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代人在育兒上的分岐:如何有效的溝通?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難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泰戈爾說:讓我愛像陽光一樣圍繞著你,給你絢爛的自由。
「現在孩子不能比以前了。
」經常可以聽到長輩這樣說。
流露出一絲譏諷和輕蔑的痕跡。
然後,後面的話是她(他)怎麼帶孩子來的,每次聽到都試圖忍住,但我拒絕解釋,只有轉身避開了。
我媽正在用「媽馬上打你」嚇唬我女兒,今天晚上,已經N次了,廚房裡我直接說:「才不打孩子呢,歷來沒玩過。
」又說如果她長大了不聽話,咋辦?管不了了。
然後她和我爸爸有了一點嘲諷意思。
孩子不能滿足父母的期望,有數以千萬計的方式來教育孩子。
為什麼我必需使用最暴力、也是最壞的方式?打孩子的時候,有太多的中國父母,仍然有一句老話:「棍棒底下出孝子」,陳舊的觀念。
現在90年代以後。
非主流慢慢成長起來,成為社會的主力軍,成為新一代的父母,很幸運地生活在一個非常發達的網際網路時代,相對自由的言論和多種學習方法。
這一代的父母,遠遠超越了媒體給出的最終結論,承當了責任,為了養育孩子,通過書籍、網絡,掌握了更科學的育兒知識,發現過去有太多不合理的方式。
經過學習,舊觀念與新知識的牴觸產生生了不同觀念的碰撞
為確保孩子有一個更安全的睡眠環境,堅持要一個嬰兒床單獨睡。
長者說:孩子們太小,長大了再說,小時候都和爸爸、媽媽在一個床上。
堅持母乳餵養到兩年,現在十七個月,已經建議N斷奶,據說母乳在六個月後就沒有營養了,孩子如此之大,以致於只能喝牛奶,羞於餵奶。
為有利於孩子平衡,堅持讓孩子爬行,不擔心她走路的時候摔倒。
但是長輩都很著急,每次都要支持孩子堅持要自己走路。
讓孩子們自己吃、吃什麼,從八個月或九個月就開始吃手指食品了,一年後決定讓孩子吃飯,從小就培養餐桌禮儀,這對老年人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爸爸說,當我小的時候,被媽媽追趕,吃了很長的路吃,而我邊吃、邊玩,父親也說小孩子都這樣吃。
我要求孩子襪子一定要穿,從腳開始涼起,孩子們會穿和我一樣多的衣服。
長輩說不能讓孩子凍著了。
把所有危險的東西都放了客廳,可以隨意撫摸她,探索期的孩子不應該抑制她好奇心。
但是長輩不允許她找到家裡那個、碰這個。
或是做他不允許做的事,總是用恐嚇手段和孩子玩耍。
經常用「警察來了」、「老虎來了」等來嚇唬孩子,女兒非常害怕,就拍拍胸脯,然後笑了起來。
像這樣逗樂孩子是什麼意思?說這沒什麼,不能和孩子們這樣玩。
還是像美國兒科學會多年來一直支持的數據和證據?而我這些健康生長的人也有這樣的心理陰影和人格缺陷。
知道嗎?但是那些被老方法撫養長大的孩子幸運地長大了嗎?那幾天出生的孩子死亡率是多少?事故造成多少甚至死亡?不是因為隔壁阿姨的孫女也是這樣養的,就認為比較正確。
心理健康和身體健康同樣重要,幾個人真的平等對待、尊重他孩子?長輩有多少代人把他孩子當作自己的財富。
書包被檢查,這代人從童年的期刊看了多少代人;門沒有被鎖上,沒有隱私。
哭也可以說是軟弱的所以長大後,壓抑情緒的習慣不會表達情感。
他人的孩子總是最好的,誰能看到自己內心的自卑呢?讀書的時候,要好好學習,拿大學來協助選擇專業,不能在學校戀愛,畢業找穩定的工作,快點結婚,早早生孩子,一切都是為了成才。
但是如果我的志向不在這裡呢?
想到很多,當我成為母親的時候,有我自己的方式,還有我原來的家庭教育問題。
認為我自己的一代必需改變,無論是一些不可靠的養育方法、家庭教育,繼續的學習,與孩子一起生長,做一個更好的母親(父親)。
我特別喜歡紀伯倫的《你的兒女》——「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
兩代人的育兒經:如何和長輩一起帶孩子?
經常能聽到長輩說「現在的孩子跟以前不能比,現在的孩子金貴」。其言語中透露一絲嘲諷,一絲不屑。接著後面的話就是「我們當年怎麼怎麼帶的孩子不都長大了,也怪好的。」每次聽到都非常想回嗆,但又忍住了,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