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專欄〉嬰幼兒「陌生人焦慮」,家長需正確認知
文章推薦指數: 81 %
導語:開始正文前先普及下嬰兒的兩種與依戀相關的恐懼
陌生人焦慮——對陌生人的警惕,被稱之為陌生人焦慮,寶寶8-12個月時達到頂峰,在2歲時逐漸下降。
分離焦慮——許多嬰兒形成基本依戀後會在母親或者其他依戀對象離開時表現不安和哭鬧,這種發育稱之為分離焦慮。
一般在6-8個月出現,14-18個月達到頂峰。
出現條件:和父母或者養護者建立了安全的依戀關係,兩種焦慮在時間維度上基本重疊。
今天我們就其中的陌生人焦慮作深層次原因剖析,給疑惑中的家長重塑認知。
嬰幼兒進入「陌生人焦慮」表現
案例:前兩天朋友小劉對我說,說她家七寶8個月大了,現在突然開始認生,誰都不讓抱,不是太熟悉的人抱就會哭,前兩天孩子外婆從老家過來看孩子,孩子死活不讓外婆抱,傷了老人家的心。
這樣的情況有很多,當九個月的男男正坐在家裡地板上玩時,他媽媽領進一個陌生人。
這個陌生人突然走到男男面前,彎下身子說:"喂,男男,你好嗎?"男男瞪起眼注視著陌生人,然後轉身抽泣著向媽媽身邊爬去。
這幾乎是一個普遍現象,很多家長反應自己的寶寶在6個月時開始認生,直至1歲多,這種情況不但沒有好轉,反而越來越嚴重,有朋友來看家裡小孩,但寶寶扭頭不理人家,當不熟的人想抱或親近寶寶時,寶寶更會哭鬧著躲進媽媽懷裡。
綜上所述,家長們不必太過擔心,這並不是基因遺傳或育兒方式的問題,也不是膽小或缺乏安全感,事實上,一些非常有安全感的寶寶也要經過幾次陌生人焦慮後,才會願意擁抱不熟悉的人。
科學上,這是嬰幼兒心理中特有的「陌生人焦慮」, 是其特有的自我保護機制,是嬰幼兒成長中一個必經的正常階段。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這類嬰幼兒特有的心理現象。
「陌生人焦慮」的心理學解釋
嬰幼兒由於陌生人的突然出現而產生的某種程度上的恐懼、緊張或不安的情緒,心理學家稱之為陌生人焦慮,其實質是一種警覺反應,是兒童自我保護、辨別父母與陌生人的標誌。
其通常發生在嬰幼兒出生後6個月左右,8~12個月達到高峰,
15個月後逐漸消失。
但這種陌生人焦慮到兩歲、三歲、四歲時還沒有完全消失,尤其是在陌生環境裡接近陌生人時,他們還會表現出警覺。
一些認知發展相對落後的嬰幼兒,陌生人焦慮出現較晚,約在11~12個月。
嬰幼兒的這種陌生人焦慮其實並不是壞事,心理學家甚至認為陌生人焦慮是兒童認知心理發展的一個里程碑,它是已經形成對養育者的依戀的嬰兒所特有的對生人的一種不可避免的反應,它與嬰兒接近熟人時經常表現出來的微笑、咿呀語和表示歡迎的神情形成鮮明對比,這類行為表明他們已能把熟人和生人、熟悉的地方和陌生的地方區分開來,表明了嬰兒情緒和情感的正常發展,也是智力發展的階段性成果。
美國心理學家艾恩斯沃斯(M.Ainsworth)採用陌生情景技術發現,陌生人焦慮有不同表現形式:或啼哭、或緊緊抱住父母、或拒絕陌生人的接觸,或只將目光從陌生人臉上移開。
這些反應形式隨環境變化而變化。
陌生人焦慮有著積極的作用,它可以避免孩子受到某些不友好陌生人的傷害。
隨著他們的成熟,關於人的面孔的圖式(對面孔的穩定、準確的記憶)也越來越泛化。
2歲的嬰兒見到陌生人的面孔就不再感到煩惱,因為他們知道,這些人無非是一些叔叔、阿姨、爺爺、奶奶之類,他們都很友好,並沒有什麼危險。
另外說一個有趣的現象,引起孩子焦慮反應的,還可能只是非常小的差異。
有時媽媽從捲髮變成直發,爸爸忽然颳了鬍子,也會引起寶寶極大的反應:「這人是誰,沒見過!」直到寶寶合併了爸媽的舊形象和新形象,才會消除壓力,不再懷疑。
這種認知也要到2歲以後,孩子才會真的明白:原來外表的改變不會改變原來他熟悉的那個人。
應掌握的消減陌生人焦慮方法
幫助寶貝兒順利度過焦慮期方法很簡單:
-
1. 熟悉的人在場:心理學實驗表明,當嬰兒與媽媽或其他親人分離時,會對陌生人產生更多的消極反應。
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坐在媽媽腿上,大多數6-12個月的嬰兒並不一定對陌生人表示出特別的警覺;但是,假如他們坐在離媽媽只有十幾厘米遠的地方,陌生人的接近都會讓他們哭鬧。
所以有陌生人在場時,將嬰兒抱到懷裡是最好的安撫辦法,這樣他就不會十分畏戒。 -
2、在熟悉的環境:嬰幼兒會覺得家是屬於自己的安全領地,在家中更容易面對陌生人。
所以父母們可以多邀請親友或其他小朋友來家裡做客,這將幫助孩子逐漸認識到陌生人是安全的。
此外,固定作息時間也有助寶寶養成安穩的生活習慣,幫助爸媽及時了解寶寶需求。
家居的擺設不要隨意變動,寶寶才能安心地到處爬、探索。 -
3.做一個尊重孩子意願的家長,給孩子時間:注意,永遠不要強迫寶寶!當善意的「陌生人」想抱寶寶或者親他,而他害羞地躲開時,家長理應解釋孩子正處在認生期,請不要馬上接近孩子。
你只要告訴你的朋友慢慢來,寶寶需要慢慢的適應就可以了。
如果寶寶在陌生人面前非常緊張,你就把他抱起來。
你的關懷,會讓寶寶感到放心,有安全感。
如果寶寶在某個人面前表現得害怕,你千萬別逼他,如果你安慰他,而不是強迫他,他會更有安全感。
這也有助於讓他明白相信自己本能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他面對某種危險情況時。 -
4.做一個不冒失、更和善的陌生人:嬰兒對陌生人的反應常取決於陌生人的行為,他們更喜歡那些能夠聽自己話的陌生人,離嬰兒遠一點,先說說話,微笑著拿著熟悉玩具或者熟悉動作慢慢的接近嬰兒是最好的方法,不能強制性的試圖擁抱和控制嬰兒。
一位研究者發現,如果一個陌生的成人先讓孩子占有主動地位並控制他們之間最初的相互作用,在孩子眼裡這個成人就容易變得更"友好"。
相形之下,假若陌生人冒冒失失地很快與孩子接近,並試圖控制他們的行為(例如,讓他們坐在桌前不動或想把他們抱起來),就會引起孩子的恐懼感,建立起信任的時間需要更久。
家長們對於寶寶的「陌生人焦慮」要正確對待,這是每個寶寶成長發展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不必緊張,也不必過急地想糾正它。
如果情況嚴重的話,寶寶面對陌生人時非常緊張,那麼介紹時要更委婉。
先告訴你的朋友這是嬰兒發展的一個階段:不用事後道歉,試圖彌補糟糕的第一印象。
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也要理解這個階段的特殊性,接受寶寶逐漸跟他們親近的過程,免得傷感情,或責備你沒鍛鍊好孩子。
寶寶身上出現的這種情緒體驗對將來的心理發展有長期影響,父母的正確引導對樹立良好的情緒和個性有必要的鋪墊作用。
希望此文章能給迷茫中的家長朋友們啟發,幫助寶寶平穩度過焦慮期。
這個方法可以給孩子測測他的安全感及與媽媽是否親密
上期文章我們分享了依戀關係對兒童及成人後人際模式的影響(孩童時的人際模式及成人後戀愛模式竟與嬰兒期媽媽的養育方式有關),本期通過「陌生情境測驗」來觀察一歲嬰兒對其母親的依戀安全性,由此可以看出寶...
寶寶開始認生,寶媽應該怎麼做?
這一時期,寶寶的情感更加複雜和豐富,可以通過臉部的表情感受到媽媽高興抑或是生氣等感情變化了。寶寶自己也經常表現出高興、難過、生氣、害怕、喜歡、不喜歡、有趣、無聊、厭煩、睏倦等更加細膩的感情。而...
1歲內寶寶開始認生了,父母應這樣幫助寶寶度過
8個月大小的寶寶開始認生了,幾乎每個寶寶都是這樣,表現為寶寶對媽媽特別依戀,尤其到了傍晚、夜間,往往除了媽媽誰也不要,我家寶寶那時快要把媽媽累倒了。其實這是寶寶進入「認生期」的正常表現。一般來說...
寶寶怕生哭鬧怎麼辦?聰明的媽媽們趕快試試這幾個小方法吧!
導讀:寶寶在媽媽的體內安全又舒適,對於剛剛降臨到這個世界的寶寶來說,這繁雜的世界是如此的陌生,寶寶要花費很長的時間才能適應這日新月異的社會。每個寶寶對於不熟悉的人,都會表現出怕生的問題,這個問題...
寶寶變得「認生期」變得連老爸老媽都不認識了,怎麼辦?看專家如何建議……
幾乎每個寶寶在一段時期都會經歷這個所謂的"認生期",德國的教育學專家Christiane博士曾經說過:"寶寶的認生期隨著他的成長而自然產生,很可能在一夜之間,認生期就到來。"
將認生的寶寶強行塞給陌生人?媽媽引導不對影響寶寶一生!
朋友最近因為孩子認生,很是煩惱。孩子已經10個月大了,平時都是朋友自己一個人帶孩子,非常辛苦。有時候,抱著孩子出去玩,總有關係比較好的鄰居想要幫她抱一會,讓她輕鬆一下。可是讓人沒想到的是,孩子根...
寶寶的認生是正常的依戀情結
每當在工作中遇到認生較為強烈表現的寶寶時,總想對媽媽說:如果在寶寶還未到達認生階段時能給予早期的訓練,使其順利的度過這個時期,寶寶的每一天都是快樂的那該有多好呀!那下面咱們就這個問題來一個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