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青春期了,怎麼和父母的關係像陌生人一樣?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我的孩子14歲,是個男孩,目前上初中。


從兩三年前,我感覺孩子變了,不如原來那樣聽話了,總是和父母對著幹。

逆反的特別厲害,在學校,如果老師批評的厲害,也會跟老師對著幹,在課堂上搗亂。

最明顯的是,回家就關門,我們要求他不要關門,他根本不聽。

可關門怎麼知道他在房間裡是寫作業還是玩遊戲呢?因為這件事,父子倆沒少吵架,甚至有一次把門撞壞了。

我最近身體不太好,眩暈,兒子幾乎沒有問過我。

我行我素,很少說話。

我真是傷心透了,怎麼能養這麼一個白眼狼呢?記得小時候他可會心疼人了,看我蹲地上擇菜,就馬上找個小板凳。

現在大了,怎麼反而不如小時候了呢?

我們夫妻兩個工作一般,為了供他上學省吃儉用,可孩子似乎並不領情,周末經常跟同學出去看電影,吃飯,有時還叫外賣。

我們很不理解,好像我們兩個就是活該養他。

有一回生氣,我跟他說過,18歲自己養自己,外面獨立生活去!他當時憤怒地扭頭走了。

可我們總不能這樣下去,以現在的情況來看,別說指望他養老,就是看我們一眼都得是奢侈的事了。

最讓我們難受的是現在孩子與我們幾乎沒有溝通,家就跟旅店一樣。

問一句答一句,表情冷漠。

所以他學習的事我們就不知道了,只有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才知道他的排名,從入學時的中上等學生,到中等,到現在的年級排名靠後。

可曾經,我們在學前就給他報各種班,培養他愛好,小學時也陪他寫作業,期待他好好學習,將來有出息,我們一直很付出啊!

我們兩個發愁極了,挺好的一個孩子。

我也回想小時候沒少教育了,引導他,好好做人,也真心疼他,不讓他受委屈,可一個很上進、懂事的孩子咋就跟換了一個人一樣?

痛苦的媽媽

現在這樣的情況不少見,血氣方剛的孩子長大的時候,同時也開始了與父母一段新的關係的旅程。

而親子關係的旅程不是從青春期開始的,是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

可是,為什麼只有當青春期來臨時,我們才真正意識到親子關係這幾個字呢?

孩子出生後好長一段時間,孩子是全家的笑聲,是可愛的寶貝,他順從、聽話,用以博得父母的歡心來換得他們在這世界上的安全感。

當孩子漸漸長大,他用一顆全新的頭腦思考世界的時候,父母卻依然沿習著過往的呵護習慣。

此時,對愛的理解已經有所不同,矛盾由此產生,誤解接連不斷。

父母此時此刻的敘述里,沒有了孩子初來人世的欣喜,是更多的無奈、難受和痛苦。

也許也會想過,我們怎麼會有這樣的孩子?!

孩子慢慢長大著,他為什麼會變呢?是外面的環境改造了他?我的回答,是父母的期待,是父母的控制,是父母溝通模式。

在父母理想的孩子與孩子理想的自己之間產生了衝突。

從小報很多班,真是為了孩子的興趣嗎?是因為做父母的有一種期待,我報了班了,你要好好學,發展你的興趣,小升初時用得上。

有多少父母給孩子報班真是為了孩子將來人生困境裡能有一項抒發情懷的愛好?能在獨處時不感覺到孤獨?

常常,在節日裡,在同學聚會時,會拿自己的孩子開比。

我家妞參加了什麼什麼舞蹈比賽,我家兒子是學校樂隊的。

有一個同學要求自己的孩子讀史書,名人傳記,希望培養兒子出人投地。

可他自己呢,在一個小企業里給領導開車,從老闆那裡聽來的理念全用在孩子身上,把自己的期待寄托在孩子身上。

你沒有做到的就不要要求自己的孩子,你的夢想你去實現,孩子自有孩子的人生。

青春期的孩子最重要的特徵就是渴望獨立和尊重,父母的監控對他來說意味著人格的不尊重。

不允許關門,意味著父母與孩子間沒有起碼的信任。

初中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小學的陪伴,不是父母體溫的暖意,而是人格層面的尊重。

控制慾望過強的父母,在孩子幼年時可以養出聽話的孩子。

但青春期到來的時候,可以沿兩個方向發展,要麼是申請獨立自主的叛逆者,要麼是依然順從的乖乖仔。

從孩子長長的一生來看,叛逆未必是壞事,他在完成青春期的任務,認知自我,學會掌控自我;順從不見得是好事,長大也可能毫無主見,懼怕權威。

所以,孩子的叛逆是一種宣言,他在表達,「我要獨立,我的人生我做主。

」做父母的應該高興才對,孩子沒有在你們一貫的控制下失去自我,他的人生甦醒了。

當然,也同時要反省,在孩子過往的十多年裡,你們的溝通方式,教育模式有什麼樣的問題!

當孩子幼時的品性漸漸消失的時候,就是他內心壓抑的開始。

孩子為什麼會和老師對著幹?他為什麼故意叫外賣?他的內心是一座火山,積累著憤怒。

冷漠是他的攻擊方式。

人生來就是社會動物,就要用語言交流和表達。

不信,你想一想,孩子小學時回家,是不是跟媽媽的身後,像小鳥一樣敘說學校里的趣事?

做父母的再苦,還可以相偎在一起,互相取暖。

孩子房間半夜的燈光,是他折磨自己的一種方式。

誰更痛苦呢?

青春期,是孩子留給父母最後的機會。

讓父母調整教育方式,溝通模式,讓孩子在過往歲月中的傷痕得以消散。

叛逆的孩子就是在跟父母傳達他們的期待,展露他們的傷口。

如果在這一階段,孩子的性格漏洞仍未得到修補,缺失的愛仍未得到修復,那麼孩子將帶著傷痛離開家門,走向社會,去開始他將承擔的各種責任。

關在門裡的孩子也是孤獨的,沉溺於網絡或許是現實世界無法讓他快樂。

打開孩子的心門,要回歸溫柔,建立信任。

滿是哀傷和抱怨無濟於事,當你的眼神里真誠接納,沒有不合理期待,他會感覺到不同。

理解地傾聽,學會閉嘴,適時地「嗯,啊,是嗎,真的,哦。







」鼓勵孩子表達,而不是搶過話告訴他,你是對的。

坦誠地溝通,表達需求和可接納的行為。

對於不可接納的行為,直接說明事實,不加評判,再表達你真實的感受,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內外的一致性和客觀,對於不好的關係,一定會慢慢有所改善。

青春期的孩子,成熟的外表下是半成熟的心理,在依賴與獨立中依然有糾纏,父母的尊重和信任既給了他們勇氣,也給了傾訴的通道。

人世間哪有什麼真正的對錯和黑白,體驗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不妨聽一聽年輕的心,有著怎樣的夢想。

放下不必要的擔憂,給他親人的信任鑄就獨立。

心血的付出不會視而不見;相信你自己的孩子是你的最愛;讓父母的愛是出於尊重另一個生命的真誠,一切都將乘願而來!

作者介紹:

雪梅,上財管理學碩士,CCDM中國職業規劃師、BCC生涯教練,高考志願規劃師,心理學領域探索者。

2014年出版《職場小人物加薪寶典》。

6年個案諮詢經歷,累計諮詢近千餘案例。

在經過多個職業之後,我投身自己熱愛的領域,這份喜悅與珍惜在每一次諮詢體驗後更加深刻。

我通過筆觸分享職場,探索成長,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做自己熱愛的職業,都能真正懂自己、做自己!

職業、心理和高考諮詢預約:

個人微信號: xuemei2021

微信公眾號:彩虹生涯 (Rainbow_career201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父母怎樣與青春期的孩子溝通

孩子的成長要經歷三個階段,幼兒期的「是什麼」,少年期的「為什麼」和青春期的「憑什麼」。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比較叛逆,掛在嘴邊的就是「憑什麼」,對於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應該怎樣有效的溝通呢?

敏敏問答孩子叛逆,不聽話,怎麼辦?

戳上方藍字關注「敏敏老師」哦!曾敏敏女士(微信:zengminmin2013),哈佛大學校友,哈佛大學亞洲學生獎學金委員會委員,COURSERA中國顧問委員會委員,華英教育董事長,美國獨立教育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