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再窮也要富養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俗話說:「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絝少偉男。

」女孩無論何時都應該「富」著養,但富養女兒並不等於用金錢養育,並不等於給女兒優越的物質生活和名貴的學校教育。

真正的富養,是使女孩的精神富足,進而將她培養成一位獨立自主、自信、樂觀、勇敢、堅強的女孩,同時又使她通過富養教育成長為具有獨特女性氣質、良好生活習慣和積極陽光心態的智慧女孩。

很慶幸自己生的女兒,在育兒過程中,我覺得女孩比男孩更好帶,女孩比男孩更文靜,比男孩更體貼,更講道理(因為我們家孩子就是這樣),我時常和孩子爸爸聊起女兒的未來,我說,我們家女兒如此可愛,如果我們將來不培養她真是人生一大遺憾,因為我們暫時給不了很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是一個十分普通的家庭,

那麼第一,微笑吧!

我希望我們家庭中是一個和諧家庭,保持不在孩子面前抱怨,工作和生活中帶來的負面情緒不要帶在家中,時常和孩子保持微笑。

第二,閱讀吧!看書吧!

第三,不命令,尊重孩子吧!無論在什麼情況下,不強求孩子做什麼,而是力求成為他們的榜樣;其次,在生活中,竭盡全力做好每件事。

當然,父母們還可以嘗試以下方法來養育女兒:

方法一:告訴女兒真實的家庭經濟情況

很多父母習慣在孩子面前隱藏自己家庭的真實經濟狀況,總是對女兒說:「要什麼儘管說,家裡有錢。

」結果當女兒提出父母承受不了的要求時,父母們不是想辦法推脫不以兌現,就是勒緊褲腰帶地省,卻不讓她知道,什麼錢該花什麼錢不該花。

可以適當地讓女兒參與家事,學著處理各種問題,讓她體會到「當家不易」。

方法二:不要盲目滿足女兒所有的物質要求

朋友家的女兒,小涵和好朋友萱萱準備各自回家向媽媽要一輛自行車,但是兩家的經濟狀況都不是很好。

所以剛開始小涵媽媽和萱萱媽媽都沒有同意她們的要求,認為上學走路去也可以,學校離家並不是很遠。

但是小涵不依不饒地要求媽媽買自行車,還說班裡的同學都是騎著自行車去上學,那樣節省時間又安全。

最後小涵媽媽為了不讓女兒在同學面前很沒面子,只好給女兒買了自行車,誰知沒幾個月車子就被小涵弄壞了。

正巧爸爸剛發工資就又給她買了一輛。

萱萱雖然也和小涵一樣堅持要買自行車,但是媽媽並沒有馬上答應她,而是帶女兒去了自己的工作單位,讓她親身體會媽媽工作的辛苦。

從媽媽單位回來之後,萱萱沒有再糾纏母親,而是決定用自己打工的錢和母親給她的零花錢來買車子。

萱萱對這輛車子非常愛惜,因為她懂得金錢的來之不易。

同樣窮苦的家庭因教育女兒的方式不一樣,最後得到的教育效果自然也不同。

其實對於現在大多數獨生子女家庭來說,無論有錢沒錢,孩子要什麼,父母都希望能儘量滿足。

但是無止境地滿足女兒的物質要求,很容易養成她盲目攀比、不懂珍惜、虛榮的壞毛病,而拒絕女兒的不合理要求或者換一種方式讓女兒體會生活的辛勞,就會逐漸培養出一個獨立自主、懂得感恩的女孩。

方法三:不要慣成公主病

有這樣一個故事:

森茉莉是日本著名作家森歐外的女兒,她就像父親的掌上明珠,被百般寵愛,衣服、玩具、食品幾乎都是從國外進口,她的童年就是奢華的公主生活。

可是就在她18歲那年,疼愛她的父親去世了,她一下子從嬌寵的小公主變成了什麼也不懂的灰姑娘。

她住了10年的房間從不自己打掃,她結婚生子後也不會照顧家庭和孩子,對洗衣、掃除、裁縫等家務都無能為力,而且她依然像從前那樣喜歡買名貴、奢華的東西。

終於她被迫兩次離婚,淪為一個孤寂的老太婆,潦倒終生。

無論貧窮還是富有,父母都不應該慣養女孩,一旦女孩養成了公主病,就失去了獨立自主的能力,不懂得勞動的可貴和生活的艱辛。

她就像個易碎的瓷娃娃,一旦失去父母的庇護就會摔得粉碎。

因此,我們應該豐富女兒的內心世界,讓她正確認識金錢,培養她節儉、勤勞的生活美德。

錢多錢少並不是富養教育的關鍵,一個家庭即使再窮也可以富養女兒。

而作為女孩父母,如果你無法給女兒一個優越的經濟環境,那麼就給女兒一個更為豐富的精神環境,鼓勵和支持她的夢想與行動,努力引導和培養她自力更生的能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蘇德中 | 窮養兒富養女?別再錯下去了!

「窮養兒富養女」恐怕是中國教育歷史上相對很深入人心的古訓之一。古人認為,男孩需要承擔更多的家庭和社會責任,因此需要「窮養」來磨礪心性。女孩則最好成長為一名大家閨秀,需要「富養」來幫助她提升見識和...

「窮養兒,富養女」在當今社會還適用嗎

都知道「窮養兒,富養女」,認為教育男孩要在物質上苛刻一點,而對女孩則要滿足其物質需求。事實上這句話的真正內涵是:窮養兒子,重在培養其堅強的意志、品格和責任感;富養女兒,則要塑造其良好的氣質,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