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07 – 12秋05廣論研討(73)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② 如何集業之理分八:① 造集善不善業與引生死業的作者不同② 能引生死業的作者是誰③ 彼集業之理④入資糧道加行道菩薩的思業是隨順集⑤ 是故須引發 ... 瀏覽文章 ←上一篇 下一篇→ 12秋05廣論研討(73)2015/01/07                                    鍾東文整理 中士道(七) ③能生煩惱之因分六:①所依②所緣③猥雜④言教⑤串習⑥作意 第三能生煩惱之因分六。

能生煩惱的六個因:所依、所緣、猥雜、言教、串習、作意。

①所依 所依者,謂煩惱之隨眠。

生煩惱的所依就是煩惱隨眠,就是我們的習性,無始以來的種子。

②所緣 所緣者,謂順生煩惱境界現前。

煩惱生起的所緣境,即能隨順煩惱生起的境界現前。

③猥雜 猥雜者,謂隨學惡友非善士夫。

猥雜者:那個就是親近惡友。

④言教 言教者,謂聽聞邪法。

言教者,就是聽聞種種不相應的法。

⑤串習 串習者,謂增長煩惱昔串習力。

串習,這是習慣,習慣的力量很強。

⑥作意 作意者,謂妄增益愛非愛相,及於無常妄執常等非理作意。

作意者,即虛妄增益可愛或不可愛相,以及對無常妄執為常等非理作意。

④煩惱的過患分三:①具有極大過患②煩惱是怨敵之理③對照祖師教言,宣說修習對治法 ①具有極大過患 第四過患者。

謂煩惱才生,先能令心雜染。

倒取所緣。

堅固隨眠。

同類煩惱令不間斷。

於自於他於俱損害,於現於後於俱生罪,領受苦憂。

感生等苦。

遠離涅槃。

退失善法。

衰損受用。

赴大眾中,怯懼、無樂及無無畏。

一切方所惡名流布,大師、護法、聖者呵責。

臨終憂悔,死墮惡趣。

不能獲得自己義利。

煩惱才一生起心就雜染了,你所看、你所聽、你所想的東西卻又看顛倒、又看錯。

以前的種子又把它繼續的增強,輾轉引發同類的煩惱,令同類煩惱不間斷的一直下去。

煩惱對自己或他人以及自他雙方都會造成損害;煩惱生起今生與後世的罪業。

讓人領受身心的憂苦,失去一切快樂。

煩惱能引起受生等種種大苦。

永遠沒有辦法靜息。

一切的善法是退失,一切的好處是受用衰損。

走到大眾場合當中,內心會膽怯、恐懼、慌張,自慚形穢抬不起頭,內心痛苦,無有安樂,不能心無畏懼。

惡名會傳遍所有地方,常常被佛陀、護法和聖者們呵責。

臨命終時,回憶起一生所造的大惡業,內心就會生起大憂悔,不但如此,而且此身壞滅之後,還要墮入惡趣中。

不管自己、別人的利益,煩惱有這麼大的缺陷,沒有一點點好處。

《莊嚴經論》云:“煩惱壞自、壞他、壞淨戒。

退損、失利、護法、大師呵、鬥諍、惡名。

他世生難處、失得未得意、獲大憂苦。

” 《莊嚴經論》中說:煩惱會毀壞自己、毀壞他人、毀壞淨戒。

煩惱還會導致退失戒律,失去利養,護法、佛陀的呵責,與人鬥諍以及惡名遠揚。

不但今生要受眾苦,來世還要轉生到地獄等無暇之處,相續中已有的功德,以煩惱會退失、毀壞,未有的功德也不能獲得;內心會生起強烈的後悔與憂苦。

②煩惱是怨敵之理 《入行論》亦云:“瞋愛等怨敵,全無手足等,非勇智如何,彼令我如僕。

安住我心中,歡樂反損我,於此忍不憤,忍非處應呵。

一切天非天,設與我作敵,彼不能令入,無間大火中。

此大力惑敵,若遇須彌峰,且不留灰塵,能剎那擲我。

如我煩惱敵,長時無始終,餘敵皆不能,至如是久遠。

若隨順承事,悉為作利樂,若親諸煩惱,返作苦損惱。

”此說過患,皆當了知。

《入行論》所舉比喻很有意思:瞋恚、貪愛等怨敵,他們有沒有手足等肢體?這樣一個不具形體、沒有智勇的敵人,為何能讓我如奴僕般俯首聽命,任之使喚?煩惱怨敵安住在我的心中,形影不離,我給他歡樂,他卻反而以地獄火燒等各種痛苦損惱我,對這樣一個怨敵本不應當忍讓,我卻一再忍受而不瞋恨,你所忍的忍錯了,這個不是你應該忍受的,這個是你應該呵斥的事。

即便所有的天與非天,一起與我為敵,最多也只能讓我失去一世的生命,絕不能把我送到無間地獄當中去。

這個煩惱、這個敵人這個力量之大,哪怕是須彌山它能夠把它弄得乾乾淨淨,能夠把我一剎那就送到地獄裡面去。

這個煩惱怨家是無始無終,沒有任何一個敵人能夠這樣的。

如果能隨順承事外敵,他們的心態也會改變,還能對我作利樂,但煩惱敵卻實在難以相處,越是親近、隨順,它傷害你更加厲害。

”對此處所說種種過患,都要一一反覆思惟而瞭解。

③對照祖師教言,宣說修習對治法 又如阿蘭若師云:“斷除煩惱,須知煩惱過患、體相、對治、生因。

由知過患,觀為過失,計為怨敵。

若不知過患,則不知為怨敵。

故如《莊嚴經論》及《入行論》所說思惟。

” 又如阿蘭若師說:“若要斷除煩惱,必須先瞭解四個方面,即煩惱的過患、體相、對治以及能生煩惱的因。

由了知過患,觀察過失,就能認識煩惱是怨敵。

相反,若不知過患,就不會認識到煩惱是怨敵。

因此應按《大乘莊嚴經論》以及《入行論》所說而思惟。

” 又云:“知煩惱相者,亦須聽對法,下至當聽《五蘊差別論》,了知根本及隨煩惱。

於心相續若貪、瞋等,隨一起時便能認識,此即是彼。

他今生起,與煩惱鬥。

”須如是知。

阿蘭若師又說:“要想知道煩惱的體相,就必須聽聞《俱舍論》,最起碼應當聽聞世親菩薩所造的《五蘊差別論》,了知根本煩惱以及隨煩惱。

如此心相續中貪瞋等煩惱,隨一生起時,就能認識,這就是貪,這就是瞋。

知道煩惱現在生起後,就能立即與煩惱決鬥。

”必須如是瞭解。

  ③彼集業之理分二:①正明所集之業②如何集業之理 彼集業之理分二:①正明所集之業②如何集業之理 ①正明所集之業分二:①思業②思已業 初中分二:①思業;二、思已業。

感得生死輪迴的因是什麼?是業。

先說明一下,業是什麼? ①思業 今初。

如《集論》云:“云何為思?謂令心造作意業,於善、不善及無記中,役策心為業。

”謂令自相應心於境轉動之心所意業。

思業如《集論》所說:“思就是我們通常所謂的心理狀態。

這一種心理狀態使得我們的心意去造作善、不善、無記業。

”你這個起心動念的這個煩惱,跟你心裡邊行為相應的,這樣的意業。

②思已業分四:①正說②思已業的體性③此處集諦中的業是指何者④辨識前三業以說不動之意 ①正說 第二者,謂彼思發起身語之業。

《俱舍論》云:“業謂思彼起,思即是意業,彼起身語業。

” 其次由於你這個心裡的這種思心所,緊跟著身、口就跟著種種的行為。

《俱舍論》說:“業是思和思所發起,思是意業,彼起是指身業與語業。

” ②思已業的體性 於身語業分為二種:有表、無表。

婆沙師許惟是有色,世親論師破之,許為與身語表俱轉之思,故二種業俱說為思。

身語業又可分成有表與無表二種。

有部宗論師承許唯是有色,世親菩薩破斥此觀點,承許思已業的體性是和身語有表同時而轉的思,比如,與殺生或惡口同時而起的思,就是思已業。

因此,身語業的體性都說是思。

③此處集諦中的業是指何者 總業有三,謂善、不善、無記,此說初二。

善業有二,謂有漏、無漏,此明有漏。

其中復二,謂聖人相續中有,及異生相續中有,此說後者。

業總的可以分成善業、不善業、無記業三種,此處是說前二種。

善業有二種,即有漏善業與無漏善業,此處是說有漏善業。

有漏善業又有二種,即聖人相續中具有的有漏善業,以及凡夫相續中具有的有漏善業,此處是指凡夫相續中具有的有漏善業。

④辨識前三業以說不動之意 其不善業者,謂非福業;福業者,謂欲界所攝善業;不動業者,謂色無色地所攝有漏善業。

如是亦如《俱舍論》云:“福欲界善業,不動從上起。

”何故名為不動業耶?謂如欲界中,應於天身成熟之業,有於人畜餓鬼之身而得成熟,果是可動。

如是上界,應於此地成熟之業,除此地外不於餘熟,故名不動。

《俱舍論》云:“由於彼地中,業熟不動故。

” 不善業是指非福業;福業是指欲界人天所攝的善業;不動業是指色界和無色界所攝的有漏善業。

如此也如《俱舍論》所說:福業是欲界所攝的善業,不動業是上二界所攝的善業。

為何名為不動業呢?比如在欲界中,應在天人身上成熟的業,有些會以人、旁生、餓鬼的身而得以成熟,果可以變動。

但應在色無色界成熟的業,卻不會在其他地方成熟果報,因此名為不動業。

《俱舍論》說:由於在上二界之中,業果是不變動的。

②如何集業之理分八:①造集善不善業與引生死業的作者不同②能引生死業的作者是誰③彼集業之理④入資糧道加行道菩薩的思業是隨順集⑤是故須引發出離心及無我見⑥出離心、無我慧、菩提心三者之外的善業多數僅是輪迴之因⑦三界之業為二種受中集業之理⑧出離心所攝之業是解脫之因 第二集業之理者。

這個業怎麼會感得生死呢? ①造集善不善業與引生死業的作者不同 總諸聖者於諸善業發生增長,預流、一來亦有造集不善業者,然諸聖者定不積集善趣惡趣引生死業。

《中觀論》云:“生死本為行,故智者不造,故愚為造者,非智見性故。

”世親論師亦云:“見諦無能引。

” 總的而言,聖者積集的都是善業,但預流果與一來果的聖者也會造集不善業,然而諸聖者必定不會積集召感善趣和惡趣的引生死業。

一旦證得了聖果了以後,不管是惡趣、善趣,他這個引業他一定不會造。

《中觀論》說:“在生死當中,輪轉的主要的原因是業,諦見空性的聖者們必定不會積集引生死業,所以積集新的引生死業的有情是愚者,也就是凡夫。

”世親論師也說:“證得見諦不可能再引生死。

”此後一句是“離愛無後有。

” ②能引生死業的作者是誰 是故乃至自隨補特伽羅我執而轉,爾時容造能引之業。

現證無我真實義已,雖於生死由業煩惱增上受生,然不新造能引之業。

預流、一來亦能不忍,斷除我執,譬諸強力制伏羸劣,《瑜伽師地論》作此說故。

是故造集能引生死業者,謂住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一切異生。

因此,只要自己還被人我執束縛,就會造下能引生死的業,而在現證無我真實義之後,雖然在輪迴中由於往昔的業和煩惱的牽引仍要受生,但已肯定不會造下新的能引生死之業。

預流一來,它還是會在生死當中流轉,實際上呢他有力量可以斷除,他可以不流轉的,如同大力士制伏體質弱小的人一樣,以《瑜伽師地論》如是宣說的緣故。

因此,造集能引生死業的人,是住大乘加行道上品——世第一法以下的一切凡夫。

③彼集業之理 如是若由染汙無明薩迦耶見他自在轉,三門作行殺等不善,集非福業;若行捨施守護戒等欲界善法,是集福業;若修靜慮無色地攝奢摩他等,是為積集諸不動業。

如果被染汙無明薩迦耶見所控制,身口意造作殺生等不善業,是積集能感惡趣的非福業;若行持布施、守戒等欲界善法,是積集能感欲界善趣的福業;若修習色界四靜慮和無色界所攝的奢摩他(止)等,是積集能感上二界的不動業。

所以平常所造集的業不外乎這個三樣東西。

④入資糧道加行道菩薩的思業是隨順集 若爾,於三有中一切盛事見為過患,希求解脫欲樂,發起修眾善業,又於無我義如理觀察慧,相應思諸善淨業,是否集諦生死因耶?總資糧道、加行道者,雖集庸常能引之業,然由如斯意樂所起,及於無我觀慧相應諸善淨業。

首先舉出二種特殊業:一是對三有中的一切圓滿見為過患,由此生起希求解脫的欲樂,以此欲樂所發起的善業;二是與如理觀察無我義智慧相應的思的各種善淨業。

此二業是不是生死之因的集諦呢?總體而言,資糧道和加行道行的修行者,雖然在沒有以出離心和空性正見攝持的時候,也會積集庸常能引生死的業,但是他們相續中的出離心和以出離心所攝的相應善業,以及無我觀慧和以無我觀慧驅使所做的相應善業,都不是庸常集,而只是隨順集。

是後有愛能對治品,與生死本我執行相相違而轉,故非尋常真能引之集諦,然能隨順引後有集,故立為集攝。

如是亦如《攝抉擇分》云:“問:‘若世間諸法,厭患後有,能背後有,引出世道,彼等何故集諦所攝?”“答:‘雖彼自性,厭背後有,然能隨順後有身語意妙行,是故當知是集諦攝。

’” 首先,後有愛是因為未能見到“有漏皆苦”而貪執後有,而出離心則是能損害後有愛的正對治品;其次,輪迴的根本是我執,而無我觀慧及其所攝的善法正好與我執狀態相違,因此這二者不是尋常真能引生死的集諦。

只要還在生死輪迴當中的話,跟這個普集諦的行相相順的,所以他仍舊擺在這個集諦當中。

《攝抉擇分》中提問:資糧道、加行道中的世間諸法厭患後有,能相違後有,能引出世間道,為什麼還是集諦所攝呢?《攝抉擇分》中回答說:雖然這些法的自性是厭背後有,不會導向生死輪迴,但因還未證得,與能引向輪迴善趣的有漏身語意妙行相似,因此還是集諦所攝的業。

⑤是故須引發出離心及無我見 此說善思生死過患厭離生死意樂所起引出世道諸善淨法,為隨順集,故當勵力引此意樂及無我慧。

這是說如理思惟生死這麼樣的有禍害,所以一心一意的厭離,由於厭離造種種的善淨之業,屬於隨順集,因此應努力引發出離意樂與無我智慧。

⑥出離心、無我慧、菩提心三者之外的善業多數僅是輪迴之因 由是因緣,若未由多異門,觀察修習生死過患,於生死盛事破除貪愛,獲得對治,又未如理以正觀慧觀無我義,又離修習二菩提心,餘諸善行,惟除少數依福田力,悉是庸常集攝,轉生死輪。

由此可知,如果沒有從不同的角度不斷地觀察、修習生死的過患,對生死中的圓滿破除貪愛,獲得對治,又沒有以真實的觀察智慧如理觀察無我之義,又遠離修習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二種菩提心,在這三者之外的任何善行,除了少數依福田力之外,全部為庸常集所攝,其結果只能是輪轉在輪迴之中。

⑦三界之業為二種受中集業之理 又增長業分為二類:一為樂受義故增長,二為捨受義故增長。

積集的業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為樂受義而積集;第二類是為捨受義而積集。

初中復二:一為受用色聲等欲塵所生諸樂;二於外樂厭捨貪著,為定生樂受,而增長業。

“為樂受義故增長”又分有兩類:一是對於外面的這個五根所對的,所謂色聲香味種種的為了這個而去。

二是對外樂的貪著厭離並且捨棄,為了學定生樂受而造集的業。

初復有二:一正緣未死以前現法樂故,造非福業,二正緣來世諸欲樂故,增長福業。

“為受用欲塵樂受而增長業”又分兩類:一是緣未死以前的現法樂受而積集種種非福業;二是緣來世的五欲安樂而積集福業。

正緣定生樂受者,謂集能生第三靜慮,下至初禪諸不動業。

“正緣定生樂受而增長業”,就是積集能生第三靜慮下至初禪的諸不動業。

若於諸欲捨離貪著,復由樂受令意厭患,為捨受故而作業者,謂集能生第四靜慮,乃至有頂諸不動業。

如果對各種欲望捨離貪著,又使心厭離樂受,唯一為捨受而作業,只是為了捨受而去造作各種業,則是積集能生第四靜慮乃至有頂的不動業。

此是世親論師意趣。

以上所說是世親論師《俱舍論》的意趣。

⑧出離心所攝之業是解脫之因 由此正理,若普厭棄一切諸有,為解脫故三門行善,則能漸遠生死,漸近涅槃。

通過這個正理,如果修行人能普遍厭捨三有輪迴,一心為解脫三門行善,則能漸漸遠離生死、趣近涅槃。

【聽帶】 觀察煩惱發生的原因?73B1(0250~0508)手抄P23L4~P24L8 祖師教導如何斷煩惱?73B2B3B474A1(1705~2755)手抄P31L2~P32L7,P35L5~P36L1 修行的正確概念?74B1(2315~2901)手抄P66L2~P68L15 依福田力的概念?75A1(0723~1017)手抄P76L11~P77L13 回應已關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