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童叫喊被踹,女大學生做得對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第一、我覺得視頻證實不了孩子就是「熊孩子」;第二、如果是「熊孩子」,也應該去質問家長為什麼不好好管教孩子,你沒有權力去打一個4歲的兒童。

為什麼我說視頻證明不了他是「熊孩子」?因為視頻里根本看不出以下兩點:1.孩子是怎麼吵鬧的?真的打擾到其他人吃飯了嗎?2.孩子媽媽有沒有立刻出來制止?

如果孩子真的是因為在和同伴玩耍而喊了一聲,孩子的媽媽立刻糾正孩子的行為,這和熊孩子行為能掛鈎嗎?試問哪個父母看到有人對孩子做出有暴力性質的威脅或者恐嚇會忍氣吞聲不去制止?

如果有「熊孩子」做出騷擾公眾秩序的行為,該負責任的是他的監護人,而不是孩子自己,是家長沒有教好他應該遵守的公眾道德。

反過來再說這個女學生,和男朋友吃飯心情不悅,轉而向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孩子撒氣,她的行為哪點值得讚揚?「正義」兩個字是這麼寫的嗎?如果覺得吵到自己完全可以去和家長理論,對孩子做出暴力行為是一個成年人該做的事兒嗎?如果是一群光著膀子喝酒抽菸的彪形大漢在飯店裡嚷嚷,你再去問問這個學生,還敢這麼「伸張正義」嗎?!

似乎很多人現在看到」孩子被打「之類的信息就認定是熊孩子,就開始譴責父母不好好管教,看有人上前教訓覺得替天行道大快人心。

出現這件事,很多人在評論里洋洋自得替女學生叫好,也真是看不出來這種人的素質有多高。

不明白這和「你穿的這麼少活該被揩油」的思維理論有什麼不同。

一般帶孩子出去吃飯,如果他鬧情緒會立刻把他帶到人少的地方或者飯店外面,轉移注意力等心情好轉了以後再抱回去。

小孩子的行為有時候真的不可控,很多家長都在盡力防止孩子打擾到周圍其他人,但是如果孩子發出第一聲喊叫就被認定是「熊孩子」,恐怕很難有孩子會不被貼上這個標籤了吧。

這件事告訴我們這些做父母的,帶孩子出去吃飯不僅累,還要做好承擔輿論風險的準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