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種自費的疫苗,為了寶寶健康一定要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隨著寶寶的成長,媽媽總是要操心如何給寶寶提高免疫力。

而接種疫苗就是一種提高免疫力的方法,可是疫苗多種多樣,寶寶需要在哪個時間段接種那種疫苗呢,身為媽媽的你來看看吧。

無論是免費疫苗還是自費疫苗,作用都是預防疾病,在每個寶貝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接種很多種疫苗。

除著國家規定必須接種的一類疫苗B肝、卡介苗。

這3種自費疫苗,爸媽也別忽視,對嬰幼兒健康成長影響很大。

帶寶寶外出,要注意保暖,減少感冒生病。

1、流感嗜血桿菌疫苗(Hib)疫苗

接種HIB疫苗是為了防止B型流杆嗜血桿菌引起的感染,這種細菌感染後,會導致嚴重致命性疾病,如:腦膜炎、敗血症、肺炎等。

在5歲以下兒童感染細菌性腦膜炎的病例中,有60%是由B型流感嗜血桿菌引起的。

其中會厭炎這個病名媽咪們聽起來可能很陌生,它是發生在喉嚨部位的疾病,在一些國家和地區仍有9%~18%的病死率。

2、肺炎球菌疫苗

肺炎球菌感染是支氣管炎、肺炎、腦膜炎、中耳炎的常見病因。

目前國內應用的有7價肺炎結合疫苗和23價肺炎多糖疫苗,13價肺炎結合疫苗也已上市。

包含7種血清型、覆蓋了23種經常引起肺炎球菌感染的血清型。

用於3月~5歲嬰幼兒,PPSV23用於2歲及以上兒童。

3、水痘疫苗

水痘減毒活疫苗是預防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該病較易在人群集聚的場所傳播,傳染性強,多數被感染的病例是發生在10歲以下的寶貝。

接種疫苗好處

接種疫苗可以刺激機體產生抗體,防止相應的傳染病發生,對被接種者是一種經濟有效的保護措施。

用它們刺激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對人體具有保護作用的免疫物質,從而增加了對某種疾病的抵抗能力,使被接種者對這種病不感染,或者感染後不發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計劃外疫苗」並非「沒有必要」

導讀:「計劃外疫苗」是指除了國家免疫規劃確定的疫苗外,由公民自費並且自願受種的其它疫苗。爸爸媽媽們可根據寶寶的實際需要,決定是否為他接種相關的二類疫苗,防患於未然。

寶寶自費疫苗全攻略

一般幫助我們身體預防疾病的有效途徑就是疫苗,一個人在出生後就要面臨各種疫苗的接種,如果你家裡有新生的寶寶,那麼就要注意了,每次給寶寶打預防針時,醫生都會推薦一些自費疫苗,這些疫苗有必要打嗎?何時...

二類疫苗到底應該不該給孩子打?答案是yes!

注射疫苗對於孩子們只有益處,因為孩子的身體抵抗力很差,如果不注射這些疫苗的話,會容易傳染疾病,但是現在的疫苗分為兩類,一類是免費的,一類是自費的,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二類的自費疫苗,到底應不應該給...

科普|寶寶該打哪些疫苗?

寶寶從出生24小時開始就可以打疫苗了,一直到12歲,幾乎每個年齡段,寶寶都要去醫院「扎幾針」。打疫苗,可以說是目前唯一的在經濟上可行、實際上具有可操作性的烈性傳染病特效防治方法。兒童免疫程序及說...

二類疫苗到底需不需要接種?寶媽你造嗎?

接種疫苗是幫助寶寶防病的有效手段。媽媽們都知道計劃內的一類疫苗只要按照章程定時接種就可以了。不過自費的二類疫苗到底要不要接種呢?怎麼選才合適呢?要回答這兩個問題需要先了解什麼是二類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