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越管越不聽話?大部分家長不知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01

孩子不聽話,家長竟然這麼做

最近的一則網絡新聞,孕婦家長用膠帶綁手腳封嘴「體罰」漂亮小女孩!

據說這位湖南孕婦媽媽這麼做是因為小孩不聽話,小女孩的照片被網友上傳到網絡後引發了網友的熱議……

有人覺得這屬於「虐童」,要報警,這也是一種變態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留下童年的陰影。

有人看到了孩子的穿著打扮,認為爸媽肯定還是比較愛護孩子的。

畢竟虐待孩子的不肯花精力照顧,頭髮不會整齊,白衣服也不會幹凈,身上白凈,沒有傷。

有可能犯了大錯,只是家長嚇一下,也許就一會兒的事。

不能憑几張照片就抹殺了一個好家長。

於是很多人就糾結了:教育吧,現在的孩子痞起來,能把大人折磨瘋,折磨到精神崩潰;不教育吧,別人說你再不教育孩子就沒救了,那些熊孩子都是家長平時沒管好。

02

孩子不聽話,打罵孩子可取嗎?

美國兒童教育家海姆·吉諾特曾說過:「懲罰不能阻止不良行為,它只能使罪犯在犯罪時變得更加小心,更加巧妙地掩飾罪行,更有技巧而不被察覺。

孩子遭受懲罰時,他會暗下決心以後要小心,而不是要誠實和負責。

在孩子偶爾犯錯誤時,我們聽到最多的是父母對孩子的訓斥, 「單打」「混合雙打」也不少見。

這些懲罰的後果是什麼呢?孩子表面上誠惶誠恐,內心深處對自己的錯誤行為根本沒有反省,更不會去思考該如何修正自己的錯誤行為,甚至有些極端的孩子會想辦法趕快逃離家庭,逃離父母的管束。

可見,懲罰並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影響了孩子對自己的反思。

所以,當孩子犯錯誤時,父母要做的應該是引導而不是懲罰。

03

為什麼孩子任性和不聽話呢?

1、受遺傳的影響,孩子的性格的分析

有的孩子身體發育沒有完善,包括大腦的發育還不太完全。

大腦的背外側前額葉皮層沒有發育成熟,而這部分主要掌控人對後果的考慮。

孩子們有時候會表現的「犯傻」、「缺根筋」,做事情不考慮後果,那不是他們故意頂撞,而是他們本來的狀態。

2、自我意識的發展。

孩子的認知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比如危險意識的培養,小小孩不懂火的危險,家長要多解釋,而且要有機會就提醒,因為孩子很容易忘記。

認為孩子行為舉止不端而打孩子的,別忘了很多觀念、習慣都是長期形成的。

好習慣需要長期培養,壞毛病也不可能一天改正。

3、家長的過度控制。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看著家長臉色做事是聽話,其實那是在馴服孩子,不是在教育孩子。

家長不能嚴以待娃、寬以律己,對自己的毛病不理不睬,卻希望孩子成聖人。

須知,言傳身教很重要。

孩子的很多毛病都是遺傳、或者看著家長學來的。

在責罰孩子前,家長最好反思一下自己。

4、孩子通過逆反的行為方式獲取家長的關注。

有些孩子不聽話是想博得父母對自己的關注,有些自控能力比較差的父母無時無刻關注的是朋友圈的新動態,娛樂圈的新八卦,而對於身邊更需要你關注的孩子,卻選擇了忽視,孩子對父母的不滿情緒慢慢積累就變得叛逆、暴躁、不聽話,產生了逆反心理。

04

怎麼管教和引導不聽話的孩子呢?

下面這些懲罰孩子的方法比「打」更管用:

1、冷靜告訴孩子你的不滿。

如果出現了不得不打孩子的情況,比如,在多次勸告無效的情況下,孩子依然不停鬧騰而影響到了自身的安全、周圍人和周圍的環境時,父母首先要穩定自己的情緒,冷靜面對孩子的問題。

比如,當你要氣炸天,將手要揚起的那一刻,一定要控制住你的洪荒之力,冷靜兩三秒來平復情緒,如果實在忍不住就打在自己身上。

當你冷靜後,你可以向孩子說出自己此刻的感受,讓孩子知道你對他剛才行為的不滿。

比如,告訴孩子「我現在心情不好!」「你這樣做我很不滿意!」「我不喜歡你這樣沒禮貌!」「你的表現很讓我傷心!」等,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於平靜自己的情緒,也有助於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從而促進孩子的反思。

2、間接地「懲罰」。

如果孩子的過錯不大,家長可以對孩子已經發生的錯誤不過分追究,而是通過給孩子使個眼色、對他的行動加以限制、扣留他喜歡的東西、限制他娛樂的時間等間接懲罰的手段與方式,讓孩子記住這次教訓。

還要對孩子以後的行為提出明確的要求,孩子應該怎麼做、達到什麼要求或標準,表明對孩子下次行為的期望。

3、讓孩子體驗錯誤行為的自然後果。

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後果。

對於年幼的孩子,家長還可以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指導孩子自己去彌補錯誤。

比如,牛奶打翻了,就不能喝牛奶了。

同時,孩子還需要自己來清理桌子上的牛奶。

這樣不但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可能導致什麼結果,也能夠讓孩子在承擔後果的過程當中產生悔改的想法,有利於避免孩子再犯同類錯誤。

4、美國家長用計時隔離懲罰孩子。

在打孩子犯法的美國,媽媽們會用計時隔離「懲罰」孩子。

比如你可以在家裡設置一個專門的處罰區,在處罰區上擺上軟墊或一張椅子,孩子做錯事後,就讓孩子獨自呆在處罰區,怎麼哭鬧都不理睬他;準備鬧鐘或時鐘,計限制處罰時間,或讓孩子講處罰多久的時間;處罰完後,讓孩子說出今天被處罰的原因。

這樣能夠讓父母和孩子都冷靜下來反思自己錯誤的行為。

5、懲罰孩子做家務也是好方法。

如果孩子孩子亂畫,亂丟東西、玩具等,可以懲罰孩子做家務,讓孩子學會珍惜勞動成果。

父母應隨時注意孩子的安全;較小的幼兒可由父母一起帶領做家事;訓練孩子養成物歸原處的習慣;詢問孩子在幫忙家事時學習到什麼。

6、告訴孩子怎樣彌補自己的失誤。

由於孩子小經驗少,當孩子做錯事情時,家長要告訴孩子修正錯誤的具體方法,給孩子指明「出路」,讓孩子改錯有明確的目標,效果才更明顯。

孩子經歷對自己不當行為的反思之後,通過改錯重新恢復原來的自信,當孩子以後再犯錯誤時做了後悔的事情,他就會想辦法把過失彌補回來,而不會一味的譴責自己「我真沒用。

」家長千萬不能含糊其詞甚至讓孩子「自己去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放假期間教育孩子,到底要不要懲罰

這似乎是一個困擾很多家長的題目,不處罰,對孩子沒有警示作用,孩子重犯錯誤怎麼辦?懲罰,又怕對孩子的身心康健帶來不良的影響。懲罰好照舊不懲罰好?真是令家長們左右為難,不知如之怎樣。

要讓你變得更好,就得讓先你感覺更糟?

批評或懲罰是較為嚴厲的教育手段,能引起孩子不愉快、內疚甚至痛苦,促使其接受教訓,以期徹底改正。正是因為孩子小,尚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家長才更應當及早嚴加管理教育。可是,我們要讓孩子變得更好之前...

最危險的教育是你打了孩子,他卻不說話!

最近有一位寶媽和我聊天,說他最近遇見煩心的事情,女兒讀小學二年級,成績不好,粗心,於是他經常打小孩手板,一年級的時候還會與媽媽交流,現在打了以後直接去把自己關進房間,那麼我媽媽需要反思,該不該打...

孩子犯錯了?不打不罵,這樣懲罰更有效果!

 孩子做了非常糟糕的事情,應不應該受到懲罰?如何才能讓孩子長記性?生活中,小編經常看到很多「熊孩子」因為各種毛病被父母「收拾」,可是有時候打也打了,罵也罵了,最後不僅收效甚微,還會影響親子感情。...

請珍惜孩子的每一個「錯誤」

泰戈爾曾經說過:「如果把所有的錯誤都關在門外的話,真理也要被關在門外了。」人都是在不斷犯錯誤之後才懂得分辨是非對錯,慢慢成長起來的。面對孩子犯的各種「錯誤」,父母應該認清孩子犯錯誤的原因,進而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