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父母常犯的4個錯,最易拿走孩子的幸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靜觀育兒」曾經做過一次調查,問題是「你對孩子最大的希望是什麼。

」問題是開放性的,沒有提供可選答案。

然而,收到的回答竟極其相似,都無一例外地提及「幸福」。

「幸福是生命本身的意圖和意義,是人類存在的目標和終點。

」這是亞里士多德對幸福的解釋。

而左拉說:「真正的幸福只有當你真實地認識到人生的價值時,才能體會到。

」屠格涅夫說:「你想成為幸福的人嗎?但願你首先學會吃得起苦。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沒有給幸福下定義,只是關注幸福的成分——積極情緒及優勢……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在追求幸福的過程中,不少父母卻一步步地將孩子養成了不幸福的人。

今天的文章,我們就來說說,中國父母在教養中常犯的4個折損孩子幸福的錯誤(觀點部分參考積極心理學)。

當孩子哭鬧時,拒絕擁抱和安撫

當孩子發脾氣、哭鬧時,有些父母會選擇冷漠對待,任由孩子在一邊撕心裂肺地哭鬧而不理會,當孩子哭夠了乖乖地過來找他,還說:「哭夠了?那去做xx去。

」這些父母認為,孩子哭鬧都是無理取鬧,越哄越來勁兒,乾脆不理會。

有些父母聽到孩子哭鬧就開始焦慮,甚至大聲呵斥孩子「不許哭」!阻止孩子釋放消極情緒。

孩子發脾氣、哭鬧,只是在表達一種情緒。

確定地說,是一種消極情緒。

我們喜歡看到孩子快樂的笑臉,不喜歡看到孩子哭鬧,因為孩子經常或不停地哭鬧,會讓我們產生自責和無力感。

所以面對孩子的消極情緒,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讓孩子停下來。

於是大聲呵斥,或者冷處理。

卻發現,越想讓他停下來,他哭得越凶。

其實,我們應該善待孩子的消極情緒。

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消極情緒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當生命攸關時,人們會自然產生恐懼、悲傷、憤怒等消極情緒,這些消極情緒指引人們做出各種反應,抵禦危險。

從這個意義上說,消極情緒扮演者「危險警報器」的角色。

當我們識別了這些消極情緒背後的心理原因,就能夠更好地接納孩子——孩子發脾氣、哭鬧是感受到危險、不安全而採取的自我保護措施,並不是無理取鬧,此時我們接納孩子的情緒,給予擁抱和安撫,就能給他最重要的安全感。

而接納孩子的消極情緒,對孩子積極情緒的產生也非常重要。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認為:「積極情緒和探索直接相關,而探索又使孩子有控制感,控制感本身會帶來積極情緒,互相形成正反饋,就像螺旋樓梯一樣扶搖直上。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積極情緒能幫助孩子成長,讓Ta在面臨危險時更加智慧,同時也帶給Ta幸福。

當孩子發脾氣、哭鬧時,我們如果能夠和孩子共情,給予孩子擁抱和安撫,孩子的安全感就會得到滿足。

而在孩子的安全感得到滿足之後,就能夠更加快樂、自信地投入到探索過程之中,享受到探索帶給它的滿意感和幸福感。

而如果孩子的情緒未被認識和接納,就可能一直處在消極情緒之中,從而不能沒有顧慮地投入到探索當中,這無疑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同時也阻礙孩子對幸福的體驗。

不恰當的批評,孩子變得不自信

我們經常聽到爸媽們批評孩子的聲音:

你怎麼總是這樣?

跟你說過多少次了,怎麼就是不長記性?

唉!又尿褲子了;又不及格;又犯錯誤了!

你是笨蛋嗎?怎麼學也學不會?

別人家孩子成績怎麼就這麼好,你怎麼就考得這麼差?

……

這樣的話,有些父母經常情緒一來就隨口而出了。

卻不知,在孩子自我意識建構的過程中,這樣的話說得多了,就會削弱孩子的自我滿足感和自信心,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孩子的幸福感。

自信是對未來很重要的一種積極情緒,自然也是幸福的重要成分。

孩子在自信的情緒下,可以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探索當中,並產生「向上的螺旋」(上文已提及)。

所以,在歐美已開發國家,父母們都把培養孩子自信當成早期教育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事情。

然而,我們的父母卻經常說出減損孩子自信的話。

我們知道,孩子最初是依據重要他人的評價來建構自我的,父母這樣的批評和抱怨會讓他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可愛的人,影響到孩子的自我認同感,甚至產生自卑感。

當一個人正處在自卑的情緒之中時,他的幸福感自然是很低的。

更嚴重的是,這種自卑感會影響孩子對外部世界的探索,甚至影響孩子的人格形成,對子孩子的成長不無壞處。

所以,為了孩子的幸福,請父母們在孩子小的時候,少批評(原則性問題除外),多鼓勵,有意識地多培養孩子的積極情緒。

當然,批評和鼓勵都是有技巧的,如針對事件本身,而不要針對孩子的人格等。

為了孩子,我要掙更多的錢

有一種父母,工作非常拚命,幾乎每天都加班,頻繁出差,陪伴孩子的時間非常少。

當孩子提出要求「多陪陪我吧」,他們通常這麼回答:我待著家裡陪你,就掙不到錢了,掙不到錢,你就不能吃好的穿好的,沒有玩具。

在他們眼裡,幸福就是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這樣孩子才能衣食無憂。

然而,在孩子生命最初的那幾年,父母的陪伴比其他任何事情都更能帶給孩子幸福。

當父母以掙錢滿足孩子的物質生活為由,而忽視精神上的陪伴時,給了孩子兩種錯誤的感覺:一,自己是父母的負擔;二,物質是最重要的。

心理學做過一項調查研究發現,當人們處在極度貧困之中時,收入的多少確實會影響到幸福感;但是收入達到一等水平之後,收入的增加並不能讓人更加幸福。

實際上,人們對財富的看法比財富本身更影響幸福感——越看重財富的人對他們的收入越不滿意,也對他的生活越不滿意。

換句話說,物質欲越強的人越不幸福。

所以,如果總是以掙更多的錢,生活得更好為理由而讓孩子處於「留守兒童」或「假性留守兒童」的境地,一方面會傷害孩子的安全感,另一方面,也是在不斷地向孩子灌輸和強調物質和金錢的東西,這樣做可能會增強孩子的物質欲,這對於孩子的幸福感也是一種折損。

如果父母把努力工作解釋為事業上的追求,並能在有限的時間中提高陪伴質量,那麼孩子對幸福會是另一種感受。

將成績好作為成功的唯一標準

有很多孩子,上小學前愛好很廣泛,觀察小動物、爬山、畫畫、唱歌等都很喜歡。

可是上小學後,學業壓力大了很多,父母就會說,現在最大的目標就是取得好成績,只有成績好了,以後才會有好的未來。

於是,孩子不得不放棄自己的愛好,整天為了遠大的目標而奮鬥。

當孩子考得好成績,父母會誇獎他,學校也會有獎勵,還有受到同樣影響的同學們向他投去羨慕眼光。

在這種強化下,孩子開始接受大人的價值觀,將成績作為成功的唯一標準,雖然不喜歡學校,但也要努力學習。

只是這樣的學習並沒有帶給他真正的快樂——也許在公布好成績的當時,他確實能感到如釋重負,可快樂是短暫的,想要維持或取得更好的成績,他們必須更加辛苦才行。

這類孩子的發展可能出現兩種情況:

一種是全然轉變。

到了大學之後,父母放鬆了要求,生活一下子找不到目標,迷失了,整天沉溺於遊戲和虛無之中。

一種是繼續過苦行僧一樣的生活。

在大學仍然保持驕人的成績,並將這種生活狀態帶入到他們的工作之中,雖然工作是枯燥的,沒有快樂而言,但是為了高薪和晉升,他們必須忍受痛苦,只有在取得成績的那一刻才能感到快樂。

這是一種幸福的錯覺。

哈佛大學幸福公開課導師泰勒將這類人稱為「忙碌奔波型」——他們不會因為享受過程而得到幸福,而是以能否達到目標作為衡量一切的標準,即使成功了,也並不會覺得自己有多幸福。

我們這一代有很多人是這樣長大的,在應試教育的環境下,這種情況也許還要延續很長一段時間。

但是,如果我們從小發展孩子的優勢,在為孩子制定學習目標的時候,能更多地參考孩子的優勢或興趣,那麼孩子的潛能就能得到更好地發展,學習過程也會變得更輕鬆快樂一些,孩子也會更幸福。

———————————————

靜觀育兒微信公眾號"jingguanyuer"原創文章。

想獲得免費專家答疑等更多育兒資源,請關注"jingguanyuer"微信公眾號!

若轉載請務必事先通過微信公眾號與我聯繫。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沖你發脾氣的孩子,很可能在說這兩件事!

孩子情緒失控、發脾氣、哭鬧,往往是父母最為頭疼的問題之一。很多父母很排斥孩子的這種狀態,並熱切地渴望「掌控局面」。所以,今天我想分享的是,當孩子再次沖你發脾氣的時候,不妨淡定下來,聽一聽孩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