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孩子愧疚,不想打又管不住手,我們這是怎麼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兒子剛滿三歲零五個月的那天,小藍第一次動手打了兒子。

懷孕時,小藍就跟老公討論過,對孩子教育以講道理為主,儘量不動手。

可是,小藍還是沒忍住。

小藍家住在15樓,為了兒子的安全不但裝了防護紗窗,每次兒子靠近窗戶的時候,小藍都會告訴他很危險,還給他演示過雞蛋從餐桌上掉下來的可怕結果。

可是兒子總是聽不進去,喜歡在窗戶玩,有的時候還將整個身體倚靠在玻璃上,或者把頭伸出去。

一天,當小藍洗完碗回到臥室,兒子又在飄窗台上玩。

「兒子,不可以,危險!」

回復的只有一個鬼臉,兒子的手還在用力拉著把手,試圖把窗戶打開。

啪啪兩巴掌打到兒子屁股,兒子愣住了,一臉驚訝地看著小藍,眼裡還包著淚花,小藍也愣住了,不是說過不打孩子嗎?怎麼動手了?

於是,我在媽媽群里看到了小藍的糾結:說了那麼多次他都不聽,打了兩巴掌卻起了效果。

但說好的不打孩子,現在又打了,到底該不該打孩子啊!

看到小藍的疑問,同樣有個搗蛋鬼兒子的我也感同身受,隨著孩子長大,原來設想不打他的信念一天天被他挑戰,剛剛收拾好的房間,一會兒就亂成一團;吃飯玩玩具、到點不睡覺;我工作的時候來搗亂……連老公有時也說:就是因為沒打,看他皮得不像話。

  • 打或不打,一件糾結的事

媽媽群里,大家的回覆也是各執一詞:

「多大回事啊,我們小時候不都挨過打,也沒見誰心理扭曲啊!」

「不該打他,還這麼小,打了也沒用。

「特殊情況下打一打,讓他長長教訓也是好的。

「不想打他,但惹急了還是要動手!」

……

沒有爸爸媽媽喜歡打孩子,打孩子往往是孩子不聽勸告而我們又無計可施時的最後一招。

「剛剛動手打了我女兒,現在她看我的眼神還怯怯的,心裡真難受。

」在我剛生兒子不久,閨蜜一邊跟我吐槽女兒多不聽話,一邊又小心提醒,「小時候經常挨打的孩子容易自卑、內向、社交能力弱。

看過一篇名為《兒時挨打,長大變傻》的文章,當時真被這標題嚇了一跳:挨打不僅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還會影響到智商,太可怕了!文章中引用了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發展心理學專家伯林(Lisa J. Berlin)在認知測試中的發現,一歲時挨打的小孩在三歲時認知能力得分偏低。

在另外一份研究報告中,作者之一的斯圖魯斯(Murray Straus)也提出在一定年齡挨打的小孩會在日後認知測試時得分較低。

但也有不同的聲音,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的兒科醫生、美國兒科醫師學會副總裁楚布爾醫生(Den Trumbull)說,沒人喜歡打孩子,但對一些孩子來說,這是唯一能有效地控制他的行為,並最終控制他意願的辦法。

同樣,針對爸爸媽媽最擔心的心理和智力的影響,有人調查了家長對孩子叫喊、責罵、貶損所產生的影響,結果顯示,如果家長平時對孩子充滿關心、愛和支持,偶爾發火併不會產生負面影響。

俄克拉荷馬州立大學(Oklahoma State University)研究方法學學者、斯圖魯斯在博士後研究時的同事拉澤萊爾(Robert Larzelere)指出,所有糾錯行為,不論有無身體接觸,從本質上都會產生同樣的效果。

換句話說,不管是打孩子,還是講道理,只要是糾正孩子的行為,都會影響到孩子的認知。

  • 管住了腦,可還是管不住手

「請來試試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將會發現,今天過後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國際不打小孩日口號

每年的4月30日是國際不打小孩日,這一國際日是由美國反體罰組織有效管教中心於1998年發起,目的就是為了宣傳反體罰的兒童人權觀念,引起社會的重視。

知乎上曾有人提問該不該打孩子,100多條回覆中不贊成打的多認為打孩子有「以強欺弱,強迫接受」的感覺在裡面,認為爸爸媽媽是利用自己的身體優勢來強迫孩子接受自己的觀點。

怎麼能做到不打孩子呢?回覆中提出的建議是平等對待孩子,和孩子溝通,共同建立家庭教育規則。

建立規則,不打孩子,很多爸爸媽媽都在努力,我們可不想讓孩子把自己當成「惡媽媽」「凶爸爸」,當成繪本故事裡欺負小動物的大怪獸。

可連研究者也認為偶爾挨打並不會對孩子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作為父母的我們糾結糾結也很正常。

「每次孩子調皮搗蛋時,『黃荊棍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這些話就會鑽進我的腦袋,我覺得最後忍不住動手打了孩子,可能有傳統觀念對我的影響,潛意識裡認為以打為教育手段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並無不妥。

」閨蜜這樣總結她的動手。

的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師者、長者處於權威地位,家法、戒尺是教育不可或缺的工具,我們從小在這種文化氛圍中成長,一著急,就可能動手了。

如果實在沒忍住,打了孩子,爸爸媽媽又後悔了:會不會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啊!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發現了一個帖子——《細數小時候被爸媽打的奇葩理由》,回帖中,已經成年的小夥伴們回憶了自己小時候挨打的原因和經過,有犯錯被教訓的,有被兄弟姐妹牽連挨打的,有因爸爸媽媽未弄清楚原因被誤打的,有莫名其妙被打的……雖然談的是挨打這件不愉快的事,卻出現了「男女混合雙打」「男、女單打」等搞笑回復,且語言都較為輕鬆,大部分讀不出對爸爸媽媽的討厭,也自認沒有心理陰影,還有的回覆感謝爸爸媽媽打過自己。

看來,小時候挨打的結果也沒那麼嚴重吧!

  • 忍不住動了手,要注意

我小時候也挨過打,我想最終沒有因為挨打而留下心理陰影的一個原因是,挨打過後爸爸媽媽的做法。

挨打過後,爸爸媽媽會拿來熱毛巾幫我把臉上的淚水擦乾,等我心情平復一些,會告訴我「打在兒身,痛在父母心」,會給我分析為什麼會打我,如果下手重了還會向我認錯。

可能就是這種打後的補償,讓我覺得爸爸媽媽還是愛我的,再加上成年後有了對、錯的意識,也就不那麼難以接受了。

同樣是在《細數小時候被爸媽打的奇葩理由》中,也有人回帖稱對父母打自己耿耿於懷,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他們認為爸媽打自己不是教育,而是情緒發泄。

所以,在打孩子時,一定要避免,甚至杜絕把打當成一種發泄,比如爸爸媽媽心情不好,正好孩子幹了件不順眼的事,於是把氣撒孩子身上;比如好面子,覺得孩子丟人打,我見過一個爸爸在兒子跟其他小朋友爭東西時尖叫了一聲,立馬一巴掌甩到孩子臉上,「瞎叫什麼,跟比你小的孩子爭東西,丟不丟人。

」還有如沒弄清原因就打,如只知道打,不會溝通等都是需要避免的。

另外,某些年齡階段是不適合打孩子的。

心理學家埃里克森提出的人格發展階段理論,1歲半以內的嬰兒,如果護理人能以慈愛和慣常的方式來滿足他們的需要,他們就會形成基本信任感,如果他們的母親拒絕他們需要或以非慣常的方式來滿足他們的需要,兒童就會形成不信任感。

所以這個階段是絕對不能打孩子的。

一般而言,孩子6歲以後就應儘量減少體罰,而到了12歲就應完全停止了。

記得我最後一次挨打是小學三年級,因考得不好我偷偷把成績單撕掉,跑到姑姑家躲起來,被爸爸找到後挨了打。

後來,爸爸告訴我,「你已經長大了,也聽得進道理,以後我們換個方式來溝通吧!」這句話直到今天還記得,就是聽到爸爸那樣說,我有了種被平等尊重的感覺,也更能接受與爸媽講道理了。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與老公也遇到「打不打孩子」的分歧。

兒子與鄰居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搶了別人的玩具,但兩個孩子經常一起玩,你爭我搶也是常有的事,所以我和小朋友的媽媽都決定除非上升為「打架」,一般都讓他們自己去處理。

結果那天兒子搶了小朋友的玩具,小朋友哭得很傷心,「看吧,你就是捨不得打,不打不會長記性,老搶別人東西。

」老公在旁邊說,可我心裡卻大大地不認同:孩子太小,打了他都不懂為什麼。

於是看到小藍的疑惑,我翻了很多資料,原本是想支持我的不打理論,卻發現很多爸爸媽媽說好不打卻忍不住動了手,還有爸爸媽媽認為打也有打的道理。

爸爸媽媽們,你們會忍不住打孩子嗎?有沒有不打也能教育孩子的小竅門?快來說說吧~~~

這是逃媽和八歲兒子逃逃在美國打造的公號逃媽主寫侃育兒,逃逃主講學英語,關注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爸媽難回答之——為什么弟弟淘氣不打他呢?

小暢的弟弟玩水玩得不亦樂乎,衣服也早就被弄得濕漉漉的。但是媽媽並沒有像罵小暢那樣罵弟弟,這讓小暢感到非常奇怪,於是問媽媽:「為什么弟弟淘氣的時候,不罵他呢?」這時,在一旁的爸爸回答道:「弟弟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