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總抱怨孩子給你添亂,卻沒想到自己從未給孩子和你合作的機會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本文3179字,建議閱讀11分鐘
合作,在過去的專制社會中,就是按照命令做。
民主為這個詞賦予了新的意義:我們一起工作,達成所需要的目標。
我們需要用技巧鼓勵孩子合作,而不是要求孩子合作,也不是命令孩子合作。
我們需要贏得孩子的合作。
如何訓練孩子的合作呢?
第九講:贏得孩子的合作
(一)需要有合作的態度
首先,我們需要有合作的態度,這個合作,不是妥協,而是心裡有這樣的想法:我要跟大家一起,和諧地朝著共同的目標努力。
家裡的每個成員都可以學著思考:怎麼做對整個家庭團體最好?「現在這個情況,需要我做什麼?」在我們幫助孩子學習合作時,要常常提醒自己合作的真正意義,有基本的共同規則,並且每個人都接受。
破壞孩子與我們的合作的事件中,最普遍的就是:由父母決定多大年齡的孩子才能幫忙做家務。
當一個剛學步的孩子想幫忙擺餐具時,我們說:「哎呀,不行,你還太小。
」等他長到六歲,我們又要求他來擺餐具。
這時,孩子會覺得,反正父母一直都不需要我幫忙,憑什麼現在我要幫忙?我們浪費了很多讓孩子出力的機會。
如果孩子很小就得到允許可以出力,不是被要求,而是被允許,他就會體會到其中的樂趣,為自己的小小成就而自豪。
說話的語氣和態度也影響孩子是否與我們合作的重要因素。
當孩子反抗時,我們習慣性的提高音量,希望可以壓過孩子,戰勝反抗,事實上這樣反而增強了孩子的反抗程度。
我們可以禮貌地提出我們的要求,例如「我明白你可能有些不願意,但是這對我來說幫了個大忙」或者「如果你認為你能……我將非常感激」。
尊重禮貌的語言,更有利於家庭和諧,減少不滿,贏得合作。
任何人被強迫時都不會通情達理,把我們的想法強加給別人,是無法贏得合作的。
(二)提出合理的要求
很多時候,我們要求孩子馬上做某些事,我們的立場經常是令人懷疑的。
這是一個權威的方式,它通常是一個不合理的要求,孩子會覺得「她總是大聲地叫我做一些事情」,顯示了一種沒有合作的不健全關係。
若我們不對孩子有過多的要求,傳遞出需要得到孩子幫助而不是要求他服務或者順從,這樣才能增進友好、形成令人滿意的關係,我們也贏得了孩子的合作。
合理的要求有一個特點:對孩子、對當時情況的認可及尊重。
十歲的琳達在半條街遠的地方玩,媽媽在家門口叫她,讓她幫忙買點東西。
可是琳達假裝沒有聽見,繼續玩。
看到琳達沒有反應,媽媽放棄了。
過了幾分鐘,媽媽又叫了琳達一次,琳達還是假裝沒聽見。
最後,一個孩子說:「琳達,你媽媽在叫你呢。
」琳達回答:「哦,我知道,但她還沒有大喊大叫呢。
」現在媽媽生氣了,她沒有再叫琳達,而是走過來,拉著琳達回家,憤怒地說:「你這一周都不能看電視!」案例中,琳達成了對媽媽的話充耳不聞的「聾子」,很多家庭都會出現這樣的挑戰和苦惱。
孩子應該幫忙做家務,為家裡做貢獻。
買東西可以是一項家務,但必須經過孩子同意。
媽媽和琳達可以一起制定一個計劃,既能讓琳達幫忙給家裡做貢獻,又能讓琳達有時間和朋友們玩。
比如吃午飯的時候,媽媽可以問:「今天下午五點前,我們需要去商店買些東西。
你想幾點去呢?」然後讓琳達做決定。
決定後媽媽可以繼續問:「到時候需不需要我叫你呢?」仍然讓琳達決定。
這樣,琳達就提前知道了她接下來要做什麼事,而且還能自己選擇時間。
這樣的要求就是合理的。
而琳達完成以後,還會為自己能夠完成任務而自豪。
(三)和孩子共同討論
在本書中,我們多次建議家長尊重孩子,和孩子共同討論,但是,還有很多家長雖然對孩子態度挺好的, 可是,孩子聽到的信息依然是說教。
青春期的孩子和成人之間一個尤為突出的問題,就是無法溝通。
如果孩子小時候,父母打下了良好溝通的基礎,那麼到了青春期,溝通的大門一般還是會保持敞開狀態。
溝通的前提是我們尊重孩子,即使不同意他的想法,也要尊重他的想法。
父母的責任不是塑造孩子,而是引導孩子。
我們可以主動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探究他們的想法。
問好奇的啟發式問題,是和孩子溝通思想的最好的方法之一。
例如:「然後有可能發生什麼事呢?」「其他人會怎麼想?」「你會有什麼感覺?」……經常和孩子平等友好討論,孩子在面對和解決問題時,就會願意和父母分享自己的想法。
相反,如果父母總是期待孩子的想法正確,總是指責、批評、威脅他們,或者挑他們的毛病,孩子就會 表達自己的想法是件不安全的事情,就會漸漸關閉和我們溝通的大門。
我們需要坦白承認,觀點不是唯一的,每個人對同樣一件事的看法和觀點會不同,感受會不同。
我們的孩子很可能和我們的感受完全不同,不要做「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你冷」的媽媽。
當我們發現孩子的看法與我們的不一樣時,需要很小心。
我們需要隨時準備好接納孩子那些與我們不同的觀點。
我們可以對孩子說:「可能你是對的。
我們再仔細想想,看看還有什麼可能?」或者:「我不同你的看法,可是,你有權利這樣想,我們看看這樣是不是可行。
「當關係平等了,每個人都會願意重新看待和評估自己的想法,不是根據」誰對「、」誰錯「的標準,而是」怎麼最符合實際情況「。
如果我們想讓孩子改變自己的想法,就需要引導他們了解:其他的方式可以得到怎樣的效果,是否更好。
我們需要銘記,孩子是我們的夥伴,雙方一起才能創造家的和諧。
他們的想法、觀點很重要,因為這些正是他們各種行為的依據。
很多事情,孩子知道不對,但還是做。
這時,我們告訴他不要做無效的。
我們必須理解一個心理邏輯,當孩子引起過分關注和過度權力能夠增加自我價值,那麼,即使使用不良行為取得也很值得。
傾聽孩子,了解他的心理邏輯,引導他從另一個角度看問題,幫助孩子了解他沒有看到的其他方式的正面效果。
想要得到權力的孩子,通常也希望得到大家的喜歡。
我們可以和孩子討論:得到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得到大家的喜歡,這兩者之間為何難以並存?我們可以問:「當大家碰到小霸王,會有什麼感覺?會怎麼想?「用類似的問題引導孩子自己思考事情的本質,以及對自己社會身份的選擇。
我們不需要給孩子講道理,講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而是引導孩子自己發掘:問題在哪兒?怎麼解決?讓孩子思考,然後靜觀其變。
如果我們一開始就指出錯誤,沒有人在被指責時會集中精力面對問題。
這裡有一個小技巧,我們討論的時候可以將「你和他「或者」你們「換成「人們」或者「別人」,把自己的問題當成別人的問題討論時,比較容易。
與孩子討論,是在照顧所有人的利益的前提下,共同找到最佳的解決之道。
如果我們不能平等地和孩子坐下來共同討論問題,那他才會為所欲為,我們的行為對孩子失去影響力。
贏得合作的最佳途徑,是每個人都暢所欲言,共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尤其是當我們面臨家庭重大難題時,很多家庭都會召開家庭會議。
家庭會議能夠發展家中每個人相互尊重、相互負責、和平相處的責任意識,這是解決衝突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需要特彆強調的是,在尋求與孩子合作的過程中,面
臨很多挑戰。
很多時候,我們會發現語言是最無效的一種溝通方式!所以,尤其面臨與孩子的衝突時,家長需要學會「用行動,而不是語言」。
用平和的沉默和堅決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需求與界限,例如:孩子在電影院吵鬧,提醒無效時,果斷抱走。
【本講結語】
在當今社會,合作已經成為國家之間、組織之間、人際互動的主要模式。
唯獨在最適合採用合作方式的家庭中並沒有普及,溺愛型、專制型、縱容型家長並不少見。
各種家庭衝突有愈演愈烈之勢,兒童心理問題無論從數量還是程度都呈上升趨勢。
「每個問題孩子的背後都有一個問題家庭」的觀點雖然有些絕對,但是可以支持大部分案例。
孩子從出生之日起,就開始了與父母的互動,父母的言談舉止,情緒表情,孩子都敏銳地感受著,並以自己的理解進行詮釋,成為了自己行為的依據和根源。
如果父母能夠尊重孩子,接納孩子的與自己不同的感受、不同的想法,時時事事都以合作的態度與孩子互動,感受到被尊重被愛的孩子會積極主動地配合父母,會體諒到父母的需求,當面臨問題時,會將關注點集中於解決問題,會更願意貢獻自己的力量,並從中得到滿足。
我們的微課堂開播了,關注直播間「八點微課堂」,有好課會第一時間通知您。
本周《動態講讀繪本,智慧媽媽都會選》將在本周五晚上8:00開講!
關注我們訂閱號「陶小艾閱讀(taoxiaoai2008)」回復「動態」即可獲取免費聽課優惠碼!
霸道寶寶喜歡強迫他人,怎麼勸說才有效?
當寶寶擁有自我意識,以及開始叛逆期時,媽媽是淡定的,這不就是小娃娃開始有自己的小想法了嘛。媽媽為寶寶創造環境鼓勵寶寶按自己的想法來,老人也覺得欣喜,處處謙讓著寶寶。不知不覺,突然發覺寶寶養成了喜...
99%家庭忽視的問題,教育,一定要給爸爸留一個位置
有一位名人說過:一個父親勝過一百個教師。父親在家庭中擔當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是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如何出色地扮演這個角色,需要每一位父親用心思考:陪孩子玩耍、讓孩子明理、懂調解關係、煉堅忍品質...
話要怎麼說,孩子才會聽你的,家長與孩子必備的溝通技巧
收到媽媽來信,信中媽媽提到:「為什麼每次感覺孩子有心事的時候,怎麼問都不肯說?」「跟她好好講道理,卻總是跟我反駁!」「好話都說盡了,孩子真的是管不了了,她就是不聽!」……
換位思考,感受潛藏在你內心深處的情感 ... ...
常常有家長這樣對孩子吼:「你怎麼就是不懂我的心?」「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為什麼還是不努力?」「我為你操碎了心!」「你一點都不懂得體諒我!」……諸如此類的話在家庭生活中屢見不鮮。但是,有沒有家長...
順利帶孩子度過「叛逆期」,我們有話說.....
提到孩子的叛逆期,相信很多家長對這個話題並不陌生。生活中我們也經常聽到一些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聽話難管叛逆。所謂的叛逆不過是大人一廂情願的說法,但對孩子來說從聽話到不聽話是孩子學習獨立思考得過...
孩子的成長需要媽媽的指導
孩子的成長需要媽媽的指導,一個母親最重要的是要做好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嚴格要求自己,凡事都做到位,才能讓孩子耳濡目染,學習到正確的為人處世的方式。母親要給孩子創造合適的成長環境,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
孩子沒主見,家長該反省一下自己了
大人都喜歡乖巧聽話的孩子,他們性格溫和,很少與人發生矛盾,為父母省了不少力氣。可如果孩子過於順從,凡事沒有主見,總是把「我要不要怎樣」、「我應該怎樣」掛在嘴邊,就不是一種好現象了。孩子終有一天要...
親子溝通,你真的會嗎?
親子溝通,你真的會嗎現在的父母,越來越注重和孩子的親子關係,為了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孩子「溝通」這件事,就勢必躲不開。欣欣在畫畫,一時忘了吃飯時間,媽媽再三催促,欣欣覺得不餓,只想畫完再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