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依附伴侶的互動型態發展之對偶研究:心理動力取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本研究旨在以敘事研究方法搜集伴侶的對偶資料,並且以客體關係學派為理論基礎,瞭解共依附伴侶在親密關係中的發展經驗,以及互動型態轉變的內在心理歷程。

資料載入處理中... 跳到主要內容 臺灣博碩士論文加值系統 ::: 網站導覽| 首頁| 關於本站| 聯絡我們| 國圖首頁| 常見問題| 操作說明 English |FB專頁 |Mobile 免費會員 登入| 註冊 功能切換導覽列 (167.99.71.17)您好!臺灣時間:2022/09/2622:23 字體大小:       ::: 詳目顯示 recordfocus 第1筆/ 共1筆  /1頁 論文基本資料 摘要 外文摘要 目次 參考文獻 電子全文 紙本論文 論文連結 QRCode 本論文永久網址: 複製永久網址Twitter研究生:張銓論文名稱:共依附伴侶的互動型態發展之對偶研究:心理動力取向論文名稱(外文):DyadicStudyofCodependentCouple’sInteractionPatterns:PsychodynamicApproach指導教授:黃宗堅學位類別:碩士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系所名稱:輔導與諮商學系所學門:社會及行為科學學門學類:心理學類論文種類:學術論文論文出版年:2014畢業學年度:102語文別:中文論文頁數:173中文關鍵詞:共依附伴侶、親密關係、對偶研究外文關鍵詞:codependentcouple、closerelationship、dyadicresearch相關次數: 被引用:3點閱:1212評分:下載:334書目收藏:2 本研究旨在以敘事研究方法搜集伴侶的對偶資料,並且以客體關係學派為理論基礎,瞭解共依附伴侶在親密關係中的發展經驗,以及互動型態轉變的內在心理歷程。

本研究共訪談三對共依附伴侶,年齡在25~35歲之間,交往時間半年至七年不等。

本研究結果發現:共依附伴侶親密關係發展的重要經驗為(一)關係開展於付出的給予和接受;(二)緊緊相依讓自己存在;(三)撕裂與受傷讓自己消失;(四)在存在與消失之間挪動;(五)維繫關係的依賴與珍惜。

互動型態轉變的內在心理歷程為(一)高共依附特質者的狀態:1、我是不好的、我是無能的;2、在全好和全壞的自我之間變動。

(二)高共依附特質者的伴侶的狀態:1、比較少直接表達自身的情感;2、習慣使用暫停的方式處理自身情緒。

(三)互動型態以及內在心理歷程:在男需要幫助,女受到吸引的互動型態中,包括「要不愛我的人愛我」、「投射性吸引」的內在心理歷程;在女全心付出,男受到吸引的互動型態中,包括「被重視的感受」的內在心理歷程;在女拉近距離,男調整位置的互動型態中,包括「不安全,讓自己緊握關係」、「將需求投射到伴侶身上」、「先付出,才能夠獲得被愛的資格」、「不希望破壞關係,極盡所能的安撫」、「界限是否清楚會影響行為的效果」、「在壓抑情緒與釋放情緒之間來回擺盪」、「伴侶共同完成的投射性認同歷程」、「看不見自己,只好依賴伴侶」的內在心理歷程。

具體來說,本研究試圖使用去病理化的觀點,回到人際歷程的脈絡中,理解共依附伴侶在早期客體關係中受到的傷害,如何在現在的親密關係中修復,以及如何在來來回回的修復過程中逐漸地成長。

最後,研究者根據上述研究結果,針對未來研究方向及諮商實務工作提出幾點建議以供參考。

Theobjectiveoftheresearchistocollectdyadicdataofthecouplesbyusingthenarrativemethod,basedontheobjectrelationshiptheory,inordertounderstandtheexperienceamongthecodependentcouplesinthedevelopmentoftheircloserelationshipandthepsychodynamicsoftheirinteractionpatternduringtherelationship.Threecouplesareinterviewedduringtheresearchprocess,agebetween25and35,thetimeintherelationshiprangefromhalftosevenyears.Theresultshowsthat,importantexperienceswithinthedevelopmentofthecloserelationshipbetweenthecodependentcouplesinclude:1.Relationshipbeginwiththeofferingandacceptanceofthedevotion2.Thestatusofbeingclosetoeachothermakestheobjectawareitsexistence3.Theobjectfeelsdegradationandlostwhileexperiencingsplitandbeinghurt4.Thestatusoftherelationshipshiftsbetweenexistenceanddegradation5.Dependencyandappreciationmaintaintherelationship.Thepsychodynamicaspectsofthechanginginteractionpatternsinclude:1.Thestatusofthecodependentperson:1).I’mbad,I’museless2).selfshiftsbetweenallgoodandallbad.2.Thestatusofthepartner1).rarelyexpresshisorheremotion2).tendtodealwithitsemotionby“pause”.3.Theinteractionpatternandthepsychologicaldynamics:Thesituationwhilethemaleneedaidandthefemalebeingattracted,includewanttheonewhodoesnotlovemetoloveme,projectiveattraction.Thesituationwhilethefemaledevoteintensivelyandthemaleisatracte,includethefeelingofbeinganimportantone.Thesituationwhilethefemaletryingtotightentherelationshipandthemaletryingtoadjustitsposition,includelackofsecurityurgestheobjecttotightentherelationship,projectthepsychologicalneedtothepartner,thequalificationofbeingloveddependsondevotion,inanintentionofkeepingtherelationship,theobjectintensivelyreassurethepartner,Theclarityoftheboundarydeterminedtheeffectofbehavior,Theemotionalstatusshiftsbetweenoppressionandrelaxation,Projectiveidentificationprocessformedbybothpartiesofthecouple,Dependingonthepartnerwithoutrealizingitsself.Specifically,thisstudytryingtousedepathologizingperspective,backtothecontextofinterpersonalprocesstorealizecodependentcouple’straumainearlyobjectiverelations,howtorepairinthepresentcloserelationship,andhowtograduallygrowupinbackandforthrepairprocess.Baseontheabovefindings,severalrecommendationsandsuggestionsforthefuturestudiesandtheconductingofcounselingpracticesaregiven. 目錄第一章緒論………………………………………………………………………1第一節研究動機…………………………………………………………1第二節研究目的…………………………………………………………7第三節名詞釋義…………………………………………………………7第二章文獻探討…………………………………………………………………8第一節共依附的內涵以及共依附在親密關係中的樣貌…………………8第二節以客體關係理論看共依附伴侶在親密關係中的適應歷程………27第三章研究方法…………………………………………………………35第一節研究方法……………………………………………………35第二節研究對象……………………………………………………38第三節研究工具……………………………………………………40第四節研究歷程……………………………………………………45第五節資料分析……………………………………………………47第六節研究倫理……………………………………………………52第四章研究結果……………………………………………………………54第一節巧巧與神人的故事……………………………………………54第二節小琪與小志的故事……………………………………………76第三節云昀與小豬的故事……………………………………………97第五章討論與建議…………………………………………………………122第一節綜合分析與討論………………………………………………122第二節研究貢獻、限制與建議………………………………………150第三節研究歷程反思…………………………………………………156參考文獻………………………………………………………………………159中文部份…………………………………………………………………159英文部份…………………………………………………………………164附錄附錄一共依附量表……………………………………………………………168附錄二共依附量表使用同意書………………………………………………169附錄三研究邀請函……………………………………………………………170附錄四參與研究說明書………………………………………………………171附錄五參與研究同意書………………………………………………………173表次表2-1共依附定義整理表………………………………………………………12表2-2國內共依附與親密關係相關研究………………………………………18表3-1研究參與者基本資料……………………………………………………40表3-2資料分析摘要範例………………………………………………………48表3-3研究參與者檢核回饋表…………………………………………………49表4-1巧巧與神人的重要事件表表……………………………………………55表4-2小琪與小志的重要事件表………………………………………………77表4-3云昀與小豬的重要事件表………………………………………………98圖次圖2-1共依附伴侶內在心理歷程圖……………………………………………33圖4-1巧巧與神人的家庭圖……………………………………………………54圖4-2巧巧和神人的互動型態變化圖…………………………………………72圖4-2小琪和小志的家庭圖……………………………………………………76圖4-3小琪和小志的互動型態變化圖…………………………………………93圖4-3云昀和小豬的家庭圖……………………………………………………97圖4-4云昀和小豬的互動型態變化圖…………………………………………117圖5-1共依附伴侶的親密關係發展經驗………………………………………122圖5-2共依附伴侶互動型態轉變圖……………………………………………132圖5-3共依附伴侶互動型態轉變的內在心理歷程圖…………………………148 參考文獻中文部份王勇智、鄧明宇(譯)(2003)。

敘說分析(原作者:Riessman,C.K.)。

台北:五南。

(原著出版年:1993)白美正(譯)(2011)。

超越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的歷史(原作者:Mitchell,S.A.&;Black,M.J.)。

台北:心靈工坊。

(原著出版年:1995)余齊君(2006)。

青少年家庭壓力事件、家庭功能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嘉義大學,嘉義。

利翠珊、蕭英玲(2008)。

華人婚姻品質的維繫:衝突與忍讓的中介效果。

本土心理學研究,29,77-116。

吳幸宜(譯)(1995)。

超然獨立的愛(原作者:Beatie,M.)。

台北:遠流。

(原著出版年:1987)吳芝儀(譯)(2008)。

敘事研究:閱讀,分析與詮釋(Lieblich,A.,Tuval-Mashiach,R.,Zilber,T.)。

嘉義市:濤石文化。

(原著出版年:1998)吳昭儀(2004)。

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吳昭儀、吳麗娟(2005)。

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36(3),241-263。

吳秋月(1998)。

子女知覺父母婚姻暴力經驗、社會支持及共依附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北。

吳嘉瑜(2005)。

配對研究的行與思-以一個受訪家庭為例。

輔導與諮商學報,27(2),71-91。

吳嘉瑜、蔡素妙(2009)。

大學生其親職化特質與共依附之相關研究:以有愛情經驗者為例。

國科會九十八年度專題研究計劃:NSC96-2413-H-007-004。

吳麗娟(1997)。

「共依附」的特質與治療。

測驗與輔導,145,3011-3014。

吳麗娟(等譯)(2012)。

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整合模式(原作者:Tyber,E.&;MacClure,F.H.)。

台北:新加坡商聖智學習。

(原著出版年:2010)呂煦宗、劉慧卿(譯)(2005)。

嫉羨與感恩(原作者:Klein,M.)。

台北:心靈工坊。

(原著出版年:1975)李宇宙(等譯)(2007)。

動力取向精神醫學-臨床應用與實務(原作者:Gabbard,G.O.)。

台北:心靈工坊。

(原著出版年:2005)李良哲(1997)。

婚姻衝突因應行為歷程模式之驗證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4,53-94。

卓立、楊明敏、謝隆儀(譯)(2008)。

犧牲:精神分析的指標(原作者:Guy Rosolato)。

台北:心靈工坊。

(原著出版年:1987)卓紋君(2000)。

從兩性關係發展模式談兩性親密關係的分與合(上)。

諮商與 輔導,174,25-29。

林玉華、樊雪梅(2004)。

當代精神分析導論:理論與實務(原作者:Bateman,A.,Holmes,J.)。

台北:五南。

(原著出版年:1995)林秀慧、林明雄(譯)(2001)。

客體關係治療-關係的運用(原作者:Cashdan,S.)。

台北:心理。

(原著出版年:1988)林淑惠、黃韞臻、林佳筠(2010)。

大學生共依附,愛情關係與分手調適之相關研究。

臺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4(2),119-140。

林莉琪(2012)。

已婚者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與親密關係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台中教育大學,台中。

林筱婷(2005)。

大學生的共依附與其在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之關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政治大學,台北。

邱紫穎(譯)(1996)。

病態互依症候群(原作者:Mellody,P.,Miller,A.W., Miller,J.K.)。

台北:生命潛能。

(原著出版年:1989)邱慕美、修慧蘭(2004)。

家庭親子界域與共依附特質之探討。

輔導季刊,40(1),38-47。

馬冠礼(2008)。

共依附特質成年女性親密關係主觀經驗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徐建琴、鄒春梅、李孟潮(譯)(2011)。

性與親密:從精神分析看伴侶治療(原作者:Scharff,D.E.,Scharff,J.S.)。

台北:心靈工坊。

(原著出版年:1991)高淑清(2008)。

質性研究的18堂課:首航初探之旅。

麗文文化。

張志揚(2010)。

大學生性別、性別角色取向與共依附對愛情關係品質之影響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玄奘大學,新竹。

張美惠(譯)(2014)。

愛是有道理的(原作者:Johnson,S.)。

台北:張老師。

(原著出版年:2013)陳秀菁(2002)。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陳秀菁、吳麗娟、林世華(2004)。

大學生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36(2),145-164。

陳秉華、李素芬、林美珣(2008)。

諮商中伴侶關係自我協調歷程。

本土心理學研究,29,117-182。

陳淑欽(2006)。

華人家庭對偶關係間共依賴傾向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政治大學,台北。

陳登義(譯)(2006)。

客體關係入門:基本理論與應用(原作者:Gomez,L.)。

台北市:五南。

(原著出版年:1997)陳詩潔(2006)。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之相關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中國文化大學,台北。

陳詩潔、吳麗娟(2008)。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之  相關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40(1),153-177.陳詩潔、吳麗娟(2008)。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之  相關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40(1),158-178。

曾瑋琍(2008)。

大學生共依附特質與戀愛分手因應策略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淡江大學教育,台北。

黃乙白(2009)。

雙重奏:愛情長跑親密關係經驗之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黃宗堅、周玉慧(2006)。

剪不斷,理還亂?:大學生情侶之親子三角關係及  其親密關係適應之研究。

國科會九十四年度專題研究計劃:NSC-94-2413-H-032-009。

黃宗堅、葉光輝、謝雨生(2004)。

夫妻關係中權力與情感的運作模式:以衝突因應策略為例。

本土心理學研究,21,3-48。

黃韞臻、林淑惠、林佳筠(2011)。

大學生性別角色,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

學校衛生,(59),105-131.新路編譯小組(譯)(1998)。

愛是一種選擇(原作者:Hemfelt,R.,Minirth,F.,Meier,P.)。

台北:新路。

(原著出版年:1989)楊添圍、周仁宇(譯)(2013)。

人我之間-客體關係理論與實務(原作者:Hamilton,N.G.)。

台北:心靈工坊。

(原著出版年:1999)楊晴惠(2000)。

中文共依評估量表之信效度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長庚 大學,台北。

廖翊雯(2010)。

大學生共依附特質、家庭氣氛與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新竹。

趙淑珠(2005)。

從獨舞到雙人舞。

應用心理研究,25,1-3。

聞錦玉、徐建琴、李孟潮(譯)(2011)。

投射性認同與內攝性認同:精神分析治療中的自體運用(原作者:Scharff,J.S.)。

北京:中國輕工業。

(原著出版年:1992)劉沁瑗(2011)。

「你快樂,於是我快樂」-共依附特質女高中生之分手經驗 敘說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

劉淑慧(等譯)(2009)。

諮商研究法(原作者:Heppner,P.P.,Wampold,B.E.,Kivlighan,D.M.)。

台北:五南。

(原著出版年:2008)劉惠琴(2003)。

夫妻衝突調適歴程的測量。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6(1),23-50。

潘佳琪(2014)。

夫妻之個體化程度、共依附特質及夫妻衝突因應之關係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亞洲大學,台中。

蔡淑鈴、吳麗娟(2003)。

青少年的親子關係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

教育  心理學報,35(1),59-78。

蔡淑霞(2002)。

單親父母共依附對其青少年子女教養態度及共依附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蔡碧姬(2011)。

國中生的寂寞感、共依附特質和愛情維持行為關係之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銘傳大學,台北。

賴韻雯(2012)。

高中生共依附特質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國立東華大學,台東。

簡麗純(2001)。

檢測「中文共依評估量表」之信效度-以物質成癮個案及家屬為對象(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長庚大學,台北。

魏金桃(2007)。

共依附特質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

 高雄師範大學,高雄。

蘇子堯、許妍飛(譯)(2011)。

愛我,就不要控制我-共依存症自我療癒手冊 (原作者:Beatie,M.)。

台北:心靈工坊。

(原著出版年:2009)英文部份Bateman,A.,&;Holmes,J.(1995).Introductiontopsychoanalysis:Contemporarytheoryandpractice.PsychologyPress.Cermak,T.L.(1991).Co-addictionasadisease.PsychiatricAnnals.Crothers,M.,&;Warren,L.W.(1996).Parentalantecedentsofadultcodependency.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52(2),231-239.Cullen,J.,&;Carr,A.(1999).Codependency:Anempiricalstudyfromasystemicperspective.ContemporaryFamilyTherapy,21(4),505-526.Dear,G.E.(2002).TheHolyoakeCodependencyIndex:Furtherevidenceoffactorialvalidity:DrugandAlcoholReview,21(1),47-52.Dear,G.E.,&;Roberts,C.M.(2002).Therelationshipsbetweencodependencyandfemininityandmasculinity.SexRoles,46(5-6),159-165.Dear,G.E.,&;Roberts,C.M.(2005).ValidationoftheHolyoakecodependencyindex.TheJournalofpsychology,139(4),293-314.Dear,G.E.,Roberts,C.M.,&;Lange,L.(2004).Definingcodependency:Ananalysisofpublisheddefinitions.Advancesinpsychologyresearch,34,63-79.Fischer,J.L.,&;Spann,L.(1991).Measuringcodependency.AlcoholismTreatmentQuarterly,8(1),87-100.Friel,L.D.(1988).AdultChildrenSecretsofDysfunctionalFamilies:TheSecretsofDysfunctionalFamilies.HealthCommunications,Inc..Fuller,J.A.,&;Warner,R.M.(2000).Familystressorsaspredictorsofcodependency.GeneticSocialandGeneralPsychologyMonographs,126(1),5-24.Gergen,K.J.(1985).Thesocialconstructionistmovementinmodernpsychology.Americanpsychologist,40(3),266.Gilligan,C.(1982).Inadifferentvoice.HarvardUniversityPress.Haaken,J.(1990).Acriticalanalysisoftheco-dependenceconstruct.Psychiatry,53(4),396-406.Hogg,J.A.,&;Frank,M.L.(1992).Towardaninterpersonalmodelofcodependenceandcontradependence.JournalofCounseling&;Development,70(3),371-375.Hughes-Hammer,C.,Martsolf,D.S.,&;Zeller,R.A.(1998).Developmentandtestingofthecodependencyassessmenttool.Archivesofpsychiatricnursing,12(5),264-272.Hughes-Hammer,C.,Martsolf,D.S.,&;Zeller,R.A.(1998).Developmentandtestingofthecodependencyassessmenttool.Archivesofpsychiatricnursing,12(5),264-272.Irwin,H.J.(1995).Codependence,narcissism,andchildhoodtrauma.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Knudson,T.M.,&;Terrell,H.K.(2012).Codependency,PerceivedInterparentalConflict,andSubstanceAbuseintheFamilyofOrigin.TheAmericanJournalofFamilyTherapy,40(3),245-257.Loring,S.,&;Cowan,G.(1997).Codependency:Aninterpersonalphenomenon.Sexroles,36(1-2),115-123.Marks,A.D.,Blore,R.L.,Hine,D.W.,&;Dear,G.E.(2012).Developmentandvalidationofarevisedmeasureofcodependency.AustralianJournalofPsychology,64(3),119-127.O'Brien,P.E.,&;Gaborit,M.(1992).Codependency:adisorderseparatefromchemicaldependency.Journalofclinicalpsychology.O'Gorman,P.(1993).CodependencyExplored:Asocialmovementinsearchofdefinitionandtreatment.PsychiatricQuarterly,64(2),199-212.Peled,E.,&;Sacks,I.(2008).TheSelf‐PerceptionofWomenWhoLiveWithanAlcoholicPartner:DialogingWithDeviance,Strength,andSelf‐Fulfillment*.Familyrelations,57(3),390-403.Potter-Efron,R.T.,&;Potter-Efron,P.(1989).Assessmentofco-dependencywithindividualsfromalcoholicandchemicallydependentfamilies.AlcoholismTreatmentQuarterly,6(1),37-57.Prest,L.A.,&;Protinsky,H.(1993).Familysystemstheory:Aunifyingframeworkforcodependence.AmericanJournalofFamilyTherapy,21(4),352-360.Schaef,A.W.(1986).Co-dependence:Misunderstood-mistreated.Seale,C.(1999).Qualityinqualitativeresearch.Qualitativeinquiry,5(4),465-478.Springer,C.A.,Britt,T.W.,&;Schlenker,B.R.(1998).Codependency:Clarifyingtheconstruct.JournalofMentalHealthCounseling.Thompson,L.,&;Walker,A.J.(1982).Thedyadastheunitofanalysis:Conceptualandmethodologicalissues.JournalofMarriageandtheFamily,889-900.Wright,P.H.,&;Wright,K.D.(1990).Measuringcodependents'closerelationships:Apreliminarystudy.JournalofSubstanceAbuse,2(3),335-344.Wright,P.H.,&;Wright,K.D.(1991).Codependency:Addictivelove,adjustiverelating,orboth?.Contemporaryfamilytherapy,13(5),435-454.  電子全文  國圖紙本論文 連結至畢業學校之論文網頁點我開啟連結註:此連結為研究生畢業學校所提供,不一定有電子全文可供下載,若連結有誤,請點選上方之〝勘誤回報〞功能,我們會盡快修正,謝謝! 推文 網路書籤 推薦 評分 引用網址 轉寄                                                                                                                                                                                                                    top 相關論文 相關期刊 熱門點閱論文 1. 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 2.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 3. 子女知覺父母婚姻暴力經驗、社會支持及共依附之相關研究 4.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之相關研究 5. 大學生的共依附與其在愛情關係中的人際行為之關係 6. 單親父母共依附對其青少年子女教養態度及共依附影響之研究 7. 中文共依評估量表之信效度研究 8. 青少年家庭壓力事件、家庭功能與共依附特質之相關研究 9. 大學生之共依附特質、家庭氣氛與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 10. 高中生共依附特質與自我概念之相關研究 11. 華人家庭對偶關係間共依賴傾向之探討 12. 大學生性別、性別角色取向與共依附對愛情關係品質之影響 13. 共依附特質成年女性親密關係主觀經驗之研究 14. 已婚者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與親密關係之相關研究 15. 國中生的寂寞感、共依附特質和愛情維持行為關係之研究   1. 吳麗娟(1997)。

「共依附」的特質與治療。

測驗與輔導,145,3011-3014。

2. 李良哲(1997)。

婚姻衝突因應行為歷程模式之驗證研究。

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4,53-94。

3. 邱慕美、修慧蘭(2004)。

家庭親子界域與共依附特質之探討。

輔導季刊,40(1),38-47。

4. 陳秀菁、吳麗娟、林世華(2004)。

大學生共依附特質、人際親密能力與親密感之相關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36(2),145-164。

5. 陳詩潔、吳麗娟(2008)。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之  相關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40(1),153-177. 6. 陳詩潔、吳麗娟(2008)。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自我感受與愛情關係品質之  相關研究。

教育心理學報,40(1),158-178。

7. 劉惠琴(2003)。

夫妻衝突調適歴程的測量。

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6(1),   1. 涉入親職化歷程之對偶研究 2. 已婚者依附風格、共依附特質與親密關係之相關研究 3. 夫妻之個體化程度、共依附特質及夫妻衝突因應之關係研究 4. 童年關係失落經驗影響未婚成年女性親密關係之對偶研究 5. 大學生的共依附特質、情緒調節、人際效能與正負向情感性之相關研究 6. 同居伴侶互動歷程研究:對偶觀點 7. 憂鬱青少年在表達藝術治療之情緒經驗及轉化 8. 國中生的寂寞感、共依附特質和愛情維持行為關係之研究 9. 雙重奏:愛情長跑親密關係經驗之敘說研究----對偶觀點 10. 大學生之共依附特質、家庭氣氛與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 11. 憂鬱症當事人在心理動力取向諮商中的轉化性客體經驗 12. 不同專業發展階段諮商心理師工作價值觀、共依附特質與生涯承諾之研究 13. 大學生的共依附與愛情態度之相關研究 14. 共依附特質成年女性親密關係主觀經驗之研究 15. 遠距離新婚夫妻的婚姻抉擇與婚姻適應歷程:對偶觀點     簡易查詢 | 進階查詢 | 熱門排行 | 我的研究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