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兒童社交秘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人在兒童社交中該扮演什麼角色?不是懲處惡霸的警察,不是判斷是非的法官,而是潤滑劑。

本刊特邀教育暢銷書《兒童社交的愛與痛》的譯者鍾煜,分享兒童社交的有趣特徵。

鍾煜 遊戲力工作室主編,兒童教育專欄作者,8歲女孩的媽媽。

譯有教育暢銷書《兒童社交的愛與痛》(套裝全2冊)。

鍾煜從24歲起做育兒雜誌的主編,到32歲當媽媽之前,已經跟媽媽們、教育專家和各種育兒理論打了多年交道。

她聽到最多的話是——「等你生了孩子,肯定是個特別棒的媽媽。

」而真的當上媽媽,鍾煜發現,當媽媽是生命中最不可思議的一件事,會驚喜連連、也會遭逢危機和左右為難的境地。

第一份社交經歷來自家庭

「孩子怕生怎麼辦?」「兒子一點也不大方。

」許多令家長焦慮的社交問題往往集中在那些比較謹慎、膽小的孩子身上,他們在陌生環境陌生人中感到緊張,很難邁出第一步。

我女兒剛好就是比較敏感內向的,但這並沒有給我帶來太多困擾。

因為我自己也是內向、不喜社交的人,所以我很理解她的狀態,對她的期望值相對要低。

我沒有希望她跟人人都談得來,很快融入社交場合,或者人見人愛、開朗活潑。

同時我也明白,這類孩子的父母經常困惑於:我要不要推孩子一把,早點鍛鍊他的社交能力?

我朋友的孩子兩歲多,非常怕生,遇到外人就退縮大哭。

朋友糾結於要不要送孩子上早教班,去接觸更多小朋友,去練習、去適應、去見世面。

我覺得上早教班如果目的是為解決害羞、認生的問題,則大可不必。

因為孩子社交若有問題,父母在家裡反而要給他足夠的親密感和安全感,而不是急於把他推到外面去。

決定孩子社交能力的最重要因素並不是性格,而是對自我和他人的認知。

確認自己是受人喜愛的,通常是能得到善意回應的,也能奠定一個孩子與人交往最底層的心理基礎。

孩子對人際關係的認知,要回溯到親子關係,孩子的第一個朋友就是爸爸或者媽媽,第一份社交經歷就來自家庭,而這往往也是他未來發展更多社交關係的模板。

在家裡持續不斷地加強親密感,才使他們有勇氣往外走。

這個過程並不像坐車旅行:過了安全感、親密感,下一站是自信——而有點像蓋房子,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的愛,永遠是一個需要不斷修繕、加固的底層建築。

我女兒小時候最喜歡的事情就是晚飯後我背著她在家裡散步,各個房間裡逛一圈。

這是緩解她情緒非常有效的方法,不管有多大的不開心,背一背轉幾圈,就都好了。

多一些時間專注陪伴,不斷加強親子溝通,家裡的社交經驗是一切社交的原初力量。

別急,等一等孩子

女兒游游兩歲多的時候,我給她報了一個芭蕾班,是孩子獨立上的。

我希望這種體驗能成為半年後她上幼兒園的一個良好鋪墊。

游游很興奮,但是堅決不讓我離開教室,一直抓著我的手指。

我不是那種有執念的家長,我說不喜歡可以不上。

但她既不同意自己留下來跳舞,也不同意跟我一起走。

於是我只好妥協一下,在邊上陪她。

第三節課,她可以跟老師跳好一會兒了,但還要我在旁邊陪伴,時不時回到我身邊蹭蹭。

這樣拉扯了一個月,我終於可以在教室角落裡看她上課了。

後來我的位置逐漸退到門邊,再退到門外,確保隔著玻璃她每次回頭都能看到我,這個過程大概花費了半年多。

之後也沒有一帆風順,一次聖誕節排練節目,芭蕾課後孩子們需要去樓下教室唱歌,我女兒又不肯進去了,但也不肯離開。

我只好抱著她坐在唱歌教室的門口,路過的每一個人都好心地招呼我們進去,還有人問她是不是害羞。

我只好一次次回答:我們就是想在這裡坐一會兒……

等待孩子,是一個特別艱難的過程。

但無論如何,媽媽要有強大的內心,要有一個比較長時間拉鋸戰的心理準備。

游游芭蕾演出的機會終於來了,但她化好妝後又拒絕登台,我只好向老師抱歉。

因為有了這樣的「經驗」,到了幼兒園聯歡的時候,游游的節目是和爸爸合唱,爸爸還是準備了一個獨唱作備用方案。

育兒問題並沒有一個確切的絕對的答案,但面對自己的孩子,始終別忘了把自己的期望值、脾氣、心態都調整好。

這個陪伴的過程很漫長,會經歷不少尷尬難捱的時刻,但是回過頭再看,也只不過是孩子人生路上的一瞬間。

在她長大的過程中我們也不斷有摩擦,親子關係的正常狀態就是聯接、斷裂、再聯接的循環往復,但我都隨時準備好停一步等等孩子,一起走。

你是化解「衝突」的潤滑劑

當孩子不敢加入其他小朋友的遊戲,一些家長往往會在他後邊催促:加油,你去吧,你可以的!另一些會禮貌地上去問遊戲的小朋友:你們可以帶他一起玩嗎?前者有時候更令孩子退縮,讓他有一種腹背受敵的無助;後者則可能給其他孩子一個機會拒絕你們。

其實,你只需要帶著一個解決方案和孩子一起加入就好了:我們一起來捉迷藏吧;我們來玩滑梯吧;你們盪鞦韆,我來推你們吧……通常就自然而然加入了。

孩子們很高興,因為很少有大人主動和孩子一起玩。

而最妙的是,你在這個遊戲中還可以掌握強度,幫孩子提供一個練習場,引導他去積累社交經驗,進入其他人的圈子。

你的角色也不是說就固定第一次參與,第二次退出遊戲一旁觀察,第三次消失——沒有這樣的界限。

大人精力足夠的話,可以成為任何年齡段孩子的社交助力器、他們的陪練。

沒有大人的情況下,孩子們的遊戲規則基本是弱肉強食叢林法則,誰厲害誰就有權玩。

孩子之間的社交衝突,像玩滑梯插隊,搶玩具都是經常發生的。

相對於傳統的說教和維持秩序,現在比較流行的觀點是大人不要插手孩子的衝突,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

我認為這也不是絕對的,在兩種情況下大人一定要干預,一是衝突雙方有一方明顯在力量和能力上處於弱勢的;二是衝突的氣氛已經持續一段時間,即將惡化時。

如果孩子們的交往因為不可控的因素(比如自己力量弱小或者雙方情緒失控),演變成一個不愉快的經歷,即使每次沒吃大虧,也不會覺得跟人交往是一件有趣的事。

我的同事海霞,有一次帶女兒去宜家,孩子很喜歡那兒展示的小帳篷,想鑽進去。

但裡面已經有一個小姑娘了,她說不行,這是我的帳篷,你不能進來。

這時候要上去苦口婆心開始講道理嗎?譬如你已經玩了一會兒了,要分享,要輪流,等妹妹玩一下你再玩……這種傳統套路被拒絕的可能性很大,運氣好的話,裡面的孩子勉強答應了,外面的也有被拒絕的挫敗感。

海霞的辦法是,伸手到帳篷里去摸:「剛才裡面有個小孩兒啊,怎麼就摸不到了呢?在哪兒啊?」裡面的孩子就一邊躲一邊笑得好開心。

然後她很自然地讓女兒也進去,說這次一定要摸到兩個大怪獸,兩個孩子馬上結成同盟,在裡面笑成一團忙著躲避她的手。

可能的衝突就這樣被遊戲力化解了。

大人在兒童社交中扮演什麼角色?不是懲處惡霸的警察,不是判斷是非的法官,而是潤滑劑。

幫助孩子把遊戲舒服愉快地進行下去,把衝突轉變成一個好玩的經歷,給他們心裡留下正向的感受。

令孩子獲益的也是父母的處事方法,而不是先來後到、是非對錯的價值判斷。

執念,往往是家長們難以放下的難題。

想要教化子女,講起道理沒完的執念;想要孩子禮貌,每一次勒令孩子給別人道歉的執念;維持家長形象,從不敢告訴孩子「我也緊張過」的執念;規定任務計劃,一分鐘也不肯放任孩子的執念……社交很有趣,大人要放鬆,從學著不加指責地聽孩子發發牢騷,不加條件地接納孩子現狀開始,漸漸不著痕跡地傳遞出與人交往的愛與智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個「欺負」故事的三種假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太老舊太平常,我們都覺得懂了,其實卻常常忘記。讀過《遠離校園霸凌的第一件事》這篇文章,又想起這句話來,一起被帶出的,還有另一句老生常談的感慨——知易行難。與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