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廣論第四部分共中士道思惟集諦 - 喇嘛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此說善思生死過患,厭離生死意樂所起,引出世道諸善淨法,為隨順集故當勵力,引此意樂及無我慧。

於是又有個問題:之前您說若由染汙無明薩迦耶見所轉的 ...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四部分共中士道思惟集諦 格魯 佛法教學 人氣:16521 更新日期:2014/02/1407:21:08 宗喀巴大師 尊貴達賴喇嘛尊者 學習次第:進階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四部分共中士道思惟集諦  宗喀巴大師著達賴喇嘛尊者講授 思惟集諦 第二、由集諦門思惟流轉生死次第分三:一、煩惱發生之理,二、彼集業之理,三、死沒及結生之理。

今初     成辦生死之因,雖俱須惑業,然以煩惱而為上首。

若無煩惱,雖有宿業超諸量數,然如種子,若無潤澤及其土等,定不發芽。

如是諸業缺俱有緣,亦定不能發苦芽故。

又若有煩惱,縱無宿業,無間新集,取後有故。

如是亦如《釋量論》雲:「超度諸有愛,非餘業能引,滅盡俱有故。

」又雲:「若有愛,仍當出生故。

」是故開示煩惱對治極為重要。

此複賴于先知煩惱,故於煩惱,應當善巧。

  惑就是煩惱,雖然輪回須要透過煩惱和業,可是兩者裡面,煩惱為主,業為次。

理由之一,雖有種子,可是沒有因緣也不會感果。

有業無煩惱的話,業不會感果,這個苦業必須要有煩惱去滋潤才有辦法感果。

理由之二,假使我們沒有以前任何的業,但只要有煩惱,就會有與煩惱相應的動作,新造的業就會感得痛苦了。

  要對治煩惱的話,我們就必須要認識煩惱,如果不認識煩惱而想要對治煩惱就非常困難。

就像我們為了要戰勝敵人,我們就必須要瞭解敵人的軍情,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其實我們最該認知的仇敵不是外在的仇敵,而是內心的煩惱敵。

外在的仇敵,相互認識瞭解之後,變成了自己的好朋友,這種例子到處都是。

即使沒有變成好朋友,如果藉由這個因緣修習忍辱,可讓自己的忍辱力增上,累積很多的福報資糧。

可是我們卻完全沒有辦法從煩惱中獲得絲毫利益,煩惱只能帶來百分之百的負面作用,沒有絲毫正面的殊勝功德。

既然無法從煩惱當中獲得利益,那我們就要完全地對治煩惱。

  此中分四:一、正明煩惱,二、如何生起之次第,三、煩惱之因,四、煩惱過患。

今初     煩惱總相者,如《集論》雲:「若有法生,即便生起極不靜相,由彼生故,令心相續,極不靜起,是煩惱相。

」謂若何生,令心相續,極不寂靜。

    各別相中有十煩惱︰貪者,謂緣內外可意淨境,隨逐耽著,如油著布難以洗除,此亦耽戀自所緣境與彼所緣,難以分離。

嗔者,謂緣諸有情及苦苦具,謂刀杖荊刺等,發恚惱心,發粗猛心,于彼諸境思作無義。

慢者,謂依止薩迦耶見,緣內外之高下好惡,令心高舉,高相隨轉。

無明者,謂於四諦業果,三寶自性,心不明了,染汙無知。

疑者,謂緣諦等三法,念其有耶無耶,是耶非耶。

壞聚見者,謂緣取蘊,計我、我所,染慧為性,我、我所見。

其中壞是無常,聚是眾多。

為欲顯此所見之事唯是無常,非一之法,全無常一補特伽羅,故為立名曰壞聚見。

邊執見者,謂緣薩迦耶見所執之我,計為常恒,或見斷滅,無從此沒,結生當來,染慧為性。

見取者,謂緣薩迦耶見、邊見、邪見,三中隨一,及彼所依見者之蘊,執為最勝染慧為性。

戒禁取者,謂緣壞戒,可舍之戒,及諸行狀軌則,身語定轉,所有邪禁及緣彼等所依之蘊,見為能淨罪惡,能解煩惱,能出生死,染慧為性。

邪見者,謂謗無前世後世及業果等,或計自在及勝性等為眾生因,染慧為性。

此十煩惱,是如《集論》、《瑜伽師地》、《釋五蘊論》所出而說。

  煩惱的定義是什麼?“謂若何生,令心相續,極不寂靜”。

當我們內心生起一種意樂或想法,使原本平靜的心變得情緒起伏,無法歡喜,這就是煩惱。

  煩惱的分法有很多種,在此宗喀巴大師是以見與非見十種煩惱的方式來做解釋的。

非見煩惱和見煩惱的差別是什麼?非見煩惱,是由非理性的情緒而產生的煩惱。

見煩惱,不是靠情緒而是靠理性,只是這種理性是由錯誤思惟或說顛倒思惟而產生,所以也稱為邪慧,屬於邪慧煩惱。

見煩惱和非見煩惱比較,哪種力量比較強?見煩惱的力量強於非見煩惱。

因為我們的情緒會隨著理性而改變,若思想錯誤,他的情緒也會跟著錯;而如果一個人的思想正確,那麼即使之前有一些不好的惡行習慣,也會隨著思想的正確而慢慢改變過來。

  先講非見煩惱,包括貪、嗔、慢、癡、疑五種:   第一,貪。

貪心就是緣可愛境的心完全附著在這個境上,如同布泡浸在油裡面,油和布就無法分開一樣。

貪心是一種心所,這個心所的作用就是貪戀於自己的所緣境,所以沒辦法使心和境分離。

如果貪心強烈,會使我們平常很平靜的心變得不平靜,一直想要得到某樣東西,飯也吃不下、覺也睡不著,好象完全變了一個人似的。

  第二,嗔。

嗔恚心的意思就是排斥所緣境,以一種粗暴的動機想要做一些沒有意義的傷害別人的行為。

  第三,我慢。

由我執(亦即薩迦耶見,也稱壞聚見),產生一種輕視他人的心,叫我慢。

當一個人很高傲的時候,我們從他的眼神、頸部等的細微表情可以感覺得到。

慢心強烈,對心的寂靜有很強烈的傷害,最主要的阻礙是他沒有辦法上進。

經典裡面有說七種慢相等。

  第四,無明。

非見煩惱的無明,也就是貪嗔癡慢疑中的癡,不是煩惱根本無明的意思,不是顛倒執著,而是不瞭解四聖諦、業果、三寶等內涵。

  第五,疑。

疑和煩惱疑有不同的,如果為了得知實相而產生的疑惑就不是煩惱疑。

煩惱疑是不經過思慮而產生的疑惑。

比如不加思慮就隨便說“有集諦嗎”、“有滅諦嗎”、“有道諦嗎?”苦諦是可以看到的,他不會產生疑惑,可是集諦、滅諦、道諦是看不到的,所以他才產生疑惑。

  接下來說見煩惱部分:   第一,壞聚見,也就是薩迦耶見。

緣我和我所產生的自性執著或真實執著,就叫做壞聚見。

為什麼取名壞聚呢?因為我和我所是壞也是聚。

為什麼稱壞?因為無常的緣故而說壞。

為什麼稱為聚?因為眾多因緣所聚的緣故。

由壞聚兩個字,我們自然可以瞭解到,原來我也是無常法,因為壞故;原來補特伽羅我並非常一自主。

“染慧為性”,染慧看似智慧但實際上是一種邪慧。

因為它具有觀察,所以有一種慧的作用。

可是因為這種觀察是顛倒觀察或者說觀察錯誤,故稱染慧或邪慧。

緣我和我所的這種錯誤執著稱作薩迦耶見;緣他人為自性有的執著,我們稱作人我執,跟薩迦耶見有點不同。

薩迦耶見一定是我執,可是我執不一定是薩迦耶見。

  第二,邊見,也稱為邊執見。

緣我,執取為常恒,或者是斷滅,沒有後世,這種邪見稱做邊見。

“染慧為性”,它的性質是一種邪慧。

  第三者:見取。

把錯誤的見解像是薩迦耶見、邊見、邪見,執取為是最正確的見解,這種見煩惱叫見取。

  第四,戒禁取見。

把錯誤的戒行、錯誤的修法儀軌,執取為是最殊勝的戒體和最殊勝的修法,就叫戒禁取見。

  第五,邪見。

這裡的邪見,不一定是十惡業裡面減損的邪見,除了謗業果及前後世,他還有增益邪見,比如認為有造物主。

把有視為無,把無視為有。

  這裡所說的十種煩惱,是依上下部共同的煩惱相來做解釋的。

    第二、如何生起次第者,如許薩迦耶見與無明異者,譬如盤繩,略降黑暗,於繩實體不能明瞭,於彼遂起執蛇之覺。

如是障蔽明見蘊體,由無明暗誤蘊為我,從此發生諸餘煩惱。

如許彼二為一,即薩迦耶見為煩惱根本。

此複由其薩迦耶見,執為我已,遂即分判自他差別。

如是分已,貪著自黨,嗔恚他品,緣我高舉,執我常斷,於我見等及彼相屬所有惡行執為第一。

如是便於開示無我之大師,及師所說業果四諦三寶等法,邪見謂無,或複生疑為有為無是耶非耶。

如《釋量》雲:「有我知有他,執嗔自他分,與此等系屬,生一切過失。

」 如何生起之次第,也就是說煩惱是如何產生的呢?宗喀巴大師在此根據兩派不同的說法做了解說:如光線暗時誤把繩看作是蛇,是先有看不清楚,然後才會執繩為蛇。

同樣道理,先是有對於實相狀況不瞭解的無明,才會產生薩迦耶見,然後才會產生十種煩惱中的其他煩惱。

這是把薩迦耶見和無明分開而論的一派宗義說。

另一派認為,薩迦耶見是煩惱的根本,跟無明為一體。

煩惱的根本是對實相的顛倒執著,把無自性的東西視為有自性,由此才發起其他的種種煩惱。

    第三、能生煩惱之因分六:所依者,謂煩惱之隨眠。

所緣者,謂順生煩惱境界現前,猥雜者,謂隨學惡友非善士夫。

言教者,謂聽聞邪法。

串習者,謂增長煩惱昔串習力。

作意者,謂妄增益愛非愛相,及于無常妄執常等非理作意。

能生煩惱之因有六:第一,所依。

因為有煩惱隨眠在,也就是有煩惱的種子。

第二,所緣。

就是有引發煩惱的許多因緣,像是可愛境或不可愛境等等。

第三,猥雜。

受到惡知識或惡友等的影響。

第四,言教。

聽聞邪法。

第五,串習。

因為串習,使以前的煩惱力量增長。

第六,作意。

就是由非理作意去增長可愛相和不可愛相,或是非理作意把無常執為常等。

  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講,應該如前所說守護根門,遠離煩惱境。

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足夠的能力來直接對抗煩惱,為了不讓自己被煩惱侵害,暫時先依阿蘭若處,遠離喧嘩,遠離煩惱因緣,這對初學者來說較為重要。

    第四過患者,謂煩惱纔生,先能令心雜染,倒取所緣,堅固隨眠同類煩惱,令不間斷,于自于他於俱損害,于現於後於俱生罪,領受苦憂感生等苦。

遠離涅槃,退失善法,衰損受用,赴大眾中,怯懼無樂及無無畏,一切方所惡名流布,大師護法聖者訶責,臨終憂悔死墮惡趣,不能獲得自己義利。

《莊嚴經論》雲:「煩惱壞自壞他壞淨戒,退損失利護法大師呵,鬥諍惡名他世生難處,失得未得意獲大憂苦。

」《入行論》亦雲︰「嗔愛等怨敵,全無手足等,非勇智如何,彼令我如僕,安住我心中,歡樂反損我,於此忍不憤,忍非處應呵。

一切天非天,設與我作敵,彼不能令入,無間大火中。

此大力惑敵,若遇須彌峰,且不留灰塵,能剎那擲我。

如我煩惱敵,長時無始終,餘敵皆不能,至如是久遠。

若隨順成事,悉為作利樂,若親諸煩惱,返作苦損惱。

」此說過患,皆當了知。

又如阿蘭若師雲:「斷除煩惱,須知煩惱過患體相對治生因。

由知過患,觀為過失,計為怨敵。

若不知過患,則不知為怨敵。

故如《莊嚴經論》及《入行論》所說思惟。

」又雲:「知煩惱相者,亦須聽對法,下至當聽《五蘊差別論》,了知根本及隨煩惱于心相續。

若貪、嗔念隨一起時便能認識,此即是彼,他今生起,與煩惱鬥。

」須如是知。

  煩惱的過患:   第一,“令心雜染”。

因由煩惱,讓心產生錯亂,一直無法靜下來。

  第二,“倒取所緣”。

一旦被煩惱所轉,我們就被一個對實際狀況不瞭解甚至於顛倒瞭解的笨蛋所控制著。

  第三,“堅固隨眠同類煩惱”。

煩惱的串習力量太強烈了,修法的人明明知道不應該生氣、不應該貪等,可還是一直無法自主,煩惱接二連三地產生。

  第四,“令不間斷”。

煩惱真的是具大勢力,非常地恐怖,如果沒有發起大精進想要對治煩惱,煩惱所帶來的痛苦會沒完沒了。

  第五,“于自于他於俱損害”。

煩惱不只是損害他人,連自己也受極大的損害,甚至煩惱到最後會跑去自殺,這是我們可以看到的事實。

  第六,“于現於後於俱生罪,領受苦憂感生等苦”。

不只是於後世產生傷害,在煩惱生起的當下,會讓自己做出很多愚蠢不理性的行為。

原本平靜的心,因為有煩惱生起的緣故,我們內心就沒有平和了,瞬間好象變了個人似的。

平常很理性的人,當他生起強烈煩惱時,完全被情緒給控制了,讓人很奇怪,這人還是我認識的那個人嗎?因為他已經完全喪失理性,生氣時會說出不應該說的話。

等他的嗔心慢慢消落,內心稍平靜時他會後悔說:我當初生氣說了不該說的話。

  第七,“遠離涅槃”。

  第八,“退失善法”。

佛所說的教法是用來對治煩惱的,可是因為煩惱非常強烈的緣故,我們居然把教法當作是謀取世間名聞利養的工具,真是非常可悲的一件事情。

好不容易有善根能夠聽聞佛法,可是隨煩惱而轉而完全喪失理智,嘴巴正說著如何對治煩惱,內心裡面卻因煩惱作祟而去在乎自己的名聞利養,完全被世間八法所控制,好象是以佛法來做買賣一樣。

對治煩惱的因緣,變成了增長煩惱的助緣,這就是被煩惱所騙的緣故,煩惱就有這麼厲害,非常非常狡猾。

  第九,“衰損受用”。

一個人被煩惱所控制的話,再多的受用也還是不夠。

如果被嗔心所控制,再多的受用也是沒有意義的。

  第十,“赴大眾中,怯懼無樂及無無畏”。

如果確實被煩惱所控制,做了許多令人無法想像的壞事,他怎麼還會有勇氣敢面對群眾呢?   第十一,“一切方所惡名流布”。

因為做了很多壞事,當然惡名昭彰。

  第十二,“大師護法聖者呵責”。

導師和三世諸佛,會為我們的煩惱而深感遺憾;護持正法的白業護法者也會呵責我們的。

真正的護法,不需要我們去修供養護法的儀軌,他才來護我們。

只要我們真正依據三藏去行三學,確實是在努力聞思修佛陀教誡,這些護持佛教的護法們就一定會來護我們,即使你並沒有修護法儀軌。

如果說修儀軌他才護我們,不修儀軌他就不護我們,那可能這個護法就有點顛倒了,他就不是真正的護法。

我們不會有這種觀念說,導師釋迦牟尼佛,跟著他修法他來保佑我,不跟他修法他就不保護我。

因為導師釋迦牟尼佛具有大悲心,他所做的事是非常正直的。

同樣,護法很正直,只要我們做得對,他絕對會護我們,這根本不用擔心。

  第十三,“臨終憂悔,死墮惡趣,不能獲得自己義利”。

如果這一世完完全全被煩惱所控制,做了一些沒有意義的事情,那我們臨終時反觀今世所造的一切,真的是萬般悔恨,那時再要想做些什麼也就來不及了。

因此死墮惡趣,不能獲得自己的利益。

  如果我們沒有刻意對治嗔心和貪心,卻反說生氣和貪愛是一種自然現象,認為人理所當然要有嗔和貪愛,如此相應於煩惱,那我們就絕對被煩惱吃定了。

嗔心等煩惱怨敵,既沒有勇氣也沒有智慧,連手腳也沒有,但它卻不需要動任何的力氣,就讓我們死心塌地去做它的奴僕,而且還在內心深處皈依它,使它安住在心中。

可是我們如此的供奉煩惱,它唯一的作用是什麼呢?“歡樂反損我”。

它很高興地傷害著我們,不只是現在傷害,還鼓勵我們去造惡業感受果報,在承受果報的時候又要去造業,又要去帶來新的煩惱……這就是煩惱產生的作用。

所以《入行論》中說:如果是外在的敵人,他除了傷害我們外,他還有自己的事情要做,比如他要填飽自己的肚子,以及找衣服穿等等。

可是煩惱不需要吃飯,無需顧慮任何的事情,它住在我們心中,唯一想要做的事就是要傷害我們。

我們居然還非常歡喜地把煩惱放在內心深處並且奉成皈依它,如此所得的果報就是煩惱歡樂反損我。

  一切的天人和非天,如果他們成為我的敵人,他們具大勢力,想要摧毀須彌峰的話,連灰塵都不會留下來。

可是即使是如此具大勢力的仇敵,他們卻沒有辦法把我打到無間地獄。

能讓我入無間地獄的仇敵只有煩惱敵,可見真正恐怖的敵人唯有煩惱。

而且煩惱是這樣的狡猾,居然讓我們死心塌地的成為它的奴隸。

如果是外在的敵人想要殺我,大不了就是一死。

可是煩惱敵,從無始以來到現在都不曾放過我們,久遠地跟隨著我們,不止一世二世地害我們。

如果是外在的敵人,我們非常恭敬地去討好他、利益他,這個敵人說不定會轉為我們的親友,而來幫助我們。

可是煩惱絕對不會,我們對它越好,它給我們帶來的傷害就越大。

如果我們瞭解了這樣的真相,我們還有辦法對煩惱忍辱嗎?不應該的。

修忍辱,是說我們對某人修忍辱,那對我們絕對會有利益。

可是對煩惱修忍辱,只有傷害自己,沒有絲毫的利益。

所以,我們應該要徹底地消滅煩惱敵。

  第二、彼集業之理分二:一、正明所集之業,二、如何集業之理。

初中分二:一、思業,二、思已業。

今初     如《集論》雲:「雲何為思?謂令心造作意業,於善、不善及無記中,役策心為業。

」謂令自相應心,於境轉動之心所意業。

  第二者,謂彼思發起身語之業。

《俱舍論》雲:「業謂思彼起,思即是意業,彼起身語業。

」於身語業分為二種:有表、無表。

婆沙師許唯是有色,世親論師破之,許為與身語表俱轉之思,故二種業俱說為思。

總業有三,謂善、不善、無記,此說初二。

善業有二,謂有漏、無漏,此明有漏。

其中複二,謂聖人相續中有,及異生相續中有,此說後者。

其不善業者,謂非福業。

福業者,謂欲界所攝善業,不動業者,謂色、無色地所攝有漏善業。

如是亦如《俱舍論》雲:「福欲界善業,不動從上起。

」何故名為不動業耶?謂如欲界中,應於天身成熟之業,有於人畜餓鬼之身,而得成熟,果是可動。

如是上界,應於此地成熟之業,除此地外不于餘熟,故名不動。

《俱舍論》雲:「由於彼地中,業熟不動故。

」   業可以分思業和思已業。

思業,就是思心所。

思心所的作用就是役策心去發起作用或者是於境發起作用。

五十一種不同心所裡面,思心所的作用叫做思業。

思已業,就是身語業,由思心所所產生的身語動作叫做身語業。

身語業又可以分兩種:有表色和無表色。

身語業是否是色法?這有兩種不同的說法,毗婆沙有部宗師認為身語業是色法;而世親論師不認為是色法,世親論師認為身語業並非是身和語的動作,而是說在身語動作的同時內心的思心所才叫做身語業。

所以,世親論師主張,思業和思已業都是思心所。

  業的另一種分法,分善業、惡業和既非善也非惡的無記業。

善業又可分二:有漏、無漏。

有漏的善業又可分兩者:聖者的善業和凡夫的善業。

這裡是在說凡夫的有漏善業。

  業還可以分成:福業、非福業和不動業。

這是針對三界而說的,由福業投生於欲界善趣,由非福業投生於欲界惡趣,由不動業投生於色界和無色界。

所以不善業一定是非福業,沒有所謂的支分。

但是善業就不同,善業又可分聖者的善業、凡夫的善業,欲界所攝的善業和色界、無色界所攝的善業。

福業是欲界所攝的善業。

欲界人所攝的善業不一定就是欲界心所做的善業。

比如我雖然是欲界人,可是我獲得了初禪,我的心就轉變成初禪心了,就被初禪心所攝了。

初禪心所攝造的善業,就並非是欲界心所攝。

雖人處在欲界,可是因為透過禪定的關係,使心遠離了非常粗糙的欲界心狀態,變得越來越細微、越來越明晰。

具有初禪心種種功德攝持所造的業,叫做初禪界所攝的善業。

福業是欲界心所攝的善業,不動業是色界和無色界所攝的有漏善業。

為什麼稱不動?以欲界心所攝來講,它會隨著外緣轉變,比如許多的滿業,我們原本應該在天道當中而去成熟的善業,後來隨著因緣轉變到人道和畜生道當中去享受了。

前面我們講過,因由行善的關係,本來將去地獄遭受的痛苦,可以使得我們在人道裡面以暫時頭痛或修法時身感不適來代替。

所以欲界心所攝的善和不善的業,是很容易隨著外緣動搖的。

而色界和無色界所攝的業,不會像欲界心所攝的業一樣容易動搖,所以叫做不動業。

    第二集業之理者,總諸聖者,于諸善業發生增長。

預流、一來,亦有造集不善業者。

然諸聖者,定不積集善趣惡趣引生死業。

《中觀論》雲:「生死本為行,故智者不造,故愚為造者,非智見性故。

」世親論師亦雲:「見諦無能引。

」是故乃至自隨補特伽羅我執而轉,爾時容造能引之業。

現證無我真實義已,雖於生死由業煩惱增上受生,然不新造能引之業。

預流、一來,亦能不忍斷除我執,譬諸強力制伏羸劣,《瑜伽師地論》作此說故。

是故造集能引生死業者,謂住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一切異生。

  見道位以上的聖者,因為現證空性的緣故,雖然他們沒有完全斷除我執,因為無始以來的我執是非常深厚的,不是說現證空性就馬上可以斷除,所以還是會出定。

出定後因由過去我執的串習,還是會產生我執,由我執而造惡業。

可是因為已現證空性,所以我執的力量變得非常弱小,由此產生的煩惱的力量也非常微弱,因為業的力量不夠,不足以稱為引業,所以沒有辦法去引發後世。

所以現證空性後的聖者們,絕對不會新造引業,因為空性的力量太強,我執的力量太弱的緣故。

一般的補特伽羅,如果被真實執著所控制,那就會有引業。

可是聖者因為已現證空性,所以他不再被真實執著給控制,他只是偶爾會產生真實執著。

業和煩惱還是會繼續使其輪轉於後世,可是不會再造作新的引業了。

“預流、一來,亦能不忍斷除我執”,這句話從藏文直接翻譯過來應該是這麼說:預流、一來也不會刻意地去執有我執。

不會刻意地去執有我執,也就是不會被我執所轉,所以就不會再造作新的引業了。

如同一個力量非常強大的人去制服了力量微弱的人一樣,所以在加行道以下才會新造引業,見道位之後就不會了。

   如是若由染汙無明薩迦耶見,他自在轉,三門作行殺等不善,集非福業。

若行舍施守護戒等欲界善法,是集福業。

若修靜慮無色地攝奢摩他等,是為積集諸不動業。

若爾,於三有中一切盛事,見為過患,希求解脫欲樂,發起修眾善業,又於無我義如理觀察慧相應思諸善淨業,是否集諦生死因耶?總資糧道、加行道者,雖集庸常能引之業,然由如斯意樂所起,及於無我觀慧相應諸善淨業,是後有愛能對治品,與生死本我執行相,相違而轉,故非尋常真能引之集諦。

然能隨順引後有集,故立為集攝。

如是亦如《攝抉擇分》雲:「問:若世間諸法,厭患後有,能背後有,引出世道,彼等何故集諦所攝?答:雖彼自性,厭背後有,然能隨順後有身語意妙行,是故當知是集諦攝。

」此說善思生死過患,厭離生死意樂所起,引出世道諸善淨法,為隨順集故當勵力,引此意樂及無我慧。

  於是又有個問題:之前您說若由染汙無明薩迦耶見所轉的情況下,所造惡業叫做非福業;由無明薩迦耶見所轉的情況下,施捨、守護戒等的善業是福業,是欲心所攝;由色和無色的奢摩他所攝的情況下去累積的善業為不動業。

可是如果看到這三有生死輪回等一切的享受,“見為過患”,有非常強烈的出離心而去累積的善業,以及由空性的認知所累積的善業,這是否是集諦生死因緣呢?   宗喀巴大師回答說:在資糧道、加行道的時候雖然會新造引業,可是因由強烈的出離心所發起的善業,以及由無我的正見所發起的善業,因為與真實執著相違,所以並非是真正的集諦,但是卻有隨順集諦的作用,所以也可以被集諦所攝。

《攝抉擇分》裡面的“厭背後有,然能隨順後有身語意妙行,是故當知是集諦攝”,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以出離心所累積的善業或者由空正見所累積的善業,這是與自性執著顛倒的。

因為緣空性,由出離心所累積的善業是由強烈出離心所發起的緣故,所以與生死輪轉的集諦是有相互矛盾的作用。

“厭背”有對治或相違的意思;“後有”,就是生死輪回的意思。

因為與生死輪轉的集諦相違,所以並非是集諦,可是這種善業可以使得在輪回道上產生各種各樣的身語意的妙行,獲得增上生的殊勝妙果。

所以雖然並非是真正的集諦,但是可以說是隨順集諦,故稱被集諦所攝。

    由是因緣,若未由多異門觀察修習生死過患,於生死盛事破除貪愛,獲得對治。

又未如理以正觀慧觀無我義。

又離修習二菩提心。

余諸善行,唯除少數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攝,轉生死輪。

  “由是因緣,若未由多異門觀察修習生死過患,於生死盛事破除貪愛,獲得對治。

又未如理以正觀慧觀無我義,又離修習二菩提心”,都沒有辦法成為真正的解脫之因,更不要說是成佛之因了。

只有一種特殊的情況,“唯除少數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攝,轉生死輪”。

唯有依靠福德田的力量,由這種特殊資糧田的力量,能夠把我們所行的善業轉換為解脫之因或成佛之因。

除此以外,平常我們所做的善行,幾乎都是由自性執著所攝的情況下去做的,最後都變成了生死輪轉的因緣。

所以我們要特別小心啊,尤其是我們每天念誦經文或者每天做早晚課的時候,要儘量以空性的思惟或者以強烈的出離心和菩提心來做,沒有這三根本,我們所做的善業幾乎都變成了生死輪轉的集諦,都是流轉生死之因啊。

  又增長業分為二類:一為樂受義故增長,二為舍受義故增長。

  初中複二:一為受用色聲等欲塵,所生諸樂。

二于外樂,厭舍貪著,為定生樂受,而增長業。

初複有二:一、正緣未死以前現法樂故,造非福業。

二、正緣來世諸欲樂故,增長福業。

正緣定生樂受者,謂集能生第三靜慮,下至初禪諸不動業。

若于諸欲舍離貪著,複由樂受令意厭患。

為舍受故而作業者,謂集能生第四靜慮,乃至有頂諸不動業。

此是世親論師意趣。

由此正理,若普厭棄一切諸有,為解脫故三門行善,則能漸遠生死,漸近涅槃。

增長業分為二類:為樂受義故增長,為舍受義故增長。

  為樂受義故增長業又分二:為受用色、聲等欲塵所生諸樂;于外樂厭舍貪著,為定生樂受而增長業。

初又複分二:第一,正緣未死以前現法樂故,造非福業。

為了今世的安樂所造的業幾乎都是非福業。

第二,正緣後世的安樂而去造的業就是福業了。

為了生起由定所生安樂而造的業,是從初禪到三禪的這種業;如果是由定想要去舍離一切的苦受和樂受貪著,那就是從四禪一直到頂天即非想非非想天的不動業。

  根據不同的情況造作不同的業,所以意樂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是為了解脫而去行業,那才有辦法成為解脫之因。

否則的話,在生死輪轉當中所做的一切善業,都是輪轉的因緣。

  第三、死歿及結生之理分五:一、死緣,二、死心,三、從何攝暖,四、死後成辦中有之理,五、次於生有受生道理。

今初     壽盡死者,謂如宿業所引壽量,一切罄盡而死,是為時死。

福盡死者,謂如無資具死。

未舍不平等死者,謂如經說,壽未窮盡,有九死因緣,謂食無度量、食所不宜、不消複食,生而不吐、熟而持之、不近醫藥、不知於已若損若益、非時非量、行非梵行。

  第二、死心分三:善心死者,謂由自憶,或他令憶,乃至粗想現行以來,信等善法現行於心。

又行善不善補特伽羅將命終時,或自憶念,或他令憶,昔於何法多所串習彼便力強,由此令心於彼流注,餘皆忘失。

若于二事平等串習,先憶何法便不退舍,不起餘心。

又作善者,如從暗處趣向光明,臨命終時,猶如夢中見有種種可意之色,非不可愛,安祥而逝,臨死其身無重苦受。

造妙業者,解肢節苦亦極輕微。

    不善心死者,謂由自憶,或他令憶,乃至粗想現行以來,追念貪等現行不善,臨死其身受重苦受。

造不善業當死之時,現受先造不善業果,所有前相,謂如夢中多怪色相,於彼顯現,如從光明趣向暗處。

諸造上品不善業者,由見彼等不可愛相,身毛恐豎手足紛亂,遂失便穢,捫摸虛空,翻睛咀沫,此等相現。

若造中品不善,彼諸相中有現不現,設有不俱。

作惡業者,解肢節苦,最極尤重。

又解肢節,除天那落迦,所餘生處,一切皆有。

又一切人臨命終時,乃至未到昏昧想位,長夜所習我愛現行,複由我愛增上力故,謂我當無,便愛自身,此即能成中有之因。

此中預流及一來者,雖其我愛亦複現行,然慧觀察制而不著,譬如強力制伏羸劣。

諸不還者,我愛不行。

  無記心死者,謂行善不善者,或未行者,自未能念此二種事,無他令憶。

此臨終時,俱離苦樂。

善心死者,是于有粗想時,若細想行時,善心即舍,住無記心。

彼于爾時,于曾習善亦不能憶,他亦不能令其憶念。

不善亦爾。

故細想行時,一切死心皆是無記。

《俱舍釋》說:「善不善心行相明瞭,不能隨順當斷死心。

」 對死心的認知,是很重要的。

如果一個人平常行惡行,他後世能否轉生善趣,就要看他死亡時的意樂,如果他能生起非常強烈的善心,那真的還有希望。

所以如果平常我們有親友死去的話,要盡可能在他的面前擺放他平常相信的上師或者他信奉的佛像,讓他的眼睛能夠看到,在一個舒適的角度能夠看著佛像或者是看著上師的尊像死去,這樣對他是絕對有幫助的。

縱使是非佛教徒,也要盡可能讓你們的親朋好友,死時在一種安寧的情況下死去,而不是產生強烈的情緒起伏而死,這對死者來講是非常不好的。

  死心分三:善心死、噁心死、無記心死。

“先憶何法便不退舍,不起餘心”。

人一旦快死的時候,死心緣善法或緣不善,就不會再去緣其他的,就隨這一個善所緣或惡所緣走了,所以這時候的心是非常重要的。

  善心死者,如果平常有串習就由自己憶念善法,不然幫忙往生的朋友要儘量去幫助他憶念善法。

“善者如從暗處趣向光明,臨命終時,猶如夢中,見有種種可意之色,非不可愛,安祥而逝;臨死其身無重苦受。

造妙業者,解肢節苦,亦極輕微。

”   不善心死者,也就是由噁心而死亡,無論是自己發起噁心還是由他人而令發起噁心,總而言之在臨終的時候,會隨著之前的惡業陷進種種的幻想而產生畏懼,如從光明趣入黑暗。

我們有些朋友聽說自己的親友死去時,因為病得非常嚴重,所以臨終時會看到一些很奇怪的幻象,隨著業力而看到無法解釋的異像是絕對會有的,都是業力所顯。

如果是犯了極大惡行,“由見彼等不可愛相,身毛恐豎、手足紛亂,遂失便穢,捫摸虛空,翻睛咀沫,此等相現”。

這是由強烈噁心死亡時的一種形象。

由中等噁心死亡的話,上述所說相有現有不現,不一定。

  臨終的時候,想到說我會消失,由這種強烈的我執增上,而去成辦了中有之身。

雖然初果和二果的時候也是有我愛,可是因為有真正空性的智慧,所以雖有我愛但是力不強。

如果到第三果(不還果),就沒有我愛了,臨終時不會有我愛現起。

我愛就是貪著我的一種心,在不還果的時候是不會有的,可是在預流果(初果)和一來果(二果)的時候還是會有。

  無記心死者,就是並非由自憶念或者是由他令憶念生起善心或生起噁心,是在一種既非善也非惡的心態中而死亡,臨終時也沒有所謂的苦和樂的感受。

在此是以《俱舍論》中顯教的角度來說,我們的心在細微的時候只有無記的狀態,沒有辦法轉為善行,尤其是在死亡的時候,心處於非常細微的狀態,雖然死前由善心所死,可是到最細微的時候都會轉為無記。

同樣的,雖然一開始由噁心死亡,可是在最細微的死亡意念狀態也轉為無記。

如果以密教來講,可以通過瑜伽的力量,讓他去緣空性,將這種很細微的死亡光明轉為道用。

    第三、從何攝暖者,造不善者,識於所依從上分舍,上分先冷,乃至心處。

造善業者,自下分舍,下分先冷。

二者俱從心處識舍。

識最初托精血之中,即為肉心,最後舍處即最初托。

如是先從上身攝暖至心,或從下分收暖至心。

次雖未說,從下或上,亦攝至心。

然當類知。

  我們死的時候,身體會慢慢變得十分冰冷,暖會慢慢收攝,怎麼收攝呢?雖然經典裡面並沒有明說是收攝到心,只說從上收從下收。

但是因為父母精血和我們前世的意識融合結生的地方,就是我們體內的這個心臟,所以宗喀巴大師說由這點我們也可以知道,暖最後是收攝至心臟。

意識一開始結合到精血的地方,也是將來意識離開的地方。

所以暖收攝,最後收攝到心臟,而不會收攝到其他的地方。

  如果是行惡業的人,以噁心去死亡,後世會到惡趣的話,那他的暖是從上往下,從頂部慢慢地越來越冷,最後到心。

如果是由善心死亡,後世決定到善趣的話,那就從下往上而去攝暖。

這是善心死與噁心死兩者的不同。

無記心死亡的話,最後還是得決定去善趣還是惡趣,所以如果是到惡趣,同樣是從上收攝到下,如果是到善趣是從下收攝到上。

    第四死後成辦中有之理者,如前所說識從何舍,即於彼處無間而成,死與中有,如秤低昂。

依二種因,謂我愛已生故,無始樂著戲論已熏習故,善不善業已熏習故。

又此中有,眼等諸根悉皆完具,當生何趣即彼身形,乃至未受生有以來,眼無障礙,猶如天眼;身無障礙,如具神通。

《俱舍》亦雲:「為當本有形,此謂死以前,生剎那以後,同類淨眼見,具業神通力,根全無障礙,不轉為尋香。

」此說中有是同類見,及修所得離過天眼能見。

成辦何趣中有,次定不可轉趣餘生。

《集論》中說容有轉改。

本有者,《俱舍論》中總說四有:死已未生是為中有,當正受生初一剎那是為生有,從此第二剎那乃至死有最後剎那以前是為本有,臨終最後剎那是為死有。

此望將來受生之死有,是其本有。

有誤解此說為前生身形,又有見說是後形故,說三日半為前生形,次三日半為後生形。

此說全無清淨依據,唯增益執。

《瑜伽論》說識不住故,於前世身不起欲樂,故有說雲:見前世身而生憂苦,亦屬增益。

造不善者所得中有,如黑羺光,或陰暗夜。

作善中有,如白衣光,或晴明夜,見已同類中有,及見自等所當生處。

《入胎經》雲:「地獄中有如燒杌木,旁生中有其色如煙,餓鬼中有色相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其色鮮白。

」此是顯色差別。

從無色沒生下二界則有中有,若從下二生無色者則無中有。

于何處沒,即于其處成無色蘊。

堪為根據諸教典中,除此而外,未說餘無中有之例。

故說上下無間,皆無中有,亦不應理。

經中又說天之中有頭便向上;人之中有橫行而去;諸作惡業所有中有,目向下視倒擲而行,意似通說三惡趣者。

《俱舍論》說:人鬼畜三,各如自行。

壽量者,若未得生緣,極七日住;若得生緣,則無決定。

若仍未得則易其身,乃至七七以內而住,於此期內定得生緣,故於此後更無安住。

堪依教典,悉未說有較彼更久,故說過此更能久住,不應道理。

如天中有七日死已,或仍生為彼天中有,或轉成辦人等中有,謂由餘業轉變勢用,能轉中有諸種子故。

餘亦如是。

  接下來講到中有的部分。

什麼叫做中有?一般我們在輪回時候有四有:生有、本有、死有、中有。

生有,我們父母精血開始結合的第一刹那時叫做生有;從第二刹那起,一直到死亡意識現起之前,都屬於本有;在死亡刹那,叫死有;死亡刹那之後,生有之前,叫中有,就是所謂的中陰身。

如果死後沒有遇到銜接後世的因緣,就沒有辦法生,這中間銜接的時段稱中有,也就是中陰身。

中陰身的模樣是怎樣的?並非是依照前世的模樣,而最主要是依後世將投生到哪一個道或哪一個趣來決定。

如果後世投生到人道,就是人的模樣;後世投生到天道,那就是天人的模樣;中陰身有神通如天眼通啊等等,這是由業力所感的緣故。

  中陰身形成的因緣有二:一是由貪著我的我愛去執著身體;二是由善業或惡業的熏習。

中陰身會不會轉道?這有兩種不同的說法。

假設我們後世是投生到狗道,那中陰身的模樣就會變成狗的樣子。

如果以《俱舍論》來講的話,狗的中陰身一定是會投生到狗,不可能投生到其他的道;可是《集論》說,道可以轉變的。

  宗喀巴大師又引經據論解釋中陰身的壽命,一般是以七天為一次壽命。

這個七天,又有兩種不同的演算法。

貢唐仁波切說,以後世轉生的這一個趣或者道來計算,如後世轉生為天人,就以天人的時間來計算七天。

但是宗喀巴大師的一位大弟子,在他注解的一個抄錄裡面曾說,這七天是以人的時間來計算的。

七天之內,如果沒有遇到投生的因緣,那還會再次具有七日的壽命。

最長最長是四十九天,所以稱七七四十九天,四十九天內是絕對可以投生的。

有些人認為,中陰身七日壽命中,前三天半是前世的形狀,後三天半是後世的形狀,這是沒有依據的錯誤解釋。

因為《瑜伽論》有說“識不住故,於前世身不起欲樂”,所以有人說中陰身的時候,看到前世的身體會產生憂惱,這種的解釋也是錯誤的,對前世身不起欲樂,與看到前世的身體會產生憂惱,在層次上是不一樣的。

  如果是由噁心死亡,然後決定投生到惡趣的話,那中陰身大部分的時間所看到的都是黑暗;如果是由善心死亡,決定到善趣的話,會有白衣光或晴明夜等。

《入胎經》裡面說,“地獄中有如燒杌木,旁生中有其色如煙,餓鬼中有色相如水,人天中有形如金色,色界中有其色鮮白。

”有此種種不同的差別。

  唯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就是從色界到無色界或者從欲色到無色界,是不需要中陰身的。

因為無色界沒有一個地方投生形色,所以叫無色界,他不需要依靠色法。

所以,色界和欲界的眾生,後世絕對要往生到無色界的話,是瞬間投生,立即形成無色界的蘊體。

可是從無色界投生到色界,或者是欲界,那就有中陰身了,這是有不同的。

  依據教典,宗喀巴大師未曾看過有比四十九天更久的中有時間,所以有人說中有能住更久的話是沒有依據的。

如投生於天道的中有,七日過後,隨著因緣轉變可能會轉為人道的中有,所以即使在天道內沒有遇到生緣,還是會隨著因緣而轉變。

反正在四十九天之內,絕對會投生。

    第五、次於生有結生之理者,若是胎生,則彼中有於當生處,見有自己同類有情,為欲看彼及戲笑等,遂願往趣當生之處。

次於父母精血,起顛倒見。

爾時父母未行邪行,猶如幻變,見行邪行,便起貪愛。

此複若當為女,欲令母離,貪與父會;若當生男,便欲父離,貪與母會。

《瑜伽師地》是說非實見其父母,誤于精血,見行邪行。

生此欲已,如如漸近,如是如是漸漸不見男女餘分,唯見男女二根之相,於此發憤,中有即沒,而生其中。

此複父母貪愛俱極,最後決定各出一滴濃厚精血,二滴和合住母胎中,猶如熟乳凝結之時,與此同時中有俱滅,與滅同時,即由阿賴耶識力故,有餘微細諸根大種和合而生,及餘有根同分精血和合摶生。

爾時識住,即名結生。

諸有不許阿賴耶者,許為意識結生相續。

若薄福者,當生下賤種,彼于死時及入胎時聞紛亂聲,及自妄見入諸蘆荻稠林等中。

造善業者,當生尊貴族,聞有寂靜美妙音聲,及自妄見升於高閣宮殿等處。

又住胎者,凡經七日,有三十八,胎中圓滿一切肢節。

次經四日,當即降生。

如《入胎經》雲:「此經九月或過九月,是極圓滿,住八月者雖亦圓滿,非極圓滿,若經六月,或住七月,非為圓滿,或複缺肢。

」此等廣說如《入胎經》,應當了知。

  若於生處不欲趣赴,則必不往。

若不往者,定不應生。

故作感那洛迦業及增長已,謂屠羊宰雞,或販豬等諸非律儀中有,猶如夢中,於當生處見有羊等,由先所習喜樂馳趣。

次由嗔恚生處之色,中有遂滅,生有續起。

如是于餘似那洛迦癭鬼等中受生亦爾。

若生旁生、餓鬼、人間欲天、色天,便於生處,見己同類,可意有情。

次由於彼起欣欲故,便往其所,嗔當生處,中有遂滅,生有續起。

此乃《瑜伽師地論》說。

若非宰雞及販豬等不律儀者,生那洛迦,理同後說。

《俱舍論》雲︰「餘求香宅舍。

」謂濕生欲香,化生求舍,而受生也。

複如釋說,若是當生熱那洛迦,希求暖熱;生寒地獄,希求清涼,中有遂往。

諸卵生者,《俱舍論》說亦同胎生。

死沒及結生之理,無特外者,皆如《本地分》說。

  接下來說結生之理。

如果是胎生,中陰身首先會看到自己的同類有情,為了能跟他們在一起嬉笑或者看他們,所以心會往同類有情方向去,生緣具足時,隨著業力對父母的精血起顛倒見,雖然父母並不一定有行淫行,但卻會看見父母行淫,於是產生貪愛。

如果投生於女身,就遠離母親貪著父親感得女身;如果投生於男身,就會遠離父親貪著母親感得男身。

《瑜伽師地論》裡面說,這並非是真正看到父母親,而是由業力看到精血上的一個景像,於是產生貪欲,慢慢就不見男女而只看到男女生殖器,由此產生厭離父或母之後,中有就結束了,於是投生精和血的和合體裡面。

有沒有阿賴耶識有兩派的說法,如果認為有阿賴耶識,那麼是由阿賴耶識和非常濃厚的精血和合,我們的四大就由這裡產生,這稱為結生。

如果認為沒有阿賴耶識,則由意識與精血結生相續。

  如果福報不夠,就會生在比較低賤的種族,而且入胎時會聽到一些紛亂聲或自己看到入諸蘆荻稠林裡面。

如果是具有福報的人,投胎下一世時,“聞有寂靜美妙音聲,及自妄見升於高閣宮殿等處。

”住胎情形,如《入胎經》中說。

如果我們不想去投生的地方,中陰身就不會過去,那就絕對不會生。

以前做了許多感生地獄的業,像是殺羊宰雞販豬肉等的屠夫或者是具有非律儀者,下定決心要做什麼壞事,許下這種承諾的人叫非律儀者。

我們戒體的產生,是許下承諾,乃至盡行壽之前我要做什麼善事,只要這個承諾未破之前或者承諾的時間還未到之前,我們心續上就會隨著這種承諾而產生戒體,所以這個戒體會一直跟隨著我們,直到破戒或者是我們承諾的時間而截止。

如果許下承諾要造惡業,像一定要殺某個人,不殺他我就無法報仇等,許下這種承諾就叫做非律儀,也類似戒體一樣,但卻是不善的戒體,或說邪戒體、惡戒體等,這就叫做非律儀。

這些非律儀者或者是屠夫等,隨之前所造墮落於地獄的業力增長成熟時,便猶如在夢中可以看到有羊有雞或有豬等,因為之前習氣的關係,所以會歡喜地想要去宰羊或者是殺雞,當想要跑過去的時候,就不想呆在自己原有的地方了,因有這種貪嗔做祟,依由嗔心使中有消滅,依由貪心續起生有。

中有和生有,在這個瞬間中,一者消滅一者生起,而銜接到後世去了。

  其他的地獄像是癭鬼等的中有如何消滅,下一世的生有是如何產生,結生的方式是一樣的。

同樣的,如果是投生到畜生、餓鬼、人道或者是天人,我們會看到和自己相同的一個同類有情,現可愛相在某個地方,於是我們的心就會厭離原來所在的地方,朝可愛相方向去。

由嗔心使得中有遂滅,由貪心使得生有續起,這是《瑜伽師地論》裡所說。

如果並非是殺羊宰雞或者販豬等等的屠夫以及不律儀者,生地獄又是怎樣生法呢?宗喀巴大師說:理同後說。

後者就是說,會看到跟自己同類的一個可愛有情,產生愛以及嗔而去投生那洛迦等。

  之前所說是胎生,“濕生欲香,化生求舍,而受生也”。

如果是要投生於炎熱地獄,就希求暖熱;如果是要投生於寒冷地獄,就希求清涼而前往。

卵生,跟之前胎生所說的一樣。

  譯者補充:兩派中哪一派的說法才是正確的呢?第二派應成派的說法才是正確的。

第一派自續派認為人我執是煩惱的根本,而法我執是人我執的根本。

為了要斷除煩惱,只需要斷除煩惱的根本人我執就夠了,不需要斷除法我執,這是自續派以下的共同說法。

應成派認為,煩惱究竟的根本不斷除,煩惱怎麼能斷除?自續派回答說,只要斷除煩惱的根本就可以了,不需要斷除煩惱的究竟根本。

應成派於是引經據論,說三乘的智慧無二的道理,無論是人我執還是法我執都是煩惱的根本,要斷除煩惱的根本就必須要斷除人我執也必須要斷除法我執。

若以究竟的義趣來講,第二派的說法才是正確的。

這是我個人所做的一點補充說明。

  譯者補充:應成派認為身語業是色法,跟毗婆沙派一樣,但是經部、唯識不這樣認為。

為什麼應成派認為身語二業是色法呢?因為依據佛經中說,我們在做大禮拜的時候,身禮拜能夠覆蓋的地方,從禮拜的地方向下一直到多少個踰繕那,期間所有的微塵數,就等於我們將來可以投生轉人的次數。

由此可知,身體越大,他在禮拜時所造的善業就越大,會累積越多的功德。

這是身業和語業是色法的第一個理由。

第二個理由是,戒體並非是想要持戒的心,戒體是一個色體,是遍佈於我們體內的,所以這一世睡覺的時候雖然沒有戒心,還是會隨著色法的戒體累積善業。

所以應成派在身語業是色法的主張上,跟有部所說一樣。

這是我個人所做的一點補充。

  譯者補充:接下來是我個人所做的一點補充。

其實達賴喇嘛已說,我們快死時候的意樂是非常重要的,即使我們這一世平常所作都是惡行,可是臨終如果能產生一個強烈的善心,讓他在這個善的狀態當中死亡的話,後世幾乎就決定到善趣了,因為這個善心會滋潤到你以前的善業,所以這是此生最後的一個希望了。

同樣,如果臨終是以惡心狀態死亡,非常危險,因為後世絕對會墮落到惡趣裏去,即使我們今世行了很多的善業,因為臨終時候的意樂會滋潤我們過去所造的業,決定投生到那裡去。

如果是以無記的狀態死亡,我們將會投生到那裡去呢?那就要看我們今世,是對善的串習力量大,還是對惡的串習力量大。

如果善惡串習力量等同,那就要看我們是在善業裏面還是在惡業裏面有大勢力的業,由具有非常強大力量的業而來做決定。

如果善惡業勢力均等,那就要看哪一者先造業就先感果了。

備註: 碩博學位審議評鑑申請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廣論第四部分共中士道思惟苦諦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廣論第四部分共中士道十二緣起 延伸閱讀:【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政治大學圖書館NCCU】【台灣師範大學博碩士論文系統】【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台灣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國立成功大學數位論文全文系統】 相關文章 ♤1.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前言、道前基礎-歸敬頌(緣氣:12204) ♤2.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道前基礎-造者殊勝(緣氣:8428) ♤3.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道前基礎-教授殊勝(緣氣:8393) ♤4.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道前基礎-聽聞軌理(緣氣:8847) ♤5.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道前基礎-說法軌理(緣氣:10846) ♤6.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道前基礎-完結軌理(緣氣:7322) ♤7.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道前基礎2-親近善士(緣氣:12321) ♤8.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道前基礎2-修習軌理(緣氣:14359) ♤9.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道前基礎2-暇滿(緣氣:9539) ♤10.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道前基礎2-道次引導(緣氣:9916)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下士道-念死無常(緣氣:15942)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下士道-三惡趣苦(緣氣:16088) ♤皈依三寶-《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下士道(緣氣:11643) ♤深信業果-《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下士道(緣氣:20149) ♤希求解脫-《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中士道(緣氣:15045) ♤思惟苦諦-《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中士道(緣氣:24884) ♤思惟集諦-《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中士道(緣氣:18313) ♤十二緣起《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中士道(緣氣:13400) ♤解脫正道《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二)中士道(緣氣:15267) ♤上士道-入大乘門《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三)(緣氣:13600) ♤上士道-菩提心次第《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三)(緣氣:9836) ♤上士道-儀軌受法《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三)(緣氣:12604) ♤上士道-學菩薩行《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三)(緣氣:31224) ♤上士道-布施波羅蜜《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四)(緣氣:23372) ♤《菩提道次第廣論》《1》丹增嘉措喇嘛講授(緣氣:9504) ♤《菩提道次第廣論》《2》丹增嘉措喇嘛講授(緣氣:10419) ♤上士道-靜慮波羅蜜《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五)(緣氣:15665) ♤上士道-般若波羅蜜《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五)(緣氣:16115) ♤上士道-四攝法《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五)(緣氣:13859) ♤上士道-略論(止觀)《菩提道次第廣論附錄》淺釋(緣氣:12843) ♤上士道-附錄《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五)(緣氣:10296) ♤《菩提道次第廣論》《3》(緣氣:8855) ♤《菩提道次第廣論》《4》(緣氣:12155) ♤菩提道次第廣論(緣氣:13490) ♤宗喀巴三士道生死觀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為主(緣氣:10312) ♤止觀修學方法之研究-大乘法門.菩提道次略論觀點(緣氣:7596) ♤阿底峽《菩提道燈》研究(緣氣:6215) ♤《甘露法洋》--《菩提道次第廣論》釋義(緣氣:6718) ♤菩提道次第甘露藏(緣氣:5342) ♤掌中解脫--菩提道次第科判表(緣氣:12539) ♤掌中解脫--附錄三《菩提道次第體驗引導修法教授》(緣氣:5849) ♤《菩提道次第廣論》引用文獻之研究(緣氣:7803)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導趣一切智坦途(緣氣:4937) ♤甘露珠蔓--菩提道次第禪修手冊(緣氣:5372)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第一講造者殊勝(緣氣:8171)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第二講教授殊勝及聽聞軌理(緣氣:8578)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第三講親近善知識(緣氣:8618)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第四講修習軌理(緣氣:8237)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第五講六加行(緣氣:8292)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第六講依師之理(緣氣:10814)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第七講暇滿人身(緣氣:7290)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第八講念死無常(緣氣:6907)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第九講三途苦(緣氣:7405)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第十講皈依三寶(緣氣:8175)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第十一講業果(緣氣:9087) ♤菩提道次第綱要(上冊)第十二講懺悔與對治(緣氣:5697) ♤菩提道次第綱要(下冊)第十三講思惟苦諦(緣氣:11613) ♤菩提道次第綱要(下冊)第十四講思惟集諦(緣氣:8263) ♤菩提道次第綱要(下冊)第十五講十二因緣(緣氣:10955) ♤菩提道次第綱要(下冊)第十六講入大乘門(緣氣:6138) ♤菩提道次第綱要(下冊)第十七講修菩提心次第(緣氣:7146) ♤菩提道次第綱要(下冊)第十八講因果七教誡(緣氣:6879) ♤菩提道次第綱要(下冊)第十九講自他相換修習次第(緣氣:9062) ♤菩提道次第綱要(下冊)第二十講上士道次修心(緣氣:6541) ♤菩提道次第綱要(下冊)第二十一講發菩提心(緣氣:8481) ♤菩提道次第綱要(下冊)第二十二講菩薩學處與佈施(緣氣:16037) ♤菩提道次第綱要(下冊)第二十三講忍辱度、精進度(緣氣:16460) ♤菩提道次第綱要(下冊)第二十四講奢摩他(止)(緣氣:7146) ♤菩提道次第綱要(下冊)第二十五講勝觀(緣氣:6821) ♤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論》(緣氣:8577) ♤宗喀巴大師菩提道(緣氣:6368) ♤菩提道次第略論一(緣氣:6818)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緣氣:5860) ♤菩提道次第略論三(緣氣:5595) ♤菩提道次第略論四(緣氣:5465) ♤菩提道次第略論五(緣氣:5651) ♤菩提道次第略論六(緣氣:4374) ♤菩提道次第略論下載(緣氣:23171) ♤菩提道次第略論(1)(緣氣:18578) ♤菩提道次第略論(2)(緣氣:7028) ♤菩提道次第略論(3)(緣氣:6473) ♤菩提道次第略論(4)(緣氣:8186) ♤菩提道次第略論(5)(緣氣:6159) ♤菩提道次第略論(6)(緣氣:8412) ♤菩提道次第略論(7)(緣氣:6774) ♤菩提道次第略論(8)(緣氣:5781) ♤菩提道次第略論(9)(緣氣:5806) ♤菩提道次第廣論(緣氣:34890) ♤菩提道次第廣論MP3(緣氣:16439) ♤為什麼顯密各宗行者都應學習菩提道次第論(緣氣:5067) ♤《菩提道次第廣論》探源(緣氣:11639) ♤《成佛之道》與《菩提道次第廣論》之比觀(緣氣:14670) ♤菩提道次第略論(1-2)(緣氣:10222) ♤菩提道次第略論(3)(緣氣:6806) ♤菩提道次第略論(4)(緣氣:6428) ♤菩提道次第略論(5)(緣氣:5695) ♤菩提道次第略論(6)(緣氣:5995) ♤菩提道次第略論(7)(緣氣:6053) ♤菩提道次第略論(8)(緣氣:5539) ♤菩提道次第略論(9)(緣氣:5818) ♤菩提道次第略論(10)(緣氣:6500) ♤菩提道次第略論(11)(緣氣:5997) ♤菩提道次第略論(12)(緣氣:6761) ♤菩提道次第略論(13)(緣氣:6427) ♤菩提道次第略論(14)(緣氣:6240) ♤菩提道次第略論(15)(緣氣:6430) ♤菩提道次第略論(16)(緣氣:6645) ♤菩提道次第略論(17)(緣氣:6789) ♤菩提道次第略論(18)(緣氣:6230) ♤菩提道次第略論(19)(緣氣:6533) ♤菩提道次第略論(20)(緣氣:6170) ♤菩提道次第略論(21)(緣氣:6078) ♤菩提道次第略論(22)(緣氣:5608) ♤菩提道次第略論(23)(緣氣:7238) ♤菩提道次第略論(24)(緣氣:6625) ♤菩提道次第略論(25)(緣氣:6525) ♤菩提道次第略論(26)(緣氣:10241) ♤菩提道次第略論(27)(緣氣:7128) ♤菩提道次第略論(28)(緣氣:6730) ♤菩提道次第略論(29)(緣氣:6442) ♤菩提道次第略論(30)(緣氣:6688) ♤菩提道次第略論(31)(緣氣:8516) ♤菩提道次第略論(32)(緣氣:5627) ♤菩提道次第略論(33)(緣氣:5401) ♤菩提道次第略論(34)(緣氣:5979) ♤菩提道次第略論(35)(緣氣:5822) ♤菩提道次第略論(36)(緣氣:6158) ♤菩提道次第略論(37)(緣氣:5625) ♤菩提道次第略論(38)(緣氣:5655) ♤菩提道次第略論(39)(緣氣:5852) ♤菩提道次第略論隨聞記(緣氣:6347) ♤菩提道次第略論(一)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緣氣:10470)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緣氣:5659) ♤菩提道次第略論(三)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緣氣:5848) ♤菩提道次第略論(四)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緣氣:5336) ♤菩提道次第略論(五)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緣氣:5816) ♤菩提道次第略論(六)2005年達賴喇嘛傳授(緣氣:7870) ♤菩提道次第略論(七)(緣氣:7135) ♤菩提道次第略論(八)(緣氣:5054) ♤菩提道次第略論(九)(緣氣:5156)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緣氣:5390)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一)(緣氣:5401)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二)(緣氣:5716)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三)(緣氣:5503)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四)(緣氣:5720)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五)(緣氣:6280)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六)(緣氣:5347)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七)(緣氣:5867)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八)(緣氣:5247)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九)(緣氣:5619)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緣氣:7347)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一)(緣氣:5646)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二)(緣氣:4882)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三)(緣氣:6805)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四)(緣氣:5296)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五)(緣氣:5325)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六)(緣氣:4827)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七)(緣氣:6390) ♤菩提道次第廣論(1)(緣氣:17947) ♤菩提道次第廣論(2)(緣氣:6849) ♤菩提道次第廣論(3)(緣氣:6282) ♤菩提道次第廣論(4)(緣氣:15844) ♤菩提道次第廣論(5)(緣氣:8278) ♤菩提道次第廣論(6)(緣氣:9438) ♤菩提道次第廣論(7-1)(緣氣:8720) ♤菩提道次第廣論(7-2)(緣氣:6924) ♤菩提道次第廣論(8-1)(緣氣:7647) ♤菩提道次第廣論(8-2)(緣氣:7168) ♤菩提道次第廣論(9-1)(緣氣:8564) ♤菩提道次第廣論(9-2)(緣氣:10193) ♤菩提道次第廣論(10-1)(緣氣:10224) ♤菩提道次第廣論(10-2)(緣氣:9221) ♤菩提道次第廣論(11-1)(緣氣:15274) ♤菩提道次第廣論(11-2)(緣氣:7029) ♤菩提道次第廣論(12-1)(緣氣:9543) ♤菩提道次第廣論(12-2)(緣氣:19292) ♤菩提道次第廣論(13-1)(緣氣:19203) ♤菩提道次第廣論(13-2)(緣氣:8772) ♤菩提道次第廣論(14)(緣氣:7385) ♤菩提道次第廣論(15)(緣氣:13784) ♤菩提道次第廣論(16-1)(緣氣:6969) ♤菩提道次第廣論(16-2)(緣氣:8534) ♤菩提道次第廣論(17-1)(緣氣:8022) ♤菩提道次第廣論(17-2)(緣氣:8031) ♤菩提道次第廣論(18-1)《歸依三寶》(緣氣:8750) ♤菩提道次第廣論(18-2)(緣氣:9012) ♤菩提道次第廣論(19-1)修行應學(緣氣:18326) ♤菩提道次第廣論(19-2)(緣氣:9851) ♤菩提道次第廣論(20-1)下士道《深信業果》(緣氣:14970) ♤菩提道次第廣論(20-2)(緣氣:12995) ♤菩提道次第廣論(21-1)(緣氣:21181) ♤菩提道次第廣論(21-2)十業道輕重(緣氣:21110) ♤菩提道次第廣論(22)(緣氣:16474) ♤菩提道次第廣論(23-1)下士道8-8(緣氣:11748) ♤菩提道次第廣論(23-2)卷五終(緣氣:11684) ♤菩提道次第廣論(24-1)卷六中士道5-1(緣氣:7498) ♤菩提道次第廣論(24-2)正修苦諦(緣氣:12351) ♤菩提道次第廣論(25-1)思惟六苦(緣氣:23375) ♤菩提道次第廣論(25-2)思惟別苦(緣氣:14696) ♤菩提道次第廣論(26-1)煩惱之因思業思已業(緣氣:17770) ♤菩提道次第廣論(26-2)死歿及結生之理卷六終(緣氣:19231) ♤菩提道次第廣論(27)卷七十二緣起(緣氣:20213) ♤菩提道次第廣論(28)卷七終(緣氣:15592) ♤菩提道次第廣論(29)上士道6-1上士道次修心(緣氣:16322) ♤菩提道次第廣論(30-1)(緣氣:12927) ♤菩提道次第廣論(30-2)卷八終修增上意樂(緣氣:8974) ♤菩提道次第廣論(31-1)卷九依寂天教典而修(緣氣:7473) ♤菩提道次第廣論(31-2)正明修法(緣氣:8128) ♤菩提道次第廣論(32-1)上士道6-4(緣氣:18626) ♤菩提道次第廣論(32-2)修學餘生不離發心之因(緣氣:24561) ♤菩提道次第廣論(33)既發心已於諸勝行修學道理(緣氣:29228) ♤菩提道次第廣論(34)學習學處次第(緣氣:36791) ♤菩提道次第廣論(35-1)學習六度熟自佛法(緣氣:17260) ♤菩提道次第廣論(35-2)施何等物(緣氣:14692) ♤菩提道次第廣論(36-1)六度四攝(緣氣:17390) ♤菩提道次第廣論(36-2)忍差別(緣氣:15635) ♤菩提道次第廣論(37-1)引發安受苦忍(緣氣:16584) ♤菩提道次第廣論(37-2)(緣氣:10932) ♤菩提道次第廣論(38)(緣氣:16448) ♤菩提道次第廣論(39)(緣氣:15769) ♤菩提道次第廣論(40-1)奢摩他(緣氣:17729) ♤菩提道次第廣論(40-2)理須雙修(緣氣:8924) ♤菩提道次第廣論(41-1)學奢摩他法(緣氣:11926) ♤菩提道次第廣論(41-2)顯示何等補特伽羅應緣何境(緣氣:6838) ♤菩提道次第廣論(42-1)心於彼所緣如何安住(緣氣:7866) ♤菩提道次第廣論(42-2)示修時量沈掉時應如修(緣氣:7175) ♤菩提道次第廣論(43-1)奢摩他離沈掉時應如何修(緣氣:6915) ♤菩提道次第廣論(43-2)修成辦奢摩他量(緣氣:6406) ♤菩提道次第廣論(44)奢摩他靜慮自性如何學法(緣氣:7296) ♤菩提道次第廣論(45-1)毗缽舍那之法(緣氣:9059) ♤菩提道次第廣論(45-2)如何解釋龍猛意趣(緣氣:6638) ♤菩提道次第廣論(46-1)毗缽舍那正決擇真實義(緣氣:7788) ♤菩提道次第廣論(46-2)生死槃涅無有自性空性(緣氣:7615) ♤菩提道次第廣論(47-1)諸中觀師如何答覆呢?(緣氣:5943) ♤菩提道次第廣論(47-2)色法生滅不應被理智所破除(緣氣:5980) ♤菩提道次第廣論(48-1)唯識自續應成不同點(緣氣:6352) ♤菩提道次第廣論(48-2)分別熾然論世俗諦勝義諦(緣氣:8207) ♤菩提道次第廣論(49-1)名言相言識共許(緣氣:8120) ♤菩提道次第廣論(49-2)分別心義共相俱生心(緣氣:7349) ♤菩提道次第廣論(50-1)破除自性無二寂靜門(緣氣:6489) ♤菩提道次第廣論(51-1)明自宗所破(緣氣:7735) ♤菩提道次第廣論(51-2)補特伽羅勝義無之義?(緣氣:9045) ♤菩提道次第廣論(52-1)破所破時應成自續誰而破(緣氣:6460) ♤菩提道次第廣論(52-2)生無生法何得證無生法(緣氣:5565) ♤菩提道次第廣論(53-1)正破自續不同破之理(緣氣:6061) ♤菩提道次第廣論(53-2)自相無正量證明(緣氣:5732) ♤菩提道次第廣論(54-1)毗缽舍那自不同破之理(緣氣:6485) ♤菩提道次第廣論(54-2)能破於相續中生見之理(緣氣:6550) ♤菩提道次第廣論(55-1)合無自性義破我蘊性(緣氣:6382) ♤菩提道次第廣論(55-2)破我蘊性異品有什麼過失(緣氣:6185) ♤菩提道次第廣論(56-1)毗缽舍那12(緣氣:7088) ♤菩提道次第廣論(56-2)(緣氣:6167) ♤菩提道次第廣論(57-1)毗缽舍那所有差別(緣氣:6890) ♤菩提道次第廣論(57-2)(緣氣:6456) ♤菩提道次第廣論(58-1)毗缽舍那雙修止觀之理(緣氣:7756) ♤菩提道次第廣論(58-2)修習故毗缽舍那成就之量(緣氣:8706)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頌(1)《積聚加持頌》(緣氣:9194)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頌(2)(緣氣:6836) ♤菩提道次第功德之本頌(3)(緣氣:10043) ♤《菩提道次第廣論》造作、翻譯、內容和題解(緣氣:6461) ♤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論》(緣氣:6341) ♤菩提道次第廣論精髓十三講﹝日常法師(緣氣:13629) ♤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殊勝(緣氣:6427) ♤菩提大道--菩提道炬論,菩提道次第攝(緣氣:8925) ♤菩提道次第修學分別與執著(緣氣:5659) ♤菩提道次第修學分別與無分別(緣氣:5071) ♤菩提道次第修學止觀的實質(緣氣:4838) ♤菩提道次第修學大乘的慈悲和聲聞乘的四無量心(緣氣:5347) ♤菩提道次第修學菩薩道的修行(緣氣:5402) ♤菩提道次第修學自他相換(緣氣:4991) ♤菩提道次第修學受持菩提心的要領(緣氣:5688) ♤菩提道次第修學如何信受並發起菩提心(緣氣:5731) ♤菩提道次第修學道次第的核心內容(緣氣:4897) ♤菩提道次第修學解脫道和菩薩道(緣氣:5097) ♤菩提道次第修學我見為一切煩惱之本(緣氣:5401) ♤菩提道次第修學從認識苦到解脫苦(緣氣:5148) ♤菩提道次第修學以觀苦鞏固出離心(緣氣:5003) ♤菩提道次第修學承前啟後的中士道(緣氣:4723) ♤菩提道次第修學煩惱、業、果報(緣氣:4865) ♤菩提道次第修學無生懺和心的本質(緣氣:4436) ♤菩提道次第修學業力與懺悔(緣氣:5076) ♤菩提道次第修學業的認識(緣氣:5171) ♤菩提道次第修學業的造作與積聚(緣氣:4452) ♤菩提道次第修學皈依三寶的意義(緣氣:5692) ♤菩提道次第修學如何念死無常(緣氣:9590) ♤菩提道次第修學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緣氣:5371) ♤菩提道次第修學辯證看“無暇”(緣氣:5143) ♤菩提道次第修學暇滿、義大、難得(緣氣:8674) ♤菩提道次第修學下士道的修學(緣氣:4583) ♤菩提道次第修學如何成為具格弟子(緣氣:5155) ♤菩提道次第修學關於依止法(緣氣:6919) ♤菩提道次第修學道次第的思想淵源(緣氣:4912) ♤菩提道次第修學記(緣氣:4630) ♤修法儀軌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導易行儀軌(緣氣:6199)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藏傳菩薩戒本(緣氣:14242)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六加行略記(緣氣:6201)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資糧田(緣氣:16730)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大乘菩提道次第教授略修法(緣氣:5108)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四攝(緣氣:5652)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緣起性空之理(緣氣:8489)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智慧度(緣氣:5266)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靜慮度(緣氣:5429)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精進度(緣氣:7735)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忍辱度(緣氣:8069)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持戒度(緣氣:5619)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佈施度(緣氣:6955)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受戒儀軌(緣氣:5702)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不退菩提心之因(緣氣:5356)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依因果七教誡與自他相換二法(緣氣:4607)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自他相換發心法(緣氣:5363)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因果七教誡發心法(緣氣:5101)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自他平等(緣氣:4968)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大悲心(緣氣:5557)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共中士道(緣氣:5049)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解脫道增上三學(緣氣:5887)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十二因緣(緣氣:6975)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死歿結生之理(緣氣:10706)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四諦(緣氣:6435)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集諦(緣氣:5390)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修習苦諦(緣氣:5501)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修習共下士道(緣氣:6237)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修習深信業果(緣氣:6339)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真實皈依(緣氣:6194)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三惡道苦(緣氣:6490)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念死無常(緣氣:7706)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暇滿(緣氣:6380)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修習依師之理(緣氣:8144) ♤菩提道次第觀修集要菩提道次第(緣氣:7433) ♤附錄三菩提道次地內修法簡授速修次第科判(緣氣:4411) ♤附錄二菩提道次第探玄念誦初階易修便讀有緣項嚴論(緣氣:4556)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二十攝道之總義(緣氣:4770)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十九(緣氣:3481) ♤《菩提道次第廣論》聽聞軌理Ⅲ(緣氣:9941) ♤《菩提道次第廣論》聽聞軌理Ⅱ(緣氣:12089) ♤《菩提道次第廣論》聽聞軌理Ⅰ(緣氣:12110) ♤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之歸敬頌(三)(緣氣:7345) ♤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之歸敬頌(二)(緣氣:6684) ♤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之歸敬頌(一)(緣氣:5130) ♤菩提道次第略論第39講(緣氣:4669) ♤菩提道次第略論第38講(緣氣:5216) ♤菩提道次第略論第37講(緣氣:4491)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十八(緣氣:3861)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十七(緣氣:3836)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十六(緣氣:3561)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十五(緣氣:3499)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十四(緣氣:3621)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十三(緣氣:4135)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十二(緣氣:4661)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十一(緣氣:3607)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十(緣氣:4308)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九(緣氣:4777)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八(緣氣:4554)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七(緣氣:3659)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六(緣氣:4191)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五(緣氣:5310)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四(緣氣:4050)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三(緣氣:4396)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二(緣氣:3758)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一(緣氣:3966)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緣起(緣氣:5499)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目錄(緣氣:5647)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回向下座後之修持(緣氣:5363)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勝觀(毗婆舍那)(緣氣:7096)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止(舍摩他)(緣氣:5722)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菩提心(緣氣:5811)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施(緣氣:4797)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慈(緣氣:5168)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受(緣氣:4561)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大悲(緣氣:4692)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自他相換(緣氣:4987)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愛他的義利(緣氣:4935)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我愛執之過患(緣氣:5052)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自他平等(緣氣:4621)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念恩(緣氣:5741)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知母(緣氣:5381)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平等舍心(緣氣:5724)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生起出離心(緣氣:5293)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業和業果(緣氣:4816)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皈依(緣氣:5047)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惡道苦(緣氣:5110)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死無常(緣氣:5177)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我們的寶貴人生(緣氣:4688)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依止善知識(緣氣:4915)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前行儀軌(緣氣:5588)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前行(緣氣:5313)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入門初基如何禪修(緣氣:5389)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入門初基禪修背景知識(緣氣:5231)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入門初基禪修的目的(緣氣:5342)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入門初基發起禪修的願望(緣氣:5000)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入門初基所緣境(緣氣:6319) ♤菩提道次第實修手冊入門初基初識禪修(緣氣:5469)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學雙運法(緣氣:7546)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學毗缽舍那法修習成就之量(緣氣:5964)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學毗缽舍那法修習之法(緣氣:6001)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學毗缽舍那法所有差別(緣氣:6827)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學毗缽舍那法依止資糧一(緣氣:6436)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學毗缽舍那法依止資糧二(緣氣:6696)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學毗缽舍那法依止資糧三(緣氣:5975)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學毗缽舍那法依止資糧四(緣氣:6091)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學毗缽舍那法依止資糧五(緣氣:5330)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學毗缽舍那法依止資糧六(緣氣:6424)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學毗缽舍那法依止資糧七(緣氣:5376)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學毗缽舍那法依止資糧八(緣氣:5272)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學毗缽舍那法依止資糧九(緣氣:6178)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學奢摩他法修已成就奢摩他量(緣氣:5925)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學奢摩他法依止資糧修奢摩他(緣氣:6413)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學奢摩他法修止資糧(緣氣:9514)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各別學法(緣氣:4589)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次第決定(緣氣:6045)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理須雙修(緣氣:6298)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止觀自性(緣氣:7308)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顯示此二攝一切定(緣氣:5371)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修習止觀之利益(緣氣:7076)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別學後二波羅密多(緣氣:7887)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學習四攝(緣氣:8795)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學習般若(緣氣:8970)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學習靜慮(緣氣:6757)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學習精進(緣氣:11123)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學習安忍(緣氣:11195)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學習持戒(緣氣:9372)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學習佈施(緣氣:10724)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學菩薩行(緣氣:29995)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儀軌受法(緣氣:10801)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發心之量(緣氣:7616)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修菩提心(緣氣:9360)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發菩提心(緣氣:8352)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上士道入大乘門(緣氣:11090)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中士道解脫正道(緣氣:11913)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中士道除邪分別(緣氣:6566)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中士道意樂之量(緣氣:5771)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中士道十二緣起(緣氣:10373)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中士道思維集諦(緣氣:12680)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中士道思維苦諦(緣氣:10455)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中士道希求解脫(緣氣:8589)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下士道意樂之量(緣氣:7214)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下士道深信業果(緣氣:10424)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下士道皈依三寶(緣氣:10244)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下士道三惡趣苦(緣氣:6117)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共下士道念死無常(緣氣:9481)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暇滿(緣氣:9250)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修習軌理(緣氣:9673)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親近善士(緣氣:11733)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完結軌理(緣氣:6359)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講說軌理(緣氣:8042)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道前基礎聽聞軌理(緣氣:7244)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正宗分教授殊勝(緣氣:6874)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正宗分造者殊勝(緣氣:7318)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序分(緣氣:10843) ♤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前言(緣氣:8954) ♤菩提道燈論(緣氣:8524) ♤菩提道次第實修(緣氣:5773) ♤菩提道次第廣論精髓十三講文字整理一(緣氣:5877) ♤菩提道次第廣論精髓十三講文字整理二(緣氣:5744) ♤菩提道次第廣論精髓十三講文字整理三(緣氣:4708) ♤菩提道次第廣論精髓十三講文字整理四(緣氣:5643) ♤智慧的能量運化困難為菩提道利用問題來消除驕慢(緣氣:4757) ♤智慧的能量運化困難為菩提道利用問題來訓練皈依心(緣氣:4624) ♤智慧的能量運化困難為菩提道運用困難來訓練(緣氣:4479) ♤智慧的能量運化困難為菩提道(緣氣:4714)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附錄三菩提道次地內修法科判(緣氣:5429)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附錄二菩提道次第探玄念誦嚴論(緣氣:4629)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附錄一昂旺朗吉堪布來川因緣略集(緣氣:4993)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二十攝道之總義下(緣氣:4412)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二十攝道之總義上(緣氣:5248)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十九下(緣氣:4712)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十九中(緣氣:4298)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十九上(緣氣:4630) ♤修心日光八菩提道攝頌什麼方式念死2011年(緣氣:6662) ♤菩提道次第略論一之一暇身勝如意寶2010年(緣氣:6676) ♤菩提道次第略論一之二皈依三寶略論科判2010年(緣氣:7213)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361)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635) ♤菩提道次第略論三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220) ♤菩提道次第略論三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309) ♤菩提道次第略論四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495) ♤菩提道次第略論四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855) ♤菩提道次第略論五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384) ♤菩提道次第略論五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373) ♤菩提道次第略論六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275) ♤菩提道次第略論六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403) ♤菩提道次第略論七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670) ♤菩提道次第略論七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7047) ♤菩提道次第略論八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212) ♤菩提道次第略論九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036) ♤菩提道次第略論九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4925)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262)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287)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一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331)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一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4978)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二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557)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二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607)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三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543)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三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516)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四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859)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四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642)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五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631)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五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169)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六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4808)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六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336)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七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373)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七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042)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八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428)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八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179)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九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172)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573)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333)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203)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二之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027)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二之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206)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三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260)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四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708)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五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8070)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六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521)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七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10890) ♤菩提道次第略論請法《提問》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639)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八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919)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十九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758) ♤菩提道次第略論三十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6210) ♤菩提道次第略論三十一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342) ♤菩提道次第略論三十二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155) ♤菩提道次第略論三十三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081) ♤菩提道次第略論三十四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345) ♤菩提道次第略論三十五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6039) ♤菩提道次第略論三十六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4891) ♤菩提道次第略論三十七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335) ♤菩提道次第略論三十八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4680) ♤菩提道次第略論三十九 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868) ♤菩提道次第略論 皈依發心甘丹赤巴2010年(緣氣:5267) ♤菩提道次第略論一 甘丹赤巴2011年(緣氣:6164) ♤菩提道次第略論二 甘丹赤巴2011年(緣氣:13946) ♤菩提道次第略論三 甘丹赤巴2011年(緣氣:5461) ♤菩提道次第略論四 甘丹赤巴2011年(緣氣:5885) ♤菩提道次第略論五 甘丹赤巴2011年(緣氣:5862) ♤菩提道次第略論六 甘丹赤巴2011年(緣氣:5638) ♤菩提道次第略論七 甘丹赤巴2011年(緣氣:4949) ♤菩提道次第略論八 甘丹赤巴2011年(緣氣:5108) ♤菩提道次第略論九 甘丹赤巴2011年(緣氣:5408)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 甘丹赤巴2011年(緣氣:5375)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一 甘丹赤巴2011年(緣氣:4853)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二 甘丹赤巴2011年(緣氣:5294)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三 甘丹赤巴2011年(緣氣:5742)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四 甘丹赤巴2011年(緣氣:4940) ♤菩提道次第略論十五 甘丹赤巴2011年(緣氣:8108) ♤菩提道次第略論講授中釋線上視頻(緣氣:5591) ♤菩提心論述 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前言(緣氣:6137) ♤菩提心論述菩提道次第廣論淺釋上士道菩提心次第(緣氣:6630) ♤菩提心論述菩提道次第綱要修菩提心次第(緣氣:5909) ♤菩提心論述菩提道次第綱要發菩提心(緣氣:7345) ♤經續論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論》(緣氣:4880) ♤菩提道次第廣論班初級班中士道班四部宗義(緣氣:6283) ♤菩提道次第論學員答問(緣氣:5238) ♤菩提道次第略論課程錄音檔案(緣氣:5341) ♤菩提道次第修持攝頌第一講(緣氣:5570) ♤菩提道次第修持攝頌第二講(緣氣:4817) ♤菩提道次第修持攝頌第三講(緣氣:5077) ♤菩提道次第修持攝頌第四講(緣氣:4952) ♤菩提道次第廣論-維基百科(緣氣:5563) ♤菩提心論新譯·菩提道次第廣論發菩提心(緣氣:8408) ♤菩提道次第攝頌論(第1講)(緣氣:10383) ♤菩提道次第攝頌(第2-1講)(緣氣:6009) ♤菩提道次第攝頌(第2-2講)(緣氣:6325) ♤菩提道次第廣論的傳承來源(緣氣:11365) ♤菩提道次第廣論佛學思想探微(緣氣:5748) ♤菩提道燈難處釋探微(緣氣:5494) ♤緣起詮釋的比較以菩提道次與成佛之道為中心(緣氣:3983) ♤菩提道次第攝頌(第1講)(緣氣:8863) ♤菩提道次第攝頌(第2-1講)(緣氣:6258) ♤菩提道次第攝頌(第2-2講)(緣氣:5453) ♤菩提道次第廣論講座(緣氣:6214) ♤菩提道次第略論講座(緣氣:5546) ♤菩提道次第略論1-YouTube(緣氣:5497) ♤菩提道次第略論2-YouTube(緣氣:4367) ♤菩提道次第略論3-YouTube(緣氣:4379) ♤菩提道次第略論4-YouTube(緣氣:4357) ♤菩提道次第略論5-YouTube(緣氣:4347) ♤菩提道次第略論6-YouTube(緣氣:4539) ♤菩提道次第略論7-YouTube(緣氣:4157) ♤菩提道次第略論8-YouTube(緣氣:5008) ♤菩提道次第略論9-YouTube(緣氣:4385) ♤菩提道次第略論10-YouTube(緣氣:4702) ♤菩提道次第略論11-YouTube(緣氣:4587) ♤菩提道次第略論12-YouTube(緣氣:4303) ♤菩提道次第略論13-YouTube(緣氣:4336) ♤菩提道次第略論14-YouTube(緣氣:4479) ♤菩提道次第略論15-YouTube(緣氣:4367) ♤菩提道次第略論16-YouTube(緣氣:4971) ♤2012尊者講授“菩提道次第”十八本(現場直播)(緣氣:5070) ♤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三士道教學研究(緣氣:6173) ♤宗喀巴顯密圓融思想之研究-以《菩提道次第廣論》為主(緣氣:5575) ♤菩提道燈論(緣氣:4563) ♤菩提道次第明晰引導速道前行唸誦次第易行儀軌(緣氣:5008) ♤菩提道次第攝頌(緣氣:7883) ♤《清淨道論》與《菩提道次第廣論》念死修持比較(緣氣:4103) ♤菩提道次第廣論思考題(緣氣:15033)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1(緣氣:4435)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2(緣氣:4310)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3(緣氣:4263)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4(緣氣:4462)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5(緣氣:4244)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6上士道修法(緣氣:4297) ♤菩提道次第科頌講記7上士道修法(緣氣:3909) ♤菩提道次第科頌思考題解答(緣氣:5021) ♤菩提道次第廣論集注1(緣氣:6361) ♤菩提道次第廣論集注2(緣氣:9303) ♤菩提道次第廣論集注3(緣氣:9196) ♤菩提道次第廣論集注4(緣氣:10091) ♤菩提道次第廣論集注5(緣氣:15938) ♤菩提道次第論科頌講記1(緣氣:5239) ♤菩提道次第論科頌講記2(緣氣:5079) ♤菩提道次第略論「不依師過患」的研討(緣氣:6505) ♤菩提道次第略論六加行法之四到六(緣氣:4679) ♤菩提道次第略論研討(緣氣:4640) ♤菩提道次第略論六加行法之一到三(緣氣:5067) ♤菩提道次第略論(39-1)(緣氣:5081) ♤菩提道次第略論(39-2)(緣氣:4557) ♤菩提道次第略論(40)2011年(緣氣:5163) ♤菩提道次第略論(41-1)(緣氣:7516) ♤菩提道次第略論(41-2)(緣氣:4284) ♤菩提道次第略論(42)(緣氣:4251) ♤菩提道次第略論(43)(緣氣:4552) ♤菩提道次第略論(44)(緣氣:4882) ♤菩提道次第略論(45)(緣氣:4168) ♤菩提道次第略論(46)(緣氣:4520) ♤菩提道次第略論(47-1)(緣氣:4142) ♤菩提道次第略論(47-2)(緣氣:4437) ♤菩提道次第略論(48-1)(緣氣:3801) ♤菩提道次第略論(48-2)(緣氣:3937) ♤菩提道次第略論(49-1)(緣氣:4012) ♤菩提道次第略論(49-2)(緣氣:4610) ♤菩提道次第略論(50-1)(緣氣:4323) ♤菩提道次第略論(50-2)(緣氣:4564) ♤菩提道次第略論(51-1)(緣氣:4220) ♤菩提道次第略論(51-2)(緣氣:4285) ♤菩提道次第略論(52-1)(緣氣:4251) ♤菩提道次第略論(52-2)(緣氣:4093) ♤菩提道次第略論(53-1)(緣氣:4513) ♤菩提道次第略論(53-2)(緣氣:4409) ♤菩提道次第略論(54-1)(緣氣:5028) ♤菩提道次第略論(54-2)(緣氣:6102) ♤菩提道炬論釋(第1講)2012年(緣氣:10444) ♤菩提道炬論釋(第2講)2012年(緣氣:6104) ♤菩提道炬論釋(第3講)2012年(緣氣:6800) ♤菩提道炬論釋(第4講)2012年(緣氣:5675) ♤菩提道炬論釋(第5講)2012年(緣氣:5358) ♤菩提道炬論釋(第6講)2012年(緣氣:4836) ♤菩提道炬論釋(第7講-1)2012年(緣氣:5575) ♤菩提道炬論釋(第7講-2)2012年(緣氣:5947) ♤觀察修菩提道次第的特有修法(緣氣:7470) ♤菩提道燈論第一堂課(緣氣:4978) ♤菩提道燈論第二堂課(緣氣:4727) ♤菩提道燈論第三堂課(緣氣:4279) ♤菩提道燈論第四堂課(緣氣:4199) ♤菩提道燈論第五堂課(緣氣:4104) ♤菩提道燈論第六堂課(緣氣:4299)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緣氣:4503)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緣起(緣氣:4077)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一(緣氣:4919)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二(緣氣:4331) ♤菩提道次地略論釋卷之三(緣氣:4469)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一部分說法前行(緣氣:10302)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二部分道前基礎歸敬頌(緣氣:6371)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二部分道前基礎造者殊勝(緣氣:5345)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二部分道前基礎教授殊勝(緣氣:7598)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二部分道前基礎聞說軌理(緣氣:8032)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二部分道前基礎親近善士(緣氣:10991)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二部分道前基礎修習軌理(緣氣:10654)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二部分道前基礎暇滿(緣氣:9765)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二部分道前基礎道次引導(緣氣:12191)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三部分共下士道念死無常 (緣氣:10264)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三部分共下士道三惡趣苦(緣氣:8369)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三部分共下士道皈依三寶(緣氣:13112)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三部分共下士道深信業果(緣氣:14051)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四部分共中士道希求解脫(緣氣:5740)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四部分共中士道思惟苦諦(緣氣:7873)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四部分共中士道十二緣起(緣氣:13454)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四部分共中士道除邪分別(緣氣:6023)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四部分共中士道解脫正道(緣氣:12713)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入大乘門(緣氣:8720)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菩提心次第(緣氣:14721)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儀軌受法(緣氣:14883)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學菩薩行(緣氣:32726)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佈施波羅蜜(緣氣:25808)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持戒波羅蜜(緣氣:11262)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忍辱波羅蜜(緣氣:26112)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精進波羅蜜(緣氣:28785)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靜慮波羅蜜(緣氣:6162)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般若波羅蜜(緣氣:20064)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四攝法(緣氣:7528)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奢摩他(緣氣:10375)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1(緣氣:7909)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2(緣氣:5402)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3(緣氣:5119)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4(緣氣:4989)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5(緣氣:5638)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6(緣氣:9490)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7(緣氣:4824)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8(緣氣:4579)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9(緣氣:5134)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10(緣氣:5213)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11(緣氣:4975)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12(緣氣:4736)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13(緣氣:4685)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14(緣氣:5178)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15(緣氣:5021)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16(緣氣:5653)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17(緣氣:8357)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18(緣氣:5379)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19(緣氣:5052)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20(緣氣:5589)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21(緣氣:5986)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22(緣氣:5818)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23(緣氣:6083)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24(緣氣:6509) ♤菩提道次第廣論第五部分上士道毗缽舍那25(緣氣:7191) ♤菩提道上以出離心的盔甲保護自己(緣氣:4588) ♤菩提道次第顯密法義總匯解-喇嘛網成立十五年專輯(緣氣:9067) ♤《菩提道次第略論》.日宗仁波切講授-35部影片(緣氣:5462)   全球慈智部落格 ♤藥師佛祈請文‧藥師佛實修法門教授﹝2﹞日期2008/10/104.05 ♤感激!-生命之水-Yahoo!奇摩部落格 ♤八大嘿嚕嘎如來總集 ♤格巴多傑仁波切部落格 ♤噶瑪巴黑寶冠   精選顯密資訊 ♤台灣蘇曼噶舉官方中文網 ♤覺囊達丹林佛學會 ♤緣起法輪佛學會官網 ♤尊貴的安陽仁波切官網 ♤慧命成長學院 ♤生命和平多元空間 ♤緣起法輪佛學會社團 ♤緣起法輪佛學會官網 ♤緣起法輪佛學會社團   贊助網站 ♤靈鷲山全球資訊網 ♤自由電子新聞網-民國90年3月13日 ♤雪域明珠-西藏:宗教觀光客旅遊動機與其滿意度之研究 ♤claire心靈季節-PChome新聞台Blog ♤Nissan台灣   數位佛學院搜尋 &nbsp 網路數位佛學院-以教派查詢 寧瑪(617) 噶舉(587) 格魯(1814) 薩迦(70) 覺囊(2) 利美(2540) 顯教(2401) 南傳(46) 密教(10) 佛子(3) 編輯部(248) 其它(1)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