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對待孩子說話小結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3至4歲時,一般會出現說某些句子或詞語時,出現一些小結巴現象,部分孩子會提前到2歲左右,孩子小結巴具體有這些現象:

現象一:平時說話很好,一興奮就結巴

3歲以後的寶寶語言表達基本已經不成問題,一般的寶寶平時跟人交流都沒有問題。

但是有的寶寶人一多或者一興奮,說話就開始不利索,結結巴巴,好像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了。

現象二:家長批評越嚴厲,口吃狀況越嚴重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寶寶聰明機靈,別人越羨慕越好。

可是往往事與願違,家長希望自己的寶寶伶牙俐齒,可他卻偏偏笨嘴拙舌,甚至出現口吃。

這時候家長往往恨鐵不成鋼地批評,可是越批評得嚴厲,寶寶口吃得就越嚴重。

比如,你帶寶寶去參加親朋聚會,親戚家有個跟你寶寶年齡相當的寶寶非常活潑好動,說話乾淨響亮,而相比之下你的寶寶卻顯得沉默寡言,好不容易說兩句話也結結巴巴。

於是親友開始拿兩個寶寶作比較,你也因為沒面子開始大聲苛責自己的寶寶,讓他「好好說話,不許『結巴』」,可是你越這樣,你的寶寶結巴得越厲害,最後甚至因為壓力太大,一句話都不說了!

這是為什麼呢?

通常,孩子在2歲左右時,一般只能說200來個詞;到3歲時,他的語言發展非常快,能講的詞彙猛增到900個,能夠使用主語、動詞、形容詞等表達比較複雜的意思;到4歲時,就增加到了1600個左右,就能和他人比較隨意地交談,在語言質量方面也有較大提高。

所以說,三四歲的孩子,在語言方面的發展是非常迅速的。

想說的話不能完全表達

儘管如此,這個時候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仍處在流暢表達的初期,想說的話並不能很容易地完全表達出來,因為他並不能迅速選擇與他的想法相匹配的詞彙。

另外,3~4歲的孩子已經開始有了邏輯思維能力,隨著他們語言能力的提升與發展,他們希望用更好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認識。

但這個時候,孩子的語言儲備卻往往跟不上他們思想的發展速度。

換句話說,就是孩子的語言和思維常常會脫節,於是就會以「口吃」的形式表現出來。

當然,如果孩子比較興奮,又急於表達自己的時候,也會出現「口吃」的現象。

其實,在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上出現的「口吃」現象並不是真正的口吃。

隨著他的成長,當他掌握的詞彙量足以表達他的想法和思維時,「口吃」的現象就會消失。

家長不用過分緊張

另外,家長需要知道的是口吃是一種心理恐懼症。

真正的口吃不是器官的功能性疾病,而是一種心理疾病。

而孩子的口吃現象是在語言發展過程中,語言與思維的合理脫節。

家長不用過分緊張。

但如果家長像現象二中的家人那樣,口吃就真的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了。

要知道,你寶寶雖然還小,但也是一個獨立的、值得被尊重的個體。

家長如果硬要拿自己寶寶的弱項和其他孩子的強項比,對寶寶是不公平的。

寶寶被比得本來自信就少了很多,再加上他又處於語言發展的特殊階段,如果家長的處理方法不當,可能會影響其一生的語言能力。

家長應該如何應對?

1.不譏笑、不斥責、不懲罰

當父母面對孩子暫時的「口吃」現象時,千萬不要譏笑、斥責孩子,更不能打罵或是懲罰孩子,家長兇巴巴的樣子會把孩子嚇壞,孩子更表達不出來了。

即使是下意識地要求孩子「好好說,別結巴」也是不可取的,這也會加重孩子的心理負擔,讓孩子產生更強的緊張和膽怯情緒,從而加劇孩子的「口吃」程度。

父母除了自己不譏笑自己的寶寶之外,還要給「口吃」的寶寶提供保護,不要讓別人取笑他,當寶寶在努力交談的時候,嘗試減輕他可能感到的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

2.要有耐心,學會等待孩子表達

大部分口吃是因為孩子語言和思維的合理脫節,他一時想不到用什麼詞彙來說明自己的想法,作為父母要擺正心態,不急不躁,有耐心,等待你的寶寶找到他想要表達的詞彙。

3.不要讓孩子注意到自己的「口吃」

當孩子「口吃」時,父母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把關注點放在孩子「話說得怎麼樣」上,應該鼓勵孩子慢慢說,甚至可以將他帶到一個比較安靜的地方,這樣你能夠注意他,仔細了解寶寶想要說些什麼。

但在這些過程中一定不要模仿他,不要提示他,不要讓他重新開始,以免寶寶注意到自己的口吃。

4.放低要求,給他一個寬鬆環境

在這個特殊時期的寶寶,需要家長為孩子提供一個寬鬆、自由的語言環境和空間,同時放鬆自己對孩子的要求,幫助寶寶順利度過「口吃」的特殊階段。

比如,多和寶寶做遊戲、唱歌,和他一起念有韻律的歌謠,教孩子一些健康向上的順口溜,使語言活動變成一種樂趣;孩子一時說不上來時,父母可以給孩子一個微笑、一個鼓勵,從而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個特殊的敏感期。

5.對孩子持續的口吃現象不要掉以輕心

一般來說,孩子這個時期的「口吃」現象是語言敏感期的一種特殊表現,不需要治療。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

如果這種現象因為某些因素而持續下去的話,就比較容易成為口吃,所以,父母也不要掉以輕心。

如果覺得有必要,就去正規醫院做診療,弄清楚是心理原因還是生理原因,然後對症下藥,配合治療,以免影響孩子語言能力的健康發展。

輔助小遊戲:提高寶寶的口語能力,豐富詞彙,提高思維和語言的配合度。

遊戲玩法:

1.家長跟先跟寶寶一起玩耍或散步,讓寶寶的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

2.寶寶情緒變好後,家長對寶寶說:「今天我們來說一首好玩的繞口令好不好?」

3.寶寶同意後,家長開始背自己熟悉的繞口令或兒歌,比如《牛牛放牛》:

牛牛放牛牛真拗,越拉越抽越不走。

妞妞拿草餵拗牛,拍拍牛,點點頭。

搖頭擺尾望牛牛。

為啥拗牛不跟妞妞拗,跟著牛牛變拗牛。

4.寶寶學會後,家長跟寶寶比賽,看誰說得清楚說得快。

提示:在一開始的時候給寶寶的繞口令和兒歌不要太拗口或太長,對寶寶的要求也不要太高,先從簡單易學的入手,寶寶容易學會,信心就會大增。

孩子在語言方面有了自信,也就不會再「結巴」了。

大家如有幼兒教育、益智方面的問題,請訂閱幼兒教育專家的微信公眾號:bb-edu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突然「口吃」,千萬不能大意!

前段時間,朋友的孩子,3歲,突然口吃;之前發音非常標準、語言流利,說話也早。朋友工作忙無暇顧及孩子,送老家了1個月多,回來之後,講話開始有點結巴,首字、詞要重複才能講出來,但能表達清楚自己的意思...

幼兒口吃不要急,輕鬆幾招可解決!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的熱播劇《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里小糯米糰子,那個聰明機智、伶牙俐齒的神助攻粉了無數家長朋友。很多父母都希望能從糰子身上看到自家孩子的身影。前一陣,糰子也成了我們媽媽群熱聊的對象。...

幼兒教育:糾正寶寶說話不利索的4個誤區

幼兒教育網指出,寶寶剛剛開始學說話,因為詞彙量不多,發音也不是很準,所以斷斷續續的很難說出完整的話。孩子說話結巴讓爸媽很擔心,其實這個階段寶寶說話結巴是比較普遍的現象,爸媽要注意糾正孩子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