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家長請留意:你家孩子可能提前進入青春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和孩子溝通越來越難,是不是青春期到了?」

「兒子今年才10歲,竟然就開始叛逆了?」

……

每當家長與孩子的交流溝通出現問題,家長就會默默的將問題歸類為孩子進入青春期了,那到底什麼是青春期?家長又應該如何與家長交流呢?且聽小編細細道來!

根據相關文獻,青春期是指以生殖器官發育成熟、第二性徵發育為標誌的初次有繁殖能力的時期。

這是一個由兒童逐漸發育成為成年人的過渡時期,總體特徵為以性成熟為主要內容的生理成長。

一般情況下,女孩在9~11歲進入青春期,男孩在11~13歲進入青春期。

但隨著現代信息的日益發達以及行動網路的全面覆蓋,孩子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很多問題不願與家長交流,而是自己上網查,這有可能導致孩子「提前」進入青春期的情況。

這不,就有家長向小編訴苦:孩子對性話題似乎很感興趣,時不時「開車」發問:「為什麼啪啪啪要叫啪啪啪」,甚至直接問「結婚紀念日你們怎麼不出去啪?」對於這樣的情況,家長坦言「難倒」了自己。

@大叔

兒子15歲,進他房間必須敲門,去上學的時候還會鎖房間,感覺孩子與父母之間的關係越來越遠了,想跟他好好談談心吧,他說我是想干涉他的私人世界,說自己長大了要有自己的空間。

@安靜

昨天剛吵了一架,出去和同學看個電影玩一玩就要300塊,初一花銷就這麼大以後還得了,跟他講簡樸他也不聽,說大家都是這麼消費的,不知道是青春期躁動了,還是孩子消費觀出了問題。

@yuan

自從讀了高中,女兒性格就開始變了,有時候考試考差了,批評她兩句就開始發脾氣、撕書、摔東西,也有可能是學習壓力太大了。

但想想孩子才高一,脾氣就這麼暴躁,我們當家長的真是手足無措。

面對孩子的「瞬息萬變」

有人毫無招架之力

有人應對自如

@影子 七仔

兒子11歲了,叛逆是不存在的,我偶爾也會向他發發小脾氣,過後我會跟他道歉說:「媽媽沒有控制好情緒,對不起。

」不知道是不是我影響了他,他發完脾氣也會說自己哪裡錯了,然後給我道歉。

那要說如何幫助孩子度過青春期,他現在個性變強了,我也不會太刻意阻止他個性的發展,但是會告訴他一些該有的規矩。

在他三歲前,我就已經很注重孩子的性格培養,相比較現在,小時候對他的管教也很嚴厲,但性格養成後,面對他青春期的焦躁,就很好引導了。

@細雨

女兒高三了,沒有表現出緊張,學習或娛樂我們都不會過多干涉她。

即使成績不是特別拔尖,能好好享受高中的學習生活,然後去到大學深造,就很好了。

我們把學習的重要性都告訴她,把人生主動權交給她,讓她自己做選擇,這樣她壓力也就沒那麼大,學起來就輕鬆很多,情緒上也比較穩定。

至於青春期的叛逆,目前還沒發現呢。

孩子進入青春期是不可避免的,於是如何與青春期孩子相處,怎麼和青春期孩子交流,成了家長們日常「頭疼」的問題。

小編也實在是心繫祖國未來的花朵們啊,為此特意採訪了中學心理學高級教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袁章奎老師

袁老師不僅兼任貴州醫科大學研究生導師、省教科院兼職心理教研員、貴陽市德育安全網格化專家組組長,袁老師還是工作站創始人、心理老師之家網創始人、全國心理老師俱樂部創始人。

並且主編了《心理健康教育》《生涯規劃》等高中教材和《家長助考手冊》等家教讀本共計10餘冊,主持和參與市級以上課題10項,發表心理教育文章60餘篇。

怎麼樣?

夠深邃夠專業吧

那就來看看袁老師如何支招吧!

青春期是孩子從童年到成年的一個過渡階段,一般小學六年級到初中是青春期的前期,高中是中期,大學為後期。

而在這三個階段,孩子除了身體的發育比較快速,比較接近成人,在與孩子的交流問題上也有所不同。

青春期初期

在這個階段,孩子的自我意識會逐漸增強,個人的目標會更明確,家長比較習慣於去引導和指正孩子,但兩代人之間的社會影響和知識文化有差異且存在一定的代溝,言語間會讓孩子覺得家長不理解自己。

與此同時,在意識上就容易產生分歧和摩擦,部分孩子會和家長反著干,或者心理上產生閉鎖。

而在這個階段孩子會不願意與成年人溝通,這時就會通過兩個渠道去溝通去表達自己:和同齡人溝通或崇拜偶像。

青春期中期:聆聽與溝通同樣重要

在青春期中期,孩子更容易情緒兩極化,衝動或自卑,情緒外露或閉鎖,這些大都表現為孩子青春期的焦慮。

加上性心理意識的發展,孩子開始對異性產生興趣,願意接觸異性,甚至產生依戀。

這些都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現,家長除了多一點聆聽和溝通外,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對孩子青春期的情緒也是有極大的幫助的。

為了預防孩子青春期在思想上開小差,不妨看看袁老師的「青春期良藥」配方,絕對是百利而無一害,家長們,收下藥方吧!

爭吵也是一種交流

其實對孩子的青春期有個很深的誤解,認為孩子的青春期就是麻煩期,其實不然,孩子的青春期不光是孩子生理的發育,更是孩子心理和思想的躍進,而大人對孩子的認識卻沒有長進,導致和孩子的想法有了差距。

我們大人理解不了這時候孩子的想法,這時就會有爭吵了,爭吵也不一定是壞事兒,爭吵其實是思想之間的碰撞,爭吵能讓家長們較快理解孩子的想法。

這時大人要迅速調整對孩子的認識,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度過青春期,讓青春期不那麼多麻煩,恐懼,紛爭。

孩子的自尊心不可忽視

自尊心是一把雙刃劍,作為父母,如果還像小學那樣,出了問題,對孩子就是一味的申斥,尤其是當著其他人的面,不允許孩子申辯,這根本不叫交流,只會激化矛盾。

這樣做,非但起不到教育孩子的效果,反而會引起他對你的排斥和反感。

孩子被你披頭蓋臉的教育,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很沒有面子,今後怎麼還能在同學們面前抬起頭來,而不是反省自己到底是不是錯了或錯在哪裡,根本達不到交流的效果。

另一方面,孩子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心,勢必要好好努力,通過學習成績說話。

所以,作為家長要好好引導,要多給孩子說出來的機會,不要簡單粗暴的打罵孩子

還要注意這一點:性心理發育

孩子為什麼會把褲頭改短?為什麼開始注意髮型?為什麼出門時在鏡子前照了又照?其實,這是孩子青春期的自我表現。

專家支招

孩子進入初中階段,也是父母最為擔心、辛苦的階段。

家長要關心孩子的身體發育,尤其是性心理發育。

青春期教育在這個年齡段非常重要,家長跟孩子相處時,要把自己當做孩子的朋友,如果以居高臨下的姿態給孩子講道理,孩子往往會產生逆反心理。

袁老師表示,即使與孩子的交流問題頻出,家長也不要視青春期如洪水猛獸,應用平常心看待,做到放鬆放鬆再放鬆。

只有這樣,青春期的孩子才會給你「溝通」的機會,在此基礎上,才能與孩子和平共處!

與孩子相處過程中

遇到過哪些交流障礙?

您又是怎麼處理的?

歡迎大家留言

為廣大家長支招!

往期精彩回顧

黔學幫

貴州教育資訊平台

幼兒 | 小學 | 初中 | 高中

稿件作者 /小編桔梗、亞亞

頁面編輯:小編新一

值班主任:小編鮮鮮

編 審:小編崔崔

喂,別走啊!你還沒點zan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與孩子溝通的這些事兒「深度長文 推薦收藏」

可憐天下父母心,多少父母為了孩子操碎了心,可是孩子就是不聽家長的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一生的發展影響重大。因此家長與孩子的溝通至關重要,也是每位家長最積極關心的問題。但是,現在開放的...

孩子在青春期叛逆,家長該如何教育?

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叛逆的時候,青春期的孩子是從孩子進入成人階段的過渡期,這也是孩子身心狀態轉型的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容易產生叛逆。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已成為困擾著千千萬萬父母的難題。

如何幫孩子平穩度過叛逆青春期

孩子進入青春期,性心理發育莫忽視;更要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青春期的孩子是一個定型階段,在前一個階段的遺留問題會在青春期表現出來,所以,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家長最好能進入備戰狀態,因為這個年齡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