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媽媽前面特別「嬌氣」,真的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聽到很多家長反映,下班回家,寶寶在媽媽面前會特別「嬌氣」,老想讓抱著,飯也不想吃,就想粘著媽媽……這不僅表現出媽媽陪伴時間不多,還和孩子缺乏安全感有關。

當孩子在自己面前撒嬌時,寶媽應該好好的親親孩子,抱抱孩子。

場景1:

六六和爸爸一起出門時,總是自己走路,和媽媽一起出門時卻總是要媽媽抱,有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出門,也總是要且只要媽媽一個人抱。

媽媽累成狗,爸爸悠閒地抄著雙手,卻還「無奈」地表示:「不是我不抱哦。

場景2:

平常媽媽要上班,白天都是奶奶帶六六,每天中午奶奶做好飯後,六六就自己坐在桌前等著,還主動要求戴圍兜,然後自己吃完一整碗飯。

等到晚上媽媽回家,六六就再也不好好吃飯了,興奮地跑來跑起,吃飯也要媽媽喂,對食物也是挑三揀四。

其實,每個剛出生的小嬰兒又何嘗不是如此,他的成長必須經過一系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無法憑藉自身的力量來獲得想要的一切,只能依靠他人,而這時候最能給他安全感的,首先是媽媽。

如果媽媽在他需要的時候不能及時給出回應,反而相信什麼免疫法或者不能嬌慣或者延遲滿足,孩子就會以為自己可能會被拋棄,從而變得要麼更努力的討好父母,或者更粘人,走向兩個極端。

場景再現

現實中有些小孩 總與小朋友起衝突

康康很容易和小夥伴起衝突,稍不順心,就用「拳頭」解決問題

專家點評:

這類孩子的家長往往態度簡單粗暴,家庭氛圍也不和諧,導致孩子對外界人和事心存戒備。

他們用霸道的行為掩蓋內心的敏感與脆弱。

建議家長首先要反省自己,而不是一味責怪或打罵孩子。

其次要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從權威型家長逐步向民主型轉變,遇事講道理,用榜樣作用逐步引導孩子養成平和、友善的性格。

我的一位朋友是做心理諮詢的,他曾經告訴我這樣一件事情,有一個小孩子,總是被爸爸打,後來爸爸或許是良心發現,打算再也不打孩子了,可他發現孩子每天做的事都很讓他生氣,有時候甚至是故意的。

這位爸爸很生氣,就一次又一次打孩子,奇怪的是,當他開始打孩子後,孩子反而變得正常了。

爸爸嚇壞了,趕緊找心理老師諮詢,看孩子是不是除了心理問題。

後來,朋友終於從孩子嘴裡得出了答案:因為孩子不知道什麼時候又會挨打,所以他故意做一些事情讓爸爸打他,因為這樣他起碼知道什麼時候會挨打,什麼時候是安全的。

聽到這事的時候,柚子媽的心裡很不是滋味,孩子的安全感是缺乏到了何種程度,才會做出這種自討打挨的做法。

孫瑞雪曾經說過,父母越愛孩子,孩子也就越不依戀父母。

還有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馬斯洛認為,安全感是孩子心靈成長的重要基石,能幫孩子更好地融入社會,這與父母的教養方式關係密切。

下面這些寶寶的異常舉動,可能就是安全感缺失的表現。

父母在與不在大不同

小多對媽媽非常依賴。

只要跟媽媽在一起,就手舞足蹈的,可媽媽一離開,就大哭大鬧

依賴父母也是孩子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可能與獲得關愛不夠有關。

建議首先多跟孩子做情感交流,不能把孩子甩給老人或保姆。

出現類似情況後,父母可採用觸膚情感刺激幫孩子找回安全感。

比如每天下班回家先抱抱孩子,睡前給孩子一個吻。

也就是說當孩子感覺到父母的愛時,他反而越不會那麼黏父母,因為他知道父母不管在哪裡,不管在做什麼,都不會拋棄他,都不會讓他孤零零的一個人。

同樣,當他長大成人的時候,他不管飛向哪裡,他的心裡,也一定像父母一樣,牽掛著對方,因為,他學會了愛的能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媽媽,你弄丟了我的安全感

帶孩子在外面玩,總會聽到媽媽們聊天說:「你們說,我每天上班的時候,孩子都抱著我不放,該怎麼辦啊。」這類的話題。其實這就是我們常說的孩子沒有安全感,但是很多父母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只會覺得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