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錯過!美國理財專家支招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怎樣培養財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的財商教育是父母的責任。

目前我國的學校沒有系統的財商教育課程,所以這個重任就全部落在父母的肩上。

但沒有「教學大綱」,沒有系統的「教材」,家長應如何著手開始兒童財商教育呢?應該教孩子什麼財商知識,培養哪些能力呢?

不用方,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關注我們「樂爸財商」發布的文章找到答案和方法(硬廣)。

除此之外,今天我們給大家推薦美國理財專家Erica Sandberg的一篇文章,介紹孩子在財商培養方面應該要掌握什麼知識和能力。

Erica Sandberg,個人理財專家,《Expecting Money: The Essential Financial Plan for New and Growing Families》的作者。

你要記住

每個孩子發育和成熟的速度都不一樣

但如果你堅持以下這些財商教育的指引

你會有一個好的開始

起碼不會錯過任何重要的話題

——Erica Sandberg

溫馨提示,就像作者說的,每個孩子發育和成熟的速度都不一樣(中西教育的進度也不一樣),以下的指引目的是為了讓大家清楚在財商教育中有什麼重要的課題,家長應根據孩子實際的情況在日常生活中安排適當的「訓練」。

OK,事不宜遲,人來,上文!

初階:3~6歲

1.練習延時滿足

孩子3歲左右可以開始鍛鍊耐性,以及在沒能馬上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情緒。

鍛鍊延時滿足能力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家長可以利用生活的小情景鍛鍊孩子的延時滿足能力,例如:

你給孩子一塊餅乾,孩子可以吃,但如果TA等十分鐘後才吃這塊餅乾,那TA就能拿到兩塊餅乾。

利用這樣的練習讓孩子選擇,並且鼓勵TA儘量等待,得到額外的一塊餅乾。

這樣練習的目的是讓孩子有耐心去等待更大的回報,而不是總要即時滿足。

2.學會算錢

3~4歲應該要學會數錢並且做一些基礎的加法。

所以家長可以將他們剛剛學到的一些數學技能與金錢的概念聯繫在一起。

訓練方法:

給孩子一堆硬幣或者錢,剛開始的時候讓TA數數一共有多少個硬幣或者多少張錢;

接下來每個星期給他們介紹一種貨幣,讓他們從一堆貨幣裡面挑出剛認識的貨幣;

一旦孩子認識了所有貨幣,讓TA將這堆錢進行分類,增加錢的數量和種類可以增加難度。

3.練習「不買」

有的孩子上幼兒園就會有「同儕壓力」,喜歡攀比,看別人有什麼東西,自己也想要,就懇求家長買。

所以家長應讓孩子知道,有時候我們不能買所有我們想要的東西,所以我們要學會判斷什麼東西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

有時候孩子在超市想要買幾樣東西時,你可以訓練TA只能買一樣,讓TA知道東西是要花錢買的,我們不是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4.支配零花錢

通常來講孩子3歲就可以開始領零花錢了,這意味著孩子需要買玩具、娛樂消遣,就要自己掏錢或者想辦法存錢滿足自己的慾望了。

家長可以每周給孩子一次零花錢,數額要根據孩子要負責的消費範圍和過往的消費水平決定,並且每年作一次調整。

我不建議零花錢跟家務活掛鈎,因為零花錢是教孩子怎麼管理錢的工具,家務是孩子應負責任,不應該因為自己應該要做的事而得到酬勞。

所以如果孩子想要買什麼東西,讓TA自己看看需要多少錢,不夠的就自己存錢買。

階:7~9歲

5.長大以後要當什麼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在學校都會被老師問:「長大以後想要當什麼?」

所以這是家長跟孩子談以後工作和事業的好時機。

你應該向孩子坦白一個事實是:很多人都工作賺錢,但很少人會喜歡自己的工作,所以我們要盡力在工作賺錢的同時,向自己的工作注入熱情和正能量。

所以家長可以:

問孩子以後想成為什麼,然後讓TA畫出理想中的工作場景。

同時,家長也畫出自己的工作場景(不需要太藝術),跟孩子解釋你的工作是要做什麼的,為什麼你要投身這個行業,你喜歡這份工作的哪些方面。

要讓孩子明白,雖然很多人工作是為了賺錢,但是選擇職業的時候應儘可能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選擇。

6.了解家庭日常支出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加減法應該沒問題了,也很容易理解「收入」和「支出」的概念。

所以這時可以讓孩子知道,雖然爸爸媽媽上班賺了錢,但是整個家裡也是要花錢的。

家長可以:

記帳的時候讓孩子坐在身邊看著,房租或者貸款這些支出對孩子來講可能還是有點難領會,但可以讓孩子幫忙記下一些日常生活的開支。

這樣就會讓孩子知道家裡要有很多支出,但只要不要把工資花完就沒什麼問題。

7.開儲蓄帳戶

通常孩子9歲左右就懂得省錢,為了買自己需要和想要的東西。

這個時候就可以給孩子開一個儲蓄帳戶,這樣的舉動會讓孩子覺得自己真的擁有一筆錢。

開了帳戶後,最好不要讓孩子自己隨便去存取錢,告訴孩子,如果他有需要存取錢,讓爸爸媽媽帶著去,TA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思存取錢。

階:10~14歲

8.讓孩子認識「卡」

五六年級的小學生大概都會知道信用卡,在孩子誤會或者從其他人那裡學到不良的用卡習慣之前,家長應該跟孩子介紹不同類型的卡(信用卡、儲蓄卡等)和帳戶的作用和特點。

家長可以:

將錢包里所有的卡拿出來,告訴孩子哪些是儲蓄卡,哪些是信用卡,並且說明它們之間的差異。

當你們去超市買東西的時候,可以跟孩子介紹如果刷的是儲蓄卡,那麼就直接從帳戶裡面扣錢;

如果刷的是信用卡,那就等於跟銀行借錢去買這些東西,如果沒有及時還,銀行會多收一些錢,所以爸爸媽媽每個月都會準時還的。

家長要強調儲蓄卡和信用卡的用途和差異,並且說明按時還款是多麼重要。

9.對廣告「免疫」

上初中孩子的性格和價值觀會發生改變,整天想著如何合群、如何變得更酷。

他們每天從電視和網絡接收大量的信息,很多都是關於要去做些什麼或者買些什麼讓自己變得更新潮更酷。

這個時候家長就要把孩子拉回現實世界:

和孩子一起翻開雜誌,看看不同牌子都投放哪些廣告,猜一猜投放這些廣告需要多少錢,解釋這些廣告是如何試圖操縱消費者的情緒,讓他們買買買。

雖然有些東西很普通,但是因為商家花錢做廣告宣傳,使得這些產品看起來很酷而已。

所以不要陷入名牌陷阱。

10.學做精明消費者

孩子進入青春期,是時候要學會做一個精明的消費者。

加上過幾年後,他們就買成人規格的商品,所以他們應該開始學會挑剔,知道什麼時候應該買便宜的,什麼時候應該注重質量,以及怎麼衡量質量。

家長可以:

帶孩子去購物,跟孩子對比不一樣價位的東西的區別,解釋你是如何鑑別的,什麼時候買便宜的,什麼時候買貴的。

如果你選擇買可回收或者環境友好型的商品,跟孩子解釋當中的意義,為什麼願意花更多的錢買這些產品,如何識別相關的標籤等。

要讓孩子知道,價格並不是購買決策的決定性因素,關鍵是要看性價比,而不是片面的選最好或者最便宜的。

11.認識股市

孩子會從新聞或其他人口從知道股市、基金等詞語,但事實上很多成年人都不理解這些詞語。

所以家長可以跟孩子解釋這些金融詞彙的意思,跟孩子談談自己的投資情況,股市的運作原理,為什麼人們要投資這些股票、基金等。

12.讓孩子工作賺錢

隨著孩子交際圈的擴大,TA的零用錢有可能不夠花,這樣的話,家長可以讓孩子通過工作賺錢。

TA可以幫鄰居打工:看孩子或者輔導小孩做作業,也可以在假期找點兼職。

這樣可以讓孩子知道自己的勞動可以賺錢,並且體驗花自己賺來的錢感覺是那樣自由。

同時可以跟孩子強調想買什麼都可以換算成為勞動時間,例如想買一件120塊的運動服,而幫鄰居看孩子是每個小時10塊錢,那就要照顧孩子12個小時才能買到這件運動服。

以上就是Erica Sandberg介紹的財商教育的重要課題,各位家長可以根據裡面的tips對孩子進行相應的訓練。

不過財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家長需要有心理準備,孩子不能一次兩次就能克制自己的慾望、控制好金錢,而是要經過反覆的溝通和教育。

但在家長的努力和堅持下,會看到孩子的進步,他們學會不再吵著亂買東西,學會珍惜資源,學會合理儲蓄、合理消費,學會延時滿足,學會駕馭金錢......最終達致幸福生活。

(作者:Erica Sandberg,編譯:君Boss)

※更多關於兒童教育的問題,請關注樂爸財商微信號:lebac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開學了,到底要不要給孩子零花錢?

新學期已過去兩周,孩子有沒有用羨慕的語氣和你提及「淇淇買了新鉛筆,變形金剛圖案的」、「洺洺說出了新口味辣條,我也想吃」?於是,到底要不要給孩子零花錢漸漸成了一個小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