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贏了」孩子,還是「贏得」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要麼懲罰、要麼驕縱,

這是很多父母面對孩子問題的會出現的兩難選擇。

其實,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

才會有機會發展出真實的自我。

今天分享的文字選編自《正面管教》

原文 丨 簡·尼爾森

不少父母曲解了很多管教孩子的方法,並用這些方法來「贏了」孩子,而不是「贏得」孩子。

所謂「贏了」孩子是指大人用控制、懲罰的手段戰勝了孩子;而「贏得」孩子則是指大人維護孩子的尊嚴,以尊重孩子的態度對待孩子(和善而堅定),相信孩子有能力與大人合作並貢獻他們的一份力量。

這需要大人給予孩子大量的鼓勵,並要花時間訓練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

和善與堅定

「和善」的重要性在於表達我們對孩子的尊重。

「堅定」的重要性則在於尊重我們自己,尊重情形的需要。

專斷的方式通常缺少和善;嬌縱的方式則缺少堅定。

和善而堅定是正面管教的根本所在。

許多家長和老師對「和善」抱有錯誤的觀念。

他們在決定採用正面管教方法時所犯的最大錯誤之一就是,由於他們不想再懲罰孩子而變得對孩子過於嬌縱。

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對孩子「和善」就是取悅孩子,或是不讓孩子有任何失望。

這不是「和善」,這是嬌縱。

「和善」意味著既尊重孩子,也尊重自己。

嬌慣孩子並不是尊重孩子。

不讓孩子有任何失望也不是尊重孩子,它剝奪了孩子培養「抗挫折力」的機會。

用語言表達對孩子感受的理解才是尊重孩子:「我看得出來你很失望(或者生氣、心煩等等)。

」然後,相信孩子能夠經得起挫折並能由此培養出對自己的信心,也是尊重孩子。

同時,大多數成年人習慣性地認為「堅定」就意味著懲罰、說教或者其他形式的控制。

並非如此。

當堅定與和善結合在一起時,就意味著對孩子、對你自己以及對當時情形的尊重。

我們假設孩子跟你頂嘴。

「和善而堅定」的一種處理方式是你走開,到另一間屋裡去。

哈,我都能聽見反駁我的聲音,「那不就等於放過他啦?」 我們來仔細分析一下。

你雖然不能迫使別人以尊敬的態度對待你,但你可以自己以尊重的態度對待你自己。

走開就是你以尊重的態度對待你自己;而且,這樣做也給孩子樹立了一個最好的榜樣。

你總可以在稍後再找孩子談,這樣每個人都有機會讓情緒平靜下來。

心情好了,才能把事情做好。

要記住:和善就是尊重,堅定就是尊重;尊重自己,也尊重孩子。

例如,當你問孩子家庭作業為什麼重要時,孩子就會告訴你(「這樣才能學會」、「這樣才能取得好成績」)。

然後,孩子可以決定需要花多少時間、在什麼時候寫作業最合適。

(父母們總是希望孩子放學一回家就做作業,而孩子們卻想要先喘口氣。

當孩子們有機會自己選擇時,就會感受到自己的力量)。

一旦孩子自己決定了什麼時間寫作業最合適,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設立一些限制,比如「電視只能看一個小時,而且必須是在完成作業之後。

我只能在晚上七點到八點之間幫助你;其他時間,即使你做不完作業來求我,我也不會答應。

」如果孩子理解了設立限制的必要性以及自己在其中的責任,並在此基礎上參與限制的設立,他們就會更樂意遵從限制。

當然,對於四歲以下的孩子,限制的設立是不一樣的。

父母需要為他們設立限制;但仍然需要以「和善而堅定」的方式實施。

當一個孩子違反了限制時,不要懲罰,也不要說教。

要繼續以尊重的態度對待孩子。

要避免由你來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以及應該怎麼辦。

你最好問一些啟發性的問題:「發生了什麼事?你覺得原因是什麼?你現在打算用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問題?你從中學到了什麼能避免下次再出現同樣的問題?」

這裡提個醒:如果孩子習慣了父母的說教和懲罰,他可能會說: 「我不知道。

」 這時,你應該說,「你是一個很會解決問題的人。

為什麼你不想一想呢,半小時以後我們再碰頭,看看你想出了什麼好辦法。

父母和老師們會習慣性對孩子進行說教,並對孩子提要求。

孩子們經常以抵制或反叛做為回應。

「贏了」孩子,使孩子成為失敗者。

而失敗通常會導致孩子反叛或盲目順從。

這兩種品格都非我們所願。

而「贏得」孩子則意味著獲得孩子心甘情願的合作。

不少家長和老師們會在使用「邏輯後果」時附加上羞辱,因為他們錯誤地認為,孩子若不為自己的錯誤吃些苦頭,就不會得到教訓。

羞辱的確有可能會激發孩子做得更好,但對孩子的自我價值感會造成多麼巨大的損失呢?他們是否會變成「討好者」或「總是尋求別人的認可」——認為自己的價值取決於別人的認可?他們是否雖然做得更好了,但卻因為害怕將來失敗而不再敢冒險?他們在大人的責備、羞辱和痛苦以及造成的失望中所得到的教訓是否會使他們變得越來越不自尊?還是孩子從大人的同情、鼓勵、無條件的愛和所賦予的權力中所學到的東西能使他們獲得生活技能的鍛鍊以及健康的自我價值感?

「贏得」孩子

當孩子們覺得你理解他們的觀點時,他們就會受到鼓勵。

一旦他們覺得被理解了,就會更願意聽取你的觀點,並努力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記住,在孩子們感到你的傾聽之後,他們才更可能聽你的。

下面的「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它能營造出一種讓孩子願意聽、願意合作的氣氛。

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

1,表達出對孩子感受的理解

一定要向孩子核實你的理解是對的。

2,表達對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寬恕

同情並不表示你認同或者寬恕孩子的行為,而只是意味著你理解孩子的感受。

這時,你如果告訴孩子你也曾有過類似的感受或行為,效果會更好。

3,告訴孩子你的感受

如果你真誠而友善地進行了前面兩個步驟,孩子此時就會願意聽你說了。

4,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

問孩子對於避免將來再出現這類問題有什麼想法。

如果孩子沒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議,直到你們達成共識。

友善、關心和尊重是上述四個步驟的根本。

你決定要贏得孩子的合作就足以為你帶來積極的感覺。

經過頭兩個步驟之後,你也已經贏得了孩子。

等你進入第三步時,孩子就已經能聽得進你的話了(哪怕是你以前說了多少遍,孩子都聽不進去的話)。

第四步肯定會很有效果,因為你已經營造出一種相互尊重的氣氛。

馬丁內斯太太與我們分享了她下面的這個經歷。

她的女兒琳達放學回到家,報怨老師在全班面前朝她吼叫。

馬丁內斯太太雙手扠腰,以一種指責的口氣問道:「哼,你做了些什麼?」

琳達垂下眼帘,生氣地回應道:「我什麼也沒做。

馬丁內斯太太說:「得了吧,老師才不會無緣無故地吼學生呢。

你到底做了些什麼?」

琳達陰著臉頹喪地坐在了沙發上,怒視著媽媽。

馬丁內斯太太繼續以指責的口吻說道:「那麼,你怎麼做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琳達怒氣沖沖地回答道:「沒什麼可做的。

這時,馬丁內斯太太想到了「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

她深吸一口氣,換了一種態度,以一種友善的語氣說道:「我敢肯定老師當著其他人的面吼你,你覺得非常丟臉。

」(第一步,表達理解。

琳達抬起頭來,有些狐疑地望著媽媽。

馬丁內斯太太接著說:「我記得我上四年級的時候,有一次算術考試,我站起來削鉛筆,老師就當著全班的面吼了我。

我覺得又丟臉又生氣。

」(第二步,表達出同情,而不是寬恕——並且告訴孩子自己也有類似經歷。

琳達這時感興趣了。

「真的?」她說,「我不過是向別人借支鉛筆。

我當然認為老師為這麼點小事吼我很不公平。

馬丁內斯太太說:「嗯,我很理解你肯定會那麼想。

你看能不能想一個什麼辦法,免得以後自己再這麼難堪?」(第四步,讓孩子關注於解決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第三步就沒有必要了。

琳達回答道:「我想我可以多準備幾隻鉛筆,這樣就不用找別人借了。

馬丁內斯太太說:「這聽上去像是個好主意。

馬丁內斯太太的一個目的是要幫助琳達找到一些辦法,免得惹老師生氣和批評。

注意,當她第一次讓琳達想辦法解決問題時,琳達正因為心裡充滿了敵意而無法與媽媽合作。

一旦媽媽採用了鼓勵的方法(通過「贏得合作的四個步驟」),琳達就感到了親近和信任,而不再是距離和敵意,並且願意想辦法解決問題了。

當媽媽能夠從琳達的角度來看問題時,琳達就不再覺得需要戒備了。

我們言行背後的感覺

我們言行背後的感覺比我們做了什麼或說了什麼更重要。

我們做了什麼永遠不如我們怎麼做的更重要。

我們的行為背後的感覺和態度,決定了我們會怎麼做。

當一個人問:「你從這件事中學到了什麼?」時,既可以用一種責備和羞辱的腔調,也可以用一種表達同情和興趣的語氣。

他既可以營造出一種讓人感到親近和信任的氣氛,也可以造成一種疏遠和敵意的氛圍。

令人奇怪的是,居然有那麼多大人相信,在他們製造出距離和敵意而非親密和信任之後,他們能夠對孩子造成積極的影響。

(他們真的相信嗎?還是他們想都沒想就那麼做了?)

我們說話的語氣往往能最準確地表達出我們言語背後的感覺。

羞辱的語氣違背了相互尊重的基本原則,還會把本來的「邏輯後果」變成無法達到長期積極效果的懲罰。

如果一個孩子把牛奶灑到了地板上,其邏輯後果(或解決辦法)應該是讓她清理乾淨。

只要大人以和善而堅定的話語——比如,「哎喲。

你該怎麼辦?」——來引起孩子的注意,就是一個邏輯後果(或解決方法)。

注意,問孩子該怎麼做要比告訴孩子怎麼做,更能引起孩子的注意。

問孩子而不是告訴孩子是最有效的正面管教方法。

告訴孩子怎麼做會引起孩子的抗拒和反叛。

以尊重的態度讓孩子參與,則能使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能力以一種有益的方式運用自己的力量。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