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開那些雞湯,這才是解決婆媳矛盾的根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下面的場景,相信在無數家庭都上演過……

1.

「媽,說了多少次,不要再給寶寶吃糖了!」

「他自己要吃的啊,怎麼辦!」

「你不讓他看見他能吃嗎,小朋友吃糖不好!」

「你們那麼行,乾脆你們自己帶好了!」

2.

「媽,你怎麼又給孩子穿那麼?穿那麼多,容易出汗,風一吹更得著涼感冒!」

「穿得多才暖和!我能害自己的孫子嗎?」

3.

「媽,不能給孩子把屎把尿,對發育特別不利。

「他爸小時候,我就這麼把過來的!現在哪有什麼不好的?」

……

好像每個婆媳共處的家庭,都會或多或少的出現這樣的問題。

當下社會女性受教育程度越來越高,追求自我價值和獨立的意識越來越強,也有越來越多的女性湧入都職場中。

隔代育兒也成了萬千家庭的現實狀況。

不同年代的育兒理念千差萬別,大到上學和教育,小到吃飯穿衣,都足以挑起婆媳關係的戰火。

暖媽自己也常常收到一些媽媽在後台的留言:

「暖媽,我好不容易給孩子灌輸和培養了一些好的小習慣,結果一遇到奶奶,就全打亂。

婆婆總是覺得自己養育了3個孩子很有經驗,認為我在書上看到的都是紙上談兵。

「婆婆對孩子過於溺愛,要什麼給什麼。

寶寶不愛吃飯,總是喜歡飯前吃零食,為了讓他養成好好吃飯的習慣,我都不給他買零食,也不會讓他飯前吃這些。

可是婆婆怕孩子餓著,總是會偷偷給他買零食吃。

這樣下去,可怎麼辦?」

「我也知道和諧的家庭環境有利於孩子成長,但是婆婆的一些做法都是落後古板的老觀念,若按照那種『這不

能碰,那不能摸』的教育方式,孩子會缺乏創造性和主動性啊!」

……

都說婆媳是天然的「敵人」,她們各自以不同的養育方式愛著同一個孩子,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衝突不可避免。

怎麼辦?

暖媽之前寫過一篇文章,《老人帶娃理念衝突!怎麼溝通最有效又不傷感情?》,裡面曾提到過,在面對不一樣的育兒理念時,很多老人都喜歡用「你們小時候就這麼帶大的」來回應。

聽上去好像無懈可擊?但是需要告訴老人們的是,過去一直這麼做不代表這就是正確的,更不代表現在沒有更好的方式來實現同樣的目的。

過去我們一生病就掛水,所以現在才有那麼多人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過去我們把便把尿,所以現在中國人的痔瘡比例全球第一;過去我們給孩子隨便買鞋,所以現在有這麼多大人的腳趾外翻、腿型不正……如果說造成這些結果的原因是因為過去「不知道」,那我們現在既然知道該怎麼辦了,為什麼不去選擇更好更科學的方法。

但其實所有的溝通法則都是有可能不奏效。

真正處理好家庭關係的最大秘訣,就是——發揮老公的作用!這才是婆媳關係長久的根源。

你們愛著同一個孩子的同時,還愛著同一個男人!

他既是家庭潤滑劑、又是和諧創可貼、也可以是超級奶爸,更是婆媳關係長久、家庭幸福穩定的根源。

是的,他就是家庭的另一半天——你的老公,孩子的爸爸,也是婆婆的兒子。

有矛盾,讓爸爸去溝通,可能會更有效!

當遇到婆媳間育兒理念碰撞的時候,作為兒媳的媽媽,不要急於與老人爭出一二三四五來,也不要先去判斷誰對誰錯,最好是等爸爸一起回來,將問題先客觀理智的與爸爸溝通。

然後秉承著「誰的媽誰去溝通」的原則,妥善地處理好妻子與老人之間的關係。

如果不想家裡火藥味濃濃,那就請爸爸勇敢的擔負起與奶奶溝通的重任吧!當然,在溝通過程中,聰明的爸爸們大可先用育兒知識武裝自己,一些育兒專家的理論和實際案例,將更容易讓老人接受。

求同存異,把握住教養的大方向,孩子的健康成長才是第一。

釐清責任劃分領地:誰的娃,誰說了算。

之前暖媽轉載過生活在美國的蘇媽一篇文章《美國婆媳關係如此輕鬆,真是因為老人不帶孫嗎?》裡面就提到過美國婆媳關係輕鬆的根本原因。

在美國,原生家庭的親情雖然重要,但對絕大部分人而言已經被婚姻超越。

婚姻成為了男人的優先紐帶。

建立自己的新家庭,讓妻子成為自己的一部分,並且是最優先的那部分。

在美國的親情世界裡,夫妻關係是第一優先順序,然後是親子關係,再次才是其他關係。

在育兒這篇生命巨製上,爸爸媽媽才是兩大主力導演。

誰的娃,誰負責帶;誰的娃,誰說了算。

面對有些容易「胡攪蠻纏」的奶奶,可以請爸爸去和婆婆溝通,理清責任,劃分領地,感謝老人的同時,也要傳達「老人幫忙帶孩子,我們熱烈歡迎,但在原則問題上,請尊重妻子的建議」。

科學證明:爸爸參與育兒程度越高,家庭越和諧。

越來越多的研究發現:爸爸的陪伴對於孩子成長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像。

據科學統計,爸爸在育兒方面參與多的家庭通常幸福指數最高,爸爸管得多的孩子通常更有自信、創意和安全感。

工作繁忙的爸爸,閒暇時間,請丟開手機,把碎片化的時間集中起來陪伴孩子。

抽時間給孩子讀繪本、哄孩子睡覺、陪伴孩子吃頓早餐、帶孩子出去散個步……專心的和孩子一起完成一件小事,都是很好的陪伴。

不管男孩女孩,爸爸經常陪伴,都有利於健康的親子關係,增強孩子的動手、探索能力,促進勇氣、力量、自信的養成。

愛的表現就是落實在實際行動中,盡力抽出時間多幫忙,盡最大能量多帶娃,妻子和老人在身體上輕鬆了,時間上相對寬裕了,有了一定的休息放鬆和獨處的私人空間,自然而然,關係會更加和諧。

總而言之,從社會學上來看,婆媳關係一無親子關係所具有的穩定性,二無婚姻關係所具有的密切性,它是由親子關係和夫妻關係的延伸而形成,處理得好,婆婆和媳婦各自「愛屋及烏」——婆婆因愛兒子而愛媳婦,媳婦因愛丈夫而愛婆婆,婆婆媳婦因愛孫子而建立起更深層次的情感,各得其所,各得其樂。

媽媽們,請將這篇文章和自己的老公一起分享,希望能為你們帶來一些啟發和觸動。

希望每一位爸爸都能暫停繁忙的腳步,趕緊加入到帶娃中來,相信我,這絕對將是你一生難忘的美好記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婆媳關係這個世界性難題到底有多難

提到婆婆,尤其是生完孩子之後的寶媽們,尤其是還沉浸在月子餐的艱難歲月里難以自拔的寶媽們,真的會不約而同的升騰起如臨大敵的悲壯感。親子關係,夫妻關係,上下級關係,師生關係,同事關係……在眾多的人際...

最好的婆媳關係,就是彼此相安無事

歡迎來到娘娘說,說養娃的科學和哲學娃爸田太醫:協和醫學院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博士後,三甲醫院兒童神外主任醫師娃媽周娘娘:清華媽媽,前新華社記者,女性創業者文/娘娘說作者/辣媽菲爺婆媳關係自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