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寶寶不和同齡人做遊戲,總黏著父母不放,可能是少了這能力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十一放假期間,和幾個同為寶媽的朋友相約帶孩子出去玩,一方面是想和許久未見的朋友們小聚,另一方面是想給孩子找幾個玩伴。

本以為幾個年齡相仿的孩子會迅速融入到一起愉快地玩耍,誰知情況卻不盡人意。

見面的第一個上午,在媽媽們的引導下幾個小朋友相互認識了一下,就各顧各地玩去了。

有兩個小朋友一直拽著媽媽的衣角,走哪跟哪,完完全全像個小跟屁蟲。

為了增進他們的感情,我們計劃各種遊戲讓他們參與,可每次遊戲結束後幾個孩子依舊各玩各的,完全沒有要一起玩耍的意思。

其中一位朋友笑言:「我們小時候誰成天跟在家長後面啊,都是和其他孩子們打打鬧鬧,玩不到天黑不回家的,哪像現在的孩子都是各玩各的,一點也不合群。

」這位朋友的回憶也讓我感同身受。

任何人想要在這個社會上生存下去,都離不開社交。

現在的孩子大都是獨生子女,父母陪伴的時間也相對較多,有的家長對孩子的過分呵護,束縛了孩子們對外交流的慾望和能力。

面對孩子的社交能力欠缺,不能融入其他孩子們的情況,怎樣做才能讓他們打開心扉地去交朋友呢?

理解孩子

現代中國普遍的獨生子女家庭、狹隘而封閉的生活空間都給孩子的社交能力帶來障礙。

過去普遍都有兄弟姐妹,孩子們之間的互動交流等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能學習和培養的,而今獨生子女的玩伴成了很大的問題。

一位教育專家簡明扼要地概括了目前影響城市寶寶社交的四大因素:1、與同伴交往的時間太少;2、家長往往擔心孩子在玩樂中被欺負,給予過多干預;3、孩子幾乎沒有固定的、熟悉的玩伴;4、不會分享,導致孩子不能很好融入群體。

父母要以身作則

身教的力量遠遠大於言傳,如果父母希望孩子能主動和其他小朋友們接觸,爸爸媽媽可以親切地和鄰居問候,主動和人打招呼,做出表率給孩子看。

經常在小區碰到熟悉的家長帶著孩子,家長就趕緊讓孩子說「阿姨好」等,而家長自己卻不會先打招呼。

這樣孩子就不會明白為什麼大人都不互相打招呼,而非要讓他去問好。

在送孩子上學的時候也常常看到這樣的情景,家長一邊責怪孩子為什麼不跟老師問好,一邊自己每次看見老師時不張嘴。

孩子玩時,大人請走開

孩子們在交往的過程中必然有「強勢」和「弱勢」之分,各種矛盾也是不可避免的,孩子們在一分鐘前還在打架,一分鐘後就可以擁抱歡笑,這也是孩子與大人最大的不同之處。

有的家長總是小心翼翼保護著孩子,生怕孩子在和別的小朋友玩耍的時候受欺負而時時跟著孩子,干涉孩子的社交,替孩子處理矛盾和做決定。

這樣的孩子一定不會有良好的社交能力,更不會處理和其他孩子的矛盾,慢慢的會變得粘人和自閉。

讓孩子學會分享

學習分享是孩子儘快融入群體並與之和諧相處的法寶。

孩子們可以通過交換零食或者小禮物而讓感情迅速增溫,在收穫友誼的同時也能體驗分享的快樂。

在孩子比較集中的遊樂場所經常看到這樣的場景:一個孩子抱著一堆遊樂場的玩具放在身邊,不允許任何人碰,這樣的孩子一般也不願意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願意分享自己的東西說明孩子有和別的小朋友交往的慾望,這對孩子來說是擁有良好交往能力的關鍵一步。

雖然這次和朋友們一起帶娃的經歷並沒有期望中的美好,但孩子們之間已經建立了初步的認識,也了解了孩子不合群的原因。

這對以後培養孩子良好交往能力的方法有了更好的認識和感悟。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不合群怎麼辦?家長該怎麼培養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不惜代價培育孩子,上最好的學校,花錢報各種學習班、請家教,孩子的學識知識是增長了,可是你否注意到你的孩子是否合群呢?現在社會越來越講求合作,講究團隊精神,一個人再優秀...

怎麼玩遊戲,孩子更合群?

海珠區李女士問:寶寶三歲了,但是和小朋友一起玩遊戲的時候,他總是不太合群,也不知道如何在遊戲中和其他小夥伴打成一片。問題一:寶寶玩遊戲的時候為什麼不合群?問題二:對於這樣的情況家長該怎麼做?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