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做性教育,家長必須先上這一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注意:今天第二條是周末媽媽讀書會推薦書目;第三條是重發團購《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這是口袋育兒公益微課堂第二十三課的課程記錄。

我們請到了性心理諮詢師沈薈馨。

沈老師除了是心理諮詢師,還是三歲孩子的媽媽,在性科普方面有非常專業的能力和豐富的經驗。

以下是課程文字版(未經沈老師審閱)

今天要講的課程,和小寶寶的一生都有密切關係。

今天這節課的題目是《如何對寶寶開展早期性教育》,其實我更願意給這節課換個標題:《幼兒親子性商》。

這兩個主題有什麼差別呢?一個是性教育,一個是性商。

不要教給小寶寶知識,親子,尤其是0-3歲的小幼兒,親子教育一定不是「教」,不管是任何親子關係方面的課程,不是說教,而是我們要和寶寶一起面對、一起探索、一起提高我們在某一領域的關係和溝通技巧。

1

性的重要性

對於一個很小的寶寶,「性」對於他來說是什麼呢?很多家長想要保護孩子的安全,讓孩子懂得和自己的生殖器相處。

性對於小寶寶來說是不是真的只關乎身體和生殖器?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性對於小寶寶,對於全人類而言都不僅僅只是身體和生殖器的話題。

性對於小寶寶除了身體和生殖器之外,還與什麼東西有關係?

1.自我意識。

性對於孩子來說,與他的自我意識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寶寶從媽媽的肚子裡離開後,會有一個逐漸認識世界和自己的過程,有一天他發現自己的手可以夠到自己的鼻子,他會玩自己的鼻子、摸自己的臉、抓自己的頭髮,有一天他突然意識到:「好像我和媽媽是兩個人,我的身體和媽媽的身體是分開的。

」寶寶會有這樣一個發現的過程,並不是一開始就能意識到。

孩子在母體裡面呆了九個月,生下來後心裏面的夙願和需求就是我和媽媽要在一起。

在逐漸長大的過程中,兩個月三個月、會爬會走的時候,就會慢慢地、更加深刻的認識到:「我和媽媽、和其他人是不同的個體。

」對於自我身體的感知,就是我和別人是不同個體的感知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尤其是剛剛學會走路的時候,他會有意識地扶著一些東西,慢慢蹣跚向前走,走兩步回頭看一下,我離媽媽遠了一點,好,那我再走一走吧,他會向前再走一走,然後再看一看,我離媽媽又遠了一點。

他對自己身體的控制和自己身體慢慢離開的過程是非常有興趣的,這個過程當中也建立起了一種意識:我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就是我們所謂的自我意識。

每個人都需要探索自己在物理和心理層面上的邊界,物理上的邊界就是生理的邊界,我們的身體是完全不同的身體,心理上的邊界是建立在我們的身體是兩個身體,那我們的心理是不是也是兩個心理呢?孩子也會在這個角度去摸索。

比如大家都很清楚的Trouble Two和Terrible Two,當孩子意識到我和周圍的人是完全不同的身體的時候,他會去探討我和周圍的人、意識、慾望是不是也是分開的。

小寶寶經常說:「我餓了,媽媽你吃東西吧。

」「我想出去玩,媽媽咱們去玩吧。

」他會覺得我想玩媽媽也想玩,我想吃東西媽媽也想吃東西,這是心理邊界的探索,尤其是他有自己的主意的時候,我想這樣我想那樣,他會想媽媽同不同意我這樣,媽媽願不願意我這樣,所以兩歲的小寶寶非常固執。

這就是我們所謂的性和身體對於幼年的小寶寶自我意識的發展帶來的非常重要的表現。

性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和孩子有關係的媽媽懷胎幾個月的時候,在醫院做超聲波,我們就可能會看到(包括很多科學研究也有證實)胎兒在母體里有咬手指、撫弄生殖器的舉動,胎兒在母體裡面就有自慰的舉動。

出生後也會有和自己的身體、生殖器的一些遊戲,包括對其他人的身體、生殖器感興趣的過程,這都代表了每一個人從出生開始,性就伴隨我們而來了,並不是到了青春期才後天習得的東西。

性慾和食慾一樣,和我們要尋求安全保護的慾望一樣,和我們需要去玩耍一樣,需要去探索世界的慾望一樣,是生來就有的。

性這麼早就有,自我意識也是從一出生就開始有了。

自我意識對孩子成年以後有什麼意義?如果一個孩子在6歲以前建立起了非常好的自我意識、自我邊界的意識,成年以後會形成一個不依附於任何人的頭頂天、腳踏地的完整的人格存在。

自我意識、自我意識邊界和完善的人格發展有莫大的關係。

成年人之間經常互相評論:「這個人好像還沒斷奶一樣。

」說明這個人從小自我意識和心理邊界的意識發展得不夠好。

2.自我主導力(自控力)。

自己控制自己,自己主導自己的能力。

這種能力也是通過孩子對身體的探索、玩耍得來的。

比如說,有些孩子喜歡憋屎憋尿,甚至有時候抱著孩子去廁所了,尿一點點,又憋住,再尿一點,再憋住,或者是大便的時候,一次只拉一點,然後憋住跟媽媽說不拉了,但是過不了多久又要去廁所。

他渴望從控制肛門控制生殖器的過程中得到一些力量的感覺:我對自己的身體是能夠控制好的。

這和學走路、學吃飯拿勺子是一樣的,通過憋屎憋尿的行為獲得力量感。

我可以控制我的身體,可以控制它拉出來,控制它不拉出來。

當然有時候控住不住最後全都尿出來,父母親沒有必要因此去教訓寶寶,因為他只是在學習掌握自己的力量。

還有很多媽媽說小寶寶喜歡摸自己的私處,小男孩喜歡揪自己的小雞雞。

現代無論是生理學界還是心理學界,醫生、心理諮詢師都會告訴你:幼兒自慰這件事大家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吧。

大家可能會覺得不放心,寶寶天天摸那裡。

其實自慰無論對幼兒還是成人來說,都是沒有任何害處的。

過去的知識體系有一個詞叫自慰過渡,很多人擔心這一點,可實際上,所謂的自慰過渡所產生的一些焦慮、精神恍惚,這些情緒上的行為上的問題都不是自慰本身造成的,而是由於自慰多了後,擔心外界看自己的眼光,或者這個人將一些外界世俗的評判標準、傳統的糟粕的價值觀念納入自己的評價體系,他自己內心深處覺得自慰這件事情是不好的,有了頻繁自慰的行為後,會因此感到內疚、焦慮,但本質上不是自慰這件行為產生的,而是對自慰這件行為不正確的認知造成的所謂的自慰過渡的情緒問題。

大家可以放心,幼兒自慰是非常常見的,這和憋屎憋尿是一樣的。

小孩子無聊的時候、緊張的時候都會有想要玩弄生殖器的衝動,這種衝動也可以看做是一種性慾。

當然幼兒的性慾相比常見的青春期時候爆棚的性慾望,根本算不了什麼,但確實是一種性的慾望,是一種本能的對身體的自我安慰的慾望。

如果一個小寶寶在幼年的時候沒有學會和自己身體的本能慾望相處,在面對自己身體本能慾望的時候,周圍所有的聲音都告訴他:你不要這樣做,這樣做是不對的,是不道德的,是錯誤的。

可想而知,當他長大到十歲、青春期的時候,他會如何看待自己的性慾呢?他會覺得羞恥,這是錯誤的、不應該的、不正當的。

你們真的這麼看待性嗎?

我們這一代人比較少有這樣的想法吧,性是非常正常的生理慾望,如果一個小寶寶在幼年的時候沒有學會和自己的本能慾望相處的話,長大後對性的認知和自己生殖器都會有一個不健康的認識,這種認識會導致他日後心理健康出現各種問題。

性與孩子身體的主導力和自控力有關。

通過控制身體、玩弄身體生殖器,幼兒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存在,意識到自己的力量,達到生理和心理的快感,同時成年以後可以讓他有身體和慾望和諧相處的能力,這就是我們說的幼兒的性與他的自控能力、自我主導能力是密不可分的關係。

3.攻擊性。

有些家長說,我的孩子怎麼這麼乖呢,別人怎麼對他、搶他的玩具,他都那麼平和,也不生氣。

或者有的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被人羞辱、挑釁,包括我自己也是,我的反應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咬緊牙關、滿臉漲紅、身體發抖,但是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從小我們的攻擊性都被壓抑下去了,無論是通過父母的教導,或者自己從中受到了一些傷害,我們自己把自己的攻擊性壓抑下去了。

可是一個小寶寶好像對所有人都很好,別人怎麼對他都不發火、不生氣、不哭鬧,這是不是說明他在壓抑自己的攻擊性呢?不是,攻擊性的表現並不是要打回去罵回去,或者上躥下跳,每一個小孩的個性不同,攻擊性表現方式也是不同的。

這裡所說的攻擊性並不是某種暴力行為,而是一種人類對於保護自己、開拓生存空間、探索這個世界的一種本能慾望。

說起來好像挺像是性慾的,動物們什麼時候攻擊性最強呢?發情期的時候。

攻擊性和性慾是密切相關的。

表現在嬰兒身上的攻擊性是什麼?我在懷孕的時候,我的女兒踢我的肚子踢得翻天覆地,每次踢,我的肚子都會變形。

為什麼孩子會有胎動呢?你可能會覺得他在子宮裡面熱了、緊張了。

他為什麼熱了、緊張了就要踢你呢?因為他在開拓他的生活空間,這是一個探索的本能,胎動是攻擊性的一種表現。

孩子稍大一點餵奶的時候,哪怕只冒出來一顆牙齒,猛地一口咬上去鑽心的疼痛,對媽媽們餵奶時候的痛苦是不言而喻的。

為什麼給孩子餵奶孩子會咬我?攻擊性的表現。

再大一點,學會自己拿東西吃東西了,會喜歡摔玩具,摔勺子摔碗,摔所有能夠拿到手上的東西。

為什麼孩子要去摔東西?攻擊性的表現。

他在探索嘗試我到底能對這個世界做什麼?我除了愛它、聽話、玩耍,我還可以對它做什麼?我好像還可以把他扔掉,咬一咬它、踢一踢它。

到了幼兒園,3歲的時候社交的意識才能建立起來,這有一個過渡的階段,不是所有的孩子一開始就知道「你好,我要和你交朋友。

」他們都要有一個學習琢磨的過程,怎麼跟其他小朋友相處呢?這個過程當中我們發現很多小朋友看到有喜歡的小朋友了就會衝上去打兩巴掌,或者是捏著對方的手就是不鬆開,這就是攻擊性的表現,所以不要覺得自己的孩子沒有攻擊性或者太軟弱。

攻擊性也是與生俱來的,只不過每個孩子的攻擊性的表現方式不一樣。

攻擊性或者性慾對於人類的意義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個成年人或孩子,他的攻擊性、性慾被壓抑,你會發現這個人的狀態是萎靡、彷徨、無精打采的。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壓抑了攻擊性、性慾,然後在自己內心當中自己和自己攻擊,有可能會造成一些焦慮、強迫性的感受,這都是壓抑性和攻擊性造成的心理不健康的狀態。

4.創造性。

創造性和攻擊性密不可分。

精神分析領域有一個偉大的學者叫做溫尼科特,溫尼科特一輩子都在講母愛這件事情,他發明了一個詞叫抱持(holding),這是精神分析領域在所有的親子教育里都會談到的一個詞。

這個詞不是說讓你緊緊抱著,也不是讓你放開不管,而是說我既要抱著你,還要和你留一點距離,這就是抱持的精髓。

為什麼要和孩子留一點距離呢?我們表達愛的同時要給他空間探索世界,探索自己所處的空間、探索自己的能力。

溫尼科特說過一句話:攻擊性是等同於活力與動力的。

活力和動力這兩件事情和創造性是緊密不可分的,在遠古時代,人類需要攻擊性去打獵、獲取食物。

到了文明時代,我們的攻擊性會轉化為創造性去蓋房子、設計東西、發明東西、開創新的領域等等。

攻擊性如果成長得好成長得安全,一定會轉化為合理的創造性。

創造性和孩子有什麼關係?大家應該都很清楚,尤其是在我們未來的社會,十年二十年以後,當我們孩子長大以後的世界,那個世界是一個多元的、跨界的、無疆域的世界。

那個時候所有的機械工種一定會被人工智慧取代,創造性的才華是無往不勝的,是每一個人都必須要具備的能力,一個攻擊性、性慾過分壓抑的人在創造性上面一定不會好。

我們現在倡導用正確的、健康的觀念去看待性這件事情。

其實我們平常也能夠注意到,成年人的世界當中,凡是對待性這件事情觀念比較健康、包容的人,他們在生活當中往往都是活力四射、精力旺盛的,有可能也是創造性十足的。

創造性這件事情和孩子的本能慾望是緊密聯繫的。

5.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

不要覺得孩子還小,沒有心理,無所謂心理健康。

小孩子就是一個完整的人,所以心理健康這件事在小孩子身上也非常重要。

不要覺得對孩子來講心理健康不重要,只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

我們都知道,當你的性需求不滿足的時候,當你探索的本能慾望不滿足的時候,一定會產生種種心理問題。

比如說性壓抑到一定程度,轉化為向內攻擊的時候,逃避自己的需求,很有可能就慢慢抑鬱了,越來越無精打采,對生活失去興趣,如果轉化為向內攻擊,人開始和慾望搏鬥,可能就會產生焦慮的情緒。

所以說,性是與心理健康緊密掛鈎的。

上面說到五個方面,對於幼兒來說,性不止和身體、生殖器有關係,它與孩子的自我意識、自我能力的控制力、孩子的攻擊性、創造性、心理健康水平都有非常密切的聯繫。

2

怎麼做性教育?

性是這麼重要的東西,那麼父母該如何給小寶寶做性教育呢?我們不是在教育孩子,我們是陪伴孩子一起探索和面對性這件事情。

1.幾歲可以開始和孩子談性?

過去的經驗里,古代的時候,年輕人洞房花燭夜才開始聊性。

我們的父母親,他們的父母親大概會在適婚期直接或間接的說一些兩性接觸的相關話題。

我們這一代人,我自己的經驗好像是在青春期的時候,而且是當我們這一代人在青春期出現各種問題的時候,比如早戀、女孩子喜歡打扮自己、男孩子青春期喜歡打架的時候,在出現青春期種種心理或行為的種種問題的時候,我們的父母才會跟我們聊一聊性的問題。

到了我們的孩子這一代,隨著社會發展、文明的進步,我們和孩子聊性的時間越來越提前。

性的慾望是一種本能的慾望,和食慾、獨立自主的慾望、想要玩樂的慾望、渴望安全的心理慾望都是與生俱來的。

你會問這樣的問題嗎?我什麼時候和孩子聊吃飯這件事呢?什麼時候可以和孩子聊走路或做遊戲呢?不會,因為這些事情太正常了,性也一樣,性沒有什麼不正常,我們身體的慾望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這個問題可以換一個說法。

我們要學會從孩子一出生就陪同孩子一起去面對和探索性這件事情,孩子一生下來,大人在陪伴的過程中,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的細節和情形當中去和他一同面對身體、生殖器這些話題,甚至去回應他們主動提出的一些關於性的問題,我們是陪伴在孩子身邊的,並不是教他一些性的知識。

2.應該關注的要點。

如果我們要和孩子聊性,我們應該關注哪幾個領域?

1.性知識。

就是我們教科書上寫的從哪裡來?精子是什麼卵子是什麼?或者一些關於身體的構造、功能等書本上的知識,性知識和所有知識一樣,大家在生活情境當中,可以隨時隨地和孩子講解。

2.性的價值觀念。

如果說性知識是一艘船,性的價值觀念就是舵手。

夫妻之間對性的價值觀可能都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有關於自己的性的價值觀念,國家之間、區域之間都是不統一的。

怎麼使用手中、腦中的性知識,怎麼和孩子一起建立比較健康正常的性的價值觀念,這是性教育第二大維度的內容。

3.性的溝通技巧。

如何跟孩子溝通性,溝通技巧是貫穿在生活中的各個場景的,比如說洗澡、如廁、要不要分床睡,比如說聊到身體、生殖器的話題該怎麼說,父母親要掌握一些內容。

溝通技巧、性價值觀、性知識,無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做性教育都應該關注這三個維度,對於小寶寶來說,這三個非常重要的側重點跟成年人的性教育是不一樣的。

性知識我們要求儘量直觀,所謂直觀,就是身體上有的,就可以指著直接說,讓他摸一摸,玩弄一下,像認識一個玩具一樣,用直觀的方式引導寶寶認識新的知識。

性價值觀的重點在於尊重,尊重彼此是不同的個體,尊重你有你的身體我有我的身體,一定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

性的溝通技巧會在其他的課程展開,比如分床睡可以講一節課,洗澡、斷奶、幼兒社交等等,各種情景都會各自花一節課的時間來講,今天一節課講不完。

父母可以關注一下這三個維度,思考一下自己在哪方面做得比較好,哪方面是有疑問的,做一個脈絡上的梳理。

3

性教育的重點是什麼?

重中之重是父母對性這件事情的全部認知和感受。

我們給孩子做性教育教的是父母對於性這件事的經驗和知識體系,比如我們教孩子吃飯,一定是教孩子怎麼拿筷子怎麼咀嚼,都是我們自己的經驗和知識體系。

對於性這件事情,我們自己的知識儲備、體驗、感受是什麼樣的,一定會在無形當中傳遞給孩子,所以每一個做家長的都要問問自己,對於性這件事情,你自己的感受、認知、價值觀念是什麼樣的?提到性的時候你有什麼樣的情緒狀態呢?你是羞澀、緊張、害怕?還是傷感、焦慮、疑惑?提到性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情緒方面的感受,這是第一。

第二,你覺得性到底是什麼?性是相愛的證據嗎?性是激情的方式嗎?或者說性只是生活的調味品,有沒有無所謂嗎?還是說性是專屬於婚姻的一種傳宗接代的工具?對你而言,父母問一問自己,性到底是什麼?

我剛才問的這些問題,無論是你的情緒狀態還是你對於性的自己的認知,一定會從你的點滴表現,神情、語句、措辭、身體語言,影響到你的孩子對於性的認知和感受,而你傳遞給孩子你自己的認知和感受,是不是對於孩子適應未來生活也是適用的,或者說你需不需要孩子跟你一樣對性是懷著這樣的一種情緒和這樣的一種認識,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在教育的過程中,很多人都說爸爸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媽媽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一定是父母言傳身教的作用大於一切的。

所以提醒一下各位父母,務必要重視這件事情,如果想陪小寶寶一起面對性探索性,請先把自己的這一課補上來,我們這一代人很多都是迷迷糊糊的就結了婚生了孩子,所謂的性教育,我們好像也就是課本上的幾頁紙,老師還不給講讓自己看,我們自己要先把自己錯過的性教育給補上來,性知識,性的價值觀念,兩性的溝通技巧,這些知識我們要自己補上來,要先給自己上一堂大課。

這堂大課我們有兩個方向,第一,自己關於性的心理建設,關於性話題的心理建設,什麼樣的心理建設呢?首先是性的脫敏,脫敏是一個心理學的術語,脫敏讓你不再尷尬,不再敏感。

不會在別人當著你的面提到性這件事情的時候頭腦一片空白,啞口無言,或者緊張,性的脫敏一定要去做一個工作,它真的是很正常的,我們心裡都很清楚,可是實際上我們表現出來的好像不是那個樣子,所以還是要去探究一下我們在成長過程當中有沒有一些歷史遺留的關於性的創傷或者是不愉快的印象和經歷。

務必請家長認真探索一下自己的內心,如果有,趕緊解決,因為你一定會在各種各樣的渠道把你的所謂的創傷傳遞給孩子,這種一定是會有影響的,一定要去回顧或探討一下自己內心深處對於性的印象和來源。

第二就是父母還要重視自己對於性的認知、性的價值觀念的重建。

其實重建的過程可能每一天都會發生,你可能看了一個電視劇,看了一個電影,原來兩性相處還可以這樣,原來性這件事情還可以這樣,性的價值觀的重建是每天都在進行的一件事情。

父母是不是願意把自己小時候接受到的傳統的價值觀念的教育推翻,真正的活在當下這個世界,活在當前的文明的、開放的、多元化的世界,感受一下當前社會世界是什麼樣的,用一種開放的心態感受當前社會應該具有的性的價值觀念:尊重和多元化。

一定要從尊重和多元這兩個角度考慮你自己對於性的價值觀的看法,當然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性人權,性的權利,性和食慾、安全慾望都是最基礎的人的權利,每個人都有這樣的權利,希望大家從尊重權利和多元化的角度去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性價值觀上面的建設是不是做的足夠健康。

4

怎麼讓孩子少受傷害

剛才花了很長時間去做基礎的理論分享,接下來要說的這個話題也是父母可能會比較關心的,就是怎麼從安全和健康的角度通過性教育讓我們的孩子少受一點傷害。

這裡分享一個美國性信息和性教育協會的一個博士的觀點,他叫Merry,他在很多的場合都強調:兒童階段尤其是5歲以前的性教育是特別特別有效的。

這裡有兩個因素,5歲以前就必須要有充分的性教育了,有效是如果錯過了這個時間段後面再去補效果沒有那麼好,為什麼呢?

因為孩子在0-6歲的時候,性知識的主要獲取渠道是來自家庭的,在6歲以後一定是通過社會以及同伴這兩種渠道為主去獲得性知識,或者性的價值觀相關的一些認知。

社會渠道也包括了政府的宣傳、大眾媒體的宣傳,學校。

大家都知道,如果沒有在6歲以前和孩子建立起親密的親子關係的話,6歲以後再去補是非常非常難的,性教育也是一樣的,如果6歲之前我們跟孩子在性這件事情上沒有達成某種默契,或者是溝通技巧上的默契、知識領域上的默契的話,6歲以後,當他上了小學,當男孩子女孩子開始起鬨:「你們兩個拉手,你們兩個談戀愛,」當他到了青春期開始面對一些早戀的時候,他會願意主動跟你講性這個話題嗎?

性這個話題很難,他可能會覺得,哎喲,你現在跟說這個幹嗎?好奇怪啊,我不要跟你討論這個。

然後他轉而跟自己的夥伴、同學討論去了。

那個時候他獲取的信息到底是什麼樣我們就沒辦法控制了。

所以0-6歲的家庭教育裡面,性的教育是一個至關重要的東西。

放眼全球,很多國家針對兒童的性教育都有從政府的角度、國家機關的角度去做一些普及和法制上面的規定。

這都是針對可能5歲以後的孩子了。

我們來看一看其他國家從政府的角度對兒童的性教育是怎麼樣對待的。

美國每年要撥好幾億甚至幾十億的資金去宣傳青少年的性的知識,這是政府行為。

英國是規定5歲開始強制性的性教育,學校、幼兒園、政府、媒體,強制性的性教育,如果一個英國孩子5歲了還沒有接受性教育,監護人是犯法的。

瑞典有專門的性教育的電視節目,可以想像嗎,跟孩子一塊看電視,裡面在講身體的構造,講孩子的性慾,非常的奇妙。

我覺得歐洲性教育做得非常好,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芬蘭的每個幼兒園都有一個性課本和藏書,而且政府會出資去請一些作家、畫家給小寶寶做一些著作性相關的課本,讓家長可以跟像講《一千零一夜》故事一樣講我們的身體,特別棒。

紐西蘭在2004年的時候,教育部就制定了非常系統的性教育方案,這個性教育方案是針對小學以及中學低年級設計的。

這方面中國做得非常落後,大城市可能好一些,很多二三線城市或者小城市,指望在小學的時候就跟他們講性,很難,很多很落後的思維都是因為我們初級的性教育做得非常不好。

還有一個做得非常好的國家,荷蘭,大家都知道荷蘭簡直是一個很放蕩的國家啊,他們對於性這件事情太開放了,給全世界人民都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街道兩邊都有妓院,穿著奇裝異服的人每天都在遊行,人們結婚、分享他們愛的故事……我覺得這樣挺美好的,荷蘭的小朋友滲入到點滴,像春風化雨一樣,他們的家長真的把性這件事情跟吃飯一樣,從小一起去討論去面對,所以結果是怎麼樣的?

我們可以做一些數據上的比對,這些數據比對的維度,包括了青少年早育,包括愛滋病毒攜帶,包括開始第一次性交的年紀,我們對比四個國家:法國、德國、荷蘭和美國。

美國其實性教育做得非常糟糕,他們有很濃厚的宗教背景,歐洲非常好。

越是性教育開展得早,越是性普及開放的國家,他們在青少年關於性的傷害保護上反而做得最好,我們很開放的去面對這件事情,無所謂的面對這件事情,反而在安全和健康的角度來說,孩子得到了更多保障。

這在全球範圍內是一個大趨勢,前兩天騰訊新聞還推送了一條新聞,在全世界每年有七百萬的少女還沒有準備好就當了媽媽了,這七百萬是哪來的呢?都是發展中國家的,這是聯合國最新的數據,發展中國家每年有超過七百萬未成年少女當上母親,這七百萬占到全世界未成年分娩案例的95%。

全世界未成年分娩案例的95%都是來自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是什麼樣的?保守的、傳統的、有濃厚的宗教背景的、不開放的、落後的地區。

所以可以看到,越是落後的保守的地區,他們的孩子在性方面受到的傷害就越大。

大家真的可以認真考慮一下,是不是我們敞開跟孩子談性,說性是一個很正常的事情,孩子就真的會變壞呢?我們要給孩子自由發展和自主發展的權利和自由,以幫助他們在自己探索性的過程中掌握自己所要擔負的責任,這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跟性價值觀相關的一件事情。

5

性教育應該達到什麼目的

我把這個目標初步的劃分成三個階段,初級的目標是讓孩子去認識和熟悉自己的身體,這個也當然也包括他的生殖器、各種的身體的感覺,並且在這個認識和熟悉的過程當中,允許孩子獲得操控自己身體感覺的能力和經驗,這種能力和經驗對未來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通過認識和熟悉自己的身體,通過和家長的共同探索,去懂得成長的意義,認識到性別,懂得怎麼看待自己的性別、怎麼看待異性的性別,然後去了解生殖器,了解隱私和尊重之間的關係,了解隱私和安全之間的關係。

高級目標是什麼呢?孩子能夠從小樹立起健康的符合國際領先意識的性的價值觀念。

包括兩性的關係、親密的關係,包括愛該如何表達、慾望該如何表達,包括我們的性別觀念,這些都很重要。

最最終極的目標是我自己的一個理想,不知道能不能達到,大家一起努力吧。

性教育剛才已經達成共識了,絕不僅僅是和身體生殖器有關,和我們孩子生理心理、人格成長、人格完善的各種方面都息息相關,所以性教育的終極目標應該是我們從人文主義的角度,把孩子真正的當成一個人。

理性的教育作為對於孩子的人性關愛的一種高級的表達方式,關心孩子的人性,同時輔助孩子成為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很健全的完整的人。

性的慾望是完整的人密不可分的一個構成,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今天用短短一小時跟大家分享了關於給小寶寶性教育的一些內容,希望大家能夠真正的聽懂我說了什麼,希望能夠幫助大家反省對於性這件事情的一些認知。

今天一個小時的課程實在太短了,剛才說到還有很多的情景應該怎麼去應用,對於孩子的性別,男孩子女孩子在性教育上面需要有什麼不一樣嗎?對於性侵犯這件事情要怎麼給孩子去講去介紹呢?同性戀,性少數群體,在幼年階段父母親可能會去關心怎麼去「預防」,這些話題我的系列課程里都會講到,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這次分享就到這裡,最後跟大家分享一句話,也是我的心得。

性是我們每個人出生開始就握在手中的一把鑰匙,這把鑰匙可以幫助我們打開未來世界多扇精彩的大門,然而我們需要從很小的時候就學會意識到我有這把鑰匙,並且學會去使用和管理這把鑰匙,這樣孩子在成長以後,他的世界也會更加的完善和精彩。

問答

1.幼兒園裡能開展性教育知識嗎?我們這邊幼兒園的老師說,不能給寶寶講性教育,他會好奇,會去問,觸碰,到時候就不是一兩句教育的問題了,糾正都很慢。

跟寶寶講性教育,真會這樣麼?

答:第一個問題,幼兒園要不要開展性的教育,可能有些幼教會遇到小寶寶對身體感興趣的一些事情,很正常。

我剛才也說了,0-6歲的性教育一定是以家庭教育為主的,這是融入在親子關係的每一分每一秒裡面,要去陪同孩子一起探索,所以我個人覺得幼兒園裡面必要單獨開一門課程,小朋友們9點到10點,大家拿著椅子坐過來我跟大家講講性,沒必要。

我們就用春風化雨的方式,在日常生活當中,比如孩子上廁所的時候、孩子想去觸摸別人的生殖器的時候,以一種很健康很自然的方式去傳遞觀點就好。

當然這需要幼教老師和幼兒園的管理者們先要具備性知識、性價值觀和性的溝通技巧領域上的知識儲備。

很歡迎幼教老師和幼兒園管理者都來聽我的課,我覺得這個是一個潤物細無聲的過程。

「給孩子講一兩句教育的問題,糾正很慢,真這樣嗎?」這是很正常的,因為孩子的理解能力遠遠跟不上獲得知識的能力。

我看到有人在課程的評論里說「這個老師講的都不是具體的技能嘛,」對,我如果講具體的技能的話,如果家長本身沒有正確的價值觀念,孩子接受起來是什麼狀況呢?今天講的理論部分偏多,因為一定是家長自己本身形成了好的價值觀念,懂得了怎麼跟孩子去溝通以後,把性這件事情融入到親子教育的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這是我們通常所謂的性教育的模式。

所以真的不是你來聽我的課,我來告訴你這個怎麼解決那個怎麼解決,一句話兩句話就能把孩子的性教育完成了。

2.女寶寶3歲半,總愛摸自己的會陰處,怎么正確的引導她?

答:這個問題很普遍,好多家長都在提這樣的問題:孩子玩私處,女孩子在玩自己的陰部,男孩子在玩自己的小雞雞,這個究竟怎麼辦呀?我到底要不要管呀?首先我想問一下提這些問題的家長,你的孩子無時無刻都在玩自己的生殖器嗎?是這樣嗎?還是說孩子該玩什麼玩什麼,該做什麼做什麼,可是他每一天都會可能不由自主的去玩一下自己的生殖器,到底是哪種情況?

如果是第一種情況,孩子無時無刻的玩自己的生殖器,那我覺得家長自己檢討一下,你有沒有給孩子提供足夠多的好玩有意思的其他的遊戲?誰都喜歡好玩的東西,小雞雞很好玩啊,多可愛啊,會陰很有趣啊,我看不到它但是我摸它感覺很好玩。

但是我們的生活中一定不是只有身體這件事情,小孩子的生活一定要過的豐富,你給他足夠多的玩具,給他繪本,帶他去認識大自然,讓他去觸摸生活中的每一寸地方,肯定不是只有生殖器可以摸,所以如果你的孩子有大量的時間去玩自己的生殖器,一定要檢討一下自己有沒有給他足夠豐富和精彩的童年生活幼年生活。

第二種情況,孩子該玩玩該吃吃,時不時的摸一下玩一下。

我發現好多父母親都在提問自慰的這種狀況,如果你總是和人去探討孩子自慰的事情,我覺得做父母的可以感受一下自己的內心深處,是不是對於性這件事情你自己本身就有焦慮的感受存在?你對性這件事情本身有一種焦慮,或者是害怕、惶恐這樣的情緒存在,這種感受是從何而來的?在你看來,性的撫摸,自慰這樣的舉動是一個值得被關注的舉動,你不會問別人說我孩子怎麼一會去吃一下那個餅乾,一會兒又去吃一下那個餅乾,你不會問任何人這個問題對嗎?所以你非常關注孩子玩弄生殖器的行為,本身就說明了父母的性的價值觀念,你自己探討一下為什麼你對於性這件事情本身會那麼的焦慮或者說關注,先自我成長一下。

如果孩子玩弄生殖器要不要去糾正引導,生理界的、心理健康界的,醫生也好,諮詢師也好、心理學家也好,都會建議你不要干涉,這是孩子在自己探索自己的身體,自己尋找自己身體控制能力的途徑和方式,是非常自然健康的事情。

我聽說過一種現象,很多家長因為孩子自慰去看兒科醫生,有些大夫生怕說不要管家長會不高興,因為很多家長覺得我挂號了來看病你至少給我開點藥給我點解釋吧,所以給的建議方式就是讓你給孩子換上乾淨的衛生的底褲、補點鈣、補點鋅,家長滿意的回去了。

真的是缺鈣缺鋅嘛,不是,只是醫生怕你老揪住這個問題不肯接受。

我們應該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孩子玩弄生殖器和所謂性的遊戲是他非常正常的生理髮育的一個過程,是必須的,跟學吃飯學走路的方式一樣,每個孩子都有,不用焦慮不用著急。

3.要怎麼建立自我意識?

答:我看到有很多家長在提問說關於自我意思和自我心理邊界這件事情,特別好,我可能剛才說的不夠清楚,這裡再講一下。

性和自我意識的發展密不可分,如果孩子在探索自己身體的時候,父母打斷他,父母要求他或者教他說不要做這件事情,孩子的自我意識就會產生一種混淆,這不是我的身體嗎,我對我自己的身體做這樣的事情父母會幹涉,那我的身體和父母的身體或者是父母這樣做的目的到底何在呢?這是一個非常普遍的問題,很多孩子有自己主見的時候,比如說有的孩子斷奶了以後還會摸著媽媽的乳房睡覺,所以斷奶這件事情也很重要,孩子斷奶以後所有的覓食行為和獲取營養的途徑都要靠自己吃飯從外界獲得,而不是從媽媽身上得到,所以斷奶是性和心理邊界的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如果這個時候媽媽說你摸著我吧,你要是吃不到那你就摸著我吧,那孩子也會產生混淆,究竟母親的乳房是不是我的,如果是我的,那我就有權利呀,我就可以一直依賴媽媽,餓的時候找媽媽,害怕的時候找媽媽,緊張的時候找媽媽,反正媽媽跟我是一體的嘛。

一定要從性的角度讓孩子認識到身體是你自己的,允許他任何的探索,對自己身體的探索,不是摸別人。

對自己身體的探索一定要給他充分的自由,這樣他在其中掌握到自己的力量。

有了自己的力量,知道怎麼自己掌控和玩弄自己的身體後,自然而然就會意識到這是我的身體,這是我的意識,這是我的想法,這是我的世界,這是我所想要生活的空間,我是我,你是你。

這是兩個不同的問題。

還有家長提問說孩子摸我,平常經常摸我,怎麼辦?我就問她了,如果不是孩子摸你,而是一個成年人摸你,你會有什麼樣的處理方法呢?你會問我嗎?她說那我肯定不會問你啊,我肯定不讓他摸啊。

我說你再想一下,如果是你的老公要摸你的胸你讓不讓他摸呢?她不說話了,大家都笑。

如果是一個成年人想要去摸我的胸或者是摸我的屁股,我們可能會考慮這個人是不是我愛的,我允不允許他來摸我,這個空間場合是不是適合你來摸我,這個時機是不是你可以摸我,每個被摸的人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吧,為什麼你不把這些想法跟自己的孩子講出來呢?


如果你跟孩子很坦誠的去溝通,媽媽不想你現在摸我,或者是媽媽覺得你現在摸我的話有點尷尬,你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原封不動的跟孩子去溝通,說出來,孩子會得到一個信息:媽媽的身體是媽媽的身體,我摸媽媽,我去拍媽媽的屁股,捏媽媽的乳房,對媽媽的身體構成了侵犯,或者是邊界上的逾越,媽媽有對於自己身體的想法和感受,我應該要尊重媽媽的想法,或者是尊重我想摸的人的想法。

你通過自己的心情和溝通跟孩子交代,孩子會在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中學會父母的身體和我們是不一樣的。

同時他也會學到,如果有別人想要摸我的話,我也應該可以有權利去表達我自己的感受。

如果有別人想摸你的孩子,你希望孩子怎麼做呢?喜歡的人可以摸啊,喜歡的人摸一摸臉蛋,摸一摸屁股沒事。

孩子也會很清楚,這個人我不喜歡,他通過媽媽的教育和溝通上的分享,他會懂得:我不喜歡,我要像媽媽一樣說出來,你不要摸我。

他會知道表達,人和人之間是要互相尊重的。

4.兒子快5歲了,對大人站著尿尿、蹲著尿尿、有沒有小雞雞的問題特別多,也好奇,到了肛欲期,該怎麼引導?

答:5歲不是肛欲期,5歲有可能還停滯在肛欲期。

正常情況下,2歲之前是口欲期,2歲3歲的時候是肛欲期,明顯表現是憋屎憋尿,通過憋屎憋尿來達到快感。

5歲了對這些事情好奇,我覺得不是肛欲期的具體表現。

孩子在5歲關注大人尿尿站著尿尿蹲著、生殖器,很正常。

很好奇說明你的孩子非常的健康也非常的聰明,有攻擊性的、有創造性的孩子,才會有那麼多的好奇心,好奇心是孩子聰明的表現,所以你應該高興,你應該高興你的孩子觀察到了這些。

首先他的觀察力很強,他觀察到每個人的如廁方式不一樣,所以他會問你,如果他問你為什麼有人拿筷子吃飯有人拿勺子吃飯呢?你會覺得說要引導他什麼嗎?完全不需要引導,我覺得你就如實跟他聊一聊吧,孩子想跟你聊一聊這個話題你跟他聊一聊。

另外大家不要有急功近利的心態,覺得孩子有這個問題了,恨不得三句話你給我解決了,孩子的問題就解決了。

親子教育真的是這樣的嗎?不是,所以不要問怎麼引導,應該說怎麼去陪伴他,怎麼去陪伴孩子度過好奇的、充滿問題的、關注性話題的階段,他有需求有問題你就回答他。

5.兩歲的兒子,喜歡捏女性長輩的乳房,怎麼教育呢?他是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這是正常的,但是總是捏別人也不好吧。

答:這個問題剛才已經說過了,父母作為被捏的那個人如實表達你的感受,想就是想,不想就是不想,不喜歡就是不喜歡,直接跟孩子說,很正常的,你把他當成一個大人,孩子不是一個半成品。

再次重複一下這句話,孩子不是一個半成品,他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在用各種的方式學習,你怎麼做他以後就會怎麼做。

6.女兒1歲的時候看同齡男寶寶解小便就會盯著看,還抓人家男寶寶的雞雞。

現在2歲多看到還是會很好奇,並且也模仿他們站著尿尿,該怎麼教育她呢?

答:這牽扯到幼兒社交領域,社交一定是有界限的。

我們小的時候可能不那麼清楚界限這件事情,可是當我們漸漸長大就會明白隱私和相互尊重這件事情是緊密關係的。

一歲的時候看男寶寶解小便抓小雞雞,我覺得還好,她畢竟現在不是10歲,1歲還好。

這個1歲的女兒是不是平常跟自己的父親接觸的比較少?1歲多的時候已經會有性別意識了,會發現男性和女性是不一樣的,如果你的女兒對其他的男寶寶或者是對其他的異性的身體會格外的關注和好奇的話,我猜想她和自己的父親接觸不是特別多,身體接觸不是特別多。

1歲大點的孩子完全可以跟自己的父親母親同時洗澡,所有的心理學專家可能都會這樣建議,1歲多的小孩子甚至3歲以下的小孩子完全可以跟父親母親一起洗澡的。

家人共浴的意義就在於,小女寶寶未來長大的世界裡面肯定不是只有女性,小男寶寶也一樣,未來長大的世界裡面肯定也不是只有男性,怎麼樣讓小女寶寶了解男性,讓小男寶寶了解女性?作為異性父母,就是女孩子的爸爸,男孩子的媽媽,你們就是孩子了解異性的最初渠道。

所以在家長的這個角度,這麼小的孩子不要這麼嚴格的要求:你不要碰我。

這可能有點過了,因為你一旦很嚴格的跟孩子講你不要碰我這裡,孩子會覺得奇怪,我拉一拉媽媽的手就可以呀,摸一摸爸爸的臉就可以呀,為什麼這裡就不可以提不可以看呢?

孩子會對性這件事情和生殖器這件事情留下一個什麼樣的印象?它是禁忌的,它是錯誤的。

所以如果孩子對異性小朋友的身體感興趣的話,嘗試一下從爸爸這個角度,讓爸爸多陪一陪女兒,多抱一抱,帶她去游泳。

或者媽媽也可以給她看一些繪本啊 ,講講女生是怎麼回事,男生是怎麼回事,不要搞得那麼神秘那麼複雜就好了,孩子有好奇心是因為不懂,了解了就懂了,懂了就沒有那麼多好奇心了。

他會把精力和時間放在更多有意思的、更多未知的、值得探索的新的事情上,所以這是一個很必要的過渡的階段。

對孩子做性教育需要講的內容太多了,沈薈馨老師會開很多課來詳細講解,比如分床睡、洗澡、斷奶、幼兒社交等等,各種情景都會花一節課的時間來講清楚。

如果你對這些課程感興趣,點擊「閱讀原文」了解課程的詳細信息和報名方式。

關鍵詞回復

維生素D 丨手足口病 | 長高 | 繪本 | 驅蚊 | 幼兒急疹 | 頭型 | 趴著玩 | 牙膏 | 牙刷 | 中醫 | 補液鹽 | 性早熟 | 便秘 | 腹瀉 | 紙尿褲 | 閃卡 | 外傷 |

關注「口袋育兒」公眾號,回覆:關鍵詞,獲取相關知識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性教育課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