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期:寶寶出生後,如何進行區別教育?(男孩女孩不同的教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男孩子女孩從出生就存在個體差異,所以媽媽在教育男孩女孩的過程中有必要根據他們的性別行為差異選擇教育方式。

從寶寶出生開始,就要進行區別教育:

1歲前,男孩子管,女孩寵。

這段時間,孩子還沒有什麼意識,需要副對他們的性別性格有所界定。

比如,可以經常對男孩說「不哭」,而對女孩就要想對待「小公主」般寵著。

1~2歲,男孩子能說20個單字就行,男孩子語言能力發育較晚,通常女孩在一歲左右時,就能說出很多單字和雙字。

而男孩可能只會說些單字。

一位教育家認為,這是因為男孩子的語言中樞神經長得本就慢一些。

2~3歲,男孩多防傳染病,女孩多防免疫疾病。

寶寶們有了一定的「性別意識」,男孩子更加衝動,女孩子更加細膩。

此時不要過於約束其行為,順其自然。

此外,2歲半帶3歲的孩子易生病,男孩子易得傳染病,因此要少去人多的地方。

女孩患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比較大,家長應多注意這方面的信號。

3~4歲,男孩子多做智力遊戲,女孩多做體育運動。

此時「性別特徵」更加明顯,男孩一般都會特別淘氣,女孩則變得膽小內向。

這時家長就不能在聽之任之了。

4~5歲,加強女孩自我保護意識。

這一時期,家長應對女孩加強「性生理」教育,提醒她們,不能讓別人看到自己的身體。

平時教育他們注意衛生,上廁所前要洗手,不要叉著腿坐,別穿太緊的衣服,一面給私處留下健康隱患。

每一個階段男孩女孩都有心的差別顯現出來,媽媽們要好好的對孩子進行合適的教育。

下一期:孩子從小就要分清楚男女,不要讓你的孩子像他一樣

歡迎關注,本頭條號將長期固定於每晚20點為大家更新,免費閱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樣的家庭教育造就了孩子的「娘」 家長必看

父母嬌生慣養、百般呵護,父親角色的缺失;幼兒園教師多為女性以及缺乏適合男孩玩耍的器材和遊戲;傳統的讀寫表達教育模式更加適合女孩的智力特徵,再加上社會大環境要求遵規守紀、人們更加喜歡「乖寶寶」等等...

尷尬父母:我該如何對我的寶寶進行性教育?

爸爸媽媽們是如何向孩子們科普性教育的呢?在育兒領域里,性教育的確是父母最輕視也最忽視的。小懶先給爸爸媽媽們科普一下孩子們的發展狀況:1-2歲,表現在對玩具和遊戲活動的偏好和喜歡與同性別夥伴玩。

寶寶性別教育,你要做什麼?

性別教育的重要性性別教育不同於性教育,它主要是讓孩子建立性別意識,知道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這樣有助於他培養和發展出適合自己性別的個性風格。在良好的性別教育下,男孩子會有陽剛之氣,女孩子會有柔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