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處理學習理論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請輸入您的使用者帳號密碼 · 訊息處理學習理論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arning Theory · 名詞解釋: 從一九七○年代開始,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向轉向「訊息處理學習理論」。
回首頁
網站地圖
關於我們
聯絡我們
詞彙查詢
下載專區
詞彙建議
審譯會
×
請輸入您的使用者帳號密碼
帳號
請輸入註冊的email。
密碼
密碼英文字母有分大小寫。
登入
離開
釋義
翻譯
回簡目列表
修訂/勘誤建議
單筆輸出
訊息處理學習理論
InformationProcessingLearningTheory
張新仁
2000年12月
教育大辭書
名詞解釋: 從一九七○年代開始,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向轉向「訊息處理學習理論」。
該理論主要受到電腦發明的影響,試圖以人腦模擬電腦的作業流程,探討人類內在認知結構和認知歷程的運作,並進一步了解學習者學習與記憶的流程。
「訊息處理學習理論」把個人視為一個資訊處理的系統,能主動選擇環境中的訊息,並經由內在的心智活動,作進一步處理和貯存,以備需要時檢索和提取。
1.學習與記憶流程
心理學家提出不少訊息處理模式,包括瓦夫和諾曼(Waugh&Norman)於一九六五年提出的記憶模式,艾金生和謝扶潤(Atkinson&Shiffrin)於一九六五年提出的緩衝模式(buffermodel)。
此外,蓋聶(RobertM.Gagné)於一九八五年提出的學習與記憶模式更為詳盡。
茲以蓋聶的資訊處理模式為例加以說明(見下圖)。
來自外在環境的訊息以物理能量的方式(如光、聲、壓力)為學習者的感受器(receptor)所接收,這些訊息立即轉換為神經化學衝動,送至大腦中樞的「感覺記錄器」(sensoryregister)作極為短暫的停留(不到1/4秒的時間),形成知覺,也有人稱此為「感覺記憶」(sensorymemory)。
其後只有一部分引起學習者注意的訊息,經由「選擇性知覺」(selectiveperception)的歷程,進一步貯存在「短期記憶」區(short-termmemory),其餘則永久消失。
此處,選擇性知覺對教學或學習而言,都是一項瓶頸,影響到訊息的去留。
「短期記憶」所貯存的訊息很短暫,通常維持10秒~20秒左右。
這段時間內,如果不一再複述的話,訊息很容易就此消失。
這種情形好比我們在身邊沒有紙筆的情況下,詢問一個電話號碼,當聽到所查的號碼後,人們通常會一再複述,唯恐忘記了。
此外,短期記憶容量也很小,一次能夠記憶的最大數量是7±2個單位,這裡的單位可以是任何字母、數字、事物和項目。
證諸日常生活中,一個星期七天,電話號碼七位數,英文單字超過7個字母時,背誦較吃力等,都和短期記憶的容量有關。
短期記憶的主要功能在於從事有意識的心智工作(consciousmentalwork),舉凡理解、推理、比較、分析、組織、統整、數字運算、問題解決等心智工作均在此進行,因此「短期記憶」又稱作「工作記憶」(workingmemory),前者意味訊息停留時間短暫,後者則強調其功能。
由於短期記憶內的訊息停留短暫,容量又有限,形成學習和記憶上的一項瓶頸。
貯存在短期記憶的訊息,需進一步經由編碼的過程(encodingprocess),轉換成語意(semantic)或心像(mentalimage)的形式,並與學習者原有的相關知識和經驗結合後,貯存在「長期記憶」區(longtermmemory),以備日後取用。
顧名思義,「長期記憶」容量無限,至於所貯存的訊息是否永久存在,終身不忘,至今仍有所爭議。
不過心理學家大多同意所貯存的大部分訊息,能保留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至於人們有時會經驗到「一時記不起某件事」的感覺,大部分是因為新舊學習間的干擾,或是一時找不到有效的回憶線索(agoodretrievalcue)所致,但是這些並不代表該訊息已從長期記憶中消失。
這就好比,如果書桌抽屜內的事物是以我們所熟悉的方式擺置,遇有需要時,往往不費功夫便可熟練地找到所要的東西,但是一旦經他人以別種方式重新「整」過,對我們而言,原先的秩序「亂」了,遇有急需時,便不易立即找到所要的東西,雖然它們仍在抽屜內,並未消失。
長期記憶的主要功能只限於貯藏(storage),心理學家將它比喻為文件的歸檔與建檔。
「編碼過程」是訊息能否存入長期記憶的重要關鍵,最常見的方式包括一再複述學習內容(rehearsal),把學習題材精緻化(elaboration),以便和以往所學銜接,或是將學習內容分類作組織(organization)。
事實上,不少的學習策略便是協助編碼的過程。
編碼是否得當,不僅影響知識的獲得,也會影響日後對該知識的回憶(retrieval,又稱之為檢索、提取)。
當個人需要自長期記憶回憶出所儲存的資料時,主要是經由兩種回憶的途徑。
最常見的方式是藉助某種回憶線索(retrievalcue),在長期記憶區檢索提取出相關的資料,送回工作記憶區,然後視實際需要從事分析、統整、或運算等工作,隨後送入「反應形成器」(responsegenerator),形成口語、文字或動作等反應系列,最後引導「執行器」(effector),如手、腳、嘴等,對外界環境輸出反應。
另一種提取的方式發生在十分熟練的學習,如背誦九九乘法表。
此時,有關之訊息自長期記憶檢索出後,直接經由「自動化」(automation)過程,傳送至反應形成器和執行器,如此一來可節省反應的時間。
從事回憶時,往往需要藉助「線索」的引發,無論是一個景像、一個聲音、一兩個字,都可能是引發整個有關內容回憶出來的線索。
回憶的線索愈明確,或是回憶的過程愈順暢,便可減少「話到舌尖卻說不出口」的感覺。
上述整個學習、記憶和回憶等過程的運作,主要受到「期望」(expectation)和「控制執行」(executivecontrol)兩項因素的影響。
所謂「期望」是指學習者想要達成某種目標的一種特殊動機,學習者本身和他人均為影響「期望」的可能來源。
「控制執行」是指學習者本身控制、主宰上述認知歷程的運作,例如:能針對學習內容性質和教師的要求,選取適當的學習策略進行學習,或是檢討學習結果,採取某些補救措施。
這部分的功能也就是其他心理學家所說的「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
每一位學習者的期望和控制執行不盡相同,因而整個認知歷程的運作因人而異,其學習結果自然有別。
2.學習與記憶的瓶頸:
整個資訊處理流程顯示出:人類的學習過程涉及複雜的記憶結構與訊息轉換歷程,隨時主宰著知識的獲得、保留與回憶。
同時,輸入的訊息都需要花費一段時間進行處理,才能貯藏或是作進一步的輸出,這正如古人所說的「學習無捷徑」。
如果從記憶的觀點看,訊息處理過程中至少存在著四處記憶瓶頸:(1)一部分來自外界的訊息,經由選擇性篩檢過程就此消失;(2)短期記憶內的訊息停留短暫,且容量有限;(3)編碼過程是決定訊息是否進一步儲存於長期記憶的關鍵;(4)回憶線索若不明確,訊息提取的過程便不順暢。
人類若能突破這些瓶頸,便可增進記憶與學習。
訊息處理學習理論
InformationProcessingLearningTheory
以InformationProcessingLearningTheory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
出處/學術領域
英文詞彙
中文詞彙
以訊息處理學習理論進行詞彙精確檢索結果
出處/學術領域
中文詞彙
英文詞彙
引用網址:
推文
評分
評分
相關詞彙
詞彙建議
辭書
資訊心理學
InformationPsychology
訊息處理學習理論
InformationProcessingLearningTheory
暫無建議訊息
延伸文章資訊
- 1認知處理- PanSci 泛科學
大腦 大腦迴路 心理疾病 精神病 認知處理. 0. 1. 泛科知識. 台灣最受知識社群歡迎的新媒體公司,我們致力於建立一個新的學習生態,讓天下沒有難學的知識.
- 2第一節認知訊息處理模式 - 第二章文獻探討
認知訊息處理模式. 認知心理學是一門探討心智事件(mental events) 的. 科學(岳修平譯, 2000,頁8)。大體而言,認知心理學是. 研究人類「知之歷程」;探討人類如何獲取 ...
- 3訊息處理學習論- 教育百科
理論意義. 因為電腦的發明與應用便利了認知心理學的研究,又因語言心理學的發展充實了認知心理學的內容,使得認知心理學發展出一新興的學習理論─訊息處理學習 ...
- 4訊息處理學習理論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
請輸入您的使用者帳號密碼 · 訊息處理學習理論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Learning Theory · 名詞解釋: 從一九七○年代開始,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方向轉向「訊...
- 5第二章心理學理論基礎
到兩種訊息處理的方式(Atkinson et al., 2002):. 1. 由下而上的處理(bottom-up processing):. 從感官的刺激輸入,觸發了一系列內部認知程序,這就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