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過度寵愛會害了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在家家都一個孩子,家長的寵愛和縱容導致孩子的性格脾氣非常任性焦躁。

長期的溺愛,對孩子的成長和教育十分不利。

父母需要謹言慎行,注意分寸。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不能只為孩子活,日後孩子會有自己的生活和未來,什麼都得靠自己去創造。

一、不要太過袒護

當孩子犯了錯誤,父母要加以管教,要讓孩子知道自己錯在哪裡,日後該怎麼做?家裡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切不可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出面袒護。

教育要一致性,不要因為孩子的哭鬧就妥協。

有的老人還會當孩子的面責怪父母的不是,覺得孩子小,不應該受這樣的懲罰。

長此下去,孩子會拿老人來威脅父母,沒有是非觀念,拿爺爺奶奶當靠山以後成了小霸王,性格會發生扭曲。

二、放手讓孩子獨立

許多老人都表示現在的孩子太脆弱,遇到點挫折就會想不開,心理承受能力太弱了。

以前養那麼多孩子都沒有現在一個孩子累。

在家裡,父母可以放手告訴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做家務活時也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也可以多參加一些親子活動,讓孩子去照顧比自己幼小的孩子,培養他們的責任心。

觀察孩子的舉動,你會發現放手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堅強。

三、不輕易滿足孩子的虛榮心

過去的孩子什麼玩具都沒有,童年生活過得是有滋有味。

如今的孩子家裡玩具堆得都沒地方放了。

現在孩子也學會了攀比,看到別的小朋友的玩具比自己的好玩,也會吵著讓父母買。

孩子要什麼父母就給什麼,長此下去會讓孩子沒有感恩之心,覺得父母的錢賺來容易。

還會產生錯誤的認識,覺得父母愛我就應該滿足我所有的要求。

四、不要滋長孩子的任性

帶孩子去超市時,看到洋娃娃不買就哭鬧,甚至還在地上打滾。

有的家長就會想著先哄騙孩子暫時度過尷尬局面,欺騙的次數多了,孩子也就不再信任你了。

於是就過度的遷就,順從了孩子。

長此以往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任性。

可以在去超市的時候告訴孩子身上帶了多少錢,夠買多少東西,他想要的東西能不能下次買。

以這樣正面的方式教育孩子,效果會不會好一些?

如今時代在改變,父母對孩子的愛也越來越溺愛。

導致許多孩子心理承受能力都弱不禁風。

父母總想把世上最好的東西提供給孩子,可我們都忽略了孩子內心真正需要的東西。

我們不能自私的霸占著孩子,多放手讓他們有機會去努力創造自己的生活。

相關文章閱讀推薦:「虎媽貓爸」神題折射教育搶跑引熱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家長溺愛孩子的6大「典型」,你家占幾種?

當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愛孩子有害,但卻分不清什麼是溺愛,更不了解自己家裡有沒有溺愛。以下6種溺愛的形式,你家有嗎?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如吃「獨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

寵愛孩子要有分寸,別過了界!

孩子那麼可愛,我們怎能不對他寵愛?但是我們絕對不能溺愛。寵愛是應該的,溺愛則不利於孩子的身心發展。可是,有些家長卻不知道自己對孩子的愛到底算不斷是溺愛?這個分寸怎麼掌握呢?我們來看看溺愛的表現。...

孩子是個小霸王,這事賴誰?

要問誰家孩子好,很多家長的會帶可能會出奇的一致,別人家的。那麼別人家的孩子都是咋樣的呢,怎麼你家娃娃就是小霸王了,很多家長總是找出各種原因和藉口,說我家孩子脾氣大,不順著他不行,我家孩子身體不好...

五種溺愛孩子的表現,你中了幾個

無條件地縱容孩子,不是成全,而是陷害。為人父總是要交給自己的孩子一些安身立命為人處世的道理和準則,孩子或懵懂無知或不知深淺,讓其修身養性,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