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教育是尊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尊重是對等的,只有我們尊重孩子,孩子才會去尊重父母。

那麼,作為父母,我們怎麼做,才是尊重孩子呢?家e課經過調查以及結合實際情況,覺得以下幾點很重要,讓我們一起來看下吧。

第一:不打斷孩子說話

在平常生活中,我們在與人交談時,突然一個人來打斷你說話,你會有什麼感想?其實孩子也是一樣的。

讓他們把話說完。

第二:發現孩子的優點,讚賞孩子的能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傲嬌的小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被讚賞。

作為父母,我們應及時發現孩子的變化,並給予肯定。

第三:面對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認真去回答

很多孩子,經常是圍著父母,問題一個接著一個的問,各種問題讓你應接不暇,怎麼辦?認真的思考,然後告訴孩子,引領孩子去了解。

這是孩子在認識世界的一個方法。

第四:不把怒火發在孩子身上

我們經常因為生活中的瑣事而煩躁,而孩子又在一邊吵鬧時,這時的你,就像炸了毛的貓一般——爆發了。

孩子何其無辜,要遭受你的怒火?

第五:花時間陪孩子玩

別看孩子小,他們可是很敏感的。

平時我們工作忙,周六周末再忙也要抽出時間去陪他們,不要錯過了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

稍不注意,孩子就長大了。

第六:平等的與孩子溝通

與孩子溝通時,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語氣以及態度。

我們與孩子溝通時以溫柔的話語說話;人與人溝通時,還要給予尊重。

另外,因為身高的差距,我們在和孩子溝通時,最好可以蹲下來或者與孩子面對面坐著,拉近彼此的距離。

第七:說話算話

大多數家長喜歡給孩子「畫大餅」,你要好好努力,達到什麼要求,我們給你什麼獎勵等等,最後感覺給孩子提的要求太低了,然後說等下次再達到要求就給你。

這樣說多了,不僅降低了孩子的積極性,還讓孩子學會了言而失信的壞習慣。

第八:聽取孩子要說的事,引導孩子獨立去解決問題

人與人相處,難免會有磕磕碰碰的,何況是小孩子。

他們有時候在外面磕碰到,覺得委屈了,回家找父母訴說,那麼我們做為家長,就要放下手中事務,耐心傾聽。

等孩子說完這件事後,再引導孩子想想,以後遇到這事該如何處理,讓孩子主動去思考,並自己獨立去解決這樣的問題。

第九:不在人前詆毀孩子

很多父母總有這樣的一面,明明在別人面前想炫耀自家孩子有多厲害,可是出口就說我的孩子這個不好那個不好,久而久之,孩子就不願再人前出現,覺得很沒有面子。

第十:允許孩子犯錯,給予他改變的時間

每個孩子都會犯錯,每次犯錯,只要及時引導糾錯,那都是一次進步。

孩子有時候反覆犯錯,那麼就要反思下,是不是我們引導出錯了。

有些時候,犯錯是要認識錯誤,只有體會到後果,才會真正改掉。

第十一:給孩子一個選擇的機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小孩子的想法更多。

因而,我們要經常問問孩子的意見,對於合理的意見,我們採納,不合理的,要告訴他為什麼不合理。

第十二:愛惜孩子的東西

我們的價值觀和孩子的價值觀是不一樣的。

比如一塊石頭,在我們眼裡,他就是一塊石頭;然而在孩子眼裡,他就是一塊寶。

只要我們掌握以上幾點,那麼想要孩子尊重你也是很容易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牛媽談:「你會和孩子聊天嗎?」

你有過把天聊「死」的經歷嗎?你有過孩子逐漸變得不願意和你溝通交流的經歷嗎?那麼你會和孩子聊天嗎?什麼是聊天?聊天=傾聽+溝通1.傾聽為什麼重要?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在我們和別人說話時,對方不等你把...

不要隨意打斷孩子的話

案例早上剛起床,小剛就跑到媽媽面前說自己做了個夢。媽媽當時正在準備早飯,沒有時間搭理他,就制止了小剛說話,讓他快去洗臉刷牙。飯桌上,小剛又和媽媽談起了自己的夢,說夢見自己長了兩隻翅膀,媽媽非但沒...

孩子的成長需要媽媽的指導

孩子的成長需要媽媽的指導,一個母親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嚴格要求自己,凡事都做到位,才能讓孩子耳濡目染,學習到正確的為人處世的方式。母親要給孩子創造合適的成長環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