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不能用懲罰手段的短期效果剝奪了孩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懲罰是我們為了讓孩子吸取教訓,以負面刺激孩子心理或者身體為目的的行為。

懲罰的花樣,實在是很多實在是讓人觸目驚心:

比如有的文章,建議的十個"科學"方法包括:

打手心(什麼年頭了,打手心比打耳光能進步多少?)

罰幫忙做家務(家務變成懲罰手段了,那你以後還是否指望孩子會主動做任何家務?)

罰看書寫字(這就錯得更離譜了)

罰沒收心愛的東西(玩兒水弄髒了衣服然後自己的愛莎公主娃娃就被沒收了,孩子該覺得多莫名其妙啊)……


與其這樣,還不如我們來全面歸納一下。

從學術上來說,懲罰按內容可分為物質懲罰和精神懲罰。

取消某種物質獎勵、中斷飲食或睡眠等方法算是物質懲罰;批評、檢討、斥責等可歸入精神懲罰。

按方式分,懲罰還可分為代償式懲罰和剝奪式懲罰兩類。

代償式懲罰是以增加額外的任務或負擔為措施的懲罰,如罰寫字、罰背書、罰打掃衛生等;剝奪式懲罰是以減少或剝奪學習、玩樂或其他機會為措施的懲罰,如拒絕孩子的有意親昵、拒絕孩子的請求、取消對孩子的獎勵等。

這下子,把各種懲罰手段都包進去了。

懲罰有效果嗎?


各種研究證明,不少懲罰手段的短期效果是不錯的,在某些情況下,由於孩子害怕、厭惡或者恐懼懲罰的後果,是可以起到制止孩子不良行為的作用的。

很多父母也在實際生活中使用著各種各樣的懲罰方法。

但是,在各種的現代教育書籍中,幾乎所有的專家都一致地反對用懲罰的方式來管教孩子,大聲疾呼懲罰的各種惡果。

為什麼呢?

  • 懲罰讓孩子的關注點偏移



懲罰常常意味著事情A沒做好所以就得不到B(或者必須去做B),孩子這時候關注點會從A這件沒做好的事情本身轉移到B上來。

也就是說,孩子的注意力會放在是否自己做的錯事會被發現、是否會被懲罰,而不是他們不良行為的影響上,這樣關注點的偏移會促使孩子的行為背離了我們懲罰他們的初衷。

例如,一個孩子因為搶了別人的玩具而被打,他的關注點會在"打"這件事情上,而不是他對被搶玩具孩子的傷害上或者玩具的歸屬權上。

  • 懲罰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壞孩子

懲罰是對孩子行為甚至能力的否定,因此可能會對兒童的自尊和自信帶來不良影響。

他會認為,我是個壞孩子,所以被父母懲罰。

而很多心理學的研究都證明,孩子會按照我們的期望生活,所以當他覺得自己是個壞孩子的時候,他就越來越會表現得像個壞孩子,產生孤僻、冷漠、消極、自卑等各種不良心理。

  • 懲罰會讓孩子更容易陷入權力鬥爭或者報復情緒



懲罰都是讓孩子不愉快的經歷,他們很容易憤怒,然後在憤怒的情緒中認為大人是在故意傷害他們,因此拒絕承認我們其實是在幫助他們,因此變得更加的憤怒、桀驁不馴甚至有攻擊性。

更加糟糕的是,懲罰會破壞我們和孩子之間的感情聯結,而真正最有效地阻止孩子做錯事的關鍵因素,正是孩子與家長之間的愛、是孩子不願讓我們傷心失望的初心。

  • 懲罰阻止孩子承擔責任


懲罰意味著有一個權威的人,判斷孩子無法為自己的行為負責,所以要接受懲罰。

而對孩子來說,"正確的行為"不再是他自己的責任,而是那個權威的義務,對方有責任塑造他,而不是他自己去承擔責任。

  • 懲罰是一種暴力行為的示範



一個遭受家長打罵或者體罰的孩子,會認為打罵體罰是正常的方式,所以他們也會用這種方式去對待他周圍的人。

我們常常會看到,一個在家經常挨打的孩子,打起別的孩子來也是毫不手軟,一個總是在語言暴力下長大的孩子,對別人也會尖酸刻薄。

家長的示範作用對孩子的成長產生的影響是很深遠的。

你還在使用最老套的方法教育孩子?體罰會讓孩子的攻擊行為愈演愈烈,還會導致更多更嚴重的後果。

2012年的一份報告分析了過去20年的研究結果,你猜結果會不會有什麼驚喜?NO!結果只會讓人更加意外:長期被體罰的孩子大腦灰質較少,容易發生抑鬱、焦慮、吸毒等行為,會導致情商降低,會大大增加欺凌、配偶虐待、憤怒情緒等問題。


基本上可以這麼說,心理學界從來沒有意見如此統一過:在體罰這件事情上,對於孩子只有傷害沒有益處!

綜合來看,各種形式的懲罰有這麼多顯而易見的壞處,為什麼大多數的家長和老師都在不斷地使用呢?

首先,當然是因為容易收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但實際情況是,哪怕不考慮上述長期的惡果,懲罰的短期效果也消退得很快,除非你不斷升級懲罰力度。

另一種使用懲罰的原因,雖然我們經常不願意承認,但是實際上是在發泄我們的憤怒,釋放內心的挫折感和憂慮,也就是讓我們自己覺得好受一些。

但是真的會好受嗎?很多家長應該都體會過打罵孩子以後後悔內疚的感受。


看來,懲罰孩子幾乎被所有教育專家一致批判,判它死刑還真不冤枉。

只是,在這些勸告中描繪出的可怕的長期效果,畢竟都看不見摸不著,一時半會兒也感受不出來,而短期的哪怕一點點效果也會讓焦慮的我們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不斷使用。

我們相信,能看到這裡的爸爸媽媽們,都是有智慧、有決心的家長,所以我們是不是要用一種決絕的姿勢和這種錯誤的教育方法Say goodbye!哦,應該是再也不見!

如何區分孩子的不良行為動機並採取相應的措施,如何在孩子或我們自己需求得不到滿足時進行有效的溝通,這些都是替代懲罰的好辦法。

親子之間舒暢的溝通不僅增進感情,也是促進孩子規範自己行為的最強動力。

千萬不要本末倒置哦!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最好的教育是讓孩子感覺不到「這是教育」

愛子心切的父母們在孩子懵懂無知的幼兒階段時,就開始張羅五花八門的教材,讓孩子學習英語、音樂,以及各種技藝等等。孩子天性敏感,尤其在感受父母的心意上,這一點體現得淋漓盡致。對自己的孩子寄予厚望本無...

打罵教育不可取 這樣做更科學

寶媽寶爸是寶寶的第一任老師。寶寶成年後擁有好教養,寶媽寶爸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寶寶的教養從何而來呢?從規矩中來。不過,說到寶寶的規矩問題,很多寶媽寶爸就要吐苦水,說自己怎麼教,寶寶就是沒規矩,各種...

打罵教育不可取 這樣做更科學

爸媽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一個孩子成年後擁有好教養,爸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孩子的教養從何而來呢?從規矩中來。不過,說到孩子的規矩問題,很多家長就要吐苦水,說自己怎麼教,寶寶就是沒規矩,各種懲罰方法...

教育孩子,這幾個懲罰比「打罵」更有效

小孩子犯錯,通常家長都會教育。但往往有的家長教育方式,打罵孩子。讓孩子心裡出現的嚴重的陰影,對於日後成長有很大的影響。有什麼方法比打罵孩子更有效而又不會影響到孩子呢?我來給大家提供幾點1,肢體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