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療筆記】讀懂長輩冰山底下的話語,成為溫暖的工作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冰山理論是心理治療很常提到的一個理論模型,最早由佛洛依德(Freud)提出,冰山上面代表的是我們的意識(conscious),而冰山底下則是我們的前 ... 跳到主要內容 【藝療筆記】讀懂長輩冰山底下的話語,成為溫暖的工作者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 5月03,2019 嗨,鋁罐老師又來分享了, 論文生不出來, 趁心很累的空檔打打文章當放鬆, 今天想要討論一個主題「冰山理論」, 大家有看過冰山嗎? 沒看過沒關係我有附圖(貼心)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Iceberg.jpg) 佛洛依德(Freud)的冰山理論 冰山理論是心理治療很常提到的一個理論模型,最早由佛洛依德(Freud)提出,冰山上面代表的是我們的意識(conscious),而冰山底下則是我們的前意識(preconscious)跟潛意識(unconscious)。

比如說我們平常會察覺的想法,都是意識層面,是比較自我的,而海平面附近是前意識,像是一個守護海底的守門員,佛洛依德說,當我們不小心說錯話(失言)時,就是一種守門員失守的表現,其實代表著我們潛意識的想法。

薩提爾(Satir)的冰山理論 而我今天要講的另一個冰山理論是由美國著名的家族心理治療師Satir提出,廣泛應用在家族治療的溝通模式,Satir認為最理想的溝通模式是「一致型」,就是內在想法跟外在表現接近,是真誠一致的,但其實這很困難,所以依據每個人的溝通模式不同,又區分成 「打岔型」轉移話題、逃避情境 「指責型」責怪、憤怒、為自己辯護 「討好型」順從、自責、讓步、委屈 「超理智型」理性分析、事不關己 我們在從事助人工作時,也經常會應用到這些理論去思考。

最主要是我們平常在觀看冰山時,只能觀察到海平面以上,像是一個人的外在行為、表現等等。

然而,底下卻還有著非常多的訊息是隱藏在海面下的、是難以發現的,像是感受、觀點、期待、渴望等等。

例如: 爺奶們看到平常的鋁罐老師,只是冰山上面,例如覺得我是親切、努力的年輕人,而這些真的能代表我嗎?其實冰山底下的部分我是不會表現出來的,也許我其實很厭世、早上才跟家人吵架,或者強顏歡笑....等等。

(示意圖) 兩位大師的冰山理論有些類似的地方,都是可以參考的。

不過,今天重點不是介紹冰山理論的細節,而是冰山理論要怎麼去應用在跟長輩溝通上。

在機構、社區工作時,其實常常會看到爺奶亂發脾氣,或者耍任性,也會有憂鬱的情況、甚至精神症狀出現。

當然某部分是受到認知退化或失智症的影響,有時候工作人員會戲稱這些爺奶是老小孩👦,實際上這個稱呼我覺得有點戲謔,也容易造成長輩有不被尊重的感覺,因此我們可以試著解讀看看長輩冰山上面的行為,進一步覺察冰山底下的訊息。

要注意~以下只是舉例!請不要武斷的詮釋,以免造成誤解。

大家有沒有覺得上面對話似曾相似呢? 有些長輩的個性很固執或特質不討喜, 要理性的對話是困難的, 但是換個方式也能換個心情, 也許下次可以試試看,當長輩又在抱怨時, 不帶有立場的仔細聆聽,並且適度的同理他們,也許會有不同的效果喔! 最後的最後, 回到正軌一下, 藝術治療如何應用冰山理論呢? 藝術治療很棒的地方就是「跟圖像工作」 藝術是圖像性的, 藝術可以是隱喻的、故事的、象徵的, 一般來說,圖像又分成三種表現方式 圖解式:直接畫出爸爸在打我>>直白的,人事時地物 體現式:畫關在柵欄理的羊>>代表一些象徵性的感受(例如:害怕、不自由) 抽象式:看不懂的抽象畫>>以現象學觀點(顏色、形狀、表現)進一步探知 因此, 藝術可以不用直白的詢問個案關注的議題, 也許他還沒準備好, 也許他覺得不安全, 但我們可以試著讀懂隱藏在圖像底下的訊息, 來與個案溝通。

另外我必須強調,這不是在做「圖像分析」 很多民眾常常會誤以為藝術治療就是用圖像在分析, 這部份要很小心,分享一個重要的觀念, 治療師不會武斷的解釋個案作品, 詮釋權在個案身上,而不是治療師。

我很喜歡我們系上老師說過的一句話, 「我們不是要用圖像來證明個案有這些症狀, 而是要讓個案練習用圖像表達自己。

」 以上小小知識分享 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我們下回見! -------------------------------------------------  補充:冰山理論模型(大家有需要自己去google,有很多資料) 長期照護 爺奶日常 藝術治療 藝療筆記 取得連結 Facebook Twitter Pinterest 以電子郵件傳送 其他應用程式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職能筆記】給我複雜起來!推薦我最愛的model,人類職能模式(MOHO) - 4月01,2020 想介紹職能治療Model的原因我上一篇說過了,首先,想跟大家介紹的就是目前我最喜歡,我覺得職能治療裡面夠好用,夠「複雜」,也夠「建構」的人類職能表現模式(ModelofHumanOccupaiton,MOHO)!!!(幫我配一些掌聲音效,啪啪啪啪)因為MOHO國考會考,大家都聽過也背過啦,但年輕的治療師們可能會...有讀沒有懂?小看這套理論,或是畢業後沒機會用,也受限於健保體制,不需要想得太複雜(?)就通通還給老師了!其實,如果把MOHO融入到自己的哲學觀裡,也就是每天都「戴著MOHO的眼鏡」看待任何事情,我覺得是很棒的,可以幫助自己看待個案時激發更多的想法,也會看見更多個案的可能性!不好意思,假設看這篇文有很多學弟妹,我再囉唆一下,我說的哲學觀就是類似一種Model,比如說常見的人類-職能-環境模式(P-E-Omodel)或是川流模式(kawamodel),這個跟參考架構(FrameofReference,FOR)是不一樣的喔!參考架構比較貼近臨床治療,像是幫助臨床推理,找出個案問題,或設定治療目標時的框架,但Model比較不是這種概念,Model比較類似宏觀看待事情的觀點,所以光有model是不夠的,還需要搭配許多評估跟治療手法噢!因此,這篇文章重點不在治療手法,也不會談,主要是想幫助新手階段,有一些臨床經驗,也懂介入,但缺少哲學觀思考的OT。

進入本文!!!首先,大家還記得平常在介紹職能治療的時候,最常說的一句話是什麼嗎?「職能,就是有目的、有意義的活動。

」接下來會說什麼?職能表現領域包含日常生活功能(起床、刷牙、吃飯、穿衣服、上廁所),休閒娛樂(看書、打電動、看電視、下棋、寫部落格),工作或有產能的活動(上班、當志工、作研究、教育等等).....等等....這些聽到膩了吧,嗯...但是,聽起來沒有什麼不對啊?沒有不對,但問題在於...「你想得太簡單了」我們現在就是要來個複雜版本!!!(網路圖片)回頭看「有目的、有意義的活動」這句話,重點就在於「意義」,(網路圖片)意義是什麼?要討論每個人的意義,一向都不是簡單的事啊!以存在主義來說,人的存在就是找尋意義的過程,小朋友在追尋意義,高齡 閱讀完整內容 【跨領域心得】藝術在職能治療/藝術治療當中的角色? - 4月02,2020 會想寫這個主題,主要是蠻多人私訊問我...我承認一開始比較有耐心的去釐清跟回答,結果發現我的耐心有限(笑)不過也不全是耐心的問題,因為這個問題...很簡單...也很複雜,只是隨口問問的人,我很怕我的回答太簡單,讓你誤會;有些很認真,問得很仔細的人,我也擔心以我的理解跟詮釋有錯誤。

並且,我發現,透過來回的討論,越要去釐清,最後所得到的結論就是「兩者完全是不一樣的專業」。

先說結論,基本上,從內(哲學觀、專業養成、理論基礎、脈絡),到外(評估、推理方式、治療目標、成效評估),都完完全全不一樣啊~~~#這也是為什麼要尊重專業的原因不管是藝術教育、藝術治療、職能治療,都有自己的專長,也有自己的限制。

用學習、謙卑的心互相尊重,而不是彼此批評,我認為是最好的心態。

我的腦容量只有16G,希望未來盡可能把平常跟粉絲、同學、朋友對話的內容,整理出來跟大家分享,並且把兩者「相同」跟「不同」的地方整理一下。

職能治療師:藝術作為一種職能。

藝術治療師:藝術作為一種表達。

職能治療:「職能是指對一個人有意義、有目的的活動。

」在MOHO的觀點下(參考閱讀:人類職能表現模式MOHO介紹),藝術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是人類的一種職能,對象不同,意義也就不同,取決於當事人跟藝術的連結有多少,比方說,對於大部分人,藝術可能僅在於「休閒娛樂」的程度,有的人心情不好就想畫畫;有的人也許假日會去咖啡店畫畫;有的人會去買一些著色本來著色;也有的人是被推銷課程才不小心畫了一幅畫;也有的人從來不畫畫,但是他會去美術館欣賞藝術。

但有些人,藝術就不只是休閒娛樂了,可能是一份工作,或是一種「有產能的活動」,例如藝術家、藝術工作者、藝術高度興趣者等等,這時候藝術是會對個案帶來更大意義的,也會影響到其自我價值,自我認同,自我效能等等,也就是MOHO提到的「職能勝任」、「職能認同」、「職能調適」的層級。

這樣看來,藝術是一種職能,但職能不一定是藝術(充分非必要條件),回到專業養成也是這樣,藝術治療師,99%都是喜歡用藝術工作的(個人不負責猜測,不然來念幹嘛XD),但職能治療師不需要喜歡藝術,也不會影響自己的專業能力。

以職能治療師的目的來看,藝術並不一定是為了創作,有時候是 閱讀完整內容 呂冠廷 鋁罐老師(本名呂冠廷) 結合職能治療與藝術治療,在社區走跳的行動治療師,在此分享專業資訊、工作交流、以及與爺奶互動的日常。

瀏覽簡介 facebook粉絲專頁 所有文章 2020 3 四月2020 3 2019 10 十一月2019 1 六月2019 2 五月2019 1 【藝療筆記】讀懂長輩冰山底下的話語,成為溫暖的工作者 四月2019 4 三月2019 1 一月2019 1 顯示更多 顯示較少 標籤 人類職能表現模式 存在藝術治療 早期療育 長期照護 爺奶日常 職能治療 職能治療哲學 藝術治療 藝術輔療 藝療筆記 MOHO 顯示更多 顯示較少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