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食品保存不當容易變質?寶寶粥為什麼可以常溫保存? - 泛科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因為食品與自然環境中,經常存在著無數的細菌,在處理食物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一般在家中,媽媽們會把煮好的副食品放涼,再放進冰箱冷藏保存,但光是這樣 ... 0 3 0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繁| 简 0 3 0 Promo 健康養生 活得科學 生命奧祕 萬物之理 副食品保存不當容易變質?寶寶粥為什麼可以常溫保存? 鳥苷三磷酸(PanSciPromo) ・2022/06/16 ・2039字 ・閱讀時間約4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副食品(2) 寶寶粥(1) 常溫(2) 推薦(4) 殺菌(5) 食安(33)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2) 本文由農純鄉委託,泛科學企劃執行。

作者|Evelyn食品技師 為什麼自己煮的副食品容易壞掉? 每位寶寶都是媽媽的心頭肉,媽媽們總是耗盡心思烹煮好吃且營養的副食品,可是為什麼自己煮的副食品容易壞掉?因為食品與自然環境中,經常存在著無數的細菌,在處理食物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微生物的污染。

一般在家中,媽媽們會把煮好的副食品放涼,再放進冰箱冷藏保存,但光是這樣的過程中,空氣中的細菌、與副食品接觸到的容器,都有機會讓細菌趁虛而入到粥裡,增加食品腐敗的風險。

再者,將副食品放進冰箱冷藏保存,是不具任何殺菌效果的。

大部分的病原菌都是嗜溫菌,喜歡20℃~40℃的環境,就算把溫度降低到一般冷藏溫度5℃,細菌並不會死亡,只是讓它生長活性降低。

因此冷藏僅能降低細菌的繁衍速度,為抑制細菌生長(抑菌),而非殺死細菌。

食品與自然環境中,經常存在著無數的細菌,在處理食物的過程中,難免會污染到一些微生物。

圖/Pexels 冷凍雖然可以讓細菌停止活動,進入休眠的狀態,但也不是殺死細菌,若不慎讓溫度回升的話,細菌即會恢復活力而急速增殖。

所以若想要妥善延長食物的保存時間,就必須要進行「滅菌」,現在市面上有不需要放冰箱也能常溫保存,即開即食的寶寶粥,它是如何做到的呢? 常溫寶寶粥為什麼不用冰也不會壞? 一般常見的巴斯德氏殺菌(簡稱巴氏殺菌)法,是一種把食物加熱至某個溫度(通常低於100°C)並保持一定時間,即可殺滅一些致病性微生物,是較為溫和的方法,如鮮奶或蛋液等。

但因無法完全殺滅所有的微生物,故這類食品就必須放冷藏保存,且保存時間僅2~4天。

常溫寶寶粥之所以可放常溫保存仍不會壞,是因為有經過「商業滅菌」的過程。

通常商業滅菌即是利用高溫、高壓,將食品中所有的微生物殺滅,使它們無法生長導致食品腐敗,並且驅出容器中的氧氣,避免它和食品中的成份進一步作用,再藉著密封容器防止外界的微生物又污染食品。

且依《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之規定,商業滅菌後的產品是禁止使用防腐劑的。

加上商業滅菌後的常溫寶寶粥採用「食品級鋁箔積層袋密封包裝」,可耐高溫,不會產生塑化劑,耐酸鹼,還能充分阻隔空氣及細菌入侵。

因此,在如此嚴苛的滅菌條件,並搭配嚴謹的無菌環境、密閉包裝的方式下,常溫寶寶粥當然不需要添加任何防腐劑也能夠常溫保存喔! 常溫寶寶粥是採用「食品級鋁箔積層袋密封包裝」,在嚴謹的無菌環境、密閉包裝的方式下,不需添加任何防腐劑也能夠長期保存。

挑選常溫寶寶粥的技巧 寶寶粥除了要具備基本的安全、健康與美味之外,挑選時還需要注意過敏原,以避免家中的心肝寶貝,因為食物過敏而引發嚴重的不適症狀。

依《食品過敏原標示規定》,現在過敏原強制標示總共有11項,比較需要注意的常見過敏原如甲殼類、牛奶或羊奶、蛋、堅果類、含麩質之穀物、大豆及魚類等。

故媽媽們在選購寶寶粥的時候,務必要記得檢視產品成分與營養標示,確認是否含有寶寶會過敏的食材。

此外,選擇信譽優良的食品製造商也是非常重要的,農純鄉的常溫寶寶粥成分公開透明,擁有齊全的安全認證(包含HACCP、ISO22000、CAS認證等),堅持將產品定期送SGS檢驗,並將檢驗報告於網站上公開供消費者查看。

而且農純鄉寶寶粥有9種口味,皆通過100%無添加潔淨(cleanlabel)標章驗證,產品完全不使用含基因改造食品原料,亦不含任何的食品添加物。

甚至連包裝材質都通過德國LFGB檢驗,確保寶寶粥在高溫滅菌處理的時候,與食物直接接觸的包裝與內容物不會發生反應,為安全無虞。

農純鄉的常溫寶寶粥,除了採用純天然、無添加的真材實料令消費者安心之外,在創造健康、美味的同時,更是做了層層安全、嚴格的把關。

而且寶寶粥能常溫保存,外出時既方便又能兼顧營養,讓媽媽們既能安心又輕鬆地滿足寶寶的每餐需求喔! 農純鄉的常溫寶寶粥採用純天然、無添加的真材實料,讓媽媽們既能安心又輕鬆地滿足寶寶的每餐需求喔! 農純鄉寶寶粥:https://lihi1.cc/xbpbL 快點開泛科學YouTube頻道,了解更多寶寶粥不易變質的秘密 參考資料 施明智,2013。

食物學原理(第三版)。

新北市:藝軒圖書出版社。

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 發表意見 文章難易度 剛好 太難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鳥苷三磷酸(PanSciPromo) 146篇文章 ・ 268位粉絲 +追蹤 充滿能量的泛科學品牌合作帳號!相關行銷合作請洽:[email protected]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宇宙到底從哪來?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來看「宇宙起源」,解釋完全不一樣!——《宇宙大哉問》 2 9小時前 來趟蕉心之旅?購買有產地履歷的香蕉好安心 1 13小時前 地球日50週年:午餐到底該吃什麼?為地球來點「植物性飲食」吧! 1 13小時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2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2022/09/18 全球熱浪災情頻傳!臺灣熱成這樣,竟然不符合「熱浪」的定義? 3 2022/09/16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2天前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2022/09/19 RELATED 相關文章 冷鏈成本太高?遞送小鼠「冷凍精子」的最佳解出爐:現在寄張明信片就搞定! 新手爸媽照過來!減少嬰兒食物過敏的注意事項 圓型=三角形?形狀之間的秘密關係——《不用數字的數學》 自體免疫失調引發乾癬性關節炎,併發症狀多勿輕忽 【2022搞笑諾貝爾生物獎】斷尾便祕的蠍子傳宗接代?! 1 4 0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1 4 0 食品業者如何在COVID-19染疫風險中,兼顧食品安全?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 ・2022/01/18 ・3124字 ・閱讀時間約6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COVID-19(271) 疫情(39) 社交距離(9) 防疫(37) 食安(33) 食物中毒(8)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2) 國小高年級科普文,素養閱讀就從今天就開始!! 本文轉載自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ILSITaiwan)《【ILSITaiwan國際會客室】2021年第2期-在食品安全及COVID-19風險中取得平衡》發佈者/Dr.DavidAcheson,TheAchesonGroup(TAG)創始人、總裁兼執行長,超過30年醫療和食品安全經驗,曾任職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及檢驗服務局(USDAFSIS)、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安全與應用營養中心(FDACFSAN),在FDA期間制定2007食品防護計畫,作為美國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FSMA)的基礎。

在過去的兩年,食品業者都在努力對抗COVID-19,避免員工染疫,同時持續種植、製造及銷售食品,並且努力維持食品安全倡議與計畫。

這是全球性的挑戰,台灣也是如此。

無法遠端上工的食品業者們,如何兼顧防疫,讓食品能夠安全生產呢? 圖片來源:s_kawee 食物中毒的汙染源頭,比供膳場所更前端 食媒性疾病(Foodborneillness,俗稱食物中毒)是全世界持續發生的議題,而且在一些情況下會產生危機,以台灣來說: 根據SurveillanceofFoodborneDiseasesinTaiwan(Medicine,February2021)的研究,在2014到2018年間,食物中毒事件患者數為26,847人,平均每年有5,370人。

2019年,台灣有503件食物中毒案件,患者數為6,944人,創下23年來新高。

2020及2021年已發現有許多食物中毒的攝食場所是發生在學校,2020年,台中市的三所不同學校,共有130名學生發生食物中毒;新北市的一所國小有106名學生及教職員因為有食品中毒症狀(foodpoisoningsymptoms)被送往醫院。

雖然學校及供膳之營業場所已被列為食物中毒的主要重點,但汙染的源頭需要追溯到更前端的食品供應鏈(supplychain),這表示食品安全在食品生產及配送等各個層面的重要性。

但是食品公司要如何確保食品安全與如何保護員工免於COVID-19感染之間取得平衡,尤其居家工作(work-from-home)這個選項,對食品產業來說是不切實際的。

在保護員工的前提下,讓食品安全生產 在疫情流行期間,艾奇森集團(TheAchesonGroup,TAG)持續與客戶合作,幫助客戶在食品安全及保護員工進行食品生產間取得平衡,以下是對COVID-19防護措施之一些建議,同時亦可遵守食品安全規範。

COVID-19防護措施:與全球大流行的傳染病應對,是一個全新的挑戰,COVID-19是一種未知的疾病,這使得大家更難知道要如何好好的保護員工及民眾。

但隨著我們對這個病毒的了解越多,就能了解病毒在工作場所傳播的風險,我們以金字塔管制階層(HierarchyofControlsPyramid,詳見圖一)為基礎,開發一個降低風險的策略(RiskMitigationStrategy),這種管制階層的建立可以降低在工作場所傳染或傳播疾病的風險。

在這些管制措施中,業者可以採用4種基本但必須的規範,能保護員工又可確保營運持續性(businesscontinuity): 員工健康檢查:員工抵達後,每天定期量測體溫,並詢問員工目前的健康狀況、旅遊史及密切接觸者,問題要包括在過去24小時內有無發燒、咳嗽、呼吸困難、嗅覺或味覺喪失(anosmia)、疲倦或疲勞、喉嚨痛、頭痛、腸胃道疾病,如腹瀉(diarrhea)等,並詢問該員工是否在出現症狀前48小時內,接觸過有COVID-19症狀的人或已確診患有COVID-19的人。

社交距離:員工之間保持2公尺的社交距離,區隔有助於防止已受COVID-19感染的人傳染給其他員工,雖然在廠房內難以進行,但公司可以採用輪班方式及錯開休息時間、減少休息室椅子數量、盡可能增加設置格欄(placingbarriers)、增加生產班次或放慢生產線速度等策略,讓員工之間的距離可以拉遠,也可以在廠房周圍張貼海報,提醒員工要保持社交距離的重要性。

個人衛生:勤洗手並避免碰觸臉、鼻子、眼睛和嘴巴,可以減少COVID-19(與其他疾病)的傳播,若能同時做到上述兩者,即使我們手不小心接觸到傳染性飛沫,也可以確保不會轉移到鼻子、眼睛和嘴巴。

洗手要用肥皂及水至少20秒,如果無法執行,要使用酒精含量至少60%的洗手液,如果手已經明顯弄髒了,要先用肥皂及水洗手,再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

口罩:儘管戴口罩的文化在台灣已經根深蒂固,但值得一提的是,在廠房內以及戶外群聚時,戴口罩有助於減少病毒的傳播。

口罩的選擇要有兩層或多層緊密編織、透氣、可清洗的不織布(fabric),如棉或亞麻;第三層(中間層)是過濾型的不織布,如聚丙烯不織布,可以增加防護力。

重點是口罩的貼合度及過濾性(而不是增加層數),口罩大小要夠大,至少可以完全覆蓋鼻子及嘴巴,且緊密貼合臉的兩側、沒有縫隙,而且仍然能夠輕鬆的呼吸。

若能強制執行上述策略和管制階層中的其他策略,將有助於降低COVID-19的傳播,以及因為受COVID-19感染而導致員工缺勤。

「可追溯性」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關鍵 食品安全:台灣在2016年制定的食安五環政策,與美國的食品安全法規有一些相似之處,尤其是著重於可追溯性(traceability)的「從農場到餐桌的食品安全系統」,不論是在美國、台灣,以及全世界,我們發現食品鏈(foodchain)可追溯性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關鍵,上述提到的,台灣學校食品中毒案件也證明其重要性,雖然汙染源可能發生在學校,但也可能是從食品供應鏈中被帶入,所以要了解汙染發生在哪個環節,才是預防和去除汙染源的關鍵。

雖然可追溯性在台灣和美國都不是新的策略,但在疫情期間更顯重要,供應商也面臨一些挑戰,食品製造商、零售商和餐飲業者要確保他們的供應鏈風險評估及管理盡可能達到健全及徹底落實。

食品業者應保持關注其他食品安全領域包括: 環境監測及管制:環境管制計畫(EnvironmentalControlProgram,ECP)是客製化系統(customizedsystem)的規範,有助於降低加工環境中的汙染風險,包括遵守一般作業規範、良好的衛生(propersanitation)、製程管制(processcontrols)、預防維護(preventivemaintenance)和矯正措施(correctiveactions),並確保上述這些措施皆符合法規要求。

回收及危機處理之管理:即使在良好的情況下,食品汙染仍然會發生,所以產品回收也會發生,做好產品回收的準備,不僅保護消費者,更是對品牌的保護。

尤其是在一些危機情況,譬如疫情期間,業者如何管理產品回收,取決於業者對產品回收的準備情況。

過敏原:2016年,台灣將食品過敏原標示規範,從6項主要食品過敏原,增加為11項,施行日期剛好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高峰期(2020年7月),所以很容易被忽視,但重要的是,所有食品公司都必須備製好系統性的過敏原檢測及管制規範,這不僅是為了確保符合法規規範,更是要保護消費者。

法規及全球標準:每個國家皆有特定的法規規範食品業者,但是在全球競爭下,業者通常還需要遵守全球標準,例如全球食品安全倡議 (GlobalFoodSafetyInitiative,GFSI),其中許多標準在疫情期間臨時進行調整,以符合各國「宅在家(stay-at-home)」的規範,但是,隨著許多地區的疫情開始趨緩,完整的標準規範將恢復施行,許多業者需要重新評估操作情況,以確保在面對COVID-19的同時,沒有遺漏任何重點。

雖然臺灣在2021年中出現COVID-19病例增加,目前在民眾努力配合下疫情逐漸趨緩,但對食品安全的需求會持續管制。

因此,業者必須要在COVID-19與持續性食品安全議題間取得平衡,以確保可保護員工、消費者,以及業者本身。

參考文獻  SurveillanceofFoodborneDiseasesinTaiwan(Medicine,February2021)食安五環政策供應鏈風險評估及管理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1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1 windmill 2022/01/19 回覆 念書時和老媽住在鄉下,暑假放假回家時發現家中空無一人,原來老媽已被人送進精神病院。

可是並沒有其他人能照顧我,把老媽送走的老媽她哥只肯對老媽負責,從沒有顧及到我。

那時候不會做飯,每天吃泡麵吃到吐,人在鄉下,方圓十里之內沒有餐館,也叫不到外賣,餓肚子是常有的事。

現如今網路發達,快遞業務拓展到了鄉下,不用再去城裡採購物資就能買到想吃的食材,卻被共匪從鄉下趕進城裡,住在外賣送得到的地區。

此時的我身上只剩下共匪打發乞丐似的丟來的一堆銅板,依然叫不到外賣,滿足不了溫飽。

社團法人台灣國際生命科學會 28篇文章 ・ 7位粉絲 +追蹤 創會於2013年,這是一個同時能讓產業界、學術界和公領域積極交流合作及凝聚共識的平台。

期望基於科學實證,探討營養、食品安全、毒理學、風險評估以及環境的議題,尋求最佳的科學解決方法,以共創全民安心的飲食環境。

欲進一步了解,請至:ww.ilsitaiwan.org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宇宙到底從哪來?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來看「宇宙起源」,解釋完全不一樣!——《宇宙大哉問》 2 9小時前 來趟蕉心之旅?購買有產地履歷的香蕉好安心 1 13小時前 地球日50週年:午餐到底該吃什麼?為地球來點「植物性飲食」吧! 1 13小時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2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2022/09/18 全球熱浪災情頻傳!臺灣熱成這樣,竟然不符合「熱浪」的定義? 3 2022/09/16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2天前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2022/09/19 RELATED 相關文章 不想染疫,只要吃五種食物就好?沒那麼簡單! 陳建仁接受PanSci泛科學採訪:「我常常看PanSci喔!」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我們該擔心猴痘疫情嗎?——《科學月刊》 確診後為什麼會出現「腦霧」與「嗅覺異常」?新冠肺炎對腦神經的影響以及可能的治療方式 陳建仁出新書,用「因果螺旋」試想COVID-19的防疫之道──《因果螺旋:跨越時空的探索與思辨》 0 2 0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0 2 0 冷鏈成本太高?遞送小鼠「冷凍精子」的最佳解出爐:現在寄張明信片就搞定! Carol ・2021/09/05 ・4645字 ・閱讀時間約9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DNA(96) 保存方式(3) 冷凍乾燥(1) 塑膠(31) 安瓿(1) 常溫(2) 材料(19) 液態氮(2) 精子(22) 老鼠(16) 郵件(1)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2) 在古代有飛鴿傳書,在霍格華茲裡更有貓頭鷹負責寄送會發出聲響的信件。

信件不僅是文字、訊息往來的方式,現今更可直接作為生物材料的寄送媒介。

研究團隊發現,經冷凍乾燥處理的小鼠精子,可於沒有液態氮的環境中妥善保存,並且在室溫下帶於普通郵件中寄送。

放置於普通郵件小鼠精子。

圖/DaiyuIto,山梨大學[1] 傳統保存方式:充滿液態氮的超低溫環境 典型保存精子的方式,是將精子保存於液態氮或乾冰中,極低溫的環境可讓精子處於冷凍的狀態下進行運送。

待解凍之後,會再透過人工授精或是試管外(invitro)授精來繁衍後代[2][3]。

然而,使用液態氮仍可能會產生一些問題,例如,在196℃超低溫度下,進行樣本處理需要非常小心,因為液態氮可能會造成凍傷或是並且因飽和氣體造成窒息等問題,並且在部分國家及地區也可能有難以取得液態氮的問題。

除此之外,為了要讓小鼠精子一直維持在極低溫的環境,需不斷地補充液態氮,這也會造成昂貴的花費。

因此,對於部分國家的研究機構來說,這樣難以保存小鼠基因來源。

更不用說,若遇到停電、大災難等突發狀況可能會導致的極低溫的環境受到影響,小鼠精子解融、退冰,並導致精子無法使用。

液態氮,可以創造極低溫的環境,操作過程需小心。

圖/ThoughtCo. 玻璃安瓿保存法很讚,但仍不適合長期保存 為了解決低溫環境難以控制的問題,日本山梨大學(UniversityofYamanashi)生殖生物學家DaiyuIto的研究團隊發展出一項技術,將小鼠精子放入細頸瓶或玻璃安瓿(Ampoules,一種形狀類似保齡球瓶的小型玻璃瓶,常用於盛裝藥品等溶液。

)並置於4℃的環境中三個月,然後再放置於室溫中1個月。

經過冷凍乾燥處理,可放置於室溫環境中一年。

雖然經過處理後的小鼠精子已死亡,無法移動,但精子中的DNA仍然維持完整性[4]。

爾後,再將這些冷凍乾燥後的小鼠精子在注射入卵子時,一樣能繁衍出正常的後代。

這項冷凍乾燥的技術已運用與許多物種,例如實驗小鼠、倉鼠、兔子、馬以及綿羊等物種[5]。

然而,使用玻璃安瓿仍有一些缺點。

DaiyuIto說:「雖然玻璃安瓿的體積小,但它們相當笨重且易碎,容易影響小鼠後代的繁衍。

所以將小鼠精子儲存在玻璃安瓿並不適合用來長期保存。

因此,我們希望發展新的保存技術。

」 圖為玻璃安瓿(Ampoules),為種形狀類似保齡球瓶的小型玻璃瓶,常用於盛裝藥品等溶液。

圖/ISDIN 紙類保存凍乾精子有搞頭,但哪種材質最適合? 為了找出最適合用於保存冷凍乾燥的小鼠精子(mouseFDspermatozoa)的材料,研究團隊檢測了六種材質,分別是:日式傳統和紙(Washi)、包裝紙(Wrap)、乙烯基板(Vinylsheet)、秤量紙(Weighingpaper)、過濾紙(Filterpaper)、日式糖果紙(Oblate)。

首先,過濾紙(Filterpaper)是不可以使用的,因為小鼠精子容易卡在紙上,並且在解凍時無法順利取出精子。

日式糖果紙(Oblate)也被認為無法作為保存材料,原先認為當日式糖果紙全部溶解於水中,就可以輕易地將冷凍乾燥的精子取出。

然而,實際試驗後才發現,日式糖果紙溶解時仍會有部分殘餘物,導致難以收集小鼠精子。

此外,其餘的四種材料雖然可用於收集小鼠精子,但仍有一些小缺點,例如:包裝紙太容易撕破,乙烯基板則在乾燥的過程中容易損失精子。

相對來說,日式傳統和紙是個較好的材料,但是在於脫水後的恢復過程中容易汙染,使得收集小鼠精子會遇到困難。

秤量紙相較於乙烯基板較薄,但比包裝紙還要硬,是可作為小鼠精子乾燥過程的材料。

因此,在此六種材料中,秤量紙是最適合用來處理小鼠精子的。

且經實驗發現,無倫是保存在玻璃安瓿或四種材料(傳統和紙、包裝紙、乙烯基板及秤量紙)的冷凍乾燥小鼠精子,其精子受精率(fertilizationrates)沒有顯著差異。

然而,在胚胎的發展成桑葚胚(morulae)或囊胚(blastocyst)的比率,最高的是以秤量紙(Weighingpaper)包裝的小鼠精子。

使胚胎妥善的發育的比率,是作為小鼠精子是否有成功保存最重要指標,而在四種材料中,使用秤量紙(Weighingpaper)包裝的小鼠精子其後代存活率數值為21%,後代存活比率數值最高。

考量到精子發育的程度,以及材料操作容易程度,最後採用秤量紙包裝冷凍乾燥精子,並用塑膠片作為分隔是最適合的選項。

上圖A為玻璃安瓿及用四種不同材質的紙保存的冷凍乾燥精子。

下圖D為細胞質內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sperminjection,ICSI)。

圖/DaiyuIto,山梨大學[1]  圖G,小鼠精子的受精率,玻璃安瓿及使用四種材料包裝小鼠精子的售經比率相差不大。

圖H,受精卵發育成桑葚胚(Morula)或囊胚(Blastocyst)的比率[註1]。

圖/DaiyuIto,山梨大學[1] 塑膠片會影響精子的DNA完整度嗎? 為進一步了解使用塑膠片保存精子是否會影響精子內的DNA,研究團隊藉由彗星分析法(cometassay),來比較玻璃安瓿和塑膠片的精子中DNA的完整性。

彗星分析法可用來檢測單細胞中DNA的損害程度,若DNA有損害,其結構會較為鬆散,斷裂或破碎的DNA片段會在進行電泳(gel)時被拖出細胞,在顯微鏡之下會呈現出一個類似彗星的形狀。

不同程度的DNA損傷則會造成拖尾程度的差異,至於未損傷的DNA則會保持球狀。

從觀察結果得知,保存於玻璃安瓿的小鼠精子DNA,其彗星尾相較保存於塑膠片的小鼠精子DNA慧星尾長度稍短一些,不過,就統計結果而言,兩者之間有顯著差異。

但另方面,在小鼠精子進行細胞質內精子注射(ICSI)之後,藉由使用γ-H2Ax染色來比較玻璃安瓿和塑膠片的雄原核(malepronucleus)中DNA損壞程度,結果卻發現,相較於保存在塑膠片的小鼠精子,保存於玻璃安瓿的小鼠精子經γ-H2Ax染色後,其雄原核[註2]有較高的亮度,顯示此細胞核內的雙股DNA損壞較為嚴重。

綜合上述,保存於塑膠片中的小鼠精子DNA完整度,與保存於玻璃安瓿的小鼠精子DNA完整度,是可以相比擬的。

圖J為保存於玻璃安瓿小鼠精子DNA,圖K為保存於塑膠片的小鼠精子DNA。

可發現圖J的DNA其彗星尾較短。

圖/DaiyuIto,山梨大學[1] 圖M為保存於玻璃安瓿小鼠精子,其雄原核有較高的亮度,顯示此細胞核內的雙股DNA損壞較為嚴重。

圖/DaiyuIto,山梨大學[1] 如何製備冷凍乾燥的小鼠精子? 小鼠精子經過預先培養之後,會秤量紙作為載體,將含有精子的溶液滴定於秤量紙上。

將鋁箔紙摺出一個凹槽,依序放入裁切好的塑膠片及帶有小鼠精子的秤量紙,然後將整包鋁箔包放入保麗龍盒,最後在保麗龍盒內加入液態氮。

接下來,將冷凍的精子溶液乾燥,乾燥之後的冷凍小鼠精子會呈現粉末的狀態。

然後,將冷凍乾燥後的小鼠精子取出,並用兩張秤量紙包裝,最後放在塑膠片上並用膠水將其密封起來。

待需要使用時,再用剪刀將塑膠片剪出一個缺口,並用鑷子取出小鼠精子,最後再用水回溶精子。

小鼠精子的冷凍階段,依序各種材料放入保麗龍盒中,最後再加入液態氮,將小鼠精子懸浮液冷凍10分鐘。

(①Pipetchip,定量吸管,用來吸取小鼠精子溶液。

②Spermsuspension,小鼠精子的懸浮液。

③Material,用來作為小鼠精子溶液載體的各種材質,此處為秤量紙。

④Plasticsheet,塑膠片。

⑤Aluminumboat,鋁箔紙船)。

圖/DaiyuIto,山梨大學[1] 冷凍小鼠精子的乾燥、密封及使用階段。

圖/DaiyuIto,山梨大學[1] 凍乾的小鼠精子,可在室溫下藉由明信片運輸 雖然相較於保存在-30℃的環境,冷凍乾燥(freeze-dried,FD)的小鼠精子保存在室溫環境下三天,其後代存活率較差,但仍可繁衍出後代。

利用塑膠片保存的小鼠精子可以夾帶在明信片中,並放置於-30℃的環境。

待到要寄信的那天,可直接利用普通郵件的方式寄送,不需額外的保護措施。

而收到郵件後,只需再將小鼠精子放回-30℃的環境即可。

研究團隊曾使用此方式,將冷凍乾燥後的小鼠精子從東京大學寄至山梨大學,兩校之間的距離約為200km,並且郵件會在2天之內寄達。

而這些冷凍乾燥的小鼠精子也能順利進行胚胎發育。

因此,冷凍乾燥的小鼠精子,是可在沒有其他保護措施之下,在室溫下藉由明信片寄送。

將數千個小鼠品系的精子片保存於一個卡片夾,進而可以製作成一本“精子書”。

這種方法很容易運輸及處理,並且可以降低了保存失敗的風險、成本以及空間要求。

圖/DaiyuIto,山梨大學[1] 上圖為新年賀卡,賀卡上還夾帶冷凍乾燥後的小鼠精子。

圖/DaiyuIto,山梨大學[1] 使用信件運輸小鼠精子的優缺點 DaiyuIto說:「遺傳資源對於人類未來而言,是個重要資產。

即使有許多遺傳特徵可能已不適用於生存,但這些遺傳資源可能有利於某些物種在環境變遷或未知疾病擴散時存活下來。

」哺乳類動精子保存,有利於不孕、維持品系中修飾過的基因序列。

這個使用塑膠片夾帶小鼠精子的方式,可以方便保存數千種的小鼠品系(strain),除了有利於實驗室及研究機構間的合作往來,更可以促進生殖技術及科技的發展。

然而,使用如此方便及簡易的運送方式,可能會造成許多不合法的運輸過程發生,因此需有更完善的法規制度來審查及保護動物精子的運輸。

 科技技術的發達,使得小鼠精子可藉由郵件寄送的方式從A實驗室寄送至B實驗室。

圖/DaiyuIto,山梨大學[1] 註解 受精卵會在24小時分裂成2細胞,約48小時分裂成4細胞,約72小時分裂成6~8細胞,並在約96小時分裂成桑葚胚(Morula);之後才會形成囊胚(Blastocyst)。

雄原核,指的是在受精之後,精核進入卵子內,但尚未於雌原核(femalepronucleus)融合。

參考資料 Ito,D.,Wakayama,S.,Emura,R.,Ooga,M.,&Wakayama,T.(2021).Mailingviablemousefreeze-driedspermatozoaonpostcards. iScience,102815.Benson,J.D.,Woods,E.J.,Walters,E.M.,&Critser,J.K.(2012).Thecryobiologyofspermatozoa. Theriogenology, 78(8),1682-1699.Sztein,J.M.,Takeo,T.,&Nakagata,N.(2018).Historyofcryobiology,withspecialemphasisinevolutionofmousespermcryopreservation. Cryobiology, 82,57-63.Wakayama,S.,Kamada,Y.,Yamanaka,K.,Kohda,T.,Suzuki,H.,Shimazu,T.,…&Wakayama,T.(2017).Healthyoffspringfromfreeze-driedmousespermatozoaheldonthe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for9months. 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 114(23),5988-5993.Choi,Y.H.,Varner,D.D.,Love,C.C.,Hartman,D.L.,&Hinrichs,K.(2011).Productionoflivefoalsviaintracytoplasmicinjectionoflyophilizedspermandspermextractinthehorse. Reproduction, 142(4),529.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Carol 7篇文章 ・ 5位粉絲 +追蹤 Carol|生科系畢業,喜歡植物,喜歡小丑魚。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宇宙到底從哪來?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來看「宇宙起源」,解釋完全不一樣!——《宇宙大哉問》 2 9小時前 來趟蕉心之旅?購買有產地履歷的香蕉好安心 1 13小時前 地球日50週年:午餐到底該吃什麼?為地球來點「植物性飲食」吧! 1 13小時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2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2022/09/18 全球熱浪災情頻傳!臺灣熱成這樣,竟然不符合「熱浪」的定義? 3 2022/09/16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2天前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2022/09/19 RELATED 相關文章 這是真的嗎?傳說級的暴龍之血,引起古生物學家的學術攻防戰!──《誰讓恐龍有了羽毛?》 長達5億年的空白:真核生物從何而來?「洛基」是人類起源的解答嗎?──《纏結的演化樹》 研究的樂趣來自於「不知道答案」——專訪林淑端 器官移植新技術───37度保存三天的肝臟 你知道你有可能對倉鼠或壁蝨過敏嗎?Alpha-gal症候群會帶來什麼樣的過敏症狀呢? 0 8 2 文字 分享 友善列印 0 8 2 「紫外光燈」為何可以消毒?又要注意哪些事項? AaronH. ・2021/07/08 ・2094字 ・閱讀時間約4分鐘 +追蹤 相關標籤: UVA(3) UVB(3) UVC(3) UV殺菌(2) 殺菌(5) 病毒(108) 紫外光(3) 紫外燈(1) 紫外線(20) 紫外輻射(2) 熱門標籤: 量子力學(47) CT值(8) 後遺症(3) 快篩(7) 時間(37) 宇宙(82) 紫外光燈是應用非常廣的環境消毒工具,廣泛應用在手術室、圖書館、游泳池等公共場所,由於疫情的關係,又再次受到注意。

但紫外光燈真的適用於家中進行消毒嗎?使用上又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紫外光是一種波長短、能量密度高的不可見光。

圖/NASA 紫外光有分三種:UVA、UVB、UVC 紫外光可以依照波長分為三大類:分別是UVA(波長介於320~400nm)、UVB(波長介於280~320nm)以及UVC(波長介於100~280nm)。

其中UVA的穿透力最強,抵達地球的陽光中,就有許多UVA;UVA可穿透大氣層、車窗、玻璃進入室內及車內,甚至抵達皮膚下的真皮層,使之生成黑色素、曬黑皮膚。

陽光中帶有大量的UVA,能曬黑我們的皮膚。

圖/envatoelements 同時,UVA可再細分為UVA-2(320~340nm)與UVA-1(340~400nm)。

UVA-1穿透力最強,即使在非夏季、比較感受不到「熱」的時候,UVA-1仍然存在;此時如果長時間照射太陽或是坐在靠玻璃帷幕的辦公室,一樣有可能會造成皮膚的傷害。

UVA-1也會用在礦石鑑定、舞台裝飾、驗鈔或是吸引昆蟲時使用。

紫外光照射下的礦石。

圖/HannesGrobe/AWI,wiki 透過陽光抵達地球的,還有UVB,只不過日光中多數的UVB(波長介於280~320nm),在前往地球的途中會被臭氧層吸收,只有約2%的UVB能到達地表。

UVB的能量非常高,能促進「體內礦物質代謝」和「形成維生素D」,但長期或過量照射除了會曬黑皮膚之外,甚至可能灼傷皮膚。

生活中,UVB一般用於植物生長燈,調節植物的生長。

UVB燈一般用來調節植物生長速度。

圖/envatoelements 最後,UVC是波長最短,因此能量也最密集的紫外光。

多數紫外光滅菌燈就是利用UVC波長。

UVC能夠破壞細菌、病毒等病原體中遺傳物質(DNA/RNA)的化學鍵,讓病原體因為無法正常製造蛋白質,而立即死亡或喪失繁殖能力,達到消毒效果。

目前UVC已被證實能夠消滅細菌、病毒、黴菌等常見病原。

UVC能消滅細菌、病毒、黴菌的常見病原。

圖/wiki 但紫外光燈也不是開著就能夠有效消毒,而是要根據不同的微生物,設定不同的照射劑量。

紫外線如何「有效」殺菌? 紫外線的殺菌量劑單位是J/m2,一般來說,強度高但照射時間短,與強度低但照射時間長的效果相同。

不過,考量到微生物自我修復的機制,如果紫外線照射強度低於40μW/cm2,就算持續延長照射時間,也無法有效消毒;所以待消毒的物體表面照射的強度必須大於70μW/cm2以上,並且離紫外光燈一定距離內,才能達到9成以上的殺菌力。

另外,UVC的穿透力很差,在許多狀況下,UVC都可能無法有效殺菌。

UVC遇到葡萄酒,穿透力只剩0.5-2.5mm。

圖/envatoelements 例如含有雜質的液體(例如葡萄酒或牛奶),UVC穿透的深度大約只有0.5–2.5mm,而大部分的透明玻璃、塑膠甚至是厚紙箱,都能輕易阻擋UVC,所以遇到過大、過厚的包裝,就無法用UVC有效對內容物進行殺菌。

紫外光具的殺菌力也容易受到灰塵、油漬的影響穿透力;相反地,對沒有照射到紫外光的家具背面與死角、衣物內面等,不但沒有殺菌效果,甚至還可能會加速家具、染料、藝術品、牆面表面褪色。

沒有照射到紫外光的家具背面與死角,可能會加速褪色。

圖/envatoelements 雖然多數的商用紫外光燈具,都會搭配藍紫色的光,讓我們可以看見它的照射範圍,但由於最主要的紫外光是不可見光,所以不應該完全依賴肉眼所見;而長時間例行使用的設備,每三到六個月,也應定期檢查燈管的照射強度。

用紫外光殺菌,也要小心別傷到自己! 雖然使用紫外光消毒看起來非常方便,不過既然紫外光對各種病原體都有殺傷力,對人體的傷害也不容小覷。

紫外光燈對人體也可能帶來傷害!圖/Chetvorno,wiki 最常見的,就是因為直視紫光燈管,導致眼睛出現「強光性角結膜炎」​;長期照射紫外光,也可能會造成皮膚灼傷、皮膚癌、黑色素瘤等傷害。

此外,2011年4月13日,世界衛生組織也已經將所有類別的紫外光輻射歸類為「一級致癌物質」。

如果真的想用紫外光燈消毒環境時,建議使用能夠設定時間啟動的固定式設備,等人離開環境了之後,再開始進行消毒,並保持空間通風,才是正確的使用方式。

參考文獻 UVLightsandLamps:Ultraviolet-CRadiation,Disinfection,andCoronavirusUltraviolet(UV)Radiation 發表意見 所有討論 0 登入與大家一起討論 AaronH. 25篇文章 ・ 21位粉絲 +追蹤 非典型醫學人,既寫作也翻譯,長期沉迷醫療與科技領域。

TRENDING 熱門討論 即時 熱門 宇宙到底從哪來?從量子力學和相對論來看「宇宙起源」,解釋完全不一樣!——《宇宙大哉問》 2 9小時前 來趟蕉心之旅?購買有產地履歷的香蕉好安心 1 13小時前 地球日50週年:午餐到底該吃什麼?為地球來點「植物性飲食」吧! 1 13小時前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2天前 鑑識故事系列:被植入的性侵記憶 5 2022/09/18 全球熱浪災情頻傳!臺灣熱成這樣,竟然不符合「熱浪」的定義? 3 2022/09/16 【2022年搞笑諾貝爾藝術史獎】浣腸也搞儀式感!藥理學家的馬雅考古 2 2天前 熱帶雨林如何自食其力?——《熱帶雨林:多樣、美麗而稀少的熱帶生命》 2 2022/09/19 RELATED 相關文章 室內防曬需要做嗎?紫外線探測儀實測大解密! 防曬傷?防曬黑?一次搞懂為什麼防曬這麼重要──紫外線大解析與防曬三步驟 食蟲植物的藍光陷阱 製造紫外線光束的聰明方法 生兒子還是生女兒?動物性別決定靠光線、細菌、掉落地點,與腳程快慢! 繁 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