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懂得承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某集團公司要招聘一名部門經理,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之後,參加複試的只剩下三個人。

這天,三人來到總經理辦公室複試。

總經理並沒有問他們業務方面的專業問題,只是帶著他們參觀了一下自己的辦公室。

後來,總經理指著茶几上的一個花盆對他們說,這個花盆是自己剛從拍賣會上買來的,花了幾萬元。

不久後,秘書進來對總經理說外面有點事需要他處理一下。

總經理點頭同意,出去前還特意對三人說:「麻煩你們幫我把這個茶几挪到那個位置,我馬上就回來。

有了總經理的吩咐,大家都想趁機表現一下自己。

所以,總經理一走,三人便連忙行動起來。

茶几很沉,須三人合力才能抬動。

然而,就在三人剛把茶几小心翼翼地抬到總經理指定的位置時,茶几卻折斷了一隻腳,突然的傾斜導致茶几上的花盆摔在地上四分五裂。

三人一下子愣在了原地,他們不知道總經理會如何看待他們的辦事能力,弄壞了價值不菲的花盆,該如何向總經理交代?

恰在此時,總經理回來了。

面對眼前的一切,總經理非常生氣,對他們咆哮道:「你們怎麼搞的?這麼貴的花盆你們賠得起嗎?!」

第一個應聘者不以為然地對總經理說:「這不關我們的事,是你叫我們搬茶几的。

第二個應聘者討好似地對總經理說:「是茶几的質量有問題,應該找茶几的生產商去,讓他們賠花盆!」

看著總經理氣惱的樣子,第三個應聘者先是俯身撿起了花盆的碎片,聽完前兩個人的話後,把碎片放在了一旁,對總經理說:「這確實是我們的錯。

如果我們把花盆拿下來後再移動茶几,或者移動茶几的時候小心一點,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

聽了他的話,總經理的臉由陰轉晴,上前握住他的手說:「一個能為自己過失負責的人,肯定是一個有出息的人,公司歡迎你的加入。

不同的選擇會創造不同的結果,在一個小小的責任測試面前,前兩個應聘者敗下陣來。

第三個應聘者之所以會被錄用,並不是他幸運,而是因為他敢於承擔責任。

能夠坦然地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是做好工作的第一要素,比其他任何能力都重要。

這樣的人不管到哪個公司都會得到重用。

社會學家戴維斯說:「放棄了自己對社會的責任,就意味著放棄了自身在這個社會中更好的生存機會。

」由於能力的欠缺或者某些問題的存在,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一些失誤。

失誤並不可怕,關鍵在於我們能否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責任,並勇敢地擔起責任。

只有承擔了責任,我們才能得到他人的諒解與尊重,才能獲得他人的信任和寬恕,才能讓自己問心無愧。

做人可以不富有,可以不威武,可以不崇高,但不可以沒有責任感。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不可以忘記自己的責任,只有扛著責任前進,才能夠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當然,責任感的具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一個人之所以會沒有責任感也是從小養成的不良品格。

當一個孩子從小就無法對自己造成的不良後果負責時,那麼將來他也必然無法承擔起自己應有的責任,而總是生活在推諉和逃避中。

這樣的孩子又如何能夠成就美好人生呢?一個不能對自己行為負責的人,又怎麼能夠承擔起更重的責任呢?誰又會敢把一個團隊交給他負責呢?

孩子的責任感是從小通過環境和經歷不斷培養出來的。

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將比千萬次竭盡所能推辭責任更具有震撼力。

一個人只有懂得了承擔責任,才有可能成就大事業。

那麼,我們該如何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呢?

1920年的一天,一位12歲的美國小男孩在與小夥伴們踢足球時,不小心將足球踢到了鄰居的窗戶上,擊碎了一塊窗玻璃。

讓我們設想一下,家長在碰到這樣的事情時會怎麼做呢?我想,會有如下兩種可能:

一、家長袒護孩子,或教孩子說謊,或拒不承認是自己的過錯。

這樣可能會導致與鄰居的一番爭吵,在幫助孩子推卸責任的同時,家長更是手把手地教會了孩子說謊。

二、家長讓孩子主動向鄰居承認錯誤,然後由家長出錢,親自買好玻璃,帶著孩子登門道歉。

如此,既讓孩子懂得了誠實,又不影響鄰里關係。

大多數父母可能會選擇第二種方式來解決問題。

可是,你知道這位父親是怎麼做的嗎?他讓小男孩獨自去向鄰居認錯,並請求鄰居的寬恕。

看著淚流滿面的小男孩,固執的鄰居最終同意他回家拿15美元作為賠償。

在當時,15美元並不是一個小數目,它可以買125隻母雞!這對於每天只有幾美分零花錢的小男孩來說,簡直就是個想都不敢想的天文數字。

在這樣的情況下,家長通常會直接給孩子錢讓孩子賠給鄰居。

但這位父親卻讓小男孩對自己的過失負責,自己負擔這15美元。

小男孩委屈地說:「可是我沒有錢賠。

」於是,父親拿給小男孩15美元,並對他說:「這15美元是我借給你的,先拿去賠給人家,一年後還給我。

」從此以後,每逢周末或節假日,小男孩就會外出打工,經過半年的努力,他終於掙足15美元還給了父親。

這個男孩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總統的里根。

父親的做法成功地告訴孩子一個道理:要為自己的過失付出代價。

那麼,作為家長,你在面對這樣的事情時又會選擇哪種方式呢?是第一種?第二種?還是男孩父親的那種?

從教育心理學上講,代替孩子承擔責任是不可取的,這會讓孩子覺得犯錯沒什麼大不了,反正有家長呢!而如果我們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們就會從中學到一種觀念——人要對自己的言行負責,從而也就能夠培養孩子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

需要提醒的是,當我們選擇讓孩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時,切不可使用氣惱的言語來訓斥孩子或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

因為結果本身已經對孩子的錯誤行為起到了懲處作用,孩子已經認識到每個行為都會產生相應的結果或後果,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負面的,或二者兼而有之。

當孩子已經從這個過程中得到提升並學會負責時,我們又何必給孩子增加心靈負擔呢?

事情親身經歷過才會真正懂得,孩子也一樣,只有他了解之後才知道如何選擇。

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從經歷中不斷提升的過程,孩子的行為只是探索並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不論孩子的行為造成了怎樣的結果,都與品行無關。

訓斥孩子或對孩子進行人身攻擊往往會嚴重損害孩子的自尊心,這對孩子的人格形成是有害無益的。

從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是每位家長的責任,只有家長盡責,孩子才會懂得承擔。

所以,身為父母,我們一定要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切不可隨意剝奪孩子履行責任的機會,要教育孩子為自己的過失承擔責任,這才是真正愛孩子的表現。

事實上,孩子出現過失時通常就是教育孩子最有利的時機。

當孩子出現過失或失誤時,父母不同的對待會塑造孩子不同的品格——袒護孩子其實是在害孩子;替孩子負責是一種縱容;只有讓孩子獨立承擔責任,才會為孩子未來的人生積累財富。

人只能夠做出思想範圍以內的選擇,而不會有超越思想範圍以外的行為。

每個人所面對的外在境遇都是相似的,只是由於個人思想的不同,才導致了行為與結果的差異,從而形成了不同的人生。

不同的選擇會創造不同的結果,身為父母,你會如何抉擇呢?

本文由萬捲圖書授權摘自《孩子的問題都是父母的問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孩子缺乏責任感,多半因為家長沒做好這4件事!

我們身邊有不少孩子,一做錯首先想到的就是別人的問題,把自己的過錯推的一乾二淨。從來沒有在自身找原因的意識;有的孩子,遇到一丁點問題,不去思考解決方法,第一件事就是向身邊的大人求助;還有的孩子,明...

如何培養獨生子女的責任心?

      1920年,有位11歲的美國男孩踢足球時不小心踢碎了鄰居家的玻璃,人家索賠12.50美元。當時,12.5美元可以買 125隻雞蛋。闖了大禍的美國男孩向父親認錯後,父親讓他對自己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