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自律地堅持完成目標?因為你沒有按照這三點去做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如果你不滿意自己的身材,通過自律的鍛煉,你就能夠獲得更加好的身材。
如果你不滿意自己當前的能力, ... 當你無法抑制沖動,無法抵抗誘惑,你自然很難做到自律了。
【台灣網站導航】
【統一發票】
【電影線上看】
【台股戰情室】
【影視】
【流行】
【財經】
【商業】
【旅遊】
【科技】
【3C數位】
【太空】
【動漫】
【遊戲】
【社會】
【探索】
【汽機車】
【人生】
【星座】
【飲食養生】
【健康】
【親子】
【生活】
【動物】
【植物】
【職場】
【設計】
【手機應用】
【電腦應用】
【程式設計】
【藝術】
【閱讀】
【歷史】
【行政法規】
【美食】
【電商】
【軍事】
【攝影】
【外語留學】
【寫真】
【其它】
[简体切换]
【人生】 文章日期:2020/09/25
我相信你肯定知道自律對于自己的“好處”。
如果你不滿意自己的身材,通過自律的鍛煉,你就能夠獲得更加好的身材。
如果你不滿意自己當前的能力,通過自律的學習,你就能夠獲得更大的進步。
如果你不滿意自己工作的薪金,那么通過自律的勤奮,你也可以獲得更高的回報。
問題是,我們都知道這些問題的存在,也知道想要解決它們,必須通過自律才能夠改變。
然而,當你下定決定去行動的時候,卻往往很難堅持下去,最終只能半途而廢。
為什么這樣?真正的原因就是,你還沒有掌握自律的運作機制之前,就強迫自己去自律,正如你還沒有掌握駕駛汽車的技能,就貿然去開車,其結果可想而知。
想要解決自己不夠自律這個問題,你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自律。
自律是什么?自律是個體內在自我操控的能力。
當個體在面對誘惑時,他能夠根據客觀目標的情況,抑制自身沖動,從而更好獲取結果的選擇行為傾向。
在這種行為傾向的意識影響下,個體會聚焦長遠利益,而放棄眼前的滿足,從而對自己注意力、情緒反應和做事方式等行為選擇做出相應的調整。
例如“明天的考試”,是你的長遠利益,而“玩一下游戲”是你眼前的誘惑。
一個自律的人,就能夠抑制激發后者行為的沖動,然后把注意力、情緒集中在前者的事情上。
也就是說,自律是一個“自我抑制”的過程。
當你無法抑制沖動,無法抵抗誘惑,你自然很難做到自律了。
從這個定義就可以看得出來,自律需要符合有三個條件:1,能夠專注目標;2,內在抑制沖動;3,懂得延遲滿足;其中最難的,就是當你面對誘惑的時候,無法抑制沖動,最終導致注意力分散,轉移到跟目標不相關的事情上,無法做到延遲滿足。
那為什么你無法抑制內心對于誘惑的沖動呢?在正常的情況之下,我們無法抑制內心的沖動,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誘惑物的吸引力比目標的更大。
一些輕易奪取我們注意力的東西,往往會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勾起我們的興趣,這是因為它們的吸引力會比較大。
如果這種吸引力持續得比較久,我們就很難專注目標了。
第二,誘惑物比起目標,更容易獲得。
拿起手機刷屏,比起拿起書本做筆記,做起來并沒有什么難度,需要的大腦資源也不會太多。
相反,做筆記這些事情,虛耗的腦力資源也比較多,大腦當然就不樂意去做了。
當你開始行動之前,如果潛在的外界給予你這種誘惑,你就很難集中注意力在手頭上的工作,直至完成了。
注意力分散怎么辦?在資訊發達的當今時代,每分每秒都會產出大量的信息。
而這些信息,會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我們的眼簾。
借由各個APP的推薦機制,不同的碎片化信息輸送到感興趣的人面前,很容易吸引到我們的眼球,奪取我們的注意力。
但是,由于這些信息比較“碎片”,其盛載的吸引力也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
當我們看完一條感興趣的信息后,這條信息的吸引力就立刻下降了,接著第二條同樣性質的信息,相繼送到我們面前。
在這樣一種信息交互機制的影響下,我們大腦對于投入注意力的“閾值”,也變得越來越高。
你不要說是看書了,即便讓你安靜坐下來好好看一部電影,你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把自己的身心全部投入到電影里去。
畢竟,外界實在有太多“有趣”、“有用”的信息,等著我們去瀏覽。
正是這些誘惑,我們在無法避開的情況下,自然就很容易打敗我們設定的目標。
這就是導致我們專注力缺失的罪魁禍首。
想要把我們的注意力拉回來,就需要從外在和內在兩方面入手。
外在:遠離相關誘惑。
如果手機某個APP是分散你注意力的重要原因,那你可以設置使用時間,例如每天只能使用一個小時,一定超過使用時限,就禁止當天APP的運行。
同理,如果手機才是主因,那么就設置限制自己每天使用手機的次數,把時間用在“刀刃”上面。
這種通過控制外界而自律的方式,在剛開始改變自己的時候,會更容易做到。
內在:增加對目標的重視程度。
如果一件事情,在你看來做不做也沒關系,那么大多數時候,你都選擇不去做的。
這就是我們大腦的惰性選擇。
所以當你朝著一個目標奮進的時候,這個目標一定要有相當的重要性——即便沒有,你也要賦予它某種重要性。
你最好問自己幾個問題:1,實現這個目標,對你有什么最直接的好處?2,不實現這個目標,對你會有不好的結果嗎?3,你能否找到三個以上去做這件事的理由嗎?當你能夠具體回答到這三個問題,相信這個目標在你心里,也存在著相當程度的重要性了,那么你行動起來,就會更有動力。
如果你不能回答,說明你還沒有心思去做這些事。
所謂的“努力”,也只是自我安慰式的虛假勤奮而已。
想要自律,你首先要讓做的事情變得重要起來,畢竟工作日的上班比起旅游就更重要了,你不能不起床。
掌控你延遲滿足的能力“延遲滿足”這個概念,已經被用得很爛。
其最初的實驗,是由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家沃爾特·米歇爾(WalterMischel)主持的,也就是“棉花糖實驗”。
但這個實驗最大的缺陷,就是它只是說明懂得延遲滿足的孩子,比起那些缺失這種能力的孩子,將來更有可能會得不錯的成就而已。
除此之外,就沒有任何作用。
至于怎么做到延遲滿足,或者要滿足什么,怎么掌控滿足的東西,卻統統沒有說。
這就導致了很多人曲解甚至誤用這個“概念”了。
真正的“延遲滿足”,不是在你完成目標之前,什么都不能滿足,而是“選擇性”地滿足。
即,在奪取注意力的誘惑物和實現目標之間,自控地選擇“延遲滿足”。
例如,如果經常奪取你注意力的“誘惑物”是手機上的游戲、新聞、資訊等東西,那么通過外在的方式,限制自己使用手機的時間,從而限制自己的行為。
而經過了設置一個小時的限制之后,就可以適當滿足一下自己玩手機或者看新聞之類的小欲望。
但也不要太多,十分鐘左右的“娛樂時間”就足夠了,否則讓自己回到工作的狀態,就會非常困難。
這種選擇性的自律,不是“一刀切”地讓自己什么都不滿足,而是階段性地滿足自己的欲望,以此慢慢培養自律的習慣。
對于這個方法,一般都有幾種執行方式,如:1,限制自己對于誘惑物的選擇;上文提到的設置手機的使用時間,就是限制自己選擇的一種方式,盡量把可以“伸手觸碰的誘惑物”選擇,降低到最少。
當自己舉目所及都沒有吸引力的東西,自然就會“乖乖”地專注手頭上的工作了。
所以,把“誘惑物”想辦法限制起來,是讓你掌控自律的第一步。
2,提前預防誘惑,做好應對措施;例如你網購了一臺新的手機,今天快遞就送來,而你手頭上很有任務沒有完成,這時你會怎么辦?是先拿到手機,先嘗鮮一番,然后才繼續工作?還是先完成工作,然后才拆開快遞測試新手機呢?一個自律的人,自然會選擇后者。
因為他會提前了解到自己一旦拿起新手機,就很難放下這種沖動,所以會把快遞放在一旁,專注手頭上的工作。
這就是應對措施。
3,給自己設置一個緩沖時限;如果你對于某個誘惑物,好比是新手機激發出很強烈的沖動,你想放下手頭的工作去觸碰它,先不要急,給自己一個緩沖時間,嘗試控制這種沖動。
這個“緩沖時間”,并不是說全部完成手頭上的工作才去接觸手機。
正如我前文所說,有階段性地滿足自己。
用五分鐘或者十分鐘的時間作為緩沖時限,先給自己定一個小目標,完成它之后才去才觸碰手機。
好比寫完當前這個段落的文章,錄完這兩分鐘的視頻,做完這一頁的作業等等,無需等到工作全部完成才滿足自己的欲望。
這種方法,可以更好地鍛煉自己的自律能力。
4,讓自律的行為鞏固為習慣;每一次你行動之前,如果都有這些自控的意識,那么經常按照這種方式去做事,你就會慢慢養成自律的習慣了。
如果今天這樣做,明天又換過另一種方法,沒有一套固定的模式,你是很難變得自律的,大腦也就有更多的理由去“教唆”你懶惰了。
所以,最重要找到適合自己的行動模式,將其鞏固下來,這樣才可以長久做到自律。
圖片來源于網上如何循序漸進地改變自己?并不是所有人都不自律,也不是所有人都會用同樣的方式去自律。
例如有的人每天可以堅持看兩個小時的書,但對于另一些人來說,可能每天只能堅持看半個小時的書。
同樣是自律,只要是適合自己,就沒關系了。
但是,如果你一下子就制定一個“強大”的目標,要求或強迫自己立刻自律去做到,這只會浪費時間而已。
對于自律,我們千萬不能“用力過度”,一定要循序漸進地去培養,把自律變成一個良心的循環系統,以此替換之前那種漫無目的生活的習慣。
這種“循序漸進”的改變,可以分為四步:第一步,找到你的“兩個目標”。
這兩個目標,一個是“終極目標”,一個是“行動目標”。
所謂“終極目標”,就是你通過做這些事,最終要取得一個什么樣的效果。
例如你學習口才,是為了提高你的人際溝通能力,這是你最終想要收獲的結果。
而“行動目標”,就是為了實現這個“終極目標”,而設定的行動方案,例如每天學習一個人際溝通技巧,每個月讀一本心理學的書籍,這些“行動目標”,就是你為了實現“終極目標”而去做的事。
只要你找到這兩個目標,你能夠有目的的自律,而不是沒有理由地強求自己自律。
第二步:找到反饋行動的檢驗點。
既然你的“行動目標”是每天學習一個溝通技巧,那么你怎么知道你學習的東西有沒有用呢?這時就要設立行動的檢驗點了。
以檢驗點作為導向,把行動學到的東西,引到這個檢驗點去。
通過檢驗的反饋,我們可以得知行動取得的階段性結果。
這些結果,就是“獎賞”了。
一旦沒有反饋,大腦失去刺激,我們就很難堅持下去的。
所以一定要給自己設立行動的檢驗點,刺激一下大腦,這樣我們才有動力堅持下去。
第三步:安排特定的行動時間。
不管是工作還是游玩,最好要安排在特定時間去執行。
在這段時間里,按照前文所說的自控方法,做好眼前的事情。
這個目標專屬的時間,無論是一小時還是二十分鐘,不管你能不能把事情做完都沒關系,總之給自己預留這樣的時間,去培養行動習慣。
在這段時間內,通過外在或者內在的方式,限制自己接觸去那些干擾你注意力的物品。
一旦到了某個特定的行動時間,就立刻開始著手去做。
直到完成一個小任務后,才允許自己滿足欲望。
當然,滿足欲望的時間,也需要限定,不能超過十分鐘。
只要這樣有序行動,你的自律習慣才能培養出來。
第四步:玩的時候,盡情地去玩。
事情在做不完的時候就去玩,你是不是有一種玩得不盡興的感覺?同理,如果你能夠完成該要完成的事情,那么你玩的時候就不要心有牽掛了,盡情地放松自己,享受生活吧!所謂自律,就是工作和娛樂,都能夠有節奏的進行,而不是厚此薄彼,過猶不及。
當你能夠在特定時間做到要做的事情,到了游玩時間,就不要想著工作的事情了。
畢竟只有好好放松自己,接下來你才有更多的動力應對工作的挑戰的。
這才是自律的核心本質。
資料來源~慕妤说~原文網址~
------------------------------------------------------------------------------------
回到網頁上方
【關閉頁面】
不懂延遲滿足,你所謂的努力和自律,都只是“假把式”而已你越自律,活得越高級夜讀|當我自律,人生無敵想不靠自律也能堅持目標,三個法則,讓你的行動更輕松容易所有優秀背后,都是苦行僧般的自律(深度好文)真正的自律不是壓抑自己的欲望,而是用更大的欲望,去抑制小欲望太懶,做什么事都很難自律?簡單四招,讓你從此變成行動派自律的人生才容易開掛,那怎么才能自律?真正的自律,是不斷變好的自己任正非:自律永遠是最低成本的管理,今天你不自律,明天你不自由那些厲害的人,都懂得這樣行動,讓自己自律地做事!三個建議一個人開始高度自律的3個跡象?一個人最高級的自律:少管閑事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是管好自己的偏見成年人最頂級的自律,是管好自己的偏見
Copyright©2009InternetServiceby台灣網站導航
重要聲明:本網站為內容提供及檔案上載之共享平台,內容發佈者請確保所提供之檔案/內容無任何違法或牴觸法令之虞。
如有違反相關版權問題,請來信告知,本版將刪除有爭議部份.
~Contactus~
延伸文章資訊
- 1想自律,不能只靠意志力:1個方法,讓你培養自律習慣
每天早起、堅持運動,這些事都好困難…為什麼這麼多人還是可以達到自律?想要訓練自己,你需要做的是:
- 2讓你無法自律的10個原因 - 壹讀
自律很痛苦,很難,但堅持下去就成為簡單的習慣,找出阻礙你自律的原因然後慢慢改掉你也能夠做一個自律的人,收穫自律人生。 總結了讓你無法自律的10 ...
- 3自律的人都會避免的4 個壞習慣 - StockFeel 股感
我們之所以無法保持自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壞習慣干擾了我們保持自律的能力。作者在文中指出了4 種自律的人沒有的壞習慣,其中包括依賴意志力、坐等 ...
- 4為什麼我沒辦法自律?你的懶惰,可能源自你的童年影響
然而,缺乏這樣特質的我們,一旦成了家長,我們將使用相同的教養模式去養育自己的孩子,新一批缺乏自律能力、不能為自己負起責任的孩子將再次被培養出來, ...
- 5你的壓力來源于.無法自律只是假裝努力 - ZH中文网
最近,看到這麽一句話:“你的壓力來源于.無法自律只是假裝努力,現狀跟不上你內心的欲望,所以你焦慮甚至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