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壞行為是慣出來的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現實生活中,常常會有人在觀察到你對孩子的一些行為後,熱心前來對你說:你太溺愛孩子了!我也曾常常面對這樣的【警告】,但反思過後我的經驗是:心中對孩子有溺愛的界線,不必太在意別人的這些提醒。

大家一起來思考:不管寶寶何時想吃奶,都能馬上得到滿足。

因為不能獨自睡覺,所以寶寶還是睡在父母床上。

在飯館時,一個1歲的孩子因為蘋果汁還沒端上來不高興,父母就哄著、安慰著。

一個2歲的孩子,他不想拿出最愛的玩具和小朋友分享,父母覺得也不必非得拿出來。

以上這些是在溺愛孩子嗎?還是說只是順應了孩子在某個成長階段的自然需求?

溺愛的邊界在哪裡?

赫伯特·倫茨·珀爾斯特是德國一位著名的兒科醫生,也是《理解孩子》的作者。

他喜歡出外旅行,並對孩子成長過程感興趣,他在非洲旅行時在當地常常會觀察到這樣的情況:寶寶一表現出餓了,媽媽就會開始給他餵奶。

如果他哭了,馬上就會有人來哄。

晚上他睡在媽媽旁邊。

在一些人看來,這完全是「溺愛」的節奏!但據他長期跟蹤調查發現,因為媽媽們充分滿足了年幼孩子早期的正常需求,因此這些孩子很早就能獨立,青年時就能為家裡做事,在生活中也很擅長社交。

我平時在和父母的交流中常被問道:「寶寶到底該不該受限制,是否需要學習如何面對失望和拒絕。

」我並不清楚有這樣的疑問是不是典型的家長式思維,但我想起我1歲的寶寶第1次度假時的經歷。

岸邊餐館的廚師帶他去了廚房,在那兒他緊緊盯著那些死魚看。

還有茶園裡那個老人,他用手帕小心地擦掉孩子耳朵里的沙子,還餵這個沒斷奶的孩子喝紅茶,而我這個媽媽雖然高度緊張,卻仍沒有過多制止和干涉。

成天圍著孩子轉,希望孩子生活在我們為他圈定的安全邊界,這是我們每個媽媽的自然行為反應。

因為在原始社會,小孩子待在大人身邊才安全。

但現如今,我們不生活在叢林,也不會發生野獸悄悄穿過草叢伺機抓走哭叫的孩子這種情況。

是否溺愛,需要我們考量孩子在不同年齡段的真正需求是什麼。

真正的溺愛是插手孩子探索和冒險的樂趣

對孩子安全的要求在任何時候都要嚴肅對待。

但允許一些本應禁止的事情、不設置限制、不理智地「寵」孩子,所有這些事情,我都曾經做過,雖然不常常、但偶爾會做。

在這裡我只是想強調,如果父母沒時間或沒興趣觀察孩子、陪伴孩子,孩子的發展需求與你的「供應」不匹配時,孩子才可能被寵壞。

因為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很多孩子並沒有要求什麼,而父母卻給予過多的情況,這種做法其實對孩子並沒有好處。

因為孩子被成人自認為對孩子好的方式照料,以監管者的態度、以教育為目的、設置一些限制和日常計劃。

在家裡孩子們很少能夠自由玩耍,和鄰居或幼兒園小朋友的『友誼』也很難持久。

他們幾乎只生活在大人的周圍,扮演著小孩子的角色,承受著壓制自主能力發展的精心照顧。

真正的溺愛不是文中開始提到的那些,而是孩子本來自己能處理的事情父母偏要替孩子處理,比如插手孩子發現的樂趣,甚至是冒險的樂趣。

比如總是著急處理孩子小小的失敗,不讓他受到任何挫折。

我也希望一些所謂的「溺愛批判者」如果在只坐滿一半的地鐵里看到兩個小朋友繞著扶手轉圈,還比誰轉得快的話,別馬上喊著:「真是被寵壞的熊孩子。

」期待父母能夠制止一下孩子的這種行為,這本來就是孩子的天性,在沒有打擾到你的情況下,請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Parents特約專家:Sabine Maus

德國育兒雜誌《Eltern》特邀專欄作家。

常年致力於家庭教育。

家有兩個已經成年的兒子, 著有《和Sabine Maus一起聊教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你家寶寶有沒有出現攻擊性的行為

攻擊行為是一種內在生理的驅動,有先天遺傳和內分泌的原因。隨著兒童年齡的增長和大腦發育,這種行為在二、三歲會頻繁出現在兒童身上,到五、六歲形成第一次高峰。第二次高峰出現在青春期。同時,男孩的攻擊...

小朋友扇了一圈人耳光,媽媽不制止反而偷笑

小朋友扇了一圈人耳光,媽媽不制止反而偷笑 昨天下班回家,可能是趕上下班高峰期,電梯擠滿了人,各個年齡層都有。電梯內很安靜,都望著顯示的樓層數,想趕緊出去。這樣的平靜被一陣脆響的耳光聲打破。只見年...

「長輩太溺愛孩子!」你不也是嗎?

相信沒有人想刻意溺愛孩子。但是,什麼行為是在溺愛孩子?什麼樣的孩子是被寵壞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衡量標準。在老一輩看來,他們理解的「溺愛」是:帶那麼小的孩子出國旅行,什麼也記不住,何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