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寵孩子,父母怎麼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程博士育兒

中國有個詞兒叫「隔輩親」,就是說老人和孫子孫女之間的感情深厚,這原本是家庭和諧的表現。

但常常因為老人對孩子沒原則的愛而生出一些不太和諧的事。

這邊父母擔心孩子吃糖對牙不好不給買,那邊老人偷偷給孩子買了一堆藏起來;

這邊父母要求做錯事的孩子為自己的行為道歉,那邊老人一直勸著「這麼小孩子懂什麼」;

這邊父母給孩子帶尿不濕外出,那邊老人非說穿開襠褲省事兒。

相信類似的事兒每位家長都能說出一籮筐,老人退休後把所有的熱情和精力都投入到家裡的小生命身上,一邊用愛嬌慣著孩子,一邊用「經驗」勸說著年輕父母。

不少年輕父母都因此有過焦慮:孩子被寵壞了怎麼辦?孩子只喜歡嬌慣他的爺爺奶奶,跟我們不親了怎麼辦?

(一)

其實任何一個個體之間的教育觀不一致,是不可避免的,不僅是子女和老人之間,夫妻之間也是如此。

每一個人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習慣、不同的觀念,因此必然會導致教育觀上的差異。

而老人對孫子、孫女的疼愛更甚,表現出來的和父母教育的矛盾也會更多。

父母不用過於擔憂,如果因此表現得和老人關係不和諧反倒對孩子產生負面影響。

雖然教育方式不同,老人和父母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對孩子的愛。

老人本來行動就不方便了,還要跟著孩子跑來跑去。

尤其是剛學走路的孩子,跌跌撞撞,老人怕磕著碰著,總寸步不離地跟著不說,一顆心也總懸著。

年輕父母因為老人不恰當的教育行為而產生不滿時多想想老人的這些辛苦也就能寬心一些了。

(二)

當然,孩子的教育是大事,不能為了讓老人滿意而放任不管。

在孩子的問題上,媽媽可以和爸爸一起跟老人開個家庭會議,如果孩子已經懂事了,就讓孩子也參與進來。

全家人一起制定個規則出來。

規則上限定好最底線的問題,比如關係到健康和安全的問題,孩子由於腸胃弱、蟲子牙等問題不能吃太多的肉、糖,那就好好講清楚不能多吃的原因、多吃了的後果,讓老人和孩子都能明白。

比如關係到品質養成的問題,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錯事要道歉這些要連同老人一起幫助孩樹立這樣的意識和行為習慣。

對於一些影響不大的問題,比如偶爾一次吃飯剩了飯,老人幫著袒護,父母也不必一定要讓孩子全部吃完。

影響不大的意思是指不會對孩子的健康有危害、行為容易矯正的。

分寸家長自己把握,既然讓老人帶孩子,就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標準進行,要給老人一些可以自由發揮的空間。

(三)

想讓老人接受自己的育兒理念,恰當的溝通方式很重要。

一味地說自己的育兒方法和理念,用「教」的樣子說給老人聽,老人會反感,會覺得自己年齡那麼大了還用你們教沒面子,自然聽不進去。

我們可以換種方式,站在老人的角度上心態平和地說「我知道你給孩子買糖是因為看孩子想吃又吃不到心疼,但是他吃了經常牙疼,疼起來吃不下睡不著,看他那樣你不是更心疼嗎?而且糖吃多了牙也難看,影響一輩子的容貌」等等,要肯定老人的價值和好意才能更順利的進行溝通。

(四)

如果想培養孩子閱讀習慣、訓練思維能力等,老人做不到就充分運用起自己下班的時間,陪著孩子閱讀、做遊戲,哪怕每天只有兩個小時能給孩子更好的教育,也比把時間花在抱怨老人不懂早教上強很多。

有了教育效果,老人也會願意照做。

有一天老人口中的話會從「哪有這麼小孩子就天天讓他看書的」變成「我家孩子看愛書,還會自己講故事呢」。

(五)

以上都是針對實在沒條件自己帶孩子、必須要老人來幫忙的情況。

如果可以,最好創造條件自己帶。

「一代先生管一代學生」,時代的差異、精力的限制都在制約著老人對孩子的教育,不是幾次溝通就能解決的。

最好的方式還是父母親力親為,承擔起帶孩子的責任。

當你成為孩子教育的主導,把孩子吃喝拉撒照顧好、給孩子讀繪本、陪孩子做遊戲,忙得不亦樂乎並小有成效時,比一切語言都管用。

對孩子來說家裡不存在雙重標準,也會更明白什麼該做什麼不能做,性格和習慣也會更容易向好的方向養成。

「付出和收穫成正比」,這句話用在育兒上尤其合適,你投入了什麼程度的精力和智慧,就會收穫相應程度的效果。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隔代教育,老人總是袒護孩子怎麼辦?

隔代教育,老人總是袒護孩子怎麼辦?大家好,我是胡明瑜,做不焦慮的家長,給你最實用的育兒秘籍。今天和大家談談《隔代教育,老人總是袒護孩子怎麼辦》。 最近一位媽媽向我求助,她說,自己和老公平時工作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