:電子遊戲玩得比大人還6;情歌唱得比原唱都好聽;穿的衣服時尚前衛,儼然一個「小大人」,孩子和成...

常見三種挑戰語言的教養方式-東方啟音

很多媽媽會問,現在孩子精得很,挑戰叛逆的語言一堆,連很小的孩子都會挑戰權威,好難教!情緒就像一顆球,孩子丟出來,當爸媽的應該要適時轉化這些脾氣,千萬不要用情緒硬碰硬,不然過一陣子你就會在孩子身上...

孩子太任性怎麼教育

孩子的任性行為在一定條件下,是父母對孩子過分寬容的嬌縱的結果,常常是在父母的寬容、嬌縱下慢慢形成。而愛不適度和放鬆教育,無節制地滿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下,無一定的生活常規和行為準則,則是孩子產...

他還不過是個孩子,害了多少孩子!

見過一對小夫妻坐電梯,妻子已經懷孕六七個月的樣子。接著進來一對母子,孩子 5 歲左右,一進電梯就盯著孕婦的肚子看,還忍不住上來摸了摸。「阿姨肚子裡的小寶寶不喜歡被摸哦」,孕婦笑著說。誰知孩子不但...

孩子一不如他意就哭鬧,爸媽當下該怎麼教?

孩子每天不管在家、在外面,動不動就生氣、尖叫、愛哭、路倒;情緒一來的時候,就飆到最高點,完全沒有讓爸媽可以好好溝通的機會。大家也都知道要當民主的爸媽,但好好說總是沒用,耐心總是有限,最後弄到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